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实现平菇菌渣和奶牛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了菌渣、牛粪、菌渣+牛粪(1∶1)饲养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和日增殖倍数。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和日增殖倍数不同,菌渣饲喂效果最佳,牛粪饲养效果较差;用平菇菌渣和奶牛粪便饲养蚯蚓,日增重倍数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主要通过用不同配比的鲜猪粪和鲜牛粪做基质饲养蚯蚓,研究不同的猪牛粪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试验采用鲜猪粪与鲜牛粪比例分别为0:1、1:0、1:1、1:3和3:1,5种不同配比作为蚯蚓的饵料,每个处理有12个重复.研究结果表明:鲜猪粪与鲜牛粪比例为1:3时,蚯蚓的平均蚓重、 日增重倍数、 日增殖倍数均最高,且在此比例时蚯蚓产卵期最早,比其他比例提前了15天,故鲜猪粪与鲜牛粪比例为1:3是一个较为适合的蚯蚓饵料比例.  相似文献   

3.
蚯蚓在腐熟猪粪中的生长优于牛粪,而蚯蚓的繁殖,则在牛粪中优于在腐熟猪粪中。将新鲜猪粪和牛粪按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粪,在最适温湿度和接种密度条件下养殖蚯蚓,可以减少猪粪发酵时间和成本。为改善在这种混合粪中蚯蚓的繁殖生长情况,我们研究了用混合粪养殖蚯蚓的同时添加EM菌的效果。将试验分为4组,EM菌的添加量分别为0%、1%、0.5%、0.25%,每组设置12个重复。结果表明:EM菌添加量为0.5%时,蚯蚓在由新鲜猪粪和新鲜牛粪组成的混合粪中生长繁殖效果较好。但绝大数情况下,未添加EM菌组在日增重倍数和日增殖倍数上都优于其他添加EM菌组,说明用混合粪养殖蚯蚓不需要添加EM菌。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碳/氮(C/N)值木薯秆饵料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以木薯秆鹅粪混合料和单一木薯秆作饵料,通过60天的室内培养试验,用平均体重、日均体重增加倍数和日增殖倍数等指标衡量4个处理(C/N20、C/N25、C/N30和C/N43.5)中蚯蚓的生长繁殖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蚯蚓的均重和日增重均降低;在0~45天期间,蚯蚓的日增重随C/N值增加而减小;不同碳氮比之间的日生殖倍数依次是C/N25>C/N30> C/N20>C/N43.5,C/N25和C/N 30均显著高于C/N20(P<0.05),并极显著高于处理C/N 43.5(P<0.01),但C/N 25与C/N 3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鹅粪和木薯秆混合物作为饲料,碳氮比20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碳氮比25最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综合来看,最适宜于蚯蚓生长繁殖的碳氮比是25.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试验首先在猪粪中和小麦秸秆中添加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堆肥,初步探索堆肥最佳添加量;其次对不同碳氮比组合的猪粪与秸秆进行堆肥,寻求堆肥腐熟最佳碳氮比;最后将堆肥作为蚯蚓饵料用于蚯蚓养殖,根据蚯蚓的综合生长情况分析最适合蚯蚓养殖的猪粪与小麦秸秆碳氮比。结果表明:堆肥处理中,最佳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1.0%;适合猪粪与秸秆堆肥腐熟组为B组(初始碳氮比为25)和C组(初始碳氮比为30);初始碳氮比为30时堆肥腐熟后养殖蚯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模拟蚯蚓养殖试验,旨在选择不同畜粪(牛粪、猪粪和羊粪)配比基质下饲养蚯蚓的最佳组合。试验共设3种不同原料配比的处理,7 d预饲期,50 d正式试验期,每个处理150条蚯蚓,室温条件下进行养殖试验。通过测定蚯蚓增重、蚯蚓茧数、蚯蚓增加条数和蚯蚓长度指标,来筛选牛粪、猪粪和羊粪混合养殖蚯蚓的最佳优化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从对蚯蚓存活的影响来看,组Ⅰ的蚯蚓死亡数和逃逸数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组Ⅲ的蚯蚓死亡数和逃逸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从对蚯蚓生长性能的影响上来看,在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组Ⅰ的增重倍数和总长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组Ⅲ的增重倍数和总长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从对蚯蚓增殖的影响上来看,组Ⅰ的成蚓、幼蚓和蚓茧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组Ⅲ的成蚓和蚓茧数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综上所述,处理组Ⅰ(牛粪∶羊粪∶猪粪=80∶10∶10)为最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验氨化小麦秸秆与小麦秸杆对夏西黄育肥牛增重的效果.