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灭虫精对褐飞虱的超高活性和田间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点滴法测定,灭虫精对褐飞虱3龄和5龄若虫的接触LC50分别为0.255、0.678mg/L。田间多点药效试验进一步表明,与扑虱灵比较,灭虫精防治褐虱具有以下优势:(1)超高活性,尤其对低龄若虫;(2)集优异的速效、持效和残效性于一体,是防治褐虱种群的全程高效药种;(3)对褐飞虱和蜘蛛的选择作用更强,可充分发挥田间蜘蛛类天敌控制褐飞虱种群的后效应,进而提出10%灭虫精防治田间褐飞虱各类种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单季稻褐飞虱种群数量增长拐点与吡蚜酮防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单季稻褐飞虱的种群行为特征和增长拐点(虫口急增期),以及持续有效控制褐飞虱灾害,2008-2010年开展了单季稻褐飞虱种群数量消长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单季稻褐飞虱种群数量增长拐点为8月底9月初,防控关键节点为增长拐点前30 d内。应用50%吡蚜酮(顶峰)防控褐飞虱的节点为增长拐点前10~15 d,常规时期为8月中旬。试验结果表明,667 m2用50%吡蚜酮(顶峰)20 g加水75 kg采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喷雾处理,褐飞虱持续控制效果90%以上可达40 d,可控制单季稻中后期褐飞虱拐点出现,即1次施药可达全季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稻Lemont/Teqing重组自交系对褐飞虱的抗性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莱蒙特 ( Lem ont)、特青 ( Teqing) 及其杂交后代对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 Stal) 抗性的遗传规律,通过苗期抗性的集团测定、独立测定、网室鉴定及褐飞虱的栖息量测定等方法,系统考察了160 个 Lem ont/ Teqing重组自交系 ( R I L) 群体 (第 11 代) 对褐飞虱的抗性表现。结果如下: (1) 该群体对褐飞虱的平均抗性指数和平均受害等级均呈连续分布, 显示了数量性状的特征, 表明该群体及其亲本对褐飞虱的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抗性; (2) 该群体中少数品系经受住了网室内较高虫口密度的攻击, 平均受害等级在3 左右, 显示了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 (3) 该群体对褐飞虱的吸引能力也系一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4.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及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的抗性机制、抗性机制的生化基础、抗性基因的研究以及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褐飞虱腹部脂肪体内普遍存在类酵母共生菌,该类共生菌在虫体的生理代谢和营养利用等方面意义重大。研究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法测定了褐飞虱与水稻互作过程中虫体内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并通过“血球记数法”测定了虫体内该类共生菌的含量。与取食感虫品种水稻TNI的褐飞虱相比,取食抗性水稻品种IR26(Bph1)和IR36(bph2)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长度分别降低23.2%。24.4%和18.0%-32.7%,宽度分别降低24.4%-28.8%和8.6%-30.6%。取食抗性水稻品种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数量都显著下降。其中,连续取食IR26二代后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显著降低,第三代后虫体内共生菌数量又有所回升。说明抗性水稻品种与褐飞虱互作会导致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发育变小、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刘敬  吴珊珊  孟玲  李保平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71-4477
【目的】明确CO2浓度升高是否影响褐飞虱的取食行为以及抗药褐飞虱品系的刺吸行为是否与敏感品系存在差异,从而为预测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抗药性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刺吸电位技术(EPG)观察褐飞虱抗、感噻嗪酮品系(抗性水平相差约480倍)对当前(390 μL•L-1)和升高CO2浓度(780 μL•L-1)下生长水稻的口针刺吸行为,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O2浓度和抗药性2因素对口针刺吸显示的6种波形持续时间和频次的差异。【结果】CO2浓度加倍倾向于缩短感噻嗪酮褐飞虱在韧皮部摄取汁液的总时间,与抗药性互作显著影响开始刺探行为的频次:CO2浓度加倍条件下(780 μL•L-1)抗性褐飞虱开始刺探的频次低于当前CO2浓度下(390 μL•L-1)。抗噻嗪酮褐飞虱口针朝维管束移动和在木质部摄取汁液的时间延长,但在韧皮部内部活动的时间缩短;口针在韧皮部内部活动的频次增多,但在韧皮部和木质部摄取汁液的频次减少。【结论】抗噻嗪酮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明显强于感噻嗪酮褐飞虱;CO2浓度升高可能使感噻嗪酮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减弱,但对抗噻嗪酮褐飞虱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褐飞虱是水稻上迁飞性害虫,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分布不均性和隐蔽性等特点,给测报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一旦控制不好会产生灾难性后果.褐飞虱在江苏省灌云县常年发生2代,以6(3)代(其中前面的“6”为褐飞虱在全国代次排序,后面的“3”为褐飞虱在江苏省代次排序,下同)为主害代,二龄若虫盛期常年在8月底9月初,成虫9月下旬迁出,一般不发生7(4)代.  相似文献   

8.
