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川县猪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河南省伊川县部分规模化猪场的897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以抗体效价≥1:64为阳性判定标准,结果发现,上述被检样品的总阳性率为17.7%(159/897),母猪、保育仔猪、育肥猪的阳性率分别为27.9%(76/272)、158%(29/183)、12.2%(51/442)。阳性母猪、保育仔猪和育肥猪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数分别为1:229.4、1:89.4、1:169.7。  相似文献   

2.
利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河南省部分地区未接种过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部分规模化猪场的807份血清样品进行了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抗体检测,以抗体效价≥1∶8为阳性作为判定标准,结果发现被检样品的总阳性率为30.11%(243/807),经产母猪、40日龄断奶仔猪、90~120日龄猪和160~180日龄猪的阳性率分别为56.94%(123/216)、9.04%(17/188)、27.65%(60/217)、23.12%(43/186),上述各阶段阳性猪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数分别为1∶65.15、1∶11.53、1∶26.92、1∶19.73。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口蹄疫(FMD)、猪圆环病毒病(PCVD)、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伪狂犬病(PR)疫苗免疫抗体水平,采集100份(包括育肥猪、保育猪、产房母猪、后备猪)血清样品,用ELISA试剂盒检测FMD、PCVD、PRRS和PR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育肥猪FMDV抗体阳性合格率为33.33%~100%,平均阳性合格率为70.21%(33/47),但不同栏舍的育肥猪抗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育肥猪、保育猪PCV抗体阳性合格率均为100%(26/26);产房母猪、后备猪和保育猪PRRSV抗体阳性合格率在20.00%~100%之间,平均阳性合格率为53.85%(14/26);产房母猪、后备猪和保育猪PRV抗体阳性合格率在0~100%之间,平均阳性合格率为46.15%(12/26)。说明该规模化猪场FMDV、PCV疫苗免疫抗体阳性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但两个栏的育肥猪FMDV疫苗免疫抗体阳性合格率偏低,仅为33.33%;后备猪和保育猪PRRS和PR抗体阳性率偏低,不足以保护猪群,应进一步加强免疫和检测。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猪瘟、口蹄疫抗体水平监测和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45个规模化猪场共954份血清,其中母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大于和等于1∶16的血清占88.3%(362/410),育肥猪、保育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大于和等于1∶16的血清分别占80%(40/50)和65.2%(75/111),保育猪免疫效果最差;母猪的口蹄疫抗体大于和等于1∶128的血清占84%(583/694),育肥猪、保育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大于和等于1∶128的血清分别占66.7%(30/45)和47.7%(31/65),保育猪、育肥猪免疫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集某猪场公猪、后备母猪、怀孕前期、怀孕中期、怀孕后期、哺乳期母猪、仔猪(0~15 d、16~30 d)、保育猪(31~45 d、46~75 d)及育肥猪(76~100 d、100 d至出栏) 64份血清,用进口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猪瘟及猪蓝耳抗体检测。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公猪及母猪各组的阳性率为100%,抗体较好,仔猪至保育和育肥阶段抗体阳性率仅为23.33%,抗体水平较低,应在仔猪阶段加强猪瘟免疫;猪蓝耳抗体总阳性率为54.69%,公猪及母猪各组阳性率在50%以下,仔猪至育肥猪各组间40%~100%波动较大,猪蓝耳感染存在较大风险或已存在猪蓝耳野毒感染。猪场抗体监测有助于了解猪场免疫状态,可为及时调整或修改免疫程序、降低传染病发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广东省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通过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2(OMPP2)的间接ELISA法对广东省部分猪场的376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的阳性率为23.8%,其中母猪阳性率高达31%;保育仔猪为29%,育肥猪为33.6%,育肥猪阳性率显著高于母猪和保育仔猪;冬季(11~1月)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1.4%、秋季(8~10月份)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8.7%,冬季比秋季高出12.7%,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省某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情况及特点,应用PRV-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对河南省某地区25个猪场共1532份血液样品进行PRV-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中共有569份,阳性率为37.14%,其中大、中型规模化猪场与散养户的阳性率分别为26.42%、36.06%和51.30%;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群PRV-gE抗体阳性率也存在差异,以种母猪阳性率居高,为68.99%,种公猪和育肥猪次之,分别为39.68%和44.07%,保育猪和仔猪最低,分别为27.60%和27.60%.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旨在了解淅川县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情况及特点,应用PRV-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对淅川县25个猪场共1532份血液样品进行PRV-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中共有569份,阳性率为37.14%,其中大、中型规模化猪场与散养户的阳性率分别为26.42%、36.06%和51.30%;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群PRV-gE抗体阳性率也存在差异,以种母猪阳性率居高,为68.99%,种公猪和育肥猪次之,分别为39.68%和44.07%,保育猪和仔猪最低,分别为27.60%和27.60%.  相似文献   

9.
