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成都市观赏价值较高的16种常绿植物为实验材料,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综合抑菌能力及对空气中常见的致病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结果表明:16种植物对空气中微生物的综合抑菌能力顺序为雪松、八角金盘、南天竹 > 天竺桂 > 桂花 > 乐昌含笑 > 含笑 > 香樟 > 榕树 > 广玉兰 > 蚊母树 > 鹅掌柴 > 黄葛树 > 锦绣杜鹃 > 山茶 > 狭叶栀子。雪松、八角金盘和南天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到70%以上,八角金盘抑菌率最高为80.5%,山茶抑菌率最低为19.5%;雪松、天竺桂、八角金盘和南天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70%以上,南天竹抑菌率最高为78.2%,狭叶栀子抑菌率最低为18.8%。本实验结果将为成都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及生态型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天竹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南天竹13个地方种源为研究对象,开发利用价值为目标,并基于观赏植物的观赏特证,确定了2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观赏植物南天竹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岳阳、祁阳、衡山、柏加、黄花机场等地的南天竹的观赏价值、资源潜力、生物学特性等在园林应用中得分值最高,即开发利用价值高,而张家界、邵东南天竹在园林应用中开发利用价值较低;可根据开发利用途径和目的进行其它方面的开发利用,如盆景和水土保持方面.以AHP模型评价湖南南天竹,旨在为今后开发利用湖南南天竹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方静 《安徽林业》2007,(5):35-35
南天竹,别名天竺,系小蘖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花期5~7月份。果熟期9~10月份。浆果球形,鲜红色。南天竹观叶、观果均优,是园  相似文献   

4.
彩叶植物繁殖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叶植物,从狭义来讲,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它应在春夏秋三季均呈现彩色。从广义上说,凡在生长季节叶片可以较稳定呈现非绿色的植物都可称作彩叶植物。彩叶植物是一类在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呈现非绿色的植物。1彩叶植物种类1.1根据彩叶保持时间长短分类1)全年彩叶植物,即从叶子发出到叶子脱落一直为彩色。如红叶小檗、金心黄杨、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紫叶李、洒金柏、红枫、红叶碧桃等。2)季节性彩叶植物,即叶子从发出到脱落,在某一个特定季节是彩色的。如红天竹、变叶木、三角枫、五角枫、元宝枫等。1.2根据生长习性分…  相似文献   

5.
南天竹,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株高约2米。直立,少分枝。老茎浅褐色,幼枝红色。叶对生。花期5—7月,浆果球形,熟时鲜红色,偶有黄色,果熟期9—10月。  相似文献   

6.
南天竹,枝干挺拔如竹,羽叶开展而秀美。绚丽的叶色,玲珑的果实,深受人们的喜爱。神话故事中传说东海少君向轩辕帝献上南天竹,并说:“女娲用以炼石补天,试以拂水,水为中断,试以御风,风为之息,金石水火,洞达无阂。”轩辕帝以为这是宝物,于是命人植于蓬壶之圃。南天竹属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5~6月开白色小花,浆果球形成簇,9~10月成熟,由绿转红,能耐霜雪,经冬不凋。冬叶鲜红,绚丽夺目,宛如冬天里的一把火,为人们驱散萧瑟的寒意。宋代杨巽斋诗云:“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颗更轻园,人间热恼谁送得,只得轻香净业缘。”形容夏日雨后盛开的小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根际土壤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SOD、POD和MDA的测定,对火焰南天竹、花叶络石和金叶六道木3种彩叶植物的耐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火焰南天竹抵抗干旱的能力最强,金叶六道木次之,花叶络石较弱。  相似文献   