程乾  巫坤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53-20554,20576
[目的]利用光谱分析方法建立光谱与水稻褐飞虱虫量的相关关系,并利用该模型对褐飞虱虫量进行预测。[方法]利用波段范围在350~1 050 nm以及分辨率3 nm的ASD光谱仪,分别对健康水稻和受水稻褐飞虱(BPH,Nilaparvata lugens)破坏的受损水稻进行了光谱特性测定。利用光谱特性分析方法对水稻褐飞虱破坏的受损水稻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水稻褐飞虱虫量建立了显著性相关估算模型。[结果]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在66.8%~81.2%,可有效开展水稻褐飞虱虫量的预测。[结论]利用高光谱可以很好地预测褐飞虱虫量。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述了2007年繁昌县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中危害轻的和危害重的两个案发生和防治情况;提出了褐飞虱大发生时的防治技术措施为两个搞好、两个用好、两个打消、两个必要,即搞好四(2)代褐飞虱的防治,减轻五(3)代的防治压力,搞好五(3)代的防治,控制整季虫量;用好机动喷器,用好对路药剂;打消对褐飞虱轻视、麻痹思想,打消观望心理;防治时田间灌水是必要的,分行喷施是必要。  相似文献   

10.
农药对水稻体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抗虫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栽条件下,探讨稻田常用的3种除草剂(神锄、丁草胺、苯达松)和井冈霉素、杀虫双多次施用后对水稻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对水稻抗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药后水稻植株体内有利于褐飞虱取食的氨基酸明显增加,而不利于褐飞虱取食的γ-氨基丁酸则明显下降。在两种感褐飞虱生物型Ⅱ的品种,籼稻品种(IR26)似乎比粳稻品种(秀水63)对农药更敏感。无论是一次还是多次施用农药,在相同的褐飞虱虫量危害下,水稻受害程度显著加重。增加农药施用次数对水稻受害程度有一定的加重作用,且与施用药剂的间隔时间和药剂的效应期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1.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及东南亚许多水稻生产国的主要害虫。我国每年因此虫危害造成的直接稻谷损失为10~15亿kg,2005年四代褐飞虱在上海大暴发,经全力防治仍有大量枯死面积出现,许多未出现枯死点的田块,也因其危害造成暗伤而减产。为有效、及时地控制褐飞虱的发生与危害,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研究。本文就水稻褐飞虱抗药性发展的概况、抗药性机理及其抗药性治理并结合南汇地区的实际监测情况简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褐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褐飞虱对防治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为寻求防治褐飞虱有效新药剂,利用比较方法,进行燕化吡蚜酮.烯啶虫胺(以下简称燕化扫飞)防治晚稻褐飞虱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燕化扫飞12g、燕化扫飞9g+敌敌畏150ml、吡蚜酮24g、立本烯啶虫胺30g防效分别为94.8%、93.8%、91...  相似文献   

13.
