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用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与平阳霉素处理豌豆风干种子。从形态学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复合处理对豌豆产生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不管单一处理还是复合处理,对苗高、株高、出苗率、成株率等生育形态都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对M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产生影响,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复合处理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单因素处理。  相似文献   

2.
吖啶黄素与^6^0Coγ射线复合处理对小麦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吖啶黄素及^6^0Coγ射线单因线处理,均对小麦产生明显的损伤效应,M1的苗高,成苗率,结实率明显降低,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吖啶黄素与^6^0Coγ射线复因子处理,明显增强上述损伤效应,并且在较低浓度,较低剂量时,两者复合处理对损伤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苯甲酰胺与电子束复合处理对大豆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束和苯甲酰胺单因子和复因子处理大豆风干种子的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_1代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即苯甲酰胺本身无药效反应;苯甲酰胺和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较电子束单因子处理的苗高、成株率和孕性明显降低,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明显增加,即苯甲酰胺能够增强电子束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L-抗坏血酸处理辐照豌豆种子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照  林青松  钱艳  黄训端  田秋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59-2360,2368
豌豆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用L-抗坏血酸溶液浸泡,研究不同浓度L-抗坏血酸溶液处理辐照豌豆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处理,对辐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发芽率、成苗率、细胞分裂指数均有明显的影响。在较低浓度(<0.05mol/L)处理条件下,发芽率、成苗率、细胞分裂指数明显上升,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呈下降趋势。在处理浓度为0.05mol/L时,效果明显;在较高浓度(>0.05 mol/L)处理条件下,其效应相应减弱。  相似文献   

5.
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为诱变剂,运用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了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氯化钠能降低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浓度为0.05~0.25mol/L时,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均升高。即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6.
航天搭载与NaN3处理对甘蓝型油菜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琳  牛应泽  郭世星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250-4256
 【目的】观察太空辐射和叠氮化钠对甘蓝型油菜诱变当代(M1)根尖细胞的细胞学效应。【方法】利用中国“实践八号”卫星搭载和叠氮化钠(NaN3)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进行诱变处理,观察处理后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航天搭载促进有丝分裂,复合处理同航天搭载相比,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根尖细胞对有丝分裂有抑制效应。同时,复合处理与两个单处理相比,可使多数甘蓝型油菜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各处理均能诱导油菜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微核,且以航天诱变产生的最多。NaN3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甘蓝型油菜种子经空间搭载后的染色体畸变和细胞微核率,促进了空间诱变损伤修复。【结论】卫星搭载与NaN3处理都使甘蓝型油菜在细胞学水平上发生了真实的诱变效应;不育系与其相应保持系表现出一致的诱变效果。  相似文献   

7.
将豌豆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玉米细胞作为受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导入到受体玉米的细胞中,和受体细胞的玉米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豌豆-玉米的杂交染色体,并分化培育获得豌豆-玉米染色体杂交植株。这些杂交植株产生剧烈变异,与对照玉米比较,其茎秆、叶片、果穗、籽粒等生物学性状均发生明显变化,由这些变异株中选育了两个不同的株系。对其中的豌豆-玉米216和豌豆-玉米18杂交植物的制作和生物学性状的比较作一简要的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苯甲酰胺和^50Co-r射线复合处理大麦种子,研究了其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苯甲酰胺没有诱变作用。辐射和苯甲酰胺复合处理,对大麦的出苗率、成株弦、结实率、株高及苗高、M1根尖细胞染色体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均明显的影响,即苯甲酰胺加重了M1的损伤,同时还表明,在较低的照射剂量下,苯甲酰胺的修复抑制效果较好。本试验修复抑制效果最佳处理为220Gy+10mmol/L。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种子为试验材料。以苯甲醛溶液对种子产生的损伤效应为对照。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溶液对损伤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L-抗坏血酸对苯甲醛损伤种子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苯甲醛对种子有损伤效应。其损伤效应随苯甲醛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溶液处理后,能够有效地减轻种子的损伤,表明L-抗坏血酸对苯甲醛损伤种子具有拮抗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提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发芽率,降低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但是不同的浓度产生的拮抗作用存在差异。L-抗坏血酸溶液处理的适宜浓度应为0.05mol/L左右。  相似文献   

10.
Cd对水稻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水稻(Oryza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d对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水稻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降低;4个时期相比,Cd对中期的影响最小.微核率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浓度过高时,微核率反而有所降低;此外,Cd能诱发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率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以上结果表明,Cd可引起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和染色体损伤,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不同品种的大豆风干种子,既能使M_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根瘤的固氮酶活性等产生明显的辐射损伤效应,又能诱发M_2的叶绿素、生育期等性状的突变;同时,还表明,电子束与~(60)Co-γ射线相比,具有辐射损伤较轻、诱变效率较高的特点。可以认为电子束是一种较好的诱变源。  相似文献   

