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水库中的小杂鱼是指那些自然繁生在水库中的经济价值较低的小型鱼类。其特点是食性广,争食能力强,繁殖能力大,适应性强。在毫无控制的情况下,往往种群数量迅速发展.铁岭市水库的小杂鱼有很大数量,主要种类青餐条、马口鱼、棒花鱼.麦穗鱼及黄颡鱼、船丁鱼、鲫、鳑鲅、虾虎鱼等.  相似文献   

2.
鱼肉采取机     
《渔业现代化》1977,(4):3-3
鱼肉采取机是加工处理小杂鱼的机具,它能直接制取鱼肉,加工成鱼丸、鱼香肠、鱼饼等食品。它的副产品一鱼骨可作鱼粉原料或作饲料和肥料,以提高小杂鱼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鱼种池因清塘不彻底,注水或投喂浮萍、水草时掺带进野杂鱼、虾,在鱼种池与家鱼争食耗氧,影响鱼种规格和产量。适量套养黄颡鱼能起着去杂清野的作用,黄颡鱼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于家鱼,对家鱼无危害,但能有效消灭野杂鱼、虾,促进鱼种生长,提高养殖产量。套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套养黄颡鱼必须在夏花鱼苗入塘1个月后投放,投放过早因鱼苗入塘时间短,规格小,会出现黄颡鱼吞食鱼苗现象。2.投放规格要适宜,一般投放黄颡鱼10-20g/尾左右。3.投放数量,每667m2投放黄颡鱼30尾左右。鱼种池套养黄颡鱼,在提高鱼种产量的同时,也能生…  相似文献   

4.
调查表明,乌鳢、鳜鱼、沙塘鳢、黄颡鱼对太湖经济鱼类危害不大,且能抑制小杂鱼的过量繁殖,而红鳍鱼白大量掠食鲤鲫鱼苗与鱼卵,且对小杂鱼抑制作用不明显,因此提出了适当保护和增殖乌鳢、鳜鱼、沙塘鳢和黄颡鱼,抑制红鳍鱼白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临涅县国营同欢鱼苗种繁殖场,连续八年来利用同欢水库坝下的一股自然流水,在1.8亩的两口池塘里投放草、鲤、鲫、鳊为主体的鱼种,通过人工投饵进行精养,获得了优质高产。1985年,共产鲜鱼3640公斤,亩平2022公斤。其中草鱼占57%,鲤、鲫35%,青、鳊、鲴鱼5%,鲢、鳙2%.小杂鱼1%。总收入9464元,实获利润4214元,亩平达到2341元。  相似文献   

6.
《江西水产科技》1997,(3):39-40
熏鱼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特色鱼制品,它的制作工艺和配料简便,色、香、味俱美,宜于直接食用,宴席上常作冷盘、拼盘,也可做炒、烧菜,是较高档的水产熟食品之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一预处理一开片切块一浸渍一油炸一调味一冷却包装。加工方法1.原料的选择熏鱼的加工原料,大致采用青、草、鲤、维、骗、鲫等优质鱼,餐条等杂鱼也可,原料鱼的鲜度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加工品的风味和质量,所以加工熏鱼必须选择鲜活鱼或者至少是冰鲜、冻鱼的一级品。2.原料预处理将鲜鱼洗净(如冻鱼先解冻),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水洗涤干净,如是小杂鱼应…  相似文献   