为切实猪O型口蹄疫抗体的免疫情况,科学评估免疫的质量,采用间接ELISA方法定点对17个规模猪场育肥猪108份、保育猪117份、哺乳仔猪121份、母猪60份、公猪104份(春、秋季各510份),共计1 020份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春季阳性414份,平均免疫合格率为81.83%,大于农业部规定的标准(≥70.00%),免疫合格率较低的为65.00%和68.33%,未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不同类型猪的阳性水平春季平均阳性率74.10%,公猪阳性率94.23%,阳性率最高,其次是母猪77.78%,依次是育肥猪72.22%、保育猪70.08%、哺乳仔猪56.20%。秋季平均免疫合格率为85.00%,大于农业部规定的标准,免疫合格率最高96.67%,最低合格率70.00%,不同类型猪阳性水平,平均阳性率81.70%,母猪阳性率95.56%,阳性率最高,其次是育肥猪89.81%,然后依次是公猪88.46%、保育猪74.35%、哺乳仔猪60.33%。综合:2015年两次监测猪O型口蹄疫抗体中,春、秋季各地区猪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差异较大,大部地区免疫合格率均大于农业部规定的标准,部分地区抗体水平有待提高,哺乳仔猪的免疫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0.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黑龙江部分地区猪场的400份猪血清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其中包括母猪、种公猪、哺乳仔猪,生长育肥猪和保育猪.结果表明,平均阳性感染率为44.75%(179/400),其中,母猪阳性感染率为52.20%(83/159),种公猪阳性感染率为74.07%(20/27),生长育肥猪阳性感染率为41.89%(31/74),保育猪阳性感染率为37.80%(31/82),哺乳仔猪为24.13%(14/58).试验检测结果证实,黑龙江东部地区养猪场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而且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四川省部分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和疫苗免疫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四川省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川中5个片区的17个规模猪场进行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采集的1 388份血清样品中,PRV-gB抗体总阳性率为84.51%,PRV-gE抗体总阳性率为15.63%;17个规模猪场中,PRV-g B抗体场阳性率为100%,PRV-g E抗体阳性猪场10个,场阳性率为58.82%;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猪PRV-g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52%、71.98%、77.58%、94.29%、88.33%、86.27%,PRV-g 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12%、13.74%、21.71%、15.53%、1.67%、10.78%。结果表明,四川省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总体免疫效果较好,但部分猪场免疫抗体水平不高,野毒感染情况也较严重,尤其是哺乳仔猪、育肥猪和经产母猪群。结果提示,四川省猪伪狂犬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需要继续加强猪伪狂犬病的系统性防控,有计划开展猪群PRV净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某地区猪瘟的流行情况,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于2016年6月~2016年9月从本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和10个散养户采集的猪血液样品进行猪瘟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检测血液样品共628份,共有186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29.62%,其中以保育猪阳性率最高(44.2%),育肥猪次之,为31.6%,而仔猪和种母猪的抗原检测阳性低较低,分别为20.5%和19.4%.  相似文献   

13.
