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有机缓释肥施用与水稻稻曲病发生的联系。从试验结果看,亩基施有机缓释肥60 kg,追施尿素10kg能使连作晚稻甬优538产量达到612.1 kg/亩,同时,稻曲病病穗率达到14.815%,病情1级。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连续探索有机缓释肥施用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的影响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合理利用施肥等栽培措施控制稻曲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氮肥不同施用量及不同施用时期对稻曲病发生的小区评价试验研究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结果]稻曲病的发生与稻田施肥的时期和用量密切相关。分蘖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的稻曲病发病相对较重,发病率和病指分别达到9.38%、5.06和12.17%、6.33,明显高于稻田中后期不追施氮肥和早期仅施农家肥的处理,后者的发病率和病指仅为3.92%、1.38和0.93%、0.25,同时,相同施肥水平下,孕穗期偏施氮肥易于稻曲病的发生。[结论]以农家肥为底肥,适时适量追施的氮肥能降低稻曲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穗腐病的发生程度逐渐加重。由于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水稻生产上稻飞虱发生数量整体较少、稻曲病发生不严重,因此调查结果显示,氮肥用量与稻飞虱和稻曲病发生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稻曲病发生流行规律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孕穗末期是稻曲病侵染水稻的主要时期.温度和雨量是影响稻曲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子,孕穗末至齐穗雨量多,高温天数少,有利于病菌的侵入;齐穗后温度适宜,有利于该病的发展流行.水稻品种间抗(耐)病性差异显著.单季晚稻的大面积种植,使穗期气候条件适宜病菌的侵入和发展,是浙北稻区稻曲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是水稻常见病害,俗称“乌曲”,在浙北稻区属间歇性发生病害,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较重,后连续数年发生都较轻,但2008年稻曲病再次在浙北稻区严重发生。稻曲病发病程度与水稻品种、穗期天气、栽培技术等密切相关。作者在2008年做了不同氮肥用量与稻曲病发病程度的相关试验研究,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准确的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本研究对水稻生长时期、接种体、接种时间及接种方法对接种效果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体菌丝片段-分生孢子混合液最有利于诱导稻曲病的发生;在16:00~17:00接种更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病;注射接种方法比喷雾接种法的发病效果更好;以上3个因素对东乡野生稻稻曲病诱发的影响与对照品种两优培九一致;东乡野生稻稻曲病最佳诱发时期为剑叶与倒二叶叶枕距为(4±0.5)cm时,这与两优培九的(6±0.5)cm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准确的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本研究对水稻生长时期、接种体、接种时间及接种方法对接种效果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体菌丝片段-分生孢子混合液最有利于诱导稻曲病的发生;在16:00~17:00接种更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病;注射接种方法比喷雾接种法的发病效果更好;以上3个因素对东乡野生稻稻曲病诱发的影响与对照品种两优培九一致;东乡野生稻稻曲病最佳诱发时期为剑叶与倒二叶叶枕距为(4±0.5)cm时,这与两优培九的(6±0.5)cm不同。  相似文献   

8.
30%稻病宁防治单季晚稻稻曲病应用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30%稻病宁可湿性粉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对单季晚稻稻曲病的防效试验,明确在水稻破口前7d,每667m^2施用75g和100g对稻曲闰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9.
由方差分析知田块对水稻的稻曲病发生程度有很大的影响。用SAS统计软件分析田间数据结果表明稻曲病影响水稻产量的主因素是病穗率,其次是病粒率,病穴率是次要因素。根据田块中的厚垣孢子含量推断,影响水稻稻曲病发病程度的主因素可能是上年的厚垣孢子在田间的越冬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施氮水平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纯氮用量为0~16 kg/667 m2范围内,随氮肥用量的增加,稻曲病的病穗率、病粒率呈现一定量的上升;通过回归预测式计算出当氮素分别超过10.95、11.93 kg/667 m2时才出现病穗率、病粒率的增长;稻曲病对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与病蔸率的高低相关。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曲病及条纹叶枯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绍明 《农家致富》2010,(13):38-39
一、稻曲病 稻曲病俗称丰收果、青粉病、谷花病.是水稻穗期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粳稻化、大穗及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发生呈加重趋势。稻曲病发病后.不仅影响水稻产量、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而且病原菌附着在稻米上污染谷粒.严重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12.
湖南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叙述了湖南省稻曲病近几年来发生危害的程度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稻曲病的发生与病源、温度、雨水、品种、肥料、土壤等的关系;从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及药剂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曲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5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研究了50%已唑醇水分散粒剂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5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杀菌谱较广,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每667 m~2施用8 g,一次用药即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防效可达90%左右。在水稻稻曲病偏重至大发生年份,连续用药2次,可有效控制水稻稻曲病的危害,且对水稻安全,对环境影响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4.
稻曲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穗部病害,近年来稻曲病发生加重,并上升为水稻主要传染病害。因此要于水稻破口前9天施用4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这两种效果好且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综合防效均优异,生产上建议推广使用。水稻破口前不同时间施用几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水稻稻曲病的防治适期选择在破口前5-14天,该时间段内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8.7%丙环·嘧菌酯这两个高效药剂对稻曲病的综合防效优异且比较稳定,是理想的稻曲病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其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日趋重要。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1稻曲病发生原因1.1品种抗性经本地栽培调查发现,各种品种水稻本身对稻曲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病性,如两优培九  相似文献   

16.
几种不同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高效防治稻曲病的药剂,2006~2007年进行了防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25%富力库微乳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20.67%万兴乳油、2.5%纹曲宁乳油防治效果次之.10%井冈霉素粉剂对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防治效果最差.产量分析表明:施用30%爱苗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25%富力库微乳剂防治稻曲病均能明显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该区多年气象资料和水稻稻曲病田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稻曲病在江苏省宿迁市有间歇性流行、氮肥过量施用发生重、Ⅱ优系列籼稻发生重、手栽稻重于机插和直播稻、黏土重于沙土及壤土等特点,水稻破口前后20天的日照时数、适温(24~26℃)时长、降雨日数和降水量是影响其发生程度最主要的气象因素,与此期间的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相关分析达显著水平。提出了应采取以抗耐病品种为基础,水肥合理管理为关键控病手段,密切关注水稻破口前后20 d的天气情况,加强监测,把握准稻曲病防治适期、适时用药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稻曲病的发生程度与栽培因素相关,正确的栽培技术,可以减轻稻曲病的发生。本文着重探讨了栽培因素与稻曲病发生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对稻曲病防效较佳的药剂,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在太湖县进行了几种杀菌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于单季稻破口前8d和破口期,连续2次施用7种杀菌剂对稻曲病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2.5%氟环唑防效最佳,应作为首选药剂使用;其次是1%申嗪霉素和32.5%苯甲·嘧菌酯,可作为防治稻曲病的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该病发生后一般可减产5%~10%,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已上升为休宁县主要病害。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农民对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时期并不了解。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农民很容易忽视,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水稻生长后期稻曲病表现明显时盲目用药,不仅防治没有效果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