7.
高永君 《黑龙江水产》2007,(3):32-33,38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嘎鱼,在我省分布较广,其中以白城、松原地区产量最高。嘎牙子过去作为野杂鱼并不被消费者认同,很少有人养殖。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嘎牙子的价格逐年攀升,尤其自2000年开始,南韩对嘎牙鱼的需求量连年上升,供不应求,再加上养殖鲤、鲫效益下降,养殖嘎牙鱼热逐年升温,全省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为了促进我省嘎牙子养殖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渔)民的养殖技术,减少养殖风险,下面提供几项养殖方案和病害防治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西水产科技》1997,(3):40-40
五香烤鱼是以小杂鱼、虾和低值鱼为原料,经调味、烘烤而成的制品,其特点是香酥鲜美,具有食用方便,营养丰富,保存耐久,是酒家、饭店小碟、冷盘的常用菜肴,深受人们喜爱。工艺流程五香烤鱼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原料处理一盐渍一蒸煮一干燥一调味一烘烤一包装加工方法1.原料鱼处理烤鱼的加工原料,多采用新鲜(或冰鲜、冷冻)的小杂鱼、低值鱼为主,也可以采用盐渍后的咸卤水鱼,如果是冰冻鱼应先进行解冻,咸卤水鱼先用清水漂洗脱盐。然后,进行去头、去鳞、去内脏后切块,如是小杂鱼则须去头挤出内脏,原料处理后用水洗净,流干。2…  相似文献   

9.
钱名全 《内陆水产》1998,23(10):30-30
水产调味熟食品加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由于熟制品食用方便,别具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熟制品中的鱼糜制品、爆鱼(熏鱼)、五香烤鱼、鱼松等,均是著名的传统产品。这些产品可用低值鱼、小杂鱼和鱼片、罐头加工中的废弃可食部分来加工制作,以充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现就几种调味熟食品的加工方法分述如下:1鱼糜制品将鱼肉绞碎,经配料、擂溃成稠而富有粘性的鱼肉浆,再做成一定形状后,进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热或干燥处理而制成的食品称为鱼糜制品,品种有鱼丸、鱼糕、鱼香肠、鱼卷、鱼面、燕皮、鲜…  相似文献   

10.
陆廷龙  姜大方 《海洋渔业》1988,10(6):270-272
自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亦名白姑子,是石首鱼科的一种暖水性中、下层鱼类。这种鱼烹调后口味远逊于同科的黄鱼,经济价值相差很大,被列为杂鱼、低值鱼一类。对于加工利用,尤其是精加工熟食品方面的研制,从未受到重视。现在传统的经济鱼类日趋减少,黄鱼几乎绝迹,而杂鱼,小杂鱼等低值鱼产量相应增长,对其深度加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滨湖地区渔民、紧盯级鱼的国内外市场一发挥丰富的野杂鱼、虾资源优势‘摸索出一种池塘套养级鱼的实用技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效益显著。实行这种套养方式.不仅可以控制野杂鱼的繁生,避免野杂鱼与主养鱼争饵、争氧、号空间,从而加速主养鱼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减少一些鱼病的传染,因为有病的鱼活动经馒,易被鲤鱼捕食.从而消灭了传染源,杜绝了疾病的蔓延。现将这种养殖方法简介如下;一、他任要求。套养级鱼的治塘,池底要求淤泥厚度应在20厘米以下、最好是沙质底,还有部分水草。水源方便,水质…  相似文献   

12.
巧捕成鱼塘内小杂鱼一法鲦鱼、麦穗鱼、鱼等小杂鱼食性广、抗病力强、繁衍快。在成鱼养殖中,由于清塘不彻底或换水带入等原因,往往播下“祸根”。大量的小杂鱼在成鱼塘内生存,不但会消耗掉池水中的溶氧,加重池塘“氧债”,而且它们会与养殖鱼类争夺饵料(特别是精料)...  相似文献   

