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腐蹄病是耕牛常见多发生的四肢外科病。据笔者调查,大小牛都有发生,老龄牛多于青年牛,水牛多于黄牛,常发生多雨潮湿的夏季。1986年,铜仁市灯塔乡合心村民组76头耕牛,有13头患腐蹄病,总发病率为17.11%,其中水牛10头,占水牛总数43头的23.26%,给该村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5年多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耕牛  相似文献   

2.
耕牛烂脚病,近几年来是产粮区耕牛的重要疫病之一,每年春节前后流行,一直延续到5月,严重影响春耕生产。该病水牛、黄牛和奶牛均有发生,母牛较多,侵害壮龄牛,老牛及幼牛较少。其症状主要在脚,有时也发生在胸侧,水牛前脚多,黄牛后脚多,食欲和精神状态正常。发病初期以单脚炎肿开始,随之四脚肿胀,但以单脚肿胀居多;  相似文献   

3.
据了解本省耕牛狂犬病最初于1978年在东海县黄牛中流行,以后水牛及其他动物均有发生,并逐渐向南蔓延。致死率极高。从1978年至1983年底,因狂犬病死亡的水牛就达29头。今将发生和诊断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沅江市双丰乡动物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沅江市双丰乡是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是我国积压吸虫病重流行乡(镇)之一。通过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耕牛血吸虫病疫情及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发生洪涝灾害,二是耕牛放牧环境未得到有效改造,三是外来传染源不断传入。同时调查中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黄牛的感染率大于水牛,3岁以内小水牛的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大水牛。野粪调查结果显示:患病耕牛是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耕牛感染血吸虫病主要在于垸外草洲放牧。  相似文献   

5.
今年7—9月,在我县清水河、白水等公社发生散发性水牛水肿型巴氏杆菌病,共致死耕牛八头,治愈三例。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特点六月龄至两岁以内的青年水牛发病,同群其它年龄的水牛和黄牛都不曾发病。  相似文献   

6.
蚂蝗进入水牛鼻子或阴道,在农村常有发生,春夏季节,天气炎热,水牛通过饮水,采食水草、或在水沟、河中洗澡,蚂蝗便爬入鼻子或生殖道中。由于蚂蝗寄生在水牛体内、长期吮吸大量血液,耕牛消瘦、贫血影响健康及劳役。防治的方法是:1、水牛应专人放牧、  相似文献   

7.
耕牛结(角)膜炎在农村是一种散发性的常见多发病,特别在农忙季节并不乏见,影响了耕牛的使役。[病因]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冬春较少,且患畜以水牛为多,黄牛较少,临诊87头患牛中,水牛占82头。本病的发生一般多系外感风热,内伤劳役所致。如外感暑气熏蒸,热邪乘虚侵入肝  相似文献   

8.
<正> 水牛巴氏杆菌病是严重危害耕牛健康的一种传染病,由于本县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故水牛饲养量也相对减少,而发生本病者实属罕见。笔者偶遇一例,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耕牛髌骨移位戴邦元(四川省广安县农工委038550)髌骨移位又名髌骨脱臼、膝盖骨上方固定症,俗称“僵筋腿”。该病在我县农村较常见,尤以水牛多发,约占全县耕牛总头数的2.4%。少数黄牛也有发生。一般以3~6岁的壮年水牛发病较多,病程可伴随终身。...  相似文献   

10.
癀症是水牛较为常发的疾病,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发病较多,发病的多见于役用牛和老年牛。痛症如发生在胸部、肚底、会阴、咽喉等要害处,可使耕牛死亡。近年来,笔者用仙人掌配食醋治疗水牛魔症七例,均获良好效果,病程与中药和土方土法治疗比较明显缩短,病牛患部一般敷1~2次药后。即见肿胀慢慢消失,  相似文献   

