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棕色天幕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近年来在安徽省皖南泾县地区严重发生,以幼虫危害枫香树叶。为摸清该虫的发生规律,我们于1995~1996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1分布与危害情况棕色天幕毛虫主要分布于我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省(区)。在安徽的分布尚未见记载,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方面报道甚少。笔者于1995年在小溪林场首次发现该虫危害(尚未成灾),到1996年该虫在任县全区范围内大面积暴发成灾实属罕见。据县森防站1996年调查,全县枫树有虫林率达98%以…  相似文献   

2.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杨扇舟蛾的形态,并研究了该虫从卵至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对其食量作了定量分析。提出该虫在临沭县一年发生四代,以第5龄老熟纪虫在落地、树皮缝、土块、石夫下等处化蛹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杨扇舟蛾的形态,并研究了该虫从卵至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对其食量作了定量分析。提出该虫在临沭县一年发生四代,以第四代5龄老熟幼虫在落叶、树皮缝、土块、石块下等处化蛹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4.
槐天蛾是槐树主要食叶害虫,目前在东北三省尚无有关该虫发生,为害及防治的详细报道,1995-1997年,该虫在辽阳地区发生为害,给城市绿化造成很大损失。结合生产防治地该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怀,天敌及防治进行了较细致的调查,观察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对城镇绿化带的大叶黄杨常构成严重危害,为对该虫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笔者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该虫在山东泰安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生1年生枝梢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越夏,11月中旬羽化成虫并产卵。  相似文献   

6.
双斑锦天牛对城镇园林绿化树种大叶黄杨构成严重危害。自1993年发现该虫起,通过饲养观察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寄主枝条内越冬,7月上旬至11月上旬、3月至5月为幼虫危害期。  相似文献   

7.
松树皮象是象虫科的一种取食幼苗韧皮部的害虫,又名松大象皮虫,主要危害2~5a生的落叶松幼树,切断幼树的疏导组织,从而使苗木死亡,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连年成灾,面积多达266.7hm^2,苗木死亡率达60%,为了控制该虫的危害,该场自1999年以来连续对松树皮象进行观察及防治研究,先后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生物机械防治试验和营林措施试验,目前该虫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近几年来幼林地苗木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8.
棕色天幕毛虫(Malcosoma dentata)属鳞翅目枯叶蛾科,近年来在皖南泾县地区严重发生,以幼虫危害枫香树叶。为摸清该虫的发生规律,我们于2002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防治方法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红脂大小蠹是油松的毁灭性害虫,为了准确掌握该虫在阳泉市的发生规律与习性,于2000年至2002年进行了观察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阳泉市2年3代,在较冷的山区1年只能完成1代。多数以成虫、幼虫越冬,少数以蛹、卵越冬。  相似文献   

10.
银杏大是蚕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常以幼虫群集蚕食核桃,银杏,栗,枫杨等树的叶片,造成毁灭性灾害。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各虫态生存率都较高,易暴发成灾。幼虫抗性强,防治难度大。通过三年的观察与试验,掌握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确定出了防治该虫的三种有效方法和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1.
入侵害虫红棕象甲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棕象甲是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红棕象甲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红棕象甲综合评判值(R)为2.18,属高风险有害生物,在我国很多地区易定殖,对我国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据此,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积极推动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服务,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通过制定防治公司资质标准,开展防治公司资质认定,积极培植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推进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进程;通过制定和完善防治项目管理制度,积极推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实现管理、监督和实施方的三方相分离,确保防治市场依法、公平、有序、健康发展;通过建立林业行业学会机构对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构建社会化防治服务保障体系,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森林病虫害是"不冐烟"的森林火灾,对于巴东县这样的以林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山区县来讲,森林病虫害的监测、研究和防治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通过对巴东独特地域的病虫害现状调查和防控对策的研究,拟从一个更高的认识高度和更有效的生物环保防范措施来防控森林病虫害,旨在为区域病虫灾害防控探寻出一条高效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管理和防治业务需求,阐述了基于GIS的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具体功能,建立了一个可供省、市、县三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人员应用的软件系统,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l预报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5.
人工林害虫的生态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树平 《林业科技》2003,28(1):22-24
森林害虫的科学管理必须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只有对森林害虫进行生态控制才能达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在人工林构建中,只有模拟天然林结构,从害虫栖息地抗虫林分结构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猖獗成灾问题。在对黑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的天然抗虫结构、人工混交林和人工纯林的结构及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林害虫生态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The current approach to modelling pest impacts on forest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is to apply a constant modifier. This does not capture the larg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pest abundance and activity that can occur, meaning that overestimates or underestimates of pest impacts on forest NPP are likely. Taking a more mechanistic approach that incorpo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physiology is influenced by pest attack, enables us to better capture system feedbacks and dynamics, thereby improving the capacity to predict into novel situations such as changing climate, and to account for both changes in pest activity and host responses to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now and into the future. We reviewed the effects of pests on forest NPP and found a range of responses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ose responses. Pest outbreaks can clearly be a major perturbation to forest NPP, and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pest outbreaks, and the ways in which host species respond to pest damage, will change in the future. We summarized these impacts in the form of a conceptual model at leaf, tree and stand scales, and compared th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embedded within that framework with the capacity of a representative range of NPP models to capture those processes. We found that some models can encapsulate some of the processes, but no model can comprehensively account for the range of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pest attack experienced by trees. This is not surprising, given the paucity of empirical data for most of the world's forests, and that the models were developed primarily for other purposes. We conclude with a list of the ke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pathways that need to be included in forest growth models in order to adequately capture pest impacts on forest NPP under current and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 the equations that might enable this and the empirical data required to support them.  相似文献   

17.
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虫害自然控制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间的关系,阐明了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有随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升高而增强的趋势.并认为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的本质是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提出了通过合理地提高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来提高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的主张及提高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的几种具体途径,即合理的乔木物种混交;引进和保留乡土的草本、灌木物种;提高生态系统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避免营造大面积的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8.
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安徽省油茶软腐病和栗新链蚧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软腐病为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栗新链蚧为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该结果能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橙带蓝尺蛾是罗汉松和竹柏的重要食叶害虫,目前在广东、广西、台湾均有危害。本文依据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从该虫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橙带蓝尺蛾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1.36, 属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风险值R为1.58, 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0.
GIS在森林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管理、处理和分析与森林病虫害有关的海量空间数据的先进技术, 在病虫害管理、预测预报、监测评估、辅助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病虫害管理中的研究现状及技术方法, 并对今后GIS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