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棉花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过氧化氢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田间人工模拟干旱法,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2个处理,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品种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棉花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保护酶活性提高,抵御干旱的能力增强;棉花的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机制,依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得出,4份棉花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衡优12’>‘冀棉958’>‘中177’>‘邯杂306’。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期探讨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抗旱的生理机制。选取生产上推广的‘冀张薯8号’和‘夏波蒂’两个马铃薯品种,在旱棚内分区栽培。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干旱处理,测定马铃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马铃薯MDA、Pro含量均增加,而SOD活性下降。花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的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最大;抗性强的品种MDA、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较小,SOD的活力较高,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抗旱性强的品种在生理生化指标上具有抗旱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采自湖南衡阳的三个槭属树种五裂槭(A. oliverianum)、中华槭(A. sinense)、长柄槭(A. longipes)的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处理为对照,对不同干旱胁迫下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种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程度因树种而异。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3个树种幼苗抗旱能力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长柄槭幼苗的综合抗旱能力最强,中华槭次之,五裂槭较差。从而为北方地区引进园林绿化树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向营养液中添加PEG-6000,研究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5份香蕉种质的生理变化,并利用这些生理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蕉在干旱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6项生理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这些指标均有上升的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6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对5份香蕉种质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金粉1号>广东粉蕉>粉杂>HA>桂蕉6号.本实验筛选出金粉1号和广东粉蕉2个较为抗旱的ABB基因型种质,评价结果将为今后广西的香蕉抗旱育种以及确定香蕉品种的适合种植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干旱胁迫下20个烟草品种发芽和苗期生理生化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耐旱性进行了鉴定。在正常供水和1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测定了种子发芽特性及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等指标,将各性状在正常供水与干旱胁迫下测定值的比值作为耐旱性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幼苗鲜重和相对幼苗干重之间显著相关,是较好的耐旱性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品种分为耐旱型、中等耐旱型和干旱敏感型3类,聚类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将为烟草抗旱性机理研究和育种以及烟草区域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抗旱生理研究进展与育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志玲  程丹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249-252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代谢变化一直是抗旱生理的研究热点。植物为适应和抵御干旱环境所形成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生理变化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对部分抗旱生理生化研究进展的归纳和总结,主要从3个方面提出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主要生理反应和生化变化指标。并通过比较分析,综述了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反应和变化规律。从而为抗旱种质的鉴定、筛选和抗旱生理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品种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抗旱生理机制,为马铃薯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克新1号’为材料,在抗旱棚中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马铃薯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分析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的产量、株高、茎粗、茎叶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降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3个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品种间3个指标变化的幅度不同,‘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上升的幅度高于‘克新1号’;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组织相对含水量均逐渐降低。通过抗旱性综合分析和评价,抗旱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克新1号’。研究结果说明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的变化,具备较强的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谷子孕穗期一些生理性状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索谷子孕穗期对干旱环境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筛选谷子孕穗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利用抗旱性不同的20个谷子品种,在模拟干旱棚内通过孕穗期干旱胁迫,研究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渗透势调节物质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孕穗期干旱胁迫使谷子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增加,超...  相似文献   