8.
秋色叶树种变色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色叶树种是指那些每年秋季树叶变色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如枫香、黄栌、鸡爪槭、银杏等。秋色叶树种多为温带落叶树种,极少数为常绿树种,如石楠、南天竹等。尽管温带落叶树种在秋季都有变色现象,但绝大多数树种不是持续时间短就是缺乏观赏性而不能被称为秋色叶树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6个彩叶竹种在不同分区的叶色与光合色素,以及与细胞显微超微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明确6个彩叶竹种的叶色变异机制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揭示竹种叶色变异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黄条金刚竹、锦竹、花叶唐竹6个彩叶竹种叶片为材料,将叶片按叶色分为白区和绿区,对叶片不同分区的叶色、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显微结构和成熟叶片不同分区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6个竹种不同叶色分区中光合色素含量、显微结构、超微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1)绿区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白区,其中绿区叶绿素a含量最高,白区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2)黄条金刚竹在叶片成熟后出现白区,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锦竹、花叶唐竹在叶片发育中期出现白区,且七彩红竹与黄条金刚竹成熟叶片白区细胞内溶物缺失严重,其余4个竹种白区细胞内容物部分缺失。3)绿区指状臂细胞与梅花状细胞内部结构完整,叶绿体发育正常;白区内部细胞器较少,叶绿体结构异常,不同竹种质体形态不同。【结论】6个彩叶竹种叶片白(黄)色条纹的出现与细胞的排列方式无关;黄条金刚竹黄色条纹的出现,与叶片成熟后一部分叶肉细胞内部光合色素降解和叶绿体结构破坏有关,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锦竹和花叶唐竹叶片不同叶色的呈现与一部分细胞内叶绿体发育异常和光合色素含量较低有关;白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占比影响叶片黄色深浅度。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中,其造景的主体是植物,突出植物景观是绿化设计的关键。而竹在植物景观配置中有其独特之处。“竹梅双喜”、“岁寒三友”、“四君子”、“五瑞图”等配置手法在中国的传统园林景观中和现代园林景观中常被广泛应用。《避署录话》云:“山林园圃,但多种竹,不间其他景物,望之自使人意潇然”。陈继儒在《小窗书记》中曰:“亭后有竹竹欲流,竹尽有室,室欲幽……”可见古人对竹子在园林中的配置也是很有讲究的。竹类植物为多年生常绿单子叶植物,有乔、灌、藤本等。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方式又分为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  相似文献   

11.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利用其叶片提取的有效药用成分的药理活性的研究十分广泛。银杏叶被视为新药的宝库,目前,德、法、日等国已开发出大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制成品,显著名的是EGb761。银杏叶有效成分在7~8月已达最高含量,之后逐渐减少,等秋天自然落叶后收集叶片不可取,因而实际生产中常采用手工摘叶方法,但费工费时,且常折断树枝。在林业生产中,对只利用其叶片的树木,在采集叶片时,不是人工摘叶就是砍枝采叶,如油樟、香桂、蓝桉等。经砍枝采叶后的树完全无树冠,如“电线杆”一般,仅靠树干上发出的少量新芽生产下一季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速贵州省花椒栽培良种化进程,改进花椒栽培管理技术,进而提升贵州省花椒产业的效益。【方法】以贵州省本土花椒品种顶坛花椒和引进花椒品种天珠椒为材料,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测定2种花椒不同成熟度叶片(嫩叶、成熟叶、老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在一定的光照辐射强度梯度和CO2浓度梯度条件下测定净光合速率,并绘制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光合-CO2响应曲线。【结果】2种花椒3种成熟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天珠椒成熟叶、顶坛花椒成熟叶、天珠椒老叶、顶坛花椒老叶、天珠椒嫩叶、顶坛花椒嫩叶,其中天珠椒成熟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形,有“午休”现象,老叶和嫩叶呈单峰形,无“午休”现象,顶坛花椒与天珠椒相反。2种花椒叶片的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基本呈现单峰形,不同成熟度叶片的气孔导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成熟叶、嫩叶、老叶。2种花椒叶片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均呈现先缓慢降低、后逐渐增加的“V”字形曲线。2种花椒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曲线基本一致,即天珠椒叶片呈双峰形,有“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套种珍贵树种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为开展毛竹林下珍贵树种套种及混交林营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集中连片、立地条件一致的毛竹林,保留竹株1 800株·hm-2,选择大小一致的红豆树(Ormosia hosie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和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3种珍贵树种进行套种,种植密度300株·hm-2。种植2年左右,分析测定不同树种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活性。【结果】3个树种中长势(地径和苗高)从高到低依次是天竺桂、红豆树和浙江楠;红豆树的Pn、Gs、Ci和Tr均高于其它2个树种;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从高到底依次为红豆树、浙江楠和天竺桂;毛竹林下红豆树POD、CAT活性显著高于浙江楠和天竺桂,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浙江楠MDA显著高于红豆树和天竺桂,天竺桂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红豆树对毛竹林地环境具...  相似文献   

