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BDS-1800型水稻苗床播种覆土机是针对丹东地区水稻双膜育苗技术研发生产的顺床作业的水稻苗床播种覆土机械,解决了双膜育苗的规格化、标准化问题,使育苗时播种密度和覆土厚度达到均匀一致,可满足机插农艺要求.介绍该机的技术参数和特点,分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近来来,丹东市农机推广中心紧紧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重点,开展水稻机插秧育苗播种机械研制及推广工作,破解水稻机插秧难点,成立水稻机插秧双膜育苗播种覆土机械研制及推广课题组,并在市科委立项.  相似文献   

3.
2BDS—1800型水稻双膜育苗播种覆土机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水稻分散育苗规格化、标准化的难题和提高双膜育秧技术水平,丹东市农机推广中心自行研制了2BDS-1800型水稻双膜育苗播种覆土机.介绍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明显优势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机可节种4.5 kg/hm2,节种率为10%;育苗效益增加10%以上;年可增加经济效益2 140万元.  相似文献   

4.
水稻标准化育苗技术就是利用免折边机插专用塑料软盘替代现有的普通钙塑纸纸盘,再利用全自动或半自动播种机、覆土机进行播种、覆土,从而提高秧苗素质,缩短育苗周期,达到水稻育苗统一标准的目的。该项技术取代了钙塑纸秧盘育苗模式,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已经被我省水田区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5.
栽植机械化是丹东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丹东市水稻生产大多采用苗床双膜育苗方式.结合丹东水稻机插秧实际,提出影响栽插作业质量的两大因素在于秧苗质量和大田耕整质量,并从如何保证秧苗质量、整地质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从苗、地、机、人4个方面着手,可以确保水稻机插秧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水稻育苗覆土机构的实用性,根据丹东地区分散育苗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水稻苗床育苗覆土机构。该机构的工作原理是改固定拨齿为伸缩拨齿,在拨齿通过覆土辊栅条缝隙回缩的时候,将粘在拨齿的土壤刮掉,保证拨齿的容积空间不变,从而确保排土持续、均匀。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水稻育苗覆土机构的实用性,根据丹东地区分散育苗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水稻苗床育苗覆土机构.该机构的工作原理是改固定拨齿为伸缩拨齿,在拨齿通过覆土辊栅条缝隙回缩的时候,将粘在拨齿的土壤刮掉,保证拨齿的容积空间不变,从而确保排土持续、均匀.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的水稻大棚育秧播种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发一种新型的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摆盘机。该机可将传统的苗盘播种集成于一台履带行走的机器上,在播底土、播种、覆土过程中将秧盘有序地摆放于水稻育秧大棚的苗床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育秧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重要配套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且普遍推广的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有双膜育秧技术和软盘育秧技术,这两项技术与工厂化育秧技术相比,具有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操作简便等特点。两者的作业流程也几近一致。双膜育秧是指在秧板上平铺有孔地膜,再铺放2至2.5cm厚的床土,播种覆土后加盖农膜以保温保湿促齐苗的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稻膜下滴灌穴直播的农艺要求,分别设计了不同种植模式下适用的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并对关键部件滚筒式穴播器和覆土装置进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其播种性能的因素依次为成穴鸭嘴长度、滚筒式穴播器的滚筒直径和行走速度,影响其覆土性能的因素依次为导土板螺旋升角、覆土滚筒直径和行走速度。在较优参数组合鸭嘴长度28mm、穴播滚筒半径180mm、覆土滚筒螺旋升角35°、覆土滚筒直径360mm、播种机行走速度0.65m/s时,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2.6%,穴粒合格率为94.7%,覆土合格率为91.2%,空穴率为1.8%,平均产量达10500kg/hm2,该播种机能满足膜下滴灌水稻播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彻底打破"水稻水作"的种植模式,创造性的将膜下滴灌技术与水稻种植成功结合,提出水稻膜下滴灌技术;并根据其农艺要求,研制出一种水稻铺膜铺管播种机。将水稻旱作铺膜、铺管、种行覆土一体机械作业相结合,解决了水稻不易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难题。田间试验表明:播种密度(4.50~5.25)×105穴/hm2,播种深度2~3cm,穴粒数合格率≥90%,种行覆土率≥94%。该机能够适应西北干旱区水稻种植农艺要求,有助于推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稻膜下滴灌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冰 《农机化研究》2022,44(3):107-110
以水稻直播技术为研究对象,依据水稻播种过程农艺要求,确定了水稻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参数,并基于FPGA技术建立水稻直播机控制系统,对FPGA系统硬件及软件控制模块进行设计,以改善播种过程中的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水稻直播机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平均种距与系统设定种距相符,最大偏差满足系统设计需求;通过对播种均匀性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旱作地区坐水播种机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水播种机械是我国典型的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适用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播种,抗旱增产效果明显。为此,介绍了机械化坐水播种技术的原理、产生及发展,分析了我国坐水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探讨了我国穴灌坐水播种的主要机型及技术特点。同时,针对目前穴灌坐水播种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坐水播种机械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水稻精量直播机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作业效率、提高播种质量,其理想的播种效果是出苗一致且均匀,因此对播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播量控制模型的水稻播种控制系统。通过试验建立水稻播量与其多影响因素间的数学模型,将其作为控制播量依据。以PLC为核心,霍尔测速传感器实时检测速度信号,依据控制程序中播量控制模型,控制排种电机转速,且工作参数可实时在触摸屏上显示,为智能化大型水稻直播机的研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北地区玉米秸茬覆盖地小麦免少耕宽幅沟播时,由于玉米根茬阻碍秸秆流动导致的秸茬聚集壅堵、土壤扰动大、种带清洁率低、播种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先被动切割、后主动抛撒的种带清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切抛组合式破茬清秸防堵装置,通过纵向布置的倾斜缺口圆盘与旋抛装置配合作业对种带残茬与秸秆进行清理。适配防堵装置设计了分流式开沟器,实现行距稳定的一沟两行播种。分析确定了缺口圆盘倾角与偏角参数;依据滑切理论设计计算了平直旋刀与侧倾旋刀刃线结构参数;建立MBD-DEM联合仿真平台并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以种带清洁率、秸茬粘结键破碎率与土壤扰动宽度为指标进行旋抛装置关键参数优化仿真试验。基于仿真结果建立各指标回归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与多目标优化得出,当侧倾旋刀倾角为20°、回转速度为310r/min时,防堵装置种带清洁率达到96.9%,秸茬粘结键破碎率为26.9%,土壤扰动宽度为139mm。在玉米秸茬覆盖地进行小麦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切抛组合式小麦宽幅沟播破茬清秸防堵装置通过性良好,种床清洁率为90.1%,破茬率为96.2%,土壤扰动宽度为127mm,土壤扰动量为6.9%,整机作业质量稳定且播种后小麦出苗均匀,满足宽幅沟播小麦免耕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生产在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和淡水资源的日益缺乏,水稻直播技术应运而生。为此,针对目前国内水稻直播机无法实现均匀播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稻直播机的播种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播种量采集装置、速度检测装置、播种量调节装置和报警装置4个部分组成,采用ST188型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单位时间内经过排种管的种子数量;通过YS41F型霍尔元件计算拖拉机行进速度;用AT89C51型单片机接收采集的播种量和速度信息,计算分析实际播种速度与设定值的差异,然后向调节装置森创110BYG250C型步进点机发出指令。当实际播种速度的偏离值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时发出警报,通过单片机输出,采用声音加指示灯闪烁报警。对该系统自动控制条播机进行田间旱直播研究,对播种后的水稻株距、株距范围及水稻产量数据分析发现:与手动控制相比较,该播种自动控制系统在拖拉机不同行进速度下,水稻播种精确度较高,水稻植株分布均匀,水稻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在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前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量留田,当接茬进行油菜精量联合直播作业时,浮秸易缠绕直播机触土部件,造成机具堵塞、种子落在秸秆上难以出苗等问题。为此,结合油菜覆草种植农艺措施,提出适于油菜直播水稻秸秆覆盖还田的机械化作业方案,设计了一种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配套的覆秸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覆秸装置关键环节工作部件的结构参数、安装位置与安装角及工作转速范围。控制秸秆喂入量分别为0.9、1.1、1.3kg/s,进行性能测试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确定的各部件工作转速的适宜性和秸秆输送顺畅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播种覆秸作业机组配套69.9kW拖拉机、前进速度0.7m/s、捡拾装置滚筒转速80r/min、集秸装置螺旋输送器转速270r/min和链式提升装置转速270r/min时,机具作业顺畅,秸秆捡拾率达到90%以上。控制均匀铺放装置转速分别为210、240、270、300、330r/min,当转速为300r/min时,秸秆覆盖均匀率最高,超过92%。田间试验表明,覆秸直播机秸秆通过性能良好,各环节工作部件作业稳定,各项设计指标均满足技术标准要求,设计的覆秸装置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集成,一次作业可完成水稻浮秸的捡拾、堆集、输送、覆盖以及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油菜播种等工序,适宜在水稻机收后秸秆未作任何处理的稻茬田作业。  相似文献   

