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池塘集约化网箱养鳝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池塘集约化网箱养鳝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试验池投放滤食性和刮食性鱼类,移植水草,周期性施用微生物制剂,适时加换水和调节水体pH值;放养鳝种前对池塘、网箱、鳝种进行消毒灭菌;驯食成功后及时内服药饵驱虫灭菌,定期外泼、内服药物预防,发现病症及时治疗等方法调节水质、防治病害.对照池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方法即一般养殖户做法,方法单一、无计划和规律,缺乏科学性.试验过程中定期测定水质和黄鳝生长指标,并做好养殖记录.结果表明,试验池主要水质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池,试验池黄鳝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21.4%,平均规格大34.5 g/尾,平均产量高1.33 kg/m2,平均效益高63.8元/m2.规模区试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果,说明试验设计的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方法科学、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池塘集约化网箱养鳝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试验池主要水质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池,试验池黄鳝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21.4%,平均规格比对照池大34.5g,平均每平方米产量比对照池高1.33kg,平均每平方米效益比对照池高63.8元。  相似文献   

3.
微型网箱养殖黄鳝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4只微型网箱及附设的人工寄居巢、食台、遮蔽物等属具,以每m2放养尾均重16.6g、20.8g的黄鳝种3.25~7.27kg,通过药饵驱虫、投喂螺、蚯蚓浆配合饲料,观测并及时用光合细菌等调节水质及防治鳝病等技术措施,经97和126d的养殖试验研究,每m2网箱平均毛产尾均重56.9g的黄鳝14.51kg,净产9.49kg,成活率91.9%,生长指标9.4268。研究初步说明网箱养鳝模式简便易行,每m2放养尾均重20g.左右的鳝种4.0~4.7kg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水泥池养殖黄鳝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纵向单砖砌成的水泥池内,放养尾重20、22g的鳝种分别为2.6kg/m^2、3.4kg/m^2。池底泥垅打洞、栽植水花生等作鳝寄居巢及遮蔽物;挑选并以食盐水浸洗入池鲜种,药饵除虫;主要投喂蚯蚓等动物性鲜活饵料并喷拌光合细菌作饵料添加剂;定期观测调控水质;防治鲜病。  相似文献   

5.
水库网箱养殖黄鳝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库中设置网箱养黄鳝,3口网箱18m^3,共投鳝种141.9kg,平均人箱规格37.7g/尾,经过10个月的精心饲养,产商品鳝638.3kg,平均起水规格183.5g/尾,成活率92.5%,饵料系数4.7。平均售价58.2元/kg,单位面积纯利润1433.7元/m^2。  相似文献   

6.
黄鳝池塘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为亚热带淡水名优鱼类,在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珠江流域等均有分布。黄鳝属底栖鱼类,常栖息于洞穴或石隙中,夏出冬蛰,昼伏夜出,适宜生长水温15℃~30℃,食性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利用养鱼池塘进行网箱养鳝,不影响常规鱼产量,不占地,而且能增加水体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目前,池塘网箱养鳝报道较多,但从生态与健康养殖的角度进行鱼塘网箱养鳝报道却较少。2008年,笔者在湖南沅江市南大镇南湖渔场主持开展了黄鳝池塘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掌握了以生态调节为主的网箱养鳝诸多关键环节的技术操作,取得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2,27(4):29-30
1池塘网箱养鳝的优点池塘网箱养鳝是常规鱼与网箱黄鳝同步养殖的一种新模式,该模式在沅江市推广多年,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具有以下优点:成本较低,1只6米×2米×1.5米的网箱成本约60元左右,用几根竹、木固定即可,与建池养鳝相比省去了较高费用。操作简单,在养殖过程中的投饵、起捕及大小鳝分箱调整等十分便利。管理方便,网箱养殖黄鳝因鳝鱼相对集中,便于饲养管理,投饵和施药也很方便,有利于防病治病。效果明显,池塘网箱养鳝,池鱼和箱鳝互不影响,而且能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实践表明,池塘每667米2常规鱼产量…  相似文献   

8.
李明锋 《齐鲁渔业》2000,17(6):14-15
黄鳝是一种名贵淡水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黄鳝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长,野生资源日见匮乏,天然捕捉的黄鳝越来越少,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人工养殖黄鳝越来越迫切。目前,黄鳝养殖方法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但网箱养殖尤其是湖泊网箱养殖至今鲜见报道。本文简要介绍如下:1养殖水域的选择 养殖水域的选择,会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甚至会影响网箱养鳝的成败,因此,要注意选择水位相对稳定,水质好,不受污染,水流缓速,水深2~2.5m以上的养殖水域养鳝。2网箱的制作与设置 网箱材料选用聚乙烯…  相似文献   

