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大径材原料供需形势严峻,培育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大径材可以缓解用材紧张现状。笔者在借鉴他人对桉树、杉木大径材培育研究的基础上,从优质种源、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3方面综述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技术,以期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杉木大径材培育的经验,总结融合集良种及立地选择、间伐时间及强度、目标树培育及施肥等关键技术的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体系,建立了杉木大径材综合培育技术模式,以期为浙南山区杉木大径材的培育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分析了种源选择、立地条件、土壤条件、林分密度,海拔、地形因子等因素对大径材高效培育的影响,总结了杉木大径材培育的一些技术方法,为建立广西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学术 《绿色科技》2019,(9):112-113
概述了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培育大径材桉树的主要技术,提出了培育大径材桉树的主要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黔东南杉木大径材培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从立地选择、种苗确定、抚育间伐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黔东南杉木大径材培育的技术措施,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杉木大径材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龙福 《华东森林经理》2000,14(3):16-18,28
利用人工杉木大径材培育经营类型的33a生林分解析材料,对杉木大径材人工林林分的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杉木大径材人工林的各项经营措施的实施及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塞罕坝人工用材林大径材培育是通过适当降低林分的保留密度,加速人工用材林生长,培育大径材,取得一定的经营技术和成功经验,促进本场及全省用材林大径材培育的发展,为森林健康、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桉树速生大径材培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速生大径材培育是人工林大径材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对其认识和研究还很少,国外研究则比较深入.本文扼要介绍桉树栽培的现状,并对以后我国桉树大径材的可行性培育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森林抚育过程中大径材培育影响因素,提出了吕梁山林区选择大径阶材培育基地、选择大径阶材"目标树"、利用森林抚育培养大径阶材的技术内涵和大径阶材"目标树"抚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辽宁东部落叶松大径材培育林分分析,提出了伐前更新红松的造林模式、异砧嫁接、病虫害防治和上层木采伐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期为辽宁东部落叶松大径材培育林分的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深入研究了银杏的栽培历史和模式,将栽培模式分为观赏性栽培和产业性栽培。产业性栽培包括庭院四旁和道路栽培、复合型农林栽培、果用密植栽培、叶用丰产栽培、材用丰产栽培以及果材兼用型栽培。  相似文献   

12.
赤峰南部浅山区经济林复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峰南部浅山区经济林复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经济林复合栽培的原则与特征、模式与效益等.通过对林—农栽培模式、林—花栽培模式、林—禽栽培模式、林—药栽培模式、林—菌栽培模式的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未郁闭的经济林行间,建议优先发展林—花栽培模式;在基本郁闭的经济林行间,建议优先发展林—禽模式.  相似文献   

13.
花卉的花期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些特殊的栽培技术可使花卉在自然花期之外按照人的意愿定时开放,此种栽培,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的,称为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延迟的称为抑制栽培。该文介绍了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调控技术,包括温度处理、光照处理和栽培技术处理等。  相似文献   

14.
矮化果树的栽培技术的发展对于水果产量的提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对矮化果树的栽培技术:矮化砧木栽培技术、矮化果树的嫁接技术、生长抑制剂的利用、矮化栽培技术的栽培方式的介绍,以期对矮化果树在北方的栽培技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朱砂根性耐阴,一般只能在荫蔽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利用仿生栽培技术进行朱砂根商品苗的培育,有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等诸多特点。选择适合的仿生林是仿生栽培的关键。通过对几个树种仿生林及设施栽培的对比试验,选择出最佳的朱砂根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仿生栽培及设施栽培性价比分析,可以看出仿生栽培可降低成本达16%~40%,同时杜英林相比深山含笑、乳源木莲、木荷、马褂木具有更好的仿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人才发展水平对于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有着重要影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应开拓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之路。文中以国际竹藤中心为例,介绍人才队伍现状,探讨公益类科研机构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分析导师指导、走出去培养、实践中培养、一体化培养4种通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公益类科研机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政治引领为导向、以自主培养为关键、以青年人才为重点、以平台项目为依托、以开放合作为途径、以团队建设为基石、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七大发展思路,以期为公益类科研机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紫杉醇研发历史,介绍了人工栽培、半合成、全合成、真菌培养法、器官培养法、组织及细胞培养法等紫杉醇药源的研究与开发途径.阐述紫杉醇的主要剂型与国内外制剂产品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紫杉醇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对杜仲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高生长、地径生长、胸径生长及树干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杜仲皮的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的产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密植栽培的杜仲皮每67m。的产量在111.0~134.5kg之间,平均为122.8kg,常规栽培的产量在40.9~44.2kg之间,平均为42.6kg,密植栽培的平均产量是常规栽培的2.8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野牡丹属在不同栽培基质上生长的差异,促进野牡丹属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推广应用 , 以 3 种野牡丹属植物(白花印度野牡丹 Melastoma candidum var. albiflorum、野牡丹 M. candidum 和毛稔 M. sanguineum)为试验材料,设置了 4 种不同比例泥炭土、蛭石和椰糠混合物 / 料和黄泥栽培基质处理, 比较 3 种植物的净生长量和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3 种野牡丹属植物苗高、冠幅、叶面积净生长量均以 黄泥栽培基质处理组较高,生长促进效应优于泥炭土、蛭石和椰糠的混合比例处理组;其地上部、地下 部生物量积累也均以黄泥栽培基质组最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促进 3 种野牡丹植物生长效应的栽 培基质均为黄泥。  相似文献   

20.
根据猪苓生长习性,结合中条山林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采用蜜环菌材伴栽猪苓菌和猪苓菌材伴栽蜜环菌2种栽培方法,对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条山野生猪苓菌核中分离纯化选育的Z101和Z102这2个菌株,所产苓核个大结实,色泽乌黑光亮,具有良好的栽培性状;蜜环菌材伴栽猪苓菌和猪苓菌材伴栽蜜环菌2种栽培方法,均比传统的菌核下种栽培法"窝"产量高约50%,表明采用纯菌种栽培猪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