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9日报道,哥伦比亚一只卷尾猴最近和一头狗狗形影不离,成了挚友。相关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迅速走红。视频显示,这两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会经常打闹嬉戏,直至这只小卷尾猴趴在狗狗背部。不管发生什么,它都不会从狗狗背部下来,有时这个动作会持续一整天。据知情人介绍,这只卷尾幼猴从出生起就离开栖息地了,而这头狗狗之前还有一窝幼仔,但是不幸的是幼崽全都死掉了,所以当地居民就想叫这狗狗照顾幼猴成长。而现在  相似文献   

2.
马达加斯加的土著人认为指猴是不祥的鬼怪,如果让它跳到自己的身上,便预示着厄运甚至死亡,因此,他们见到指猴就杀,并将尸体钉在木桩上。
  “笔猴”体型小巧、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还能帮助主人磨墨,那滑稽的灵巧相和手脚不停的勤快劲儿,大大缓解了文人做学问的辛劳和寂寞。
  皇绒猴的族群处于“母系氏族”时代,奉行“一妻多夫制”,由最年长的雌性带领着几只雄性,彼此之间非常融洽。  相似文献   

3.
微型鸟非洲有一种小如麦粒的鸟,浑身长着细密的绒毛,翅翼透明。以前人们把它当作昆虫然而,它却是有两只脚的鸟。科学家们已命名它为“麦粒鸟”。微型鹿东南亚有一种有角的鼷鹿,身高只有20厘米左右,体重约2.7公斤,是世界上最小的鹿科动物。微型猴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生活着世界上最小的指猴。这种猴身高10~12厘米,重80~100克。喜欢捉虱子吃当地的印第安人把它放在头上,即可把头发中的虱子捉得干干净净。微型象1900年,位动物爱好者在非洲找到了一种名为“娃卡”的小象,皮肤细润,性情温顺,身高不过1…  相似文献   

4.
“坐着谈,不如起来行”──致李易谷同志的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坐着谈,不如起来行”──致李易谷同志的信李易谷同志:您好!我曾在《三谈加快蜂业法制建设步伐》一文中谈到希望广大蜂农树立国家主人翁思想,义不容辞地在蜂业法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你是在养蜂战线上奋斗了30年的“老将”,近五年来又主动学法用法,积极运用法...  相似文献   

5.
《养殖技术顾问》2014,(12):313-313
从化石记录可显示,大约4000万年前,蜘蛛猴很可能是新大陆灵长目动物的祖先,然后它们逐渐从非洲分散至南美洲,或者可能是由于在大风暴中它们栖息在漂流的植物上来到南美洲大陆。当它们抵达南美洲之后,这些主要树栖息动物便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进化多样性和独特的习性,比如:像进化分支之一的绒毛猴逐渐形成出长而有力的手臂和具有攀绕能力的尾巴,这种尾巴伸展时达到30英寸,同时它们长着无毛、柔软的指尖,皮肤弹性很好。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安徽省池山市野外调查偶遇到一奇观:一种特大红色有毒蜘蛛其四只脚方向用白色粗丝编成许多英文字母,其中一行好似“WINDOWS”,而另一只脚伸出的方向又似“INTERNET”(英特网)。不知读者看到像什么?(两个蜘蛛) 拍摄地点:坡下灌丛 时 间:2001年8月3日上午10点蜘蛛编出“英特网”@程东升  相似文献   

7.
豚尾猴(Macacanemestrina)的尾巴很短,尾巴上的毛也很稀疏,尾的基部较粗,尾梢较细,但末端有一簇长毛,在行动的时候常呈“S”形弯曲如弓,状似猪尾,得名“豚尾猴”。豚尾猴的冠毛短而黑,头顶上有放射状的毛旋,但前额却辐射排列为平顶的帽状,像是留着“板寸”发型,所以也被叫做平顶猴。豚尾猴分布于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和我国。共分化为3~4个亚种,我国仅有缅甸亚种,分布于云南勐海、临沧、思茅、勐腊、景谷、盈江、保山和西藏墨脱、米林等地。豚尾猴栖息于亚热带森林中,是一种昼行性、树栖、杂食的动物。喜欢群居,每群大约为3~20只不等。在野外的生活习性与猕猴相似,主要以热带果实和昆虫、小鸟和鸟卵等为食[1]。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豚尾猴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文章通过对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引进饲养的6只豚尾猴进行饲养繁育观察,旨在研究和总结豚尾猴在半荒漠地区的适应性及饲养繁育情况。  相似文献   

8.
山区放蜂,谨防白蜘蛛近来,我和蜂友一起将蜂运往深山采五倍子蜜。第2天,在荆条花上看到许多蜜蜂“吊”在花上。细看原来是一只白色蜘蛛咬住蜜蜂脑后的颈部,但并不吃食蜂体。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种蜘蛛常隐藏在花丛中,大量捕食在采集的蜜蜂,并立即用口器刺入蜜蜂颈部...  相似文献   

9.
古稀老翁蜂之情──记养蜂老人田志合青岗集红庙是田老的故里。在这个绿树环绕的僻静小村里,田老的院落蜜蜂嗡嗡作响,显得一派生机。田老的蜂箱旁,几只雪白的信鸽,不时来回飞翔。田老见到我们,盖好箱盖,健步迎上来,张开双手:“欢迎,欢迎!真想你们了!”这位身材...  相似文献   