[方法]试验选择改良去势夏西黄公牛40头,随机分为氨化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经60 d试验.在相同饲养管理水平下,对照组饲喂普通麦秸,实验组饲喂氨化麦秸.[结果]在60 d试验期内,试验组增重效果高于对照组,头均日增重为1.06 kg,比对照组提高37.66%,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头日净增收多5.32元,提高48.6%,经济效益显著.[结论]麦秸经过氨化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育肥牛增重效果,而且可以明显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次试验测出:氨化小麦秸饲喂肉牛,日增重达863g,比对照组提高36.0%;微贮小麦秸饲喂肉牛增重达741g,比对照组提高16.7%;氨化秸秆组与微贮秸秆组相比,日增重提高16.5%;氨化与微贮相比,氨化操作较简便,微贮操作较复杂,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9):83-86
选择12-18月龄、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相近的西杂育肥公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在相同的精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水平下,分别饲喂麦秸、微贮麦秸、微贮麦秸(减少精料40%)、青贮玉米秸秆,探讨小麦秸秆微贮饲料饲喂西杂牛的效果。结果显示:微贮麦秸组日增重分别比麦秸组、微贮麦秸40%精料组提高25%、26%,比青贮玉米秸秆组降低10%;采食量比麦秸组、微贮麦秸40%精料组和青贮玉米组分别提高25%、7%和26%;头均日盈利分别比麦秸组和微贮麦秸40%精料组高3.00元和3.59元。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微贮后,可以提高育肥牛的增重效果,减少精料用量,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蚯蚓基料是蚯蚓栖息和觅食的物质基础,基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蚯蚓的生存和繁殖生长,为了探究本地区利用玉米秸秆、蔬菜废叶、牛粪等废弃物高效养殖蚯蚓的方法,试验设计了10个不同对比试验,最终得出了牛粪、玉米秸秆青贮废弃物和蔬菜废叶按3∶3∶4的比例腐熟是养殖蚯蚓的最佳基料配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动物试验方法,测定10 mm、20 mm和30 mm全株青贮玉米秸秆对肉羊日增重的影响,在试验中10 mm比20 mm、30 mm平均采食量高,日增重高。10 mm试验组肉羊在试验期内头均日增重0.112 kg,20 mm组头均日增重0.107 kg,30mm组头均日增重0.089 kg。不同切碎长度对肉羊日增重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氨化麦秸育肥肉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城地区是全国小麦生产基地,年产麦秸7.5亿kg,牛的饲草80%来源于麦秸。为了确定氨化麦秸喂牛对提高增重和麦秸利用率等的效果,进行了氨化麦秸育肥肉牛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试验组喂氨化麦秸牛比对照组饲喂普通麦秸牛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增加197.8g,试验组比对照组牛平均每头日增加收入0.4844无。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蚯蚓在不同成分污泥中的生长繁殖状况,选择出最适合蚯蚓生长繁殖的污泥处理。蚯蚓养殖20d后,结果发现各处理组基料的含水率、pH值、C/N、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蚯蚓在NF(冲刷奶罐污泥+牛粪,5:5)和CF(城市生活污泥+牛粪,5:5)中5d后全部死亡;在CJ(城市生活污泥+秸秆,7:3)和CW(城市生活污泥)中可正常生长,未出现死亡现象,但是活动状态相对于NJ(冲刷奶罐污泥+秸秆,7:3)和NW(冲刷奶罐污泥)中的蚯蚓较为迟缓。蚯蚓增重各组排序为:NWCWNJCJNF=CF;蚯蚓产茧数排序为:NJCJNWCWNF=CF。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温度对牛粪养殖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采用花盆室内养殖法进行小规模饲养,观测牛粪养殖的蚯蚓在15,20,28℃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取食活动、蚓茧孵化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牛粪养殖蚯蚓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28℃,蚯蚓逃逸和死亡数量少,较为活跃,采食量和排便量增加,增重快;蚓茧孵化率达80%~92%,幼蚓长到成体需要70~80 d。随着温度的升高,蚯蚓产茧和生殖环带出现日龄缩短、孵化时间减少和孵化率升高的现象,幼蚓到成蚓周期为70~80 d。  相似文献   

