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陕西洛川旱塬区是苹果优生区,该产区当前正处于乔化苹果园大面积更新扩建期,面临重茬再植问题。据资料报道,引起苹果再植障碍的原因非常复杂,普遍认可的原因:一是土壤中的病原生物侵染,如线虫、放线菌、真菌、细菌等;二是苹果树根际土壤营养不平衡,部分营养元素匮乏,pH过高或过低,土壤板结,阳离子交换量过低;三是果园残存老树根系分泌的毒素及多个病原组合(线虫、镰刀菌、放线菌)。据洛川农技中心对本地区1 629户果园土壤养分数据测定分析,果园土壤有机质适宜的  相似文献   

2.
正苹果衰老园挖除后,在原迹地上直接建立新园,由于土壤中遗留多种有害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或病原线虫,营养元素亏缺等原因,致使栽植后幼树生长缓慢,新梢缩短,叶片小而色淡,树势衰弱,成花困难,产量低、质量差,成为限制苹果幼园成形、早果、丰产、优质的"瓶颈",这种现象叫苹果园重茬病,又称苹果再植障碍病。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笔者通过对重茬苹果幼园施用蚯蚓粪有机肥观察发现,其克服苹果重茬病效果良好。现将其施用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苹果主产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很多新果园是在老果园基础上进行换茬再植,苹果重茬障碍—再植病成为苹果园更新的主要限制因素。如被称为"中国苹果之乡"的栖霞市,有耕地5.33万hm2,其中近4万hm2种植苹果,随着树龄的老化,以及生产中新老品种的更替,现在面临轮作倒茬困难的问题。导致苹果再植病害发生的原因很多,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  相似文献   

4.
老果园重茬常导致再植病的发生。再植病在苹果上表现为:树体生活力降低,枝条生长量小,树冠小,产量低;根系生长受阻,须根大量死亡,枝条稀疏,发枝力降低,叶片淡绿,顶端生长受阻;枝条木质部变黑,像冻害症状。1)发生原因。①残留土壤的病原生物引发再植病。果树在同一地点长期生长,某些以果树为寄主的生物(如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得以繁衍,并积累和残存在土壤或土壤中的植物残体(枝、根、果)上。随着树龄的增长,病原数量增多,达到毁坏衰老大树的程度。这时进行再植,幼树抵抗力差,易感染,继而表现症状。②非生物因素引发再植病。高施氮肥…  相似文献   

5.
老龄苹果园综合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伴随着苹果树龄的增大,苹果园腐烂病等多种病害发生严重,从而导致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效益连年下滑。如果毁园重建,存在着再植障碍问题,而且间隔时间长、土地利用率差。现将老龄苹果园综合改造技术总结如下:1培肥土壤,整修根系果树生长在土壤中,土壤的肥力状况、根系的  相似文献   

6.
重茬苹果园土壤处理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果树再植病在重茬果园中普遍存在.重茬苹果树常表现为树势弱、叶片小、新梢细短、根系腐烂、根量减少、果实质量差等症状.据报道,果树再植病主要是由于土壤残毒、线虫、土壤根际有害微生物等影响造成,国外主要采用甲醛、氯化苦对重茬果树栽植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我们于1991~1995年进行了重茬苹果园土壤处理试验,以探索重茬苹果园土壤改良的有效措施,为防止苹果再植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平顶海棠幼苗为试材,探讨5种不同果园土壤处理对苹果再植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日光高温消毒、溴甲烷熏蒸和福尔马林消毒处理均可极显著地降低海棠幼苗的死亡率。未经任何处理的果园土壤在海棠幼苗移植8周后导致67%的幼苗死亡。而空白对照死亡率为11%,从而确定16a生苹果园土壤对海棠幼苗的校正死亡率为62.5%。说明生物因素是造成苹果再植病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苹果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尹承苗  王玫  王嘉艳  陈学森  沈向  张民  毛志泉 《园艺学报》2017,44(11):2215-2230
苹果连作障碍是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苹果连作障碍的起因多而复杂,一些可能的因素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果园也会不同,给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带来较大困难。概述了引起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方法,结合本课题组近10年来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连作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化感自毒作用(酚酸类物质)、土壤理化性质劣变等方面介绍了苹果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从合理轮作、间套作和混作、深翻客土、施用有机物料等农艺措施,化学熏蒸、物理消毒等土壤消毒措施,抗性砧木选育等抗性育种措施,颉颃细菌、颉颃真菌、颉颃植物等生物防控措施方面介绍了苹果连作障碍防控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苹果连作障碍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苹果重茬病又称苹果再植病,是指苹果园刨除老树后,在原地栽植新苹果时,新植树根系发育不良,幼树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的现象,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苹果产区。据报道,英国有50%的苹果园发生重茬障碍.波兰发生苹果重茬障碍的果园占60.7%,美国华盛顿州调查的17个苹果园中有14个果园发生重茬反应。烟台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  相似文献   

