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烤烟品种云烟 85品种的下二棚、腰叶、上二棚 3个部位的不同成熟度鲜叶进行解剖观察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并进行烘烤验证和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 :烟株下二棚叶和腰叶采收的最适特征为叶片呈淡黄或黄多绿少、主脉全白发亮、支脉 1 /2至 2 /3变白、茸毛脱落较多以及叶尖叶缘稍枯 .上二棚叶采收最适特征为叶片全黄、主脉全白发亮、支脉 2 /3至全白、茸毛大部分脱落以及叶尖叶缘呈枯尖枯边 .各部位烟叶按该成熟度标准采收时 ,烟叶组织结构疏松 ,茸毛脱落较多 ,叶绿素含量下降 ,有利于烟叶的调制和烟叶品质的提高 ,烤后上等烟叶和上中等烟叶比例高 ,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2.
不同成熟度的烟叶,其烟叶外观特征与烤后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烟叶外观特征适时采收,对确保烟叶成熟度具有重要意义。探明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外观特征变化规律,为烟叶采收时间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清甜香型烤烟品种云烟87、云烟121、AY17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打顶前4 d至打顶后11 d的下部叶、打顶后15~40 d的中部叶、打顶后40~65 d的上部叶表面颜色、主脉颜色、茸毛脱落程度、茎叶角度大小等外观特征进行观察测定,并对不同打顶后时间采收烟叶的烤后外观质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3个参试烤烟品种烟叶成熟过程中,下部叶打顶前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茎叶夹角较小;打顶后叶尖、叶缘、叶面逐渐退绿变黄,主脉、支脉逐渐变白,茸毛逐渐脱落,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主脉、支脉变白速度明显加快,叶面不同程度出现黄白斑块。2)中部叶打顶后15 d,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主脉、支脉未变白,茎叶夹角较小;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60%左右,主脉、支脉变白2/3左右。3)上部叶打顶后40 d,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70%左右,主脉、支脉变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有效提高云南德宏烤烟KRK26品种的冬春季生产技术水平和烟叶质量。[方法]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鲜干比和叶梗比、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烤烟产质量、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下部烟叶的合适成熟度标准为主脉全部变白,支脉1/2变白,茸毛部分脱落,勾尖,叶面黄色明显;中部烟叶成熟度标准为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变白,叶面黄色均匀,茎叶角度增大,枯尖、卷边,叶耳绿黄;上部烟叶成熟度标准为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变白,叶面有部分成熟斑(黄泡黄中透白),茎叶角度明显增大,枯尖、卷边,叶耳淡黄。[结论]各部位烟叶达到以上成熟度标准时采烤,将有利于KRK26品种烤后烟叶产质量提高,产量可达到2 256.0 kg/hm2,产值可达到62 700.0元/hm2,均价为27.80元/kg。  相似文献   

4.
对烤烟品种云烟85下二棚、腰叶、上二棚不同成熟度的鲜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细胞膜相对透性(RP)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烘烤验证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适采收期烟株下二棚叶和腰叶特征为叶片呈淡黄或黄多绿少,主脉全白发亮,1/2至2/3支脉变白,茸毛脱落较多,叶尖叶缘稍枯;上二棚叶特征为叶片全黄,主脉全白发亮,2/3以上支脉变白,茸毛大部分脱落,叶尖叶缘呈枯尖枯边.若各部位烟叶按该标准采收,叶片中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的SOD、POD及CAT酶活性下降较快,活性氧积累,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MDA含量增加,RP增大,导致膜结构损伤和破坏,细胞结构的变化有利于烟叶调制和提高品质,烘烤后的烟叶等级高,特别是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高,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保山陇川江沿岸及其他一些烟区,近些年出现了较大面积的灰色烤烟(图1,6)。调查发现,灰色烟多发生在移栽后50 d左右,在多雨季节和积水烟田内更为严重(图4)。形成灰色烟的症状为:先在中下部叶的叶尖部和主脉、支脉两侧出现针尖大小的黑色斑点(图2),随病害加重,发生症状的叶位逐步上移,灰色烟叶变得粗糙,叶片  相似文献   