14.
雷竹林冠层特性与叶片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雷竹林的冠层特性和叶片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雷竹竹冠部位上升 ,分枝角度逐渐变小 ,而立竹密度变大 ,分枝角度略偏大 ;竹株不同留枝数量、胸径和林分不同立竹密度对叶量分布有较大影响 ,随着留枝盘数的增加 ,单株竹株的全叶重显著增加 ,在留枝盘数为 1 5~ 1 6档时 ,每株叶量最大 ;随胸径增大 ,全株叶重增大 ,在胸径为 3 7cm左右时叶量增幅最小 ,而后趋于平缓 ;立竹密度的增加 ,导致林冠叶量重心逐渐上移 ,立竹密度为 2 5 6~ 2 92× 1 0 4株·hm-2 ,林冠上层叶重比例达到 6 3 1 3%,林冠下层自然落叶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竹篦舟蛾与刚竹毒蛾是竹林主要的食叶害虫。它们经常把竹子的叶片吃光,影响竹子生长。竹篦舟蛾竹篦舟蛾是竹林常见的一种害虫。它主要危害毛竹、刚竹、水竹、青皮竹、撑篙竹等20多种竹子。幼虫一生可取食竹叶340~450平方厘米,大龄幼虫取食叶量约占一生总食量的80%。竹篦舟蛾虫幼小时的危害难以发现,一经发现已是虫口密度很高时,一个星期之内可以把整片竹林吃光,可谓防不胜防。竹林严重被害后,重者竹株枯死,轻者下年新竹数量减少,眉径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低温胁迫实验,对河南栾川和湖北襄阳天竺桂叶片的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CAT活性、A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河南栾川天竺桂叶片耐受低温为-20℃,湖北襄阳天竺桂叶片耐受低温为-16℃。  相似文献   

17.
花博士门诊     
盆栽南天竹南天竹须根较多,一般栽植在口径20~25厘米的盆中,上盆或换盆宜在早春3月或9~10月进行。培养土可用腐叶土、沙质土、菜园土,以4:4:2的比例配制。上盆时,盆底应先放粗沙或碎瓦片,以利排水。生长期间,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盆土要保持一定湿度,不宜太干。浇水应随季节变化有所增减,并且每次浇水量都不宜过多,一般春、秋季节每天浇水1次,夏季每天浇水2次,同时向叶片及花盆四周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冬季控水,每隔1周左右用接近室温的温水喷洗枝叶1次,以保持植株叶绿果鲜、清新美观。盆栽南天竹宜2年翻盆1次,并进行适当修剪整…  相似文献   

18.
《广州植物志》是一本记载地方植物的工具书。该书命名为“宝巾”的花木,因其有刺,当地俗称“簕杜鹃”。但在华东及华北,则因它的苞片呈三角形或像叶片,故有“三角花”、“叶子花”之称。华东众所周知的“大丽花”,华北称为“西番莲”、“天竺牡丹”等,广东花农则称它为“芍药”,  相似文献   

19.
6种观赏地被竹的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靓竹、铺地竹、狭叶倭竹6种地被观赏竹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干旱、盐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对叶片形态的观察和成活率的统计,探究干旱、盐和低温胁迫对六种地被观赏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中,6种地被观赏竹先后在不同时间段出现叶片卷曲以及死亡现象,差异显著,以此评价其抗性强弱为黄条金刚竹靓竹菲白竹菲黄竹与狭叶倭竹铺地竹。而盐胁迫下,随盐浓度升高,6个地被竹种的存活率皆下降,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最终评价其耐盐性强弱为黄条金刚竹靓竹铺地竹菲白竹菲黄竹狭叶倭竹。而6种地被观赏竹在进行低温胁迫后,皆保持一定存活率,表明6种地被观赏竹均具有一定的抗寒性,评价其抗寒性强弱为靓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狭叶倭竹。  相似文献   

20.
红色叶树种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了摸清我国园林植物中叶片为红色的树木种质资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红色叶树种约28科55属92种,主要分布在落叶树种中的蔷薇科、漆树科、槭树科等和常绿树种中的小檗科、金缕梅科、卫矛科等科,如紫叶李、紫叶矮樱、紫叶桃、紫叶小檗和南天竹、红花檵木、石楠等。有些还是比较稀有珍贵的种类,如蓝果树、大果领春木、连香树、野鸦椿等。加强红色叶树种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不仅可以保存现有种质资源,还能为园林绿化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