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马梨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了解周边地区马属动物马梨形虫病的存在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涂片镜检的方法对广州、东莞和深圳的马属动物进行了马梨形虫病(马巴贝斯虫和驽巴贝斯虫两种虫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地区的马属动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马梨形虫病两种虫体的抗体,且出现同一个马场和在同一匹马同时存在两种虫体抗体的情况。对所有抗体阳性马匹进行涂片镜检未发现虫体,也未发现有马梨形虫病临床症状的马属动物。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某马场一匹法国进口的雄性夏尔种马为例,介绍了马梨形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吉林省部分地区马梨形虫病流行情况,以血液涂片染色镜检虫体的方法对吉林、延边、通化3个地区的130匹马进行了马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以上3个地区马梨形虫感染率分别为12.50%,26.09%,9.09%,其中以延边地区流行较为严重;3个地区流行的马梨形虫均以马巴贝斯虫为主。通过调查,吉林省是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阿勒泰部分地区放牧马梨形虫病的流行情况,笔者运用前期所建立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合传统血涂片镜检方法,对吐尔洪乡、克孜勒希勒克牧场及铁买克乡等3个地区的134匹放牧马进行了马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经FQ-PCR检测得出,以上3个地区的感染率分别为36.96%,45.76%和31.03%,以克孜勒希勒克牧场最为严重;3个地区均以感染驽巴贝斯虫为主;根据年龄段分析,幼驹的感染率高于成年马匹。应用SPSS软件分析得知,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阶段的马匹感染梨形虫病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是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5.
新疆昌吉部分地区马梨形虫病检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昌吉养殖马区域马匹感染梨形虫病情况,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血液涂片镜检法相结合,对昌吉马匹随机抽样(n=78),进行马梨形虫病感染情况调查。血液涂片结果显示,马泰勒虫阳性率6.4%,驽巴贝斯虫阳性率为2.5%;PCR结果显示,马泰勒感染率为28.2%(22/78),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10.2%(8/78),混合感染率为10.2%(8/78)。通过对采自马的蜱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4种蜱。该次对昌吉部分地区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为该地区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昭苏县马感染梨形虫情况及传播媒介蜱的种类,采用寄生虫病病原常规检查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0匹马进行马梨形虫的检测,对320只传播媒介蜱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红细胞染虫率为9.23%,PCR、cELISA对驽巴贝斯虫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23.5%,对泰勒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6%和34%;对马体表和周边环境采集的320只蜱虫鉴定为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2种。本研究为该地区马梨形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泰勒虫病又称热带泰勒虫病,是由顶复门、梨形虫纲中的泰勒科泰勒虫(Theileria)寄生于动物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所引起一类蜱传性血液原虫疾病。多呈急性经过,可引起家畜大量死亡,产肉量和产毛量显著下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现已报道的牛的泰勒虫有3个种,即环形泰勒虫(T.annulata)、瑟氏泰勒虫(T.sergenti)、中华泰勒虫(T.sinensis)。对牛泰勒虫病的诊断,主要采用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由于牛泰勒虫病在隐性感染阶段红细胞的染虫率较低,常规血涂片染色镜检法难以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上海地区马梨形虫病和伊氏锥虫病的存在情况,我们从上海地区选择9家马场,共采集马血样219份,分别采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和平板凝集试剂盒检测马梨形虫病和马伊氏锥虫病抗体。结果显示,219份血清中,马梨形虫病抗体阳性血清有64份,分布于8家马场,平均阳性率为29.2%;马伊氏锥虫病抗体阳性血清有6份,分布于3家马场,平均阳性率为2.7%。调查数据表明,上海地区马梨形虫病感染率较高,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同时也要对马伊氏锥虫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1):111-113
马梨形虫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尤其是慢性病例长期携带病原-带虫状态。为了解阿勒泰富蕴县放牧马携带马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状况,采用血清学-竞争ELISA方法 (以血液涂片为辅),对放牧马(n=233)进行了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2种虫血液循环抗体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富蕴县放牧马泰勒虫抗体阳性率为13.30%,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为17.58%,两者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为2.15%,说明该县放牧马感染不同程度的马梨形虫病,且出现同一个马场和在同一匹马同时存在2种虫体抗体的情况;在试验抽样病例中几乎未发现有马梨形虫病临床症状,均呈隐性感染状态。因此带虫的放牧马随时有被蜱虫叮咬散播病原的危险,要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血涂片镜检和PCR技术对新疆塔城地区疑似梨形虫感染的病马进行检测。通过18S rRNA基因通用引物扩增出目的基因,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公布的梨形虫18S rDNA参考序列对比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梨形虫的种属。血涂片鉴定结果显示,红细胞中发现圆环形虫体,具有马梨形虫的主要特征。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18S rDNA序列与马泰勒虫美国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虫株与已知的泰勒属在同一大枝上,与马泰勒虫美国分离株、马泰勒虫西班牙分离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