18.
刘岩 《农机化研究》2019,(6):241-244,257
播种机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作业机械之一,目前大部分采用了机械式或者液压式控制系统,其控制效率和控制准确性较低。为了提高播种机自动化作业的控制效率和准确性,将模糊自动控制和PID反馈调节系统引入到了播种机的控制系统中,实现了播种机速度和转向的自动反馈调节功能,并初步进行了播种机无人化作业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动控制和PID反馈调节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播种机转向和速度控制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较高,为播种机无人化作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民对农业机械要求提高的现状,研制出2BLM-3型多功能免耕播种施肥与起垄机。介绍该机具的总体结构,阐述其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根据实际需要,该机可用于免耕播种施肥作业或起垄作业,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嵌入式机器视觉的水稻秧盘育秧图像无线传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稻机械化秧盘精密播种育秧过程中需要人工实时监测,以保证秧盘播种性能,为解决传统人工长时间户外、低效的监测方式,设计了基于嵌入式机器视觉的水稻秧盘育秧图像无线传输系统。系统由嵌入式开发平台、无线Wi Fi网关、高清网络摄像头、红外传感模块、远程服务器等组成。嵌入式开发平台采用Tiny4412开发板,并在其上移植Linux系统、摄像头驱动、GPIO口驱动;采用Qt开发工具,完成图像采集、实时显示,并设计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利用Jpeglib静态库对图像进行数据压缩;利用无线Wi Fi局域网、嵌入式系统和远程服务器按照规定的协议通过Socket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远程服务器基于Netty框架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校验、实时显示和保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图像的无线传输速率均满足育秧流水线实时作业要求,JPEG格式的图像经过数据压缩,其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嵌入式采集终端能够稳定采集播种秧盘图像,并成功地上传到服务器,网络平均丢包率为0.23%,误码率为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