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坡地防护林带小气候因子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测定了坡地防护林带间农地小气候因子与作物产量。结果表明,坡地防护林带对作物生长环境有明显影响,关联分析显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导因子为光照强度。据此,文中提出了改善林带间农地光照条件的系列措施,便于农林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我省扬州地区存在着一种类似徐淮地区“干热风”的“高温逼熟”天气.即在小麦接近成熟的时候,日最高气温(大于30℃)持续两天以上,相对湿度一天内可低至30—40%,风力达2—4级,逼迫小麦早熟,结果使小麦千粒重降低,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在农田林网的保护下夏熟作物就可以避免这种灾害的发生.据康立新等人报道,有林网防护的农田,小麦平均增产2.3—5.0%,元麦平均增产5.3%,油菜平均增产3.4—5.9%,并且小麦和油菜的品质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本文拟以1982年观测结果,对林网网格内影响夏熟作物产量的水热条件进行探讨.一、观测地的基本情况观测地设在江都县东汇乡鞠家村,位于北纬32.27,东经119°34′,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属稻、麦两熟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 云南宜胶地的气候考察,在一类型区的丘陵山地已进行多次。资料较充分。而二、三类型植胶区,特别是对坡地橡胶林内的气候考察很少。这次考察主要为了解气象要素、橡胶树生长量、产量和物候等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并试图找出理想的植胶海拔高度以及橡胶林内外气候差异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由原来只在北方风沙低产区营造防风林开始,发展到华北,中原高产地区,进而发展到水网地区的农田林网化。随着农田林网化的发展,各地都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虽然大多着重研究了林网(带)的小气侯和林网(带)保护下的作物产量,在揭示林网(带)小气侯效应及其对产量影响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这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则很少报道,尤其在江南平原水网地区。  相似文献   

5.
6.
柞木林内不同高度小气候因子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庄 《防护林科技》2004,(4):14-15,27
对柞木林内不同高度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蒸发量进行了日、季节变化规律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高度气温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 ,1d内 ,温度随树木高度的降低而减少 ;不同高度气温的季节变化总趋势是一致的 ,在 7月第五候达到最大值 ;不同高度相对湿度日变化是一致的 ,但林内相对湿度有 4种垂直分布型 ;各层次相对湿度季节变化为双峰曲线 ;所有层次绝对湿度日变化为白天高 ,夜晚低 ;日、季节各层次垂直变化不显著 ;不同高度蒸发量具有基本一致的季节变化 ,但达到峰值的时间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调查和多年的试验研究的结果,初步认为品种、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影响乌桕产量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8.
油桐产量与有关因子的关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油桐高产条件,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生产,1980—1983年我们在本省几个油桐产区固定几块有代表性的油桐林,每年定期进行调查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调查观察是在1964年营造的油桐林内进行。在高淳荆山、深水傅家边和盱眙林柴场共选定5块样地,每年进行逐株调查,测定其生长和结果情况,并进行林地土壤剖面调查分析和经营管理情况记录。 二、结果与分析 四年调查观察结果整理为表1、2。就两表,可看出以下问题: (一) 立地条件的好坏是影响油桐产量的关键因子 如高淳荆山工区金鸡岭和盱眙林柴场天堂山中坡油桐林,立地条件比较  相似文献   

9.
10.
历经4a(1992-1995年)定位研究表明:试区林网内无叶期的防风效能为39%-40%,着叶期为55.8%-56.2%。气温降低0.6-0.8℃,最热月(7月)尤为明显,平均降低1.2℃,蒸发量降低24.3%-24.7%,相对湿度提高8%-15%。干热风发生天数减少58.8%,其中轻型减少33.3%,重型减少87.5%,在林网保护下,作物产量提高5.14%,玉米纯增产量468kg/hm^2,纯增  相似文献   

