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旱地果园渗灌补水加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黄土高原旱垣在发展苹果树干旱缺水的矛盾和果园大水漫灌浪费严重的缺点,进行了渗灌补水加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技术解决了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发展果树生产供水不足的矛盾,具有节水、节能、保水、保肥、省工、省投资等优点;明显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旱坡地家庭小果园,从加强地下管理入手,不断提升栽培技术理念,充分利用旱坡地果树易萌发根蘖苗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高效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黄土高原有着"十年九旱、春旱秋涝"的气候特点,果园多在山区丘陵地带,干旱缺水已成为农作物丰产稳产的制约性因素。以吉县为例,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属于典型的旱作栽培区域;虽然在海拔、温差、光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苹果生产优势,但是由于干旱缺水,很难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在水源缺乏、灌溉不足的情况下,应用好旱作栽培技术显得十分必要;近年  相似文献   

4.
腐烂病为苹果树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很难治愈,造成局部死枝、死树、甚至毁园,是苹果树丰产、稳产、延长寿命的大敌。1发病现状果园管理粗放,树势衰弱会导致病害流行,我国苹果老产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发生过大流行;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要正常生长,要求土壤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70%~80%。旱地苹果树生长发育受干旱的影响和制约,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在缺水少雨的渭北丘陵地区,推广旱作技术十分重要。现根据各地旱地老果农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将苹果旱柞栽培技术要点归纳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炜  任争 《西南园艺》2006,34(6):12-14
干旱缺水是导致果园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庆三峡库区降水丰沛,但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很不均匀,许多坡地果园水源紧缺,季节性干旱十分突出。2002年7月至2006年1月,通过用叶片水分亏缺与果实膨大相关性的研究以及水分管理模式,对柑橘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坡地柑橘园的水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偏关县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区 ,平均海拔1 2 60m ,年均温 7℃ ,年降雨量 41 9mm ,在此寒冷旱坡地栽培酥梨 ,常受干旱、冻害制约。我们针对性地采取定植杜梨苗建园、高位嫁接、“放缩法”修剪等防冻抗旱集约化栽培技术 ,增强了酥梨抗逆性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 定植杜梨苗建园 ,  相似文献   

8.
1999年冬 ,我省柑桔遭受大的冻害 ,冻死桔树 5~ 10 % ,减产 50 %左右。这次冻害主要是由于去冬长时间的干旱 ,加之高强度辐射降温而引发的霜冻所引起的。江西冬季少雨 ,干旱时有发生。希望各柑桔场接受经验教训 ,务必把防止冬旱和冻害作为柑桔冬季常规管理技术抓紧抓好。1 冬旱对柑桔生长发育的影响柑桔是常绿果树 ,冬季虽有一段时间的相对休眠期 ,但仍然在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果缺水引起干旱 ,柑桔正常生长发育就受到抑制 ,易造成柑桔旱害 ,甚至引起柑桔冻害。1.1 冬旱影响柑桔果实生长发育 长江流域的普通温州蜜柑、中晚熟甜柚、早熟…  相似文献   

9.
延长内膛枝经济寿命是延长乔砧密植苹果树经济寿命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株距2~3 m、行距4~5 m的乔砧密植苹果园,内膛枝量达到40%以上才能丰产.但在生产中许多果园由于措施不当,造成内膛中短枝早衰,外围结果,内膛光秃,产量下降很快.为此,在试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延长乔砧密植苹果树内膛枝经济寿命的几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辽南地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果园‘M9T337’自根砧苹果树冻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除瓦房店市驼山乡2~3年生‘M9T337’自根砧苹果树没有冻害发生外,其他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冻害死亡率最高为90%,1年生自根砧苹果树冻害程度轻于2~3年生树;不同砧穗组合的冻害程度不同,同一果园乔纳金/M9T337冻害程度比嘎拉/M9T337和黄元帅/M9T337重;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的乔砧树基本没有冻害。形成冻害的原因主要是冬季气温较低、有效降水少、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等。  相似文献   