12.
夏溪 《热带生物学报》2020,11(2):210-216
使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和电子束辐照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干种子,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情况,以确定适合紫薇的辐照类型和剂量。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范围内2种辐照的种子发芽率均出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现象,成苗率随辐照剂量增加显著降低;60Co-γ辐照对幼苗株高有先抑制后促进的现象,电子束辐照对幼苗株高有抑制现象;2种辐照对幼苗分枝长和分枝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辐照剂量增加显著降低;60Co-γ辐照对幼苗地径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电子束辐照产生的变异较大;2种辐照对幼苗生长的综合分析显示在相同剂量条件下(250 Gy),电子束辐照处理下的紫薇幼苗分枝更长,地径更高;电子束辐照对紫薇幼苗分枝长和地径产生的变异更大。根据成苗率估算,紫薇干种子60Co-γ适宜辐照剂量为113.06~299.63 Gy,电子束适宜辐照剂量为245.5~372.24 Gy,紫薇对60Co-γ辐照的敏感度更大。本研究结果可为紫薇辐照育种提供依据,促进紫薇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对白三叶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温度对白三叶(Trifolum repens L.)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白三叶发芽及幼苗生长情况均会产生影响.温度为25%时,白三叶种子的发芽速度、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株高和地上部的生物量也是最大值;当温度升高至30℃时,发芽速度显著降低,发芽势有所下降,而发芽率、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与25%处理下无显著差异;温度低至15℃时,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发芽速度与25℃处理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油杉不同苗木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油杉容器苗、扦插苗、实生苗裸根及实生苗切根4种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经过5年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最高,实生苗切根林成活率最低,实生苗裸根造林生长量最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92.1%)是实生苗切根成活率(18.22%)的5.05倍.容器苗造林的树高、地径是实生苗裸根造林的3.39倍和3.26倍.扦插苗造林的各项指标略低于容器苗,油杉造林应采用容器苗和扦插苗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铅对红小豆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幼苗的株高与根长、鲜重和干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铅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红小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株高与根长、鲜重与干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铅处理的浓度变化均为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关系;铅对发芽势的影响大于发芽率,对根长的影响大于株高,对干重的影响大于鲜重,对叶绿素a的影响大于叶绿素b。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对马铃薯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不同熟期的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了赤霉素(GA3)对马铃薯生长与开花的影响,旨在为马铃薯杂交 育种、花期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院GA3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使叶片叶绿素下降,能促进开花性弱的早熟 材料开花,提前并延长开花性强的中晚熟材料的花期。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品种陵两优916为材料,以当地传统浸种方法 (强氯精消毒浸种)为对照,研究了稼禾宝种子内质营养液浸种对机插秧苗素质、移栽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营养液浸种处理秧苗成苗率增加5.1个百分点,白根数增加0.7条/株,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0.5 cm和0.7 cm。移栽后秧苗的缓苗期比对照缩短5 d,全生育期缩短2 d。分蘖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茎蘖成穗率比对照增加0.6个百分点,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稼禾宝营养液浸种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0.7万穗/667m2,穗粒数增加2.7粒/穗,结实率增加0.7个百分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56%。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日本引进的ESS-010-03型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装置处理番茄品种‘1479’种子,对其萌发和M1代植株生长进行观测,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栽培统计种子发芽、出苗和植株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电子加速器处理种子后对番茄种子萌发和M1代植株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达到400 Gy的电子束处理显著降低了种子的萌发水平和幼苗的存活率。辐照组植株生长缓慢,株高和茎粗显著低于对照组;电子加速器处理显著增加了幼苗的侧枝数、侧根数和生物量的积累,降低了根冠比;且对番茄生殖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增加了花的败育和畸形果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玉米优良自交系JH089在不同胁迫下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情况,分析其对各种胁迫的耐受性,研究自交系JH089的抗逆性,为选育抗逆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自交系JH089为材料,在萌发期及2叶期进行不同浓度NaCl(100、200、250、300、400、500 mmol/L)、PEG 6000(10%、20%、30%)及4℃胁迫处理,测定萌发率、抗旱指数、株高、叶形等指标。【结果】玉米自交系JH089在萌发期随着NaCl或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萌发所需时间延长,活力指数及抗旱耐盐指数下降。在幼苗期盐浓度高于200 mmol/L 或者PEG高于20%时株高、叶长和叶宽显著降低,出苗率大幅下降,植株生长显著减缓,叶片受胁迫程度明显,较长时间低温处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玉米自交系JH089能耐受低浓度的盐或旱胁迫,短时间低温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较高强度或较长时间胁迫则造成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