我国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初报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我国为褐飞虱迁入地带,田间褐飞虱种群是由具有不同致害性的生物型个体所组成的混合体。所以,一个田间种群的生物型属性即为该种群优势个体的致害性。根据我们自1981-1991年逐年系统监测结果,浙江省田间褐飞虱种群的致害性在年度间有波动,但自1989年开始其致害性已稳定地属生物2。浙江省褐飞虱由生物型1转变为生物型2的过程,落后于南方的海南和广西省(区),比热带虫源地更迟。  相似文献   

14.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r tomography technology, Micro CT)获得了褐飞虱成虫的断层扫描图,通过人工建模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褐飞虱内部组织和器官进行三维建模,获得了褐飞虱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的三维模型,保留了这些结构的原始形态,准确地还原了褐飞虱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空间排布,并利用Dragonfly软件对昆虫的内部组织进行了空间体积的测量分析。本研究建立并完善了昆虫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建模技术,有助于更为精准地观察昆虫的内部组织结构,可用于昆虫形态和器官发育的表型观察,为昆虫发育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褐飞虱(M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上海郊区尤以8月底9月初(单季晚稻孕穗至抽穗期)发生的四代若虫数量最多、危害最重,是水稻全生育期的主要危害代,也是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5年,本地因受害虫迁入数量、气候条件、作物生育期及防治措施等因素综合影响,导致褐飞虱特大发生,数量之多、危害时间之长、防治之难,为20年来所少见。为认真总结褐飞虱发生及防治技术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害虫的防治水平,本文就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的特点与原因、存在问题及其防治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为害胁迫对水稻植株内主要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张金锋  薛庆中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487-1491
 研究了水稻植株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害后体内的活性氧清除系统主要酶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受白背飞虱为害后,稻株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在抗虫和感虫材料中有差异,前者活性增加,后者下降;受褐飞虱为害后,SOD活性增加,catalase和POD活性在抗虫材料中下降,而在感虫材料中增加;其为害造成的抗虫材料SOD活性增长率和感虫材料catalase活性下降率均比白背飞虱高。这和褐飞虱的取食量明显高于白背飞虱的取食量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7.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灾害的长期预测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我国水稻的两种重要迁飞性害虫,主要虫源皆来自亚洲中南半岛;最初的虫源地在湄公河三角洲,直接迁出地为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地处热带,全年各月平均气温25~28℃;月降雨量悬殊,旱季(11~4月)可数月滴水不落,雨季(5~10月)若月降雨量超过200mm即成洪涝。红河三角洲地处亚热带,3~4月常受我国冷空气的影响。这两种热带性害虫,适宜取食和繁殖的温度下限为22℃,正与它们的迁入主峰降落地带的月平均气温巧合。对褐飞虱不利的为洪涝而对白背虱不利的为干旱。在湄公河三角洲,9~10月若出现洪涝,来年褐飞虱将不致成灾,若无洪涝即可猖獗。11~12月的降雨量超过90mm,来年白背飞虱将猖獗而且对褐飞虱也有利;若酷旱则两种飞虱都将受到抑制。在红河三角洲,当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20℃或4月低于22℃都将使两种飞虱的迁入期延迟约半个月,尤其4月的低温还可使两者在 迁入我国之前少繁殖1代。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水稻间作栽培对褐飞虱发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冈优188单作栽培(A处理)、珍珠糯单作栽培(B处理)、冈优188与珍珠糯按4∶1间作栽培(AB4+1处理)、冈优188与珍珠糯按6∶1间作栽培(AB6+1处理)对褐飞虱及其天敌数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间作栽培处理下水稻褐飞虱的发生数量均显著低于A、B处理;AB4+1处理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分别比A、B处理提高67.44%和61.49%,AB6+1处理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分别比A、B处理提高77.44%、73.32%;冈优188与珍珠糯间作栽培还可以显著增加褐飞虱的捕食性天敌数量;冈优188与珍珠糯间作栽培的复合产量都比单作栽培有所增加;冈优188与珍珠糯6∶1间作栽培的综合效益更为明显,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级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褐飞虱种群繁殖速率的密度制约效应。[方法]在超级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不同生育期即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接入不同虫量褐飞虱,调查并分析超级稻褐飞虱种群繁殖速率及其变化动态。[结果]分蘖期:褐飞虱孕穗期、灌浆期种群数量随分蘖期种群基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灌浆期褐飞虱种群密度升高达到一定限度(〉250头/丛)时,其乳熟期种群数量随该密度的加大而呈下降趋势;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种群发展呈现中间快、两头慢的特点。孕穗期:褐飞虱种群发展在孕穗至灌浆期是随着其基数密度升高而升高,但到乳熟期相关性表现却不显著;超级稻中后期褐飞虱种群仍具有高繁殖能力,对水稻产量潜存极大威胁。灌浆期:褐飞虱种群密度〈70头/丛时,其种群发展仍随着其基数密度升高而升高,对产量仍潜存较大威胁。[结论]研究结果为建立和健全褐飞虱监测预警体系、经济有效生态控制超级稻褐飞虱发生危害、提高褐飞虱持续控制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8年繁昌县五(3)代褐飞虱发生特点,总结其发生原因,并就其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最有效的褐飞虱防治策略,为农作物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