9.
本综述结合目前对植物生物膜结构、渗透调节及干旱诱导蛋白等方面的研究,概括了干旱胁迫对甘蔗的伤害及甘蔗抗旱性的生物学机理。通过对甘蔗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的分析及对抗旱性指标进行的综合分析可以较好地评价甘蔗的抗旱性。进一步扩大对甘蔗野生近缘种的研究和利用,挖掘更多的抗旱基因。继续加强甘蔗抗旱性在生理生化功能方面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并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甘蔗抗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盆栽干旱法,对19个二倍体马铃薯S. phureja种质资源和1个四倍体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了叶片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其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干旱胁迫响应差异显著,干旱处理下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C3、C4、C6、C9、C10这5个二倍体马铃薯抗旱种质。本研究通过多个指标鉴定马铃薯抗旱性可为抗旱育种提供技术参考,鉴定出的S. phureja抗旱种质可为二倍体马铃薯抗旱育种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测定水分胁迫下3个不同产地板蓝根幼苗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生理指标,以期确定3个不同产地板蓝根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0.4 Mp胁迫条件下,SOD,CAT和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变化比-0.2 Mpa条件下更剧烈,从水分胁迫初期到中期,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逐渐上升,在胁迫后期保护酶活性逐步下降。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幼苗根系活力逐步降低。对水分胁迫忍耐较强的品种是安徽板蓝根,其次是山西和陕西板蓝根。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型油菜抗旱育种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干旱条件下节水、高产的新品种。笔者通过形态及生长发育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水分利用率等)、产量和品质指标、综合评价指标等对油菜抗旱性鉴定研究进行了回顾式分析,认为水分胁迫对油菜不同时期形态及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回顾式研究,对甘蓝型油菜抗旱性鉴定研究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指标与技术展开讨论,以期为油菜抗旱性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同时甘蓝型油菜抗旱性分子机制的阐明必然将油菜抗旱育种研究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黑液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在新疆进行了黑液腐植酸产品的田间试验,设计了3个处理,采用棉花定点定株方法调查其生理指标,并测定其生化指标,研究了它们对棉花的生长、产量和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滴灌中应用腐植酸液肥,与常规固体肥料相比可明显促进棉花在各生育期的生长,能增加蕾、花和铃的数量,并且延长成熟时间,作物不易早衰。同时液肥还可提高棉花的经济性状,能够显著增加籽棉的产量,增产率可达12.3%。在棉花上使用该腐植酸产品后可降低叶片的蒸腾速率,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和CAT活力,从而明显增强棉株的抗旱能力。黑液腐植酸产品对棉花具有良好的促长、增产和抗旱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和比较吉林省利用较为广泛的3个绵羊品种的新陈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对吉林省饲养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3个绵羊品种的血液生理指标具有品种差异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MID%、GRAN、GRAN%、RBC、HCT、MCH、MCHC、PLT、PDW、PCT等血液生理指标值均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的WBC指标值最高,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之,黑头萨福克最低,并存在品种间显著差异(P<0.05);LYM在小尾寒羊血液中指标值显著高于另2个品种;黑头萨福克羊的血液中的MID、HGB、MCV指标值显著高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P<0.05),后者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的相应指标值(P<0.05)。而RDW-SD、RDW-CV、MPV、P-LCR等指标值则在3个绵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绵羊品种的ALB、TP、TBIL、PHOS、GLU、CREA、GLO等7个生化指标值在各个品种间由高到低均表现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黑头萨福克羊>小尾寒羊,并具有品种间差异(P&l...  相似文献   

15.
16.
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钮福祥  华希新 《作物学报》1996,22(4):392-398
采用土壤干旱和室内PEG水分胁迫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有关生理指标与甘薯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伴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质膜相对透性(RPP)急剧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RPP和MDA的增加幅度显著你芋不抗旱品种,而前者叶片RWC和CAT活性的下速度显著慢于后者,并具有比后者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中等抗旱品种介乎  相似文献   

17.
玉米抗旱机理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玉米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特性,研究内容主要是抗旱机理研究和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其中适应干旱的形态结构特征是玉米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理代谢调节也是玉米适应抗旱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总结前人有关对玉米抗旱性的大量研究,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及遗传等角度阐述了玉米抗旱机理与抗旱性鉴定的各项指标。指出玉米抗旱性由多基因控制,呈现典型的数量遗传。抗旱性鉴定需要在特定环境和试验条件下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合遗传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发现玉米抗旱性研究的方向从一般的生理生化分析转移到分子遗传学的QTLs定位与分析。总结分析玉米抗旱性研究现状与方向,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玉米抗旱育种和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有助于增强玉米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菌种,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调控作用。以4种来自贵州省不同地点且不同植物根际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种(R29-1、R9-1、R59、R60)为材料,运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分析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发芽指标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接种4种枯草芽孢杆菌均增强了玉米萌发过程中的抗旱性,抗旱性评价为R60>R9-1>R59>R29-1>CK2(15% PEG),尤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R60与R9-1能够更好地提升玉米抗旱性。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能同时提升玉米萌发过程抗逆性与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减轻细胞膜受到的伤害,因此接种枯草芽孢杆菌R60能有效促进玉米的萌发及萌发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