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车用柴油机曲轴系统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将有限元法(FEM)和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相结合,对车用柴油机曲轴系统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并以一直列6缸4冲程柴油机为例,建立曲轴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出各主轴承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载荷变化情况,分析了曲轴在安装和运行状态下的扭转振动,将计算与实测扭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车用柴油机曲轴扭振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研究了曲轴的扭转振动。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出有无扭振减振器时曲轴自由端扭振特性。并与试验测量结果对比,两者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研究了扭转振动减振器振动对曲轴弯曲、纵向振动的影响;实验测量了有无扭振减振器时的曲轴自由端的弯曲和纵向振动,其与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扭振减振器对内燃机前端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建立了柔性曲轴振动分析模型,仿真得出了有扭转减振器时,带轮纵向振动情况,分析了扭转减振器对带轮纵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如何真实模拟发动机振动噪声激励载荷是发动机NVH的一个关键技术。本文结合虚拟样机分析技术,利用UG及ADAMS软件建立发动机曲轴连杆机构的虚拟样机,对曲轴连杆机构进行了多体动力学仿真,得到发动机曲轴连杆及活塞动力学特征数据曲线,为后续发动机的噪声与振动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了更为准确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曲轴扭转振动计算时激励力矩和阻尼系数难以确定从而导致计算精度受到影响的问题,采用PAK噪声振动分析软件PAK 5.3、美国EPC260型光电扭转振动传感器等对某国产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情况进行实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正。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曲轴振动情况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国产发动机安装固有频率为416 Hz及428 Hz的皮带轮时,曲轴扭转振动能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7.
车用内燃机气缸体振动噪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有限元方法多体系统仿真结合进行曲轴系统的多体动力学分析 ,得出气缸体的主要激励。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气缸体振动特性的预测并和实验测量结果对比 ,结果吻合得较好。证明应用仿真的方法进行内燃机NVH特性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张立荣 《中国农机化》2012,(2):63-65,71
建立了农用车发动机轴系扭转振动模型,分析了发动机的转动惯量与扭转刚度,建立了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的方程式,分析了农用车用发动机产生扭转振动的原因,提出了发动机扭转振动消减的方法,对发动机的设计和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曲轴扭振连续分布模型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内燃机曲轴扭转振动的连续体模型和计算方法。首先构建了内燃机曲轴的连续分布当量阶梯轴模型 ,根据轴段以及集中质量的动能表达式 ,由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整个轴系的运动方程 ,构造了能同时用于某单一谐次或整个轴系合成振动分析的矢量矩阵。计算结果表明 ,用能量法来分析扭振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在各主要谐次都保持相当的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和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曲轴柔性体部件模型、活塞连杆组和飞轮在内的刚性体部件模型以及构件间约束和作用力模型,并将它们综合建立了系统轴系的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仿真得出系统轴系的三维振动情况,并通过实验测量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两者体现了较好的一致性,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理论基础及测试方法,通过搭建柴油机扭转振动测试平台,研究了不同材料的曲轴对发动机扭振的影响,证实了安装合金钢材料曲轴的发动机扭振更小,并开发使用不同类型的曲轴扭转减振器来降低了发动机扭振。  相似文献   

12.
以某四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整机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试验校正曲轴和缸体有限元模型,运用AVL-Excite Power Unit多体动力学软件对该柴油机进行振动响应分析。振动和噪声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柴油机结构辐射噪声的声学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混合动力轴系机电耦合振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混合动力系统电动机的主要特性参数;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曲轴柔性体部件模型、活塞连杆组和电动机转子在内的刚性体部件模型以及构件间约束和作用力模型,并将它们综合建立了系统轴系的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然后分别对电动机发电和助推两种不同模式下系统轴系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机械和电磁两方面相互耦合作用对混合动力系统轴系振动的影响规律,并与发动机模式下系统振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某发动机轴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建模,结合动力学、润滑理论对轴系动态应力分布进行分析,采用非线性弹簧(NONL)、动态液压润滑(HD)、弹性动态液压润滑(EHD)对轴系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曲轴振动过程中影响曲轴应力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算法下曲轴的应力分布差别主要是由于曲轴的扭转和弯曲计算结果有差别,同时曲轴在不同时刻不同截面由扭振和弯振引起的应力大小的贡献度不同.以EHD为基本模型进行分析表明,润滑参数油槽对主轴颈应力分布影响较小,只有-2.5 ~2.5 MPa.  相似文献   

15.
应用AVL Excite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SMF和DMF曲轴系发动机动力学模型,对某发动机搭载SMF和DMF曲轴系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对比两种飞轮下发动机曲轴系统扭振及强度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搭载DMF曲轴系较SMF曲轴系扭振振幅减小,低速曲轴转速不均匀率增大,高速转速不均匀率减小,曲柄臂圆角安全系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元与多体动力学分析法,对某12缸V型柴油机曲轴进行强度与应力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机型的工作原理以及连接方式,运用AVL EXCITE软件建立完整的曲轴系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建立曲轴、主轴承壁、发电机转子有限元模型,用子结构法缩减后,导入AVLEXCITE模型中进行多体动力学计算,得到各主轴颈的受力情况并对其加以分析。最后通过应力恢复得出该曲轴各时刻应力分布情况,确定了曲轴上应力最大的位置,并对该处进行疲劳强度校核,计算得出该曲轴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View模块的建模功能,建立了某型号4缸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考虑此型号发动机实际工况受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各连杆轴颈处的受力情况,为曲轴圆角滚压及曲轴强度分析提供了力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曲轴两种耦合振动产生的机理,根据牛顿定律得到轴系耦合振动相互作用的关系表达式,然后针对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系统的结构特殊性,通过对混合动力系统轴系的简化.对于实际的混合动力系统,由于存在多动力元件给系统主轴结构带来更多的复杂性,轴系因此而产生的振动情况要复杂的多,而且针对上述建立的耦合方程的求解也十分不便.由此,建立实际轴系的几何模型,运用有限元技术和多体动力学方法具体分析混合动力轴系的振动性.  相似文献   

19.
以某国Ⅵ发动机曲轴直连风扇连接盘为研究对象,在不考虑摩擦阻力与负载阻力的情况下,建立了风扇连接盘与曲柄连杆机构、机体等结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了风扇连接盘的疲劳强度,并根据计算结果对风扇连接盘进行了改进。对改进前后的风扇连接盘进行耐久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表明基于多体动力学的风扇连接盘强度分析能有效识别风险,避免风扇连接盘发生故障,为曲轴直连风扇连接盘的设计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0.
曲轴与轴瓦是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燃烧做功的动力转变为扭矩形式输出。发动机工作中,曲轴要受到复杂的扭转、弯曲、剪切和拉压等交变应力的作用,以及由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而产生的附加载荷的作用。此外,轴颈和轴瓦因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