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为了开发利用我市丰富的棉籽壳资源,自1986年开始,我所进行了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研究。多点示范表明,这种新技术模式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供试材料:菌株为沪耳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90%,麸皮8%,石膏粉1%,糖1%,黑木耳生长素10克。二、试验设计:1.砂质床A与粘土床B栽培效果比较(A区设在本所院内栽培场,B区设在东港村)。 2.同为A床,开口数量不同出耳产量比较。 3.同为A床,装袋质量不同产量比较。三、栽培方法:1.培制栽培种:用17×33×0.006cm聚丙烯塑料袋装料,常压灭菌。A区7月13日接种,B区7月15日接种,遮光培养,定期检  相似文献   

2.
3.
袋栽黑木耳由于其菌丝生长弱 ,抗霉能力差 ,在栽培中极易遭霉菌的污染 ,因而其生产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我们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结合本区的气候特点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 ,掌握了一套袋栽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只要严格认真操作 ,就可以获得优质高产。1 选育抗霉力强的优质  相似文献   

4.
赵玉连 《食用菌》2016,(5):51-52
正黑木耳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黑木耳的市场越来越大。袋栽黑木耳可以利用农林副产品为原料,环境条件便于控制,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益高,深受广大菇民的欢迎。但袋栽黑木耳过程中由于菌丝生长娇弱,而杂菌竞争力强,易遭受杂菌的污染,特别是绿霉菌的污染,给菇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笔者根据黑木耳的生长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5.
周华山  鲁明洲 《食用菌》2010,32(3):55-55
菌棍式制菌是黑木耳生产中的一大革命性突破,具有制菌接菌简便快捷,养菌周期短,菌龄上下一致,成品率高,产量高等优点,这种制菌技术被业内人士称为固化的液体菌种。在这种制菌技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浙江省南部的龙泉、云和、庆元等县农民兴起袋栽黑木耳的热潮。实践证明,袋栽黑木耳是山区农民科技致富的新兴产业。为推广与普及黑木耳的袋料栽培技术,结合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提出如下要点,供作参考。1栽培季节黑木耳是中温型真菌,喜恒温多湿。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6~28℃;出耳温度及生长适温为16~24℃,最适温度为18~  相似文献   

7.
8.
在我国 ,通常用果篮采摘水果。用果篮盛果有诸多不便 ,一是采摘一些位置较高的果实时 ,需要攀登梯子才能摘到 ,单人操作较为不便 ;二是当果篮装满后 ,将果实倒入果箱或果筐时 ,容易使果实相互磕碰 ,造成损伤 ,降低果品质量。为了克服果篮的这些缺点 ,我们参考了国外的有关产品  相似文献   

9.
王正前  张守明 《食用菌》2006,28(6):48-48
黑木耳作为一种黑色和高蛋白低脂肪的菌物食品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全世界有90%的木耳产自于中国。目前,袋栽黑木耳已在各地大力研究和发展,但在生产管理中,常因菌袋污染高、菌袋成品率低、养菌周期长、管理工作工序繁锁、出耳少、出耳不整齐等因素,造成产量和质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益低下,很多生产者出现亏损。笔者从2000年开始探索黑木耳袋料栽培,研究出了黑木耳周年高产栽培技术,特整理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的袋栽黑木耳,主要采用常规的菌袋生产法,一是菌袋养菌时间长,菌袋成品率低,二是生产成本高,三是木耳品质差,最终影响生产效益。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大面积栽培,从中推出了以阔叶林枝桠、稻草、玉米芯、棉籽壳等农林产品的下脚料为原料,用17cm×33cm菌袋免口圈装料、常规灭菌、单扦接种,菌袋养菌仅需20天左右,且菌袋成品率在98%以上。在栽培管理中,再采用养菌室内打孔,栽培场地覆草帘控温保湿催耳、定时雾喷育耳。全周期50d~80d,每袋产干耳50g~60g,其产品以单片、无耳根、无残留、而优于椴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叶玉琪 《食用菌》1993,15(3):33-34
近年来,袋栽黑木耳已摸索出一套栽培技术措施,在产量上、经济上均获得较大的突破。但还有不少单位,虽经多次试栽却未能取得成功,即使有所收获产量也不稳,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菌丝筒污染率高;二是耳密耳小品质差;三是烂耳严重产量低。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试验及生产实践,对上述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麦草袋栽黑木耳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麦草栽培黑木耳,结果表明,以棉子皮配比麦草栽培黑木耳生物学效率达100%,出耳率93%,每百公斤料投资比全棉子皮低60元,总成本下降30%。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栽培袋不同灭菌时间灭菌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黑木耳栽培菌袋细菌污染与灭菌工作关系较大,而霉菌污染一般与灭菌关系不大,若发生大面积的霉菌污染应在接种、培养等灭菌后的各环节找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即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15~25℃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大雾、微风,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又不易被杂菌污染。1997年特殊干旱,特别是黄土高原,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1998年雨水多,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与空气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现就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总结。1 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15cm、宽100cm,长根据场…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固体液化菌种工艺在黑木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为对照,进行黑木耳短袋栽培试验。结果显示:高压灭菌料袋接种固体液化菌种的黑木耳菌丝洁白、浓密,发满袋时间为49天,菌袋成品率99.3%,每袋平均产量达37.6 g,显著早于和高于接种常规固体菌种处理的55天、95.2%和32.33g,表明固体液化菌种工艺能提高黑木耳菌丝活力与产量。效益分析显示,应用固体液化菌种较常规固体菌种可减少黑木耳短袋栽培直接生产费用58%,表明其可代替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用于黑木耳集约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鲁林胜 《食用菌》2002,24(4):42-42
袋栽平菇接种后一般需 2 5~ 30天菌丝才能长满袋 ,发菌时间越长感染杂菌的机会就越多 ,生产周期也较长。为了缩短发菌时间 ,减少杂菌污染和加快出菇时间 ,提高经济效益 ,笔者试验成功了一种简易快速发菌法 ,现向菇友们介绍如下 :培养料 (熟料 )装袋后 ,采用两头接种。在料袋的两头先后用尖棒 (直径 2~ 3cm、长约 30 cm)从袋头的中心分别打洞 ,深度为料袋的一半以上 ,然后向棒孔中播入适量菌种 ,在袋头的料面也放少量菌种 ,套好颈圈并把袋口拉紧 ,用一层纸和橡皮筋封口 ,再将另一头以同样方法接好种 ,即可发菌。发菌要根据气温情况排袋。气…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培养料发酵、发菌管理及出菇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利用黑木耳栽培废料即黑木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新技术,以期为黑木耳菌糠的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