13.
低值鱼和小杂鱼在海洋捕捞产量中历年占有较大的比重。据福建省1980年统计资料表明,捕捞总产量中工6种经济鱼类仅占50.05%,并且其中鲲鰛鱼占了30.4%。目前,对低值鱼及小杂鱼的加工还属于原始的加工方式,如晒干,盐渍,发酵鱼露等。这些加工方法生产的品种单调,价值低。因此,开辟低值鱼,小杂鱼的加工综合利用新途径,提高其商品价值,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1.套养“吃鱼的鱼”。在池塘中套养加州鲈、鳜鱼、乌鳢、月鳢等肉食性鱼类。既利用其食性清除了池塘中的野杂小鱼,又将小杂鱼转化成了高档鱼,同时也净化了水体,提高池塘生态效益。一般套养量以实现商品鱼15~20千克/亩,增加收入400元左右为宜。但要注意:投放鱼种时,肉食性鱼类的规格必须小于其它投放的主养鱼种规格,以确保主养鱼种的安全。2.混养“长脚的鱼”。在池塘中套养甲鱼、蛙类等。采取以利用池内野生小杂鱼为主,并辅以人工投饵的方式。如套养甲鱼,每亩池可产商品甲鱼10千克以上,增获经济价值7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鱼麋制品的鱼糕是一种大众化的高档水产食品,本文简明介绍了利用低值小杂鱼生产鱼糕的主要工艺及其原理。为我国低值小杂鱼深度综合加工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加工道路,较大地提高了低值小杂鱼的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山君 《海洋渔业》1984,6(1):26-28
我国近海由于前些年酷渔滥捕的结果,水产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经济鱼类产量迅速下降,小杂鱼和低值鱼明显增多,供求关系十分紧张。短期内水产资源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当前应该十分珍惜已捕获的小杂鱼和低值鱼,采取最大有效措施做好保鲜加工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浙南海水网箱养殖中推广配合饲料,选择浙南海水网箱主养鱼类品种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黄姑鱼等进行配合饲料、冰鲜小杂鱼投喂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投喂冰鲜小杂鱼的饲料系数为8.22~10.21,投喂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为1.28~2.64;投喂配合饲料养成每千克鱼的平均饲料成本为18.63元,养成每千克鱼的总成本为25.64元;当小杂鱼的价格为每千克2.08元时,投喂小杂鱼和投喂配合饲料养殖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相同,均为18.64元。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饲料同样能养好海水鱼,冰鲜小杂鱼的价格是配合饲料推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黄金鲈是美国最著名的鲈鱼,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北部地区,1997年引入我国。该鱼属于温、冷水性淡水鱼类,对水质和温度有广泛的适应性,对溶氧下降到3.8mg/L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忍耐性,适合其生存的pH值范围为6.5~8.5,生长适温1~38℃,喜早、晚摄食,且具有常年摄食的习性,是开展冬钓的好品种。黄金鲈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为18.3%,高于我国的“四大家鱼”、鲫、黄颡鱼、鲤等。  相似文献   

19.
斑鱼萑又蛋白质含量为16.89%,低于黄鳝,与斑点叉尾鱼回、乌鳢相当,高于黄颡鱼、鲫、鳙;其脂肪含量为2.70%,与斑点叉尾鱼回、黄颡鱼、中华倒刺鱼巴相当,明显高于黄鳝、乌鳢、鲫、鳙;其DHA和EPA含量较高;16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86 g/kg,较黄鳝、乌鳢、黄颡鱼略低,5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5 g/kg。  相似文献   

20.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在5种寄主鱼体寄生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黄颡鱼、草鱼、鲢、鳙和鲫作为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寄主鱼,分析了寄苗悬液钩介幼虫密度和寄苗时间对5种鱼初始寄苗量的影响,并对寄生在这5种鱼上的钩介幼虫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无论高密度寄苗还是低密度寄苗,长时间寄苗还是短时间寄苗,黄颡鱼和草鱼的寄苗量都明显高于鲢、鳙和鲫。提高寄苗悬液钩介幼虫密度,寄主鱼的寄苗量显著增加,但增加寄苗时间,寄主鱼的寄苗量未见显著提高。黄颡鱼和草鱼的稚蚌脱苗率显著高于鲢、鳙和鲫,寄生在鲢、鳙和鲫鳃上的钩介幼虫约80%未发育至稚蚌便提前脱落。不论在寄苗量方面,还是在稚蚌脱苗率方面,黄颡鱼和草鱼均是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的最佳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