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6月底至7月上旬对全县的2000hm2黄冠梨、4000hm2鸭梨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1)今年梨顶腐病发生严重,个别地块发生率达90%以上。2)梨果顶部变黑腐烂全部发生在套袋梨果上,不套袋的不发生,套袋越早发生越严重。此病属于弱寄生菌侵染所致。3)秋子梨系统做砧木,由于亲和力不良,树势易衰弱,营养元素失衡易导致顶腐病的发生。4)用药不当易导致顶腐病的发生。一般杀菌药,如三唑类对其基本  相似文献   

2.
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若果实套袋前病虫害防治不力、套袋操作不当,易引发袋内梨黄粉蚜发生。入袋的黄粉蚜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防治效果差,常引起梨园大量落果,甚至绝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6.67hm。梨园套袋梨果黄粉蚜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梨果套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目前梨果套袋后果实含糖量降低、风味变淡、某些特殊病虫害发生严重,以及纸袋种类选择和套袋时期不当、操作方法不规范、配套技术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其解决办法。对进一步完善梨果套袋栽培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梨果套袋逐年增多。但由于套袋前防治不到位、套袋操作不当,以及套袋改变了果实表面的微环境,套袋后易诱发梨黄粉蚜等害虫的发生,而入袋的黄粉蚜由于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进行防治很难奏效,从而引起梨园大量落果,个别果园甚至绝产,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在县林业局果树基地及周围几个村的梨园内经过多年的细致观察、试验,初步掌握了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总结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梨果实套袋能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使果面光洁细嫩,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有效防治梨果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增强果实耐贮性,是提高梨果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但生产中发现,梨果实套袋容易引发一种新的病害——黑点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实外观品质及梨果销售。1黑点病症状黑点病多是套袋果才发生,不套袋果一般不发生。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一颗颗针尖大的小黑点,逐渐扩展,至7~8月份,长成直径1~3mm的近圆形黑色小斑点,少则1~2个,多则3~5个,黑点上常附着白色胶质。只发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尝无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的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果  相似文献   

7.
<正>1果面黑点发生现状近年来,梨果普遍采用套袋栽培模式,提高了果面光洁度和果品质量;但梨果套袋后在某些品种果面上出现程度不同、种类各异的斑点(有黑斑、花斑、水渍状斑等,统称为果面黑点),在个别严重发生年份甚至半数以上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果  相似文献   

8.
梨果套袋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降低农药残留、生产优质高档果、增加果农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上,因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栽培水平以及梨树品种的不同,梨果套袋技术的运用及实际效果参差不齐。从梨果套袋现状、现有套袋技术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适宜各产区梨果品种的果袋选择、套袋摘袋时间与方法、配套的栽培技术,并对梨果套袋的发展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套袋技术的普及,套袋果黑点病发生日趋严重,而且在绿宝石、黄金梨等品种的套袋果上也开始出现,严重影响梨果的商品价值,挫伤了梨农的套袋积极性。自2001年起,作者对套袋鸭梨黑点病的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正>套袋已成为当前生产优质梨果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作者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就目前套袋梨果实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做了探讨,现总结如下。1梨黑点病1.1危害特点只发生在套袋梨果上,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或果肩部出现一颗颗针尖大的小黑点并逐渐扩展,至7~8月份长成直径1~3 mm的近圆形黑色小斑点,少则1~2个,多则3~5个以上。黑点上常附着白色胶质,但只发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内部。生长后期和贮藏期也不扩大蔓延和腐烂,对内在品质没有影响,但对外观品质和售价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正>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由于病虫危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发病初期,果实  相似文献   

12.
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病发生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病发生情况,结合相关气象因子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病的发生与高湿低温有密切关系,降雨是诱导发病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3.
<正>套袋栽培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食心虫等病虫危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由于套袋前药剂防治不到位和套袋操作不当,以及套袋改变了果面微环境条件,易诱发梨黄粉蚜等害虫的大发生。受纸袋保护,入袋的黄粉蚜很难再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因而极易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套袋梨果成熟时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颜色变浅,果面蜡质增厚、细净、光洁,同时,可有效地避免因尘土污染和枝磨、叶扫造成的果面不净,外观品质明显优于非套袋梨。但是梨果套袋也存在一些弊病,值得我们注意。1梨果套袋存在的问题1.1原有风味下降,含糖量降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果实套袋后,原有的风味和含糖量降低。据报道,鸭  相似文献   

15.
套袋酥梨果实日烧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观质量,产出绿色果品的重要途径。但在1999年,山西晋中的祁县、平遥、文水等县使用历年来套袋效果好的黑色单层纸袋后却大面积发生日烧,损失严重。为此,我们作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供广大果农套袋时参考。1 大面积套袋梨果日...  相似文献   

16.
梨果套袋的利弊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国内外市场对果品的要求趋向高档化、优质化 ,随着WTO的加入 ,为增强我国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生产绿色果品 ,提高果品质量 ,已成为当务之急 ,而果实套袋能生产高档鲜果 ,因此 ,果实套袋栽培在我国梨产区得到迅速推广。通过对梨果进行套袋 ,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危害 ,改善果实外观及内质 ,并提高果实的贮藏性能等。但同时也存在着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 ,成本增加 ,且长期套袋易诱发某些病虫危害等问题。据此 ,作者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及参阅有关资料 ,就梨果套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旨在为果树生产者提供参考。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梨果普遍采用了套袋栽培模式,提高了果面的光洁度和果品质量。但同时发现,梨果套袋后在某些品种的果面上出现程度不同、种类各异的果面黑点(有黑班、花斑、水渍状斑等,统称为果面黑点),在个别严重发生的年份甚至半数以上梨果果面出现。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梨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梨果套袋已成为生产高档果、增加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对高档梨果需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仅山东菏泽产区,每年梨果套袋数量就超过1.5亿只。笔者了解到,由于果农对许多梨品种相关特性缺乏了解,套袋时间或早或晚,造成果实达不到套袋预期效果。针对此,我们对梨果锈斑形成时间及不同套袋时间对果实表面斑点影  相似文献   

19.
套袋鸭梨黄粉虫的发生与防治鸭梨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观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在生产上得以迅速推广应用。但随着套袋面积的增加,入袋黄粉虫的为害也随之增加,且受害面积和受害率每年均呈上升趋势,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生产上应引起重视。1为害状况黄粉虫大多由梨...  相似文献   

20.
梨果实套袋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梨果套袋栽培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梨果 ,提高其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生产中应用愈来愈广泛。国内外对梨果套袋的效应进行了较多研究 ,本文概述了套袋对提高梨果实外在品质的机理和梨果实套袋的效果。1 果皮结构及果点与锈斑的发生梨果皮有表皮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以及茸毛 (只存在于幼果期 )、皮孔(幼果期为气孔 )、蜡质层、角质层、果点、锈斑等结构。表皮层外面是蜡质层覆盖的角质层(有的深入到表皮细胞间隙 ) ,其余部分为果点、锈斑 ,它们是果实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天然屏障 ,不仅与梨果表面光洁程度具有最直接的关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