6.
12份烤烟品种资源的品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间株型、叶形、叶尖、叶面、叶缘、叶色、叶耳、叶片主脉粗细、叶片厚薄等植物学形态特征和打顶株高、茎围、节距、叶数、叶长、叶宽等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表现了各种质的特征特性;各参试品种间产量、中等烟率和上等烟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烟叶成熟特征:叶色变浅,由绿色变为黄绿色;主脉变白发亮,支脉由青变白;茸毛部分脱落;采摘断面整齐,声音清脆,不带茎皮;叶尖下垂,茎叶角度增大;中、上部叶出现黄白淀粉粒成熟斑,叶面起皱,黄色明显。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烟叶的不同成熟标准,灵活掌握成熟度。  相似文献   

8.
为增加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提高烟叶品质,并探究赤霉素在烤烟西柏烷类物质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作用,以NC71、中烟100为材料,苗期茎尖喷施赤霉素,并在叶龄50、60 d分别测定叶片腺毛密度、腺毛分泌物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后,烤烟叶面腺毛密度平均提高了30.97%,腺毛分泌物含量平均提高了37.44%,...  相似文献   

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叶面分泌物数量及烟叶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烤烟叶片腺毛密度、叶面分泌物数量及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在大田设置施用100%化肥、70%化肥+30%芝麻饼肥、30%化肥+70%芝麻饼肥、100%芝麻饼肥4种试验处理,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叶片腺毛密度和分泌物数量及烟叶产质的影响。[结果]除100%芝麻饼肥处理外,随着施用处理中芝麻饼肥比例的提高,烤烟叶片腺毛密度和叶面分泌物数量逐渐增大;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比例的协调性逐渐增强,烤后烟叶的单产、均价、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逐渐增大。[结论]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有利于烤烟叶片表面分泌物的形成及烟叶产质的提高,其q-30%化肥+70%饼肥配施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0.
国家调整1995年烤烟收购价国家烟草专卖局将调整1995年烤烟收购价。对烤烟40级标准,只提高上等和部分中、下等烟叶的27个等级的收购价格,其收购均价由每担194.27元提高到243.40元,提高25.40%;对烤烟15级标准,只提高8个等级的收购价...  相似文献   