11.
果园小气候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关系苹果树腐烂病是毁灭性病害,已查明其病因主要与病原菌的侵染、树势强弱及冻害等因子有关。近年我们在生产中发现该病的发生与行间种植方式也有很大关系。遵化市靠山在镇王老庄村北有一面积近百亩的苹果园,1973年栽植,株行距为4...  相似文献   

12.
朝阳地区现有苹果林950万株,其中盛果期树150万株占15.8%;初果期树约400万株占42.1%;幼树约400万株占42.1%;最高年产量的1978年为6000余万斤,所以,苹果在朝阳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高的经济地位。但是,由于我地区地处北纬40°26′~42°12′,为大苹果发展的边缘地区,加之具有典型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特点,所以,苹果树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影响了果园的整齐度和产量的迅速提高。为此,我们根据多年苹果树冻害的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初步提出朝阳地区苹果树的区划和栽培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县属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匀,自然灾害较多,干旱缺水是影响我县苹果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我县旱地苹果树水资源缺乏的矛盾,探讨干旱苹果园应用穴贮肥水技术的效果.我们于2011年在雷牙乡上徐村选择15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作为试材,进行果园穴贮肥水试验.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利于生产优质苹果,但十年九旱,水资源缺乏.由于缺水,果园无灌溉条件,苹果树生长缓慢,有的树还没有结果就成了小老树,不能充分发挥秦安山区发展苹果的生态优势.为探索在现有条件下解决苹果树缺水问题,我们于1999~2004年进行了"1 2"新栽植方法试验,即在同一穴内同一年分2次栽植苹果树苗,当年春季在栽植穴中央栽1株,秋季再在距春季栽植的苗东西两侧25 cm处各栽植1株,第2年春季将两侧的植株靠接于中央植株上,旨在扩大苹果树根系的吸水范围,降低干旱对苹果危害,现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促进了苹果树生长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土壤是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基础,良好的土壤条件才能满足生产优质苹果的要求。吉县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常年干旱缺水,果园生产管理只能采用旱作栽培模式。而旱作果园只有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下墒,才能最大发挥肥效作用。1果园土壤存在的突出问题1.1土壤板结虽然吉县属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但因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我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属大陆季风气候,由于冬季严寒,早春风沙大,使分布在海拔770—1000米黄土丘陵区的果树,处于严重的自然干旱状态,加之管理粗放,生产技术环节不配套造成新定植苗木成活率低,幼令树多是小老树,适令结果树不结果,盛果期树产量低而不稳,导致早坡地果园经济效益低下,为此立“旱坡地苹  相似文献   

17.
我镇于1985年春在岭旱地栽植苹果树67hm2。由于土壤瘠薄、粘重板结、干旱涝,果树长势弱,病害重,到1995年仍无经济收入。为了对这类果园进行技术开发,我们于1996年春在西黄埠北岭选择了树势弱的苹果园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研究。经过两年努力,已...  相似文献   

18.
1叶片发黄早落的原因及预防1.1苹果叶片发黄早落的原因1.1.1天气干旱、树体缺水致叶片发黄脱落2009年7月8日我们来到文登市王疃镇翠峡口村,考察苹果叶片发黄脱落的原因。结果发现,苹果叶片发黄脱落主要是因天气干旱、地下缺水、树体生长不能及时得到水分供应引起的。今年6、7月份与往年相比,天气较旱,降雨少,有些果园因长时间缺水、引起树体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苹果树腐烂病是北方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也是亚洲东北部地区的特有病害。据历史记载,我国从一九一六年开始发生本病以来,至目前为止,曾出现过四次大流行,造成严重损失。这四次大流行又与冻害和果园管理粗放、树势衰弱有密切关系。一九七○年以来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果园管理一度放松,本病又有加重的趋势。经过所内外试验和总结群众经验,对本病的发生和侵染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苹果园覆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特别是在干旱缺水地区和寒冷地区,覆盖可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温度,为苹果树根系创造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果园覆盖通过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我们在陕西洛川苹果产区试验探索了不同覆盖方式(黑色地膜、白色地膜、地布、地毡)对果园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