10.
据研究,被科学誉为“爬行的药剂师”的有毒蜘蛛,体内产生的有毒物质可以为人类所利用。国内对蜘蛛毒液的研究开发步伐已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蜘蛛人工养殖正在我国悄然兴起。人工饲养蜘蛛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每180~200只成熟,蜘蛛1次可提取粗毒1克,国际市场上蛛毒价每克高达3000~4000美元。故蜘蛛人工养殖是当今养殖致富的热门项目。然而,高效益伴随着高风险,风险主要来自养殖、取毒技术不成熟;蜘蛛产品市场相对狭小。在国内市场,由于蛛毒的研究刚刚起步,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被应用在离子通道和神…  相似文献   

11.
《北方牧业》2005,(8):7-7
“嘎吱”一声,笼子被打开.一只大手伸进来,一把抓住了它的尾巴。它昂起头.嘴牙.嘴里发出“哈啊”的声音,手松开了,它又趴到笼子里,脑袋耷拉着,眼睛潮湿了。  相似文献   

12.
蜘蛛鹰胡蜂     
二十多年前,美国新墨西哥州举行了一次特殊的投票选举活动--评选本州“州虫”。人们总共提供了3种昆虫“候选虫”进行竞争,最终,蜘蛛鹰胡蜂力压群“虫”,一举夺得新墨西哥州“州虫”的称号!  相似文献   

13.
近一段时期以来,天灾人祸不断。伊拉克战争、西尼罗病毒刚刚平息,“非典”又接踵而至,最近,乙型脑炎在我国死灰复燃,“猴痘”又在美国粉墨登场。正所谓“你刚唱罢我登场”。今年5月16日,美国疾病和控制防治中心(CDC)报道了首例猴痘(又称为“猴天花”),这是首次在西半球国家发现的人感染猴痘疫情。截至到6月18日,至少有87位疑似猴痘病人正在接受诊治,其中20人被确诊为猴痘,迄今尚无致死病例,但有一个住院小孩发生了严重脑炎。疫情主要集中在美国中西部几个州,其中威斯康星州38例、印第安那州24例,伊利诺斯州19例,另外俄亥俄州和堪萨斯州各1…  相似文献   

14.
本月怪谈     
《畜牧市场》2007,(7):32-32
广东一头老黄牛背上长第三个牛角,河南洛阳两只小鸡长着4只腿,甲鱼身披“黄金甲”,四川两公鸡产下20多枚鸡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哲理快餐     
<正>成功的力量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  相似文献   

16.
犟二叔     
犟二叔脾气犟。还不是一般地犟──用犟二婶的话说:“那死鬼,贼犟!拉泡屎叫狗三声不来吃,他能个人趴那儿造喽!”据犟二婶说,她刚过门儿,一天老母猪拱坏秫秸障子进园子去吃萝卜,正吃饭的犟二叔吆喝大黄狗去咬。大黄狗瞅瞅是自家猪就没动窝儿。气得犟二叔大吼一声:“你不咬它我就咬你!”摔下筷子跳下地抓住大黄狗耳朵就填进嘴。大黄狗疼得嗷嗷儿叫拼命挣脱,犟二叔造了一嘴血一嘴毛……气得犟二婶直骂他“死爹哭妈──犟种!”犟二叔年轻那阵儿,计划生育只讲自愿没有强硬措施制约。犟二叔认为多儿多福,何况那年头儿添一口人生产队…  相似文献   

17.
南中国海上的野生动物乐园──西沙鸟岛见闻东岛,是西沙群岛的第二大岛;面积1.55km2呈长条状,长约2400m,宽约1000m,象一颗珍珠镶嵌在碧波浩瀚的南中国海上。这里聚集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鲤鸟达10万余只,以“鸟的天下”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  相似文献   

18.
曹刚 《野生动物》2002,23(1):8-9
蜘蛛的渺小似乎并不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当我们在无意间“闯进”它的禁区,不曾想蜘蛛的世界同样充满好奇和神秘…… 唱歌“求爱”的蜘蛛 一般人都认为蜘蛛是哑巴动物,但确有一些蜘蛛在特殊情况下,如寻找配偶时能够发出一种声音,而这种声音就是雄蛛向雌蛛求婚的“歌声”。 发现蜘蛛能唱歌的功绩应归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爱德华兹教授。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一种跳蛛到了繁殖季节,雄蛛就会爬上高处,发出一种非常微弱但又十分清晰的声音,像一组一组连续的颤音,1米以内的人也能听得到。为了了解这种声音表达的意思,爱德华兹用高灵…  相似文献   

19.
1菌种来源某动物园有一只患败血症死亡的卷尾猴,取其肝、肺、脾组织,分别接种血液琼脂平皿,37℃培养20h后,均长出纯粹的灰色菌落,以此菌落移植后作细菌鉴定。2细菌鉴定2.1细菌形态以琼脂斜面培养物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为0.5~0.7×1....  相似文献   

20.
承德县孟家院乡孟家院村农民姜桂学,今年41岁,十几年来,他巧抓“鸡”遇发家致富,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状元”。 孟家院村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起初姜桂学在兽医站学习诊疗技术,但微薄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1982年他离开兽医站口家务农,面对贫穷的生活现状,姜桂学憋足了劲想干出点事来,用他的话说:“咱就不信山区人富不起来!”1986年,他在县种鸡场购进50只“白来航”’混合雏鸡,在自己的小院里开始了他的养鸡生活,几个月下来50只雏鸡全部死亡,第二年、第三年又分别购进200只和400只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