11.
为潍坊烟区及类似生态条件下烤烟下部叶的适宜成熟度采收与烘烤提供技术支撑,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采用三段式烘烤方法,研究采收成熟度对烤烟下部叶烤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推迟,烟叶成熟度及叶面黄色素积累不断提高,4个处理第7片烟叶颜色均为黄绿,叶色褪绿时采收以绿为主,叶尖变黄、叶尖1/3面积变黄和叶片1/2面积变黄时采收以黄为主;随着成熟度提高,烟叶烘烤的易烤性提高,烘烤时间缩短,不同烘烤时间叶面变黄程度和叶片干燥程度明显提升,第7片叶叶色褪绿、叶尖变黄、叶尖1/3面积变黄和叶片1/2面积变黄时采收烘烤96h,叶面均呈黄片黄筋,叶色褪绿和叶尖变黄时采收烘烤96h,叶片呈勾尖卷边,叶尖1/3面积变黄和叶片1/2面积变黄时采收烘烤96h,叶片呈小卷筒;中等烟比例、均价和X2F等级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均以叶尖1/3面积变黄时采收最高,分别为81%、13.67元/kg和55%。第7片叶尖1/3面积变黄时采收的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凉山烟区红花大金元采收适宜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叶面颜色、变黄程度和主脉颜色等方面对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的采收适宜成熟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不同部位烟叶采收适宜成熟度外观表现差别明显。从叶片干重、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经济性状综合分析,提出了不同部位烟叶适宜的成熟采收标准:下部叶以叶面黄绿色,5~6成黄,主脉变白1/3以上采收;中部叶以叶面浅黄色,7~8成黄,主脉变白2/3以上采收;上部叶以叶面基本全黄,9~10成黄,有叶尖发白或焦尖现象,主脉全白采收。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湖北不同类型烟草(烤烟、白肋烟和马里兰烟)各部位烟叶及烟叶微区(叶基部、叶中部、叶尖部、叶边缘和主脉)的砷含量。结果表明:烟草下部叶砷含量最高,上部叶砷含量最低;烟叶叶尖部、叶基部、叶边缘砷含量较高,叶中部次之,主脉最低;下部叶各微区中的砷含量较高,上部叶各微区中砷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4.
红花大金元不同成熟度几种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下、中、上部位不同烟叶成熟度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硝酸还原酶(NR)等几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烟叶中的POD、CAT和NR活性均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4种酶活性绝对值水平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从酶活性水平及变化规律看,建议该烤烟品种下部烟叶以M1到M2(叶面变黄约20%~30%,主脉1/3~1/2变白,支脉约1/2变白)、中部叶以M3(叶面变黄约60%,主脉2/3~3/4变白,支脉1/2~2/3变白)、上部叶以M3(叶面变黄80%左右,主脉3/4~4/5变白,支脉2/3~3/4变白)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打顶前后各叶位烟叶不同组织中钾素和其他有机物的含量,了解烟叶成熟过程中钾素的运输、分配和积累规律及其他有机物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前,各部位烟叶的钾含量表现缓慢上升,打顶后,各部位烟叶钾含量大幅下降;在整个成熟期,支脉的烟碱含量高于主脉,打顶对烤烟各叶位的主脉、支脉、烟茎烟碱含量影响不大;打顶前,烟株各器官还原糖含量逐步升高,打顶后,还原糖含量继续上升,80~90 d时各器官还原糖含量开始回落;打顶后,上部叶和下部叶非还原糖含量急剧上升,中部叶含量大幅下降,打顶后20 d,大部分器官非还原糖含量开始回落。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云烟87品种为材料,按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设计了4个不同的烟叶采收标准,研究成熟度对烟叶外观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各部位烟叶的合理采收时间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上部烟叶以顶1叶为判断依据,当叶片微显黄色、茎叶角度小于直角、叶片稍弯曲时可以采收;中部烟叶则以叶片黄多绿少、叶面有黄泡、主脉变白、部分支脉变白、茸毛脱落、叶下垂和采收时发脆为标准进行采收;下部烟叶当叶色稍褪、茸毛部分脱落、叶脉呈绿色时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17.
云南曲靖烟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云烟97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曲靖主栽烤烟品种云烟97试材,研究了4个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烟叶物理性状的最大叶宽、含梗率、叶片厚度呈现出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化学成分中淀粉含量先增后减趋势;总氮、烟碱含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钾、氯含量变化不大,还原糖、总糖及双糖差比例不协调,需要综合考虑烟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云烟97不同部位烟叶适宜采用不同成熟度采收,其中下部叶适宜采收成熟度为处理XM4(叶面黄绿色,主脉变白2/3以上);中部叶以处理CM3(叶面浅黄色,8~9成黄;主脉变白3/4以上)采收最佳;上部叶以处理BM4(叶面全黄;主脉全白,有叶尖发白或焦尖现象)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烤烟不同成熟度采收试验,探讨了烤烟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和可用性的关系.结果发现,叶龄98 d时采收的中部烟叶化学成分中总糖、还原糖含量高,而烟碱、总氮、蛋白质、钾和氯离子含量适宜,各项比值协调;评吸结果显示烟叶吸食质量比其他时间采收的明显改善,其香气质好,香气量大,吃味变醇和,杂气、刺激性小,劲头趋于适中;物理性状特性趋于优良;产值、均价、上等烟比率均最高.研究表明,官在烟叶叶色黄中泛青,开始有成熟斑,主脉变白,茸毛全部脱落,叶尖开始发黄,叶龄约98 d时候采收烟叶,此时烤烟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转化酶活性变化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烤烟叶片中转化酶活性与叶片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叶片从发生到发育20d酶活性最强。其作用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5.6。同一烟株由下向上不同叶位酶活性呈增大趋势,同一叶片不同叶脉间以主脉两侧第5-8条支脉间酶活性较强,且靠近主脉部位酶活性高于近叶缘部位。  相似文献   

20.
豫中不同叶位和成熟度烟叶化学成分的叶片区域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烟株不同部位和不同成熟度叶片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在叶片不同区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总氮、烟碱、还原糖含量在叶尖、叶缘区域最高,在叶基部最低;糖碱比在叶中部、叶缘区域较高,在叶尖区域最低;钾含量在上二棚以下各部位烟叶中由叶基向叶尖逐渐降低;常规化学物质含量在下二棚叶片中各区域间的变异性较大,总氮含量和糖碱比在顶叶中各区域间的变异系数最小,而还原糖含量在腰叶中各区域间的变异系数最小;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总氮、钾含量逐渐降低,而烟碱、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逐渐升高;钾、还原糖含量在尚熟叶片中分布变异性较小,烟碱、总氮含量在完熟叶片中分布变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