11.
栗主要产量因子与产量的关系及其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栗树产量因子与产量是关系的研究,一直为栗树栽培者所瞩目。在这方面,日本作过较多的研究,并据此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栽培措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辽宁省有栗林4万ha,最高年产6500t,平均株产不足500g。要想把产量搞上去,则必须加深了解主要产量因子与产量的关系。为此,我们于1986年开始进行试验研究。经结果分析,认为单位冠影面积上结果母枝量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母枝分生果枝数、果枝结苞数。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采用多元积分回归法对角倍产量与它前期的气象要素的关系作了主要气象因子的筛选和分析。指出角倍产量高低主要受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不同时期影响因子不同,作用性质也不尽一样。其中,旬最低气温影响角倍产量形成的全过程,是主导因子;此外,还有秋迁蚜迁飞期反倍子速生期的月极端高温、旬最高气温,旬降水和日照;若蚜越冬期的旬降水量和月极端高温;春迁蚜飞期(包括性母羽化、迁飞、性蚜交配及干母的产生旬日照时数;雏倍期的旬降水量和月端高温.本文还提出用相关气象因子建立积分回归模式直行角倍产量预测和产地气候区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温度因子与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球果产量丰歉产之间的关系,设置3块面积为150m×300m的样带,连续6年对样带内单株樟子松的结实量和月平均温度进行调查,结合以上数据,逐年进行处理,采用因子筛选法和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温度因子与樟子松球果产量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球果生长期第3年3月份月均温、第2年11月的极端最高温度与樟子松球果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颇高,回归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6.
影响插穗生根的主要小气候因子是:湿度、空气和基质的温度、光照度、基质的通气性、空气和土壤的气体组成、基质的物理和化学组成,以及水的化学组成等。小气候条件对绿枝插穗生根的作用,首先是它决定插穗基部分生组织形成中生理过程的活性、同化作用的强度,以及叶子中激素的生产率,而这种激素直接与生根过程有关。湿度:生根环境中基质和空气的湿度影响插穗在生根时的水分状况。绿枝扦插的研究者指出,维持插穗的膨压,保持其高的起始水分贮量,对生根起着重要作用。插穗和叶子组织中的充足的水分含量,对分生组织的活性,特别对于形成层的活性是必须的条件。截取插穗后立即扦插,由于插穗保持有大量的水分,生根率达100%,经过一昼夜仅为18%,经过两  相似文献   

17.
1991~1995年,在青山林场对相对高差约300m的山坡小气候与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进行了观测和调查,注意到青山林场东山及南山不同方位坡地上造林成活率相差悬殊。1995~1996年又在苇河林区新兴、榆林、兴安3个林场作了调查,现根据观测结果及掌握的造林经验,就苇河林区山坡小气候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1 不同坡地小气候差异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在造林季节,南向坡地(阳坡)的小气候特征是: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强度高且变幅大,蒸发力强,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小;而北向坡地(阴坡)的小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20年在澜沧江流域分层抽样调查的120个云南松样地数据,提取云南松群落数据和地形因子数据,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法研究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和坡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分布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其次为坡度,坡向对云南松林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关于松茸主要生态因子的调查报告:土壤与小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地本次调查的试验地及其概况与已报导的赤松生长与植被》中的“试验地”相同。2 调查方法2.1 松茸发生林的土壤1977年8月7日,在筒江试验地分别对尾根筋附近的松茸发生地、谷筋附近的松未发生地以及3号样地菌落内外的土壤剖面  相似文献   

20.
在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布设18个样地,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土壤pH值、盐基总量(TS)、有机质(SOM)、S、TN、P、K+、Na+、Ca2+、Mg2+、Al3+、Fe3+、Zn、Cu、Mn、Pb、Sc、Sr、V、As、Ba、Cr等共计22个因子与红树林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清澜港红树植物种类分布与潮滩高程有关,随潮滩高程的升高,植物种类逐渐增多,红树群落结构趋于复杂。(2)土壤S、pH值、TN、Al3+及盐基是土壤化学因子中影响清澜港红树林湿地植被分布的关键因子;S(-0.594 4)和pH值(-0.532 0)与第1排序轴显著相关,TN(0.512 5)与第2排序轴显著相关,Al3+(0.530 5)与第3排序轴显著相关,pH值(-0.566 7)则与第4排序轴显著相关,盐基总量(TS)与4个排序轴的相关性都比较显著。(3)土壤微量元素Fe3+、Zn、Cu、Mn、As、Cr对红树植物群落及红树植物的分布有较高的影响作用;Fe3+、Cu、Mn、Cr与第1排序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 7、-0.352 6、0.487 7、0.378 0;Fe3+、Zn、As与第2排序轴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 8、-0.412 8和-0.399 8。研究还表明:清澜港八门湾外(组I)和八门湾内(组II)红树林群落与土壤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明显不同,反映出2种不同类型植物群落间物种组成的差异。组I的3号断面(八门湾入海口)是组I与组II的过渡区域,表现出植物群落的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