10.
苹果再植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苹果苗表现典型的再植病,其症状为叶片小,新梢细短,根系分生能力差且腐烂,果品质量差,树势弱。该病的病因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发光假密环菌[Armilarielatabescenssing],非生物因素土壤残毒和肥料施用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不同的砧木抗苹果再植病的程度不同,垂丝海棠较抗再植病。选择抗性砧木,阳光曝晒和甲醛消毒定植穴土壤,再配以良好的农业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再植苹果苗表现典型的再植病,其症状为叶片小,新梢细短,根系分生能力差且腐烂,果品质量差,树势弱。该病的病因主要是同生物因素发光假密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ing),非生物因素土壤残毒和肥料施用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不同的砧木抗苹果再植病的程度不同,垂丝海棠较抗再植病。选择抗性砧木,阳光曝晒和甲醛消毒定植穴土壤,再配以良好的农业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2.
梨树是多年生作物,在一个固定的地点生活,其生命短者10~20年,长者几百年.由于长期进化的结果,梨树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有一定的吸收选择性,这就使土壤中的必需元素逐年减少,以致枯竭.同时,在梨树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作用,根系在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的同时,还会不断分泌出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存留在土壤中.因此,当一个老梨园砍伐后,再栽梨树就会发生生理障碍,必然导致苗木成活率低,生长不良,且有害生物在土壤中的大量积累,削弱树势,出现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重茬病,也叫再植病.克服办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苹果老果园更新改造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作物(苹果)栽培的连作障碍问题,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叫法有所不同,如:日本称为"忌地",美洲称为"再植病",欧洲称为"病土",我国则称为"重茬病",山东省是我国苹果产业最发达省份之一,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据调查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时期建立的果园占苹果面积的30%左右,现在逐步进入淘汰更新阶段。老果园重茬障碍日趋严重,已影响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探讨老果园重茬问题以及改造老果园克服连作障碍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我国的苹果产业面临一场严峻的栽培模式及栽培技术"革命"—老果园  相似文献   

14.
果树再植病也叫重茬病,是指在老果园旧址上,重新栽植同种果树时,表现出的栽植成活率降低,生长量小,产量低,品质差等现象.其原因一是前茬果树分泌物对重茬果树的抑制;二是土壤微生物的侵害;三是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或积累.  相似文献   

15.
世界林果业的发展已进入土壤微生物阶段,我国林果业处于高产阶段向土壤微生物阶段的转型期.生产中农民十分重视苹果树上的管理,如修剪、有害生物防治等,常常忽视土肥水的管理,使得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达不到2%~3%.为此,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群菌和减少化肥使用等技术培肥地力,可提高阿克苏红富士苹果质量,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促进阿克苏...  相似文献   

16.
苹果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概述了苹果连作障碍发生时病原菌对再植树体的影响,并结合当前化学/生物熏蒸、拮抗微生物施用、施肥措施调整、有机改良剂添加、抗重茬砧木选择、种植制度建立等手段,概述了上述措施在缓解连作障碍过程中影响和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对未来苹果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苹果重茬障碍已成为制约我国苹果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重茬土壤状况、重茬对再植树的影响和减轻重茬障碍措施3个方面,对目前苹果重茬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寻求苹果重茬障碍发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并为最终寻找缓解重茬障碍的有效措施,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苹果重茬障碍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其有效防控也应是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抗重茬砧木品种的选育是减轻苹果重茬障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结合合理种植制度和添加有机改良剂、施用拮抗微生物、调整施肥措施等土壤调理措施,有望控制苹果再植障碍,实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从山东省沂源县中庄镇红富士苹果园采取118个土样,进行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钙、铁、硼、锌和镁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结合红富士苹果园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每666.7m2产2500kg红富士苹果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平顶海棠(Malus robusta Rehd.)为试验材料,以4个不同树龄苹果园的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对再植平顶海棠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茬树龄为3、8、15和24 a苹果园土种植的平顶海棠幼苗比正茬土对照的平均株高分别减少31.22%、46.38%、57.66%和63.10%;再植平顶海棠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减少0.96%、57.58%、76.88%和78.10%;地下部干质量分别减少40.38%、48.79%、64.03%和79.43%。在24 a生苹果树土壤中再植海棠幼苗校正发病率达到了72.73%,而在3 a生苹果树的土壤中再植海棠幼苗校正发病率只有18.18%。对不同树龄的苹果园土壤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进行分析,其结果为,随着苹果树龄的提高,根际土壤中真菌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则随着树龄的增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0.
对渭北高原地区苹果园距树干横向水平0~200 cm、纵向垂直0~8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的果树根区空间土壤养分的盈亏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根区土壤对苹果再植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平方向上,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增高趋势;垂直方向上,除水溶性Ca、Mg外,其他养分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果园根区土壤速效P、水溶性Ca、水溶性Mg、有效Zn、有效Mn有亏缺现象,N/P、K/P、Ca/P、Ca/Mg、Ca/Mn、Ca/Zn存在养分比例失调。果园土壤的盆栽幼树株高、新梢长度、粗度、叶面积和根活力较生茬土壤的分别减少44.93%、34.46%、23.88%、49.48%和11.40%,表现明显的重茬障碍症状,土层愈深的土壤,症状愈重,距树干愈远的土壤,症状愈轻。果园土壤中Zn元素亏缺和Ca/Zn比例失调可能是造成渭北高原苹果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距树干横向水平100~200 cm、纵向垂直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盆栽幼树再植病害较轻,是老果园更新再植应选择的栽植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