9.
钱华  干波 《内陆水产》2000,25(5):9-10
70只网箱共产黄鳝4225.6kg,平均每公斤50元,产值211280元,去除黄鳝养殖成本79300元,养殖黄鳝获利131980元,投入产出比为1:2.7。其中,池塘中38只网箱共产黄鳝2644.8kg,平均每箱72kg,每平方米3kg,增肉倍数为1.45;河沟32只网箱共产黄鳝1580.8kg,平均每箱49.4kg,1kg/m^2,增肉倍数为1.3。每只网箱的黄鳝平均产值为3018.29元,平均  相似文献   

10.
余继升 《齐鲁渔业》2002,19(2):33-33
黄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天然野生黄鳝资源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前景广阔。湖北省麻城市名特水产研究所黄鳝项目组.通过6年研究实践,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黄鳝生长快.效益高。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一、建好养鳝池 饲养黄鳝的池子.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池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池面积一般20~50m~2.太大不便管理。若用水泥池养鳝,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才…  相似文献   

11.
海水贝类养殖中污损生物的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振霞  严岩  黄良民 《水产科学》2007,26(4):240-243
据2002年统计,我国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量的79.4%,贝类养殖面积占海水养殖面积的66.9%,贝类养殖种类已发展到了30余种,其中主要为贻贝、扇贝、蛤、蚶、牡蛎等。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采用的贝类养殖方式是网笼养殖,但是贝类在笼内放养一定时间后,一些海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会在贝壳表面和养殖网笼的表面附着从而影响养殖贝类的正常生长。污损生物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贝类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污损生物对养殖贝类和养殖器具的危害,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鱼类的性别决定与人工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良国  赵俊  崔淼 《水产科学》2003,22(2):42-45
鱼类性别的人工控制是鱼类育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概述了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及鱼类生理性别的表现方式,同时介绍了鱼类性别的多种人工控制方法,为育种单位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汉生  刘晓华 《畜禽业》2002,(4):X016-X017
本文分别从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添加剂等方面对动物应激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综述了调控应激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能选择性地结合重金属离子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自Marafante及其同事于1970年证明MT在真骨鱼类中的存在以来,人们就对MT在动物体内和体外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Dunn等(1987)对鱼类MT的研究表明,这类蛋白质长度极为均一,由60~61个氨  相似文献   

15.
欧洲鳗鲡两极虫主要寄生在欧鳗的肾脏、鳃和皮肤,造成寄生部位的组织溃疡、发炎,影响鳗鱼摄食,容易诱发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欧洲鳗两极虫的感染为春夏高峰型,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感染高峰期在2~6月份,主要感染当年的欧洲鳗鳗苗。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治疗性药物的使用、法规和药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国家水产养殖有悠久的历史.过去几十年里,水产养殖已经从亚洲快速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并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养殖技术.2004年全球食品供应中,水产养殖产量是5.94×107 t[1].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文章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广泛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缺乏公认的标准、制度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有许多水体参数需要检测和控制。本文对使用物理手段准确控制的参数,即温度,溶解氧,pH值进行研究,说明控制的意义,提出控制方法,并建立组态工程,方便对重要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鸡大肠杆菌病已成为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一种严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只有针对其成因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成功防制该病。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ea lice, Lepeophtheirus salmonis, mobile stages were caught using a light trap, in cages holding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and their abundance determined through calculation. Seasonal changes were shown with an increase in abundance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toward the end of the season. Analysis of manual lice-count data indicated variations in lice abundance between cages with and without deployed light trap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se variations were in larval presence (P = 0.006) and presence of gravid females (P = 0.015), but not in abundance of in pre-adults (P = 0.172). Cage net condition also affected the abundance and infection intensity of sea lice on Atlantic salmon within aquaculture cages. Abundance of larvae were affected by net condition (P = 0.01), as were abundance of pre-adults on salmon (P = 0.04). The infection intensity of gravid females, however, did not vary with net condition (P = 0.74). Other species of zooplankton such as, American lobster, Homarus americanus, larvae and various Brachi-pod larvae, were also collected with the light trap. The light trap, as presented in this research, could provide an alternate method of lice control in aquaculture c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