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效试验表明:青霉素防治柑桔苗猝倒病有很高防治效果,比敌克松、托布津、多菌灵等防效提高27%~39%,是目前防治柑桔苗猝倒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防治池杉猝倒病一般使用波尔多液、硫酸亚铁、苏化911,多菌灵和五氯硝基苯等为主的混合剂,这些药利易污染环境,配制也较麻烦。试验用新洁尔灭防治池杉猝倒病取得良好效果。用5%新洁尔灭2,000倍液喷洒池杉苗,平均降低发病率27.3%。试验接种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以后,  相似文献   

3.
幼苗猝倒病普遍发生于苗圃中,是苗圃的第一大病害.尤其在培育松、杉苗时,必须把防治猝倒病放在头等地位.  相似文献   

4.
探讨基质装袋后消素方法预防油松塑膜容器苗猝倒病的可行性。与传统的装袋前消毒方法对比,本方法不仅可取得与装前消素一样的防病效果,且可节省药剂58.3%,提高工效33.3%。适于装袋后消毒预防油松塑膜容器苗猝倒病的药剂及用量有:福美砷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消毒剂200倍液及3%硫酸亚铁溶液等。  相似文献   

5.
杀菌剂处理种子对松树幼苗猝倒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75%五氯硝基苯可湿粉、75%代森锰锌可湿粉、75%代森锌粉、50%氯氧化铜粉、75%四甲基二硫化物和升汞对樟子松和落叶松种子进行处理,就发芽值、总发芽率和成活率来看,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锰锌防治松苗猝倒病的适用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立枯病又名猝倒病、萎倒病、根腐病。它不仅危害杉苗,而且也危害松树、杜仲、柑桔等树苗。我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我们从1960年起,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一、发病规律杉苗立枯病有三种类型,即芽腐型、猝倒型、立枯型。在不同时期危害症状不同:幼苗出土前为芽腐型;幼苗出土后到茎部木质化前为猝倒型;幼苗基部木质化后为立枯型。我区杉苗立枯病多在3—6月间发生,在  相似文献   

7.
综合防治松、杉苗立枯病文/李接球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在我国各地苗圃中均有发生,为害严重。其主要为害松、落叶松、杉等针叶树幼苗,在短期内引起苗木大量死亡。苗木得病后,倒而枯死者称猝倒病,死而不倒者称立枯病。根据幼苗立枯病的发生规律,应采取如下以育苗技...  相似文献   

8.
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在我国各地苗圊中均有发生,为害严重;其主要为害松、落叶松、杉等针叶树幼苗.在短期内引起苗木大量死亡。苗本得病后.倒而枯死者称猝倒病.死而不倒者称立枯病,根据幼苗立枯病的发生规律.应采取如下以育苗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猝倒病为害多数针叶树、小粒种子的阔叶树和农作物,系世界性病害,国外早有研究,国内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亦有较多研究和报道。我州云南松荒山造林,过去实行直播,病害不突出。然而,鼠鸟虫害盛行,尤其是低山地带高温及干旱严重,常导致完全失败。近年来试植容器苗,成活率高达80%左右。然而,猝倒病严重,各地死苗率高达50—90%。为此1983年进行了一些防治措施的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 青龙山林场自六十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松杉育苗生产任务,而与此同时,松杉苗猝倒病也相续发生发展,致使许多幼苗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可达40-60%,经济损失较大。为了摸清本地松杉苗猝倒病的病害类型及发生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979年以来,我们调查了花山、青龙山、八分山等分场,并对该病害进行了观察和药土防治试验。现将结  相似文献   

11.
在金合欢育苗工作中,热水浸种是提高发芽率的关键措施。营养袋育苗、穴盘育苗的成苗率与移栽成活率要大于圃地育苗,营养袋育苗有着一次成苗的优点,生产成本低,可以大力推广。育苗实践证明:秋播苗生长势大于春播苗;猝倒病防治是育苗工作中应当始终贯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稻板育苗有省工、省肥和降低育苗成本的优点,但在防治杉木苗猝倒病时,应掌握:选择圃地、土壤处理、整地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防治苗木猝倒病,是育苗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往人们采用多菌灵等药物防治苗木猝倒病,但效果不够理想。而采用新洁尔灭防治苗木猝倒病,每亩用量仅40克(合人民币0.13元左右),比用多菌灵每亩可节约成本费0.47元。同时可降低苗木发病率13.2~16.4%。每亩减少发病株数约4~5千株。新洁尔灭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将5%的医用新洁尔灭配制成1:2000倍液后,喷洒苗木即可达到  相似文献   

14.
一、松、杉苗猝倒病猝倒病又名立枯病,是森林苗圃中常见的重要病害。除为害松、杉等针叶树苗外,阔叶树苗中的洋槐、桑、臭椿及毛竹实生苗也常受害。猝倒病以幼苗出土后,嫩茎木质化前约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等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实验表明,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根部病害及苗木猝倒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30.3%--58.6%,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5.9%-65.0%,菌根侵染率达61.3%-68.1%。  相似文献   

16.
幼苗猝倒病普遍发生于苗圃中,是苗圃的第一大病害。尤其在培育松、杉苗时,必须把防治猝例病放在头等地位。一、病原与病害症状1种芽腐烂型。即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种子或幼芽,使种、芽的组织腐烂。通常成堆发生。在地面则表现为缺苗、断垄或缺行。种子未经催芽、播种后土温过低、土壤潮湿或板结、幼芽延迟出土等情况下,种芽腐烂的现象比较普通。2猝倒型。初出土的幼苗组织柔微,如幼茎或幼根受到侵染而腐烂,整株幼苗随即倒伏,而幼叶尚保持绿色,故称猝倒病。这种症状是猝倒病的典型表现,通常成片发生,蔓延很快。二、病害…  相似文献   

17.
制备Gliocladium virens野生抗生菌株F_051防治杉苗猝倒病Rhizoctona solani,如先施以明矾提高土壤酸度,即能提高防治效果。经试验,G.virens F_051结合敌克松防治R.solani、Fusarium spp.及Pythium spp.或Alternaria tenuis均有抗生作用,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松苗猝倒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苗圃地的第一大病害。据调查,苗圃中因猝倒病减产一、二成是常见的事,绝产的例子也很多。培育松苗时,要把防治猝倒病放在头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 研究林木病害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型有助于揭示出病害种群的扩散和流行规律,还可以利用空间分布型的信息进行精确有效的抽样设计。杉苗猝倒病是杉木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我市每年发生5,000多亩,给杉苗带来了较大损失。1984年5月,我们对春播和秋播杉苗猝倒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本文用三种理论频次分布和几种聚集度指标确定了杉苗猝倒病空间分布型。一、研究方法(一)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金合欢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合欢育苗工作中 ,热水浸种是提高发芽率的关键措施。营养袋育苗、穴盘育苗的成苗率与移栽成活率要大于圃地育苗 ,营养袋育苗有着一次成苗的优点 ,生产成本低 ,可以大力推广。育苗实践证明 :秋播苗生长势大于春播苗 ;猝倒病防治是育苗工作中应当始终贯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