11.
每年春末和夏秋季节,我县耕牛易发生一种急病,其主要症状是:发病突然,行走困难或卧地不起,体温正常或稍偏低,有逆呕现象,口流清水或白沫,耳、鼻、四肢俱冷,尿黄而难排,粪便干燥。本病只见于水牛,黄牛不见发生。先父(老中兽医)称此病为“水牛急寒症”,常用吴独散内服治疗,效果较佳。笔者继用治疗21例,均治愈。现加整理,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牛低镁血症是由于镁的缺乏引起镁、钙、磷比例失调,导致全身肌肉抽搐,共济失调,感觉过敏为特征的矿物质代谢障碍疾病。 1995年9月~11月上旬,我县有19个乡、镇144个村发生疑似水牛低镁血症,发病482头,治疗445头,全部治愈。1 流行病学 发病季节:集中在秋季,9月上旬少量耕牛发病,10月份为高峰期,11月中旬后逐渐减少,也就是耕牛由吃青草转变为吃干稻草期间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13.
1994年9月至1995年3月期间,郴州市安和乡耕牛陆续发生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全身发抖,口吐白沫并拉稀,颈部和胸前皮下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败).1发病情况1994年秋冬季节,安和乡陆续有十几家农户散养的耕牛(包括水牛和黄牛)突然发病死亡,病死牛多为青年耕牛,病前耕地、吃草均好.当地兽医对未发病牛给与青、链霉素预防并用漂白粉进行拦舍消毒,稳住了疫情,但一个月后(春节期间)因停止消毒处理,又零散发生数起同前所述耕牛死亡病例.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病牛均表现发病急、死亡快,往往是白天耕地、…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24年 Faust 和 Meleny 在我国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时就提到“水牛显然是有免疫能力的.我国大量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也屡次说明了这一问题。1957年中央农业部江苏省耕牛血吸虫病调查队在该省5个县26个乡共调查了水牛  相似文献   

15.
利川市位于鄂西南边陲,四季温暖,湿度较大,特别是每年秋季8~10月和春季2~4月间,为梅雨季节,许多农户存放的稻草发霉变质,而大多以稻草为主要饲料饲喂耕牛的农户,耕牛霉烂稻草中毒时有发生。2002年笔者诊治较典型的圈养耕牛霉稻草中毒12例中,水牛8头,占发病水牛的78%;黄牛4  相似文献   

16.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养牛基地县之一,优良的富川水牛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富川、钟山、贺县,湖南省的江永,江华等县也有分布。富川县1986年年底存栏耕牛35800头,其中水牛34800头,水牛占耕牛总数的97.21%;水牛中能繁殖母牛22500头,占水牛总数的65.58%;产犊牛9400头,母牛的产犊率为41.58%。摸清富川水牛妊娠期的长短及产后第1次发情配种的时间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州县耕牛改良工作站从一九六三年以来,为了加速繁殖改良耕牛,开展了耕牛人工授精工作。对水牛的采精,曾使用牛用假阴道,实践証明,这种假阴道采水牛精液,尚有不佳之处。因为水牛阴茎短而尖細,同时每次射精量較少,而牛用假阴道內胎面大,通道长,精液粘附較多,造成精液不应有損失,但目前又尚未有一种最适合采水牛精液的假阴道,为此,改猪假阴道进行采精,改装方法即不需要双联球及胶漏斗以下部份,直接装上牛用集精杯即可得到較滿意的效果。据对本地水牛和摩拉水牛各一头采精统計結果,以改裝的猪假阴道比  相似文献   

18.
耕牛膝盖骨移位又名牛髌骨脱臼,或膝盖骨上方固定症,即农村俗称的僵筋腿病,在我县农村比较常见。水牛患此病的占全县耕牛总头数的2.4%,少数黄牛也有发生。一般多发于3~6岁壮年水牛,病程可长达终身。其主要表现为后肢僵拖,影响使役。从1977年以来,在全县开展了割治僵筋腿病的工作,截止1984年先后共割治本病997例,治愈956例,治愈率为97.1%。其中笔者亲自割治73例,治愈72例。治愈后均能使役。  相似文献   

19.
<正> 耕牛肩痈多发生在田多牛少的社队,尤其是对耕牛管理使用不当时,发生率就更多。现将治疗三个社队五例耕牛肩痈病牛,介绍于下。一、典型病案举例畜主:梅县程江公社程江大队第十队,症状:患畜是4岁母水牛,体重约350公斤,空怀,体况较差。病症的显著特点是髻胛部高度肿胀,大小约20×18×15cm~3,  相似文献   

20.
炎龙公社位于东海螺河侧面,是陆丰县城郊公社。这个公社有山地、丘陵、平原、青草丰盛,养牛较多。有耕牛2847头,其中水牛1414头,黄牛1433头。山区丘陵地带的耕牛多放牧于山坡、草埔,平原地带则多放牧于田、渠基和低畦水草之中。耕牛均在放牧时饮水,在农忙期间和冬春季节都有食盐、甘茨作朴料,由于草原较好,多数耕牛在夏秋季长膘较丰满,至冬春季节,普遍体质下降,特别是春季老弱、慢性病牛死亡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