深入了解邓州地区猪瘟的流行情况,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16年6月—9月从本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和10个散养户采集的猪血液样品进行猪瘟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检测血液样品共628份,共有186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29.62%,其中以保育猪阳性率最高(44.2%),育肥猪次之,为31.6%,而仔猪和种母猪的抗原检测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5%和19.4%。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南充地区规模化猪场中猪伪狂犬免疫抗体及野毒株感染抗体情况,应用伪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4家不同规模化猪场内随机的80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V gB和PRV g E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4家不同规模猪场的800份血清样品中,gB阳性样品数量为624份,阳性率为78%;gE阳性样品数量为136份,阳性率为17%;在所抽检的不同猪群中,种猪和产房仔猪gB阳性率高于保育猪和育肥猪;保育猪和育肥猪gE阳性率高于种猪和产房仔猪,说明所选猪场猪群中保育猪和育肥猪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状况仍然比较严重,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和净化形势依然严峻,猪伪狂犬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生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母猪场+合作育肥"生产模式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稳定的某母猪群所生产仔猪的PRRSV感染状态,将断奶仔猪按周龄分配至不同育肥场内饲养,1年内不同季节分别选取5、8、12、16、21周龄呼吸道症状较严重的猪群进行PRRSV抗体动态与感染状态监测。结果显示:每年免疫3次PRRSV减毒活疫苗(MLV)时,母猪群抗体S/P值为(0.959±0.618),83.3%样品抗体阳性,母源抗体可持续至35~56日龄;35与56日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20%,ELISA S/P值分别是(0.30±0.16)、(0.13±0.12);全部育肥猪PRRSV感染率仅4%,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与死淘率高于夏秋季,但育肥猪PRRSV感染没有明显季节性。结果表明:"母猪场+合作育肥"生产模式下,当母猪场PRRSV稳定且断奶仔猪不免疫PRRSV疫苗时,仔猪PRRSV感染风险较低,取得的经济性较佳,应重点维持母猪场PRRSV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某地区猪瘟的流行情况,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从某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和10个散养户采集的猪血液样品进行猪瘟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检测血液样品共628份,有186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29.62%.其中以保育猪阳性率最高,为44.2%;育肥猪次之,为31.6%;而仔猪和种母猪的抗原检测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5%和19.4%.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了46个规模化猪场1075头母猪、9个规模化猪场198头育肥猪、规模化猪场72头断奶前仔猪和13个规模化猪场296头断奶后仔猪血清的猪瘟抗体效价。结果,母猪、育肥猪、断奶前仔猪和断奶后仔猪分别为149、65、3和110份血清抗体效价≤1∶8,低于临界保护线;分别有926、133、69和186份血清抗体效价≥1∶16,视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17%、67.17%、85.83%,检测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和育肥猪免疫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饶丹 《中国猪业》2022,17(2):74-76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河南新乡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PR)的防控情况,对猪场内的健康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免疫猪群体内的猪伪狂犬病gE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由试验得出,母猪妊娠初期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90%,妊娠中期和后期达到100%;哺乳期仔猪也达到了100%;5~6周龄保育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70%;7~8周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为50%;9~10周育肥猪抗体阳性率为40%。由试验可知,该猪场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斯感染猪伪狂犬病毒严重,保育期猪只疫情逐渐减少,育肥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建议长期检测猪伪狂犬病抗体,逐步淘汰阳性母猪,培养阴性后备猪群。对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猪场的免疫效果,对促进养猪场经济平稳运行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ELISA方法,对186个中小规模猪场的母猪群、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的1400余份血清检测猪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和口蹄疫O型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75%~87%的猪群抗体水平合格,种猪群抗体合格率高于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较高,母猪群中gE抗体阳性样品数占检测样品总数的40.93%,而母猪群中阳性场占总场数的89.74%。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3种常见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反转录PCR(RT-PCR)等方法,对2019年11个省(自治区)172个猪场送检的3 55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及伪狂犬病野毒(PRV-gE)抗体检测,对9个省(自治区)72个猪场送检的371份病料进行抗原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75%、84.08%、31.86%,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62%、26.15%、1.67%。保育猪群CSFV抗体平均阻断率最低,为44.62%,抗体整齐度差,CV为58.26%,且CSFV抗原主要在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病料中被检出,检出率分别为3.57%、3.00%;除育肥猪群外,其他各阶段猪群的PRRSV抗体S/P平均值为1.0~2.0,抗体整齐度整体较差,且平均抗原阳性率较高(26.15%),其中保育阶段猪群病原检出率最高(37.68%);育肥猪、母猪、公猪的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82%、35.31%、15.65%,病原主要从死胎/木乃伊胎和哺乳仔猪病料中被检出,检出率分别为8.70%和2.99%。结果表明,PRRSV对我国猪场不同阶段猪群均有较大威胁;保育猪群CSFV抗体水平不理想,暴发疫情风险较高;公猪、母猪及育肥猪群普遍存在PRV感染,尤其是母猪。提议各猪场采取免疫、监测、净化等综合措施,加强这3类常见猪群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