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番茄煤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煤霉病病原菌———番茄煤污尾孢霉(Cercospora fuligenaeRoldan)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以燕麦片培养基、PSA培养基为最适,其次为PDA和果煎汁培养基;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5℃,最适为25℃;病菌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5℃、10m in。病菌pH值在3~12范围均可生长,以pH值3~4为最适;光照对病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在黑暗条件下较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为25℃,高温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分生孢子在1%的木糖、果糖、葡萄糖中萌发较好,但在水滴中萌发率较低;pH值2~12范围均可萌发,pH值6为最适;病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4℃、10m in。  相似文献   

2.
红景天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景天根腐病菌(Fi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为5;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35℃,适宜pH值为5,在不同营养液里以红景天汁、牛肉膏、酵母汁、葡萄糖等的营养液中萌发良好。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为最佳;氮源以蛋白胨、酵母液、牛肉膏最佳;在不同培养基里以PDA最佳。测定了不同时间下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结果分别为70℃10min和60℃10min。  相似文献   

3.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叶霉病菌茵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pH值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孢子不萌发.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而氮源则以硝态氮和有机氮利用较好,氨态氮抑制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条件对枣树干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了解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菌对蛋白胨培养液的利用效果最好,分别在以蔗糖为碳源的无氮基础培养基和以KNO3为氮源的无糖基础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在27~31℃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正常生长,以31℃生长最快;光周期对其菌丝生长影响较小,24L和12L/12D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6,且只有在液滴中才能萌发,光照对其孢子萌发率的影响较小,但暗培养孢子萌发率大于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5.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roriumfulvum)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PSA培养基和大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pH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pH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空气有利于孢子萌发.该病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4天后开始产孢,培养13天累积产孢量最多.光照对产孢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病叶表面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可达20%左右.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5℃,5min。  相似文献   

6.
丝兰轮纹斑菌为丝兰褐斑病病原菌。菌落在15~35℃下均可生长,25℃是其最适生长温度,蔗糖、葡萄糖和牛肉膏、硫酸铵是其利用率较高的碳源和氮源,最适pH为6~8,光暗交替利于该菌生长;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最适pH为4~8,水膜是其萌发的必要条件,营养对其萌发无影响。菌落PSA培养基上产孢最多,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黑暗条件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羊肚菌白霉病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采用ITS鉴定病原菌,并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羊肚菌染病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落形态、显微特征与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9spora longispora基本一致,ITS序列与长孢卵单隔孢霉相似度为99.44%,经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可能为长孢卵单隔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MYG培养基,25℃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对pH适应范围较广,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乳糖及酵母浸粉。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田间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昆虫病原真菌蜡蚧轮枝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在不同温湿度和营养条件下对蜡蚧轮枝菌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山西太谷地区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和产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 1 2~ 35℃ ,适宜温度范围为 2 0~ 32℃。该菌在SM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最快且产孢量最多。分生孢子在 1 0~ 35℃下均能萌发 ,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5~ 32℃ ,在此温度下 ,2 0h孢子萌发率可达 96 6 1 %以上。另外相对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很大 ,当相对湿度低于 75 %时 ,该菌的分生孢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9.
豇豆叶霉病菌,即菜豆尾孢(Cercospra cruenia Sacc)在供试的7种半组合和3种组合培养基上都不形成分生孢子,但菌丝在其上均可生长,以豇豆叶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V—8汁琼脂培养基为生长最佳培养基。不同碳源、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其中,2—甲基—D—葡萄糖苷和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钠分别为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5℃,以25℃~30℃为最佳。不同的光照处理(1000lux荧光)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菌丝在p H2~11.40的0.1M磷酸缓冲液中均可生长,以p H7~8为最适生长酸碱度,0.1M磷酸缓冲液较0.1M柠檬酸缓冲液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0.
黄瓜黑星病菌是引起黄瓜及其他葫芦科蔬菜病害的主要病源菌.探讨了温度、培养基酸碱度、光照、碳氮营养对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发现,黄瓜黑星病菌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适宜pH值为5.0~6.5,最适pH值为6;在散射光下培养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培养基碳源中,以葡萄糖和蔗糖最有利于病菌菌丝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产孢最多;培养基氮源中,酵母提取物、硝酸钠、牛肉膏最有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  相似文献   

11.
紫草白霉病是近年来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药用植物叶斑病,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对该病的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辽宁省多个紫草种植区的病害调查,发现该病发生普遍。紫草白霉病在6月中旬开始出现,8~9月为发生盛期。试验对紫草白霉病进行了病原物分离、纯化及鉴定工作,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紫草柱隔孢菌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3个国内新记录种:寄生在蔷薇科Rosaceae植物上的悬钩子柱隔孢Ramularia eudidyma Wollenw;唇形科Labiatae植物上的夏至草柱隔孢Ramularia marrubii C.Mass.和薄荷柱隔孢Ramularia menthae Thüm. 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3.
德清真片胸叶蜂1991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对河口乡和筏头乡,主要危害毛竹、石竹和浙江淡叶,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变为预蛹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31.7cm^2,第6龄不取食,成虫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雌雄性比为1.0:1.2。  相似文献   

14.
秋海棠科紫背天葵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玲  梁霞 《农学学报》2012,2(8):49-52
为准确掌握秋海棠科紫背天葵的生物学特征,更好地保护本地特有植物种质资源,通过多年在鼎湖山野外实地观察和引种驯化栽培紫背天葵,对该物种的通用名称、植物学形态、生长环境分布、生长习性、采收加工和药用功能主治等6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补充修编。系统、细化完善了紫背天葵的生物学资料,对本植物的保护和正确利用提供了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蹄金褐色叶斑病菌(Pyrenophora dichondrae sp.nov.)在PDA上生长和产孢最好,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温为25~28℃,适宜pH5~7,全黑暗促进产孢,全光照促进菌丝生长。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最好,麦芽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以硝酸钙最好,氯化铵最差。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8℃,最适相对湿度为90%~100%,最适pH6~8,最适于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是硝酸钠。子囊孢子致死温度是49℃。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鞑靼忍冬的形态特征、观赏性、抗逆性等生物学特性,并结合生产实际对其组培和扦插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7.
欧洲花楸引种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丰富北方寒冷地区珍贵园林绿化树种资源,于1986年从波兰引进欧洲花楸种子,进行了播种繁殖,对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欧洲花楸生长迅速,生长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下旬,全年生长期为120d左右。3年生实生苗进入快速生长期,年平均生长量达146.3cm;5年生实生苗即可开花结果。该树种适宜在东北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8.
圆尾肖蛸在山东鲁东南日照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的若蛛在枯枝落叶、杂草丛、翘皮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出蛰,7月上旬分别发育至成蛛并交配,8月下旬开始产卵、孵化,11月上旬开始越冬。平均卵期7.6 d,若蛛期316.25 d,成蛛期78.88 d。圆尾肖蛸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封山育林和严禁烧荒、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若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雀麦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已成为北京市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危害蔓延逐年扩大。为便于基层技术人员识别该种杂草及时开展防治,对雀麦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危害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树莓灰斑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莓灰斑病病菌(Cercospora.rosicola Pas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合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此温度亦利于孢子萌发,该病菌在pH 4~9条件下均能很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