15.
选择30 kg左右的肉羊,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加喂发酵过的含有中草药的小麦秸秆和未发酵的小麦秸秆,检测肉羊增重增长情况。结果显示,肉羊加喂发酵过的含有中草药的小麦秸秆,日增重和日增收好于对照组,养殖收益对比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蔬菜废叶养殖蚯蚓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废叶是北方地区蚯蚓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它的特点是水分含量高,维生素含量高,碳氮比低,易腐烂,腐烂物细软,有利于蚓茧的孵化和蚯蚓的育雏。在以玉米秸秆等碳素原料做蚯蚓基料时,适量添加蔬菜废叶不仅起到平衡蚯蚓基料碳氮比和提供营养的作用,而且还起到给蚯蚓遮阳和提供水分的作用。为了弄清添加当地主要蔬菜废叶在养殖蚯蚓中的饲喂效果,我们对6种蔬菜废叶(菜花叶、芹菜叶、大白菜叶、卷心菜叶、莴笋叶和娃娃菜叶)及未添加蔬菜废叶的对照组做了蚯蚓养殖效果对比试验,从蚯蚓增重、产茧、蚓茧孵化、成蚓的体色及活力5个方面进行统计和感观比较。通过60d的蚯蚓饲喂对比,6种蔬菜废叶及对照组在蚯蚓饲养中的综合试验效果顺序依次为:娃娃菜叶、大白菜叶、莴笋叶、芹菜叶、菜花叶、卷心菜叶、对照组(未添加蔬菜叶)。  相似文献   

17.
仔猪日粮中添加3%的蚯蚓粉,进行增重试验,试验期60d,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头猪日增重提高68g,饲料成本降低0.78元,纯收入增加85.26元。  相似文献   

18.
对小麦秸垛覆盖塑料薄膜,通入3%氨。麦秸氨化处理后,粗蛋白含量由2.3%增至7.8%,且改善适口性。用60只杂种幼年羊进行5个月的饲养试验,每只羊平均日喂精料75—150克,麦秸随意采食。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日食氨化麦秸干物质396.5克,对照组羊日食未处理麦秸干物质336.2克;期内试验组羊比对照组多增重2.53公斤,即多增重74.6%(P<0.01);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高11.1%和2.4%;羊毛长度的增长多33.3%;每只羊平均增加净收入1.86元。  相似文献   

19.
许腾 《畜牧与兽医》2005,37(9):31-32
将小麦秸、玉米秸经氨化、微贮处理后饲喂小尾寒羊进行增重肥育试验。30只供试羊随机分成6组,分别与饲喂未处理秸秆羊进行对比,其结果为:氨化小麦秸组、氨化玉米秸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69 kg、0.196 kg;饲喂微贮小麦秸组、微贮玉米秸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73kg、0.200 kg;小麦秸对照组、玉米秸对照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48 kg、0.150 kg。小麦秸和玉米秸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增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氨化处理组与微贮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价进行分析,60 d试验期内每只每日获利:小麦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0.32、0.37和0.25元;玉米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0.46、0.50和0.24元。玉米秸秆微贮后饲喂小尾寒羊经济效果优于氨化、微贮的小麦秸秆,更优于未处理秸秆,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动物学家们研究发现,700磅的牛每天饲喂7.5磅的玉米麩干物质(MD)和氨化麦秸及4.6磅苜蓿干物质,日增重为2.8磅。而饲喂碾碎的玉米,麦秆和苜蓿,平均日增重为2.0磅。如果只饲喂氨化麦秸和苜蓿,日增重仅为0.6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