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竹类: 44.大头竹:乔木型,丛生;人工栽培,3月出笋,可吃。高达15米,径8~15厘米。埋竿、埋节或分株繁殖。宜在桂西南、桂东南、桂中石灰岩地区推广。 45.粉单竹:乔木型,丛生。竹杆高达15米,直径约5厘米,节间长0.45~1.0米。材薄而韧,是编织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广东省境内8个县区的粉单竹病虫害,结果表明,粉单竹人工林未见严重的危险性病虫害,但自然生长的竹林普遍存在病虫危害。主要害虫有竹象鼻虫、黄脊竹蝗、竹织叶野螟等,主要病害有笋腐病、竹黑粉病、竹丛枝病等。  相似文献   

3.
粉单竹优良品种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花单竹’、‘龙门单竹’、‘南宁单竹’和‘大单竹’4个粉单竹(Bambusa chungii)优良品种在广东肇庆山地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大单竹’外,其余3个品种均表现出生长迅速、耐瘠薄的特点,造林第2年林分基本郁闭,均适合在山地条件下造林种植,适合在华南地区推广;综合评价新竹数量与新竹胸径2项生长指标,龙门单竹表现最优;立地条件对粉单竹幼林生长影响明显,腐殖质层较深厚的山窝地更利于粉单竹的生长;花单竹在陡坡地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中国重要丛生竹的热值,结合其生物量计算对应的能量现存量,比较其现状差异,并探究丛生竹系统中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优势的竹种,为今后丛生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中国8种重要丛生竹(青皮竹、粉单竹、麻竹、绿竹、黄竹、龙竹、缅甸竹、慈竹)的竹叶、竹枝、竹秆等器官为对象,分析其单位面积生物量,利用量热仪测定干物质热值,计算单位面积能量现存量。【结果】8种丛生竹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6.68~77.72 t·hm-2,其中龙竹最高,麻竹最小;各器官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不同丛生竹生物量分配不同;8种丛生竹各器官干物质热值为16.407~19.948 k J·g-1,相同器官的干物质热值随竹龄增大而略有降低,竹种间器官平均干物质热值均以缅甸竹最高,最低的为绿竹的竹叶(16.652 k J·g-1)和竹枝(17.522 k J·g-1)及慈竹的竹秆(17.710 k J·g-1);除慈竹外,其他丛生竹的热值均表现为竹叶竹枝竹秆,慈竹表观为竹叶竹秆竹枝;各丛生竹地上部分单位面积能量现存量(MJ·m-2)表现为龙竹(142.17)粉单竹(115.41)慈竹(112.97)缅甸竹(95.26)青皮竹(87.50)绿竹(85.31)黄竹(85.14)麻竹(31.34)。【结论】丛生竹是潜在的能源竹种,受林分特征、气候因素和竹种本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8种丛生竹的热值、生物量及其分配差异显著。8种丛生竹的生长环境条件各异,以能量现存量最为基本单位进行竹种间的比较更加可靠。8种丛生竹能量现存量及其分配存在差异,单位面积生物量差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8种丛生竹能量现存量的现状,龙竹较其他竹种具有效大的优势,有利于今后丛生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麻竹、毛竹、小叶龙竹和粉单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竹龄(1~6年生)对竹材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究了竹材的结构构造,以期为广东省原竹的合理采伐和加工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竹龄的增大,竹材的密度、顺纹抗压性能、顺纹抗弯性能、抗冲击性能和径向环刚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然而干缩率变化并不明显。4个竹种中,有竹节的麻竹拥有优异的环刚度性能;毛竹拥有优异的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小叶龙竹拥有优异的顺纹抗压弹性模量和抗冲击性能;粉单竹拥有优异的顺纹抗弯性能。4~6年生小叶龙竹的节间长度虽短,但其直径、壁厚和径厚比略显优势,且其纤维体积分数呈明显的径向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麻竹面积2.18万公顷,占全区竹林资源的6.4%,位居第三。其分布以玉林、容县、北流、桂平、藤县、苍梧、八步、田林等地最多。麻竹在民间又称为大头竹、甜竹,也有的地方干脆二合一,叫它"大头甜竹"。麻竹是一种高大、粗壮的丛生竹种。一般高10~15米,最高可达25米。直径8~15厘米,最粗可达30厘米。竹壁厚一般为1.5厘米,最厚达3厘米。麻竹竿直,尾梢呈弓形下垂。竹节颜色翠绿,幼时被白粉,但无毛,仅在节内有一圈稀疏棕色的绒毛环。竹箨厚革质,呈宽圆的铲形,宽约35厘米,高约25厘米,背面初时生有白粉以及棕黑色刺毛,脱落后变得光滑。箨耳细小,长约5毫米,宽约1毫米。箨舌  相似文献   

7.
应用粉单竹(Bambusa Chungii)采伐的实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粉单竹老竹和新竹胸径—主干材鲜重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曲线模型判定系数较高,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为粉单竹产量估算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特性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探究热带地区不同竹种雨季光合能力差异性,掌握不同竹种栽培特性,为竹种高效培育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作为研究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分析不同因子的影响及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与光合作用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竹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5个竹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现“双峰”曲线;2)各竹种光响应曲线在5—6月净光合速率较高,8—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之间存在差异;青秆竹、粉单竹Pmax、LSP值高、Rd值低,光合能力较强;3)5个竹种CO2响应曲线均在5—8月净光合速率较高,9—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相较于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Rp)、羧化速率(CE)之间存在差异;4)雨季中5个竹种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温(Ta)、光合有效辐射(PAR)、胞间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等因子制约;5个竹种叶片形态结构性状研究表明:佛肚竹、黄金间碧竹叶面积(LA)显著高于青秆竹、崖州竹、粉单竹(P<0.05),佛肚竹、青秆竹、黄金间碧竹叶厚度(LT)显著高于崖州竹、粉单竹(P<0.05),比叶面积(SLA)则相反;而5个竹种叶干物质含量(LDMC)差异不显著(F=0.691,P=0.615),不同竹种Pmax、Amax与LA、LT、LDMC、SLA相关性有所差异,与LA相关性较大。【结论】簕竹属5个竹种光合特征参数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不同,竹种生理特性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竹类植物保存与利用中,叶面积可作为竹类植物筛选的主要性状指标。在园林配置中,青秆竹栽培区域较广、佛肚竹栽培区域较窄、崖州竹可在阴生条件下栽培、粉单竹适宜光照充足地区生长、黄金间碧竹介于青秆竹与崖州竹之间。  相似文献   

9.
水湿栽竹法先挖好长1.5米、宽1米、深0.5米的植穴。穴内留2/3的松土,浇水6~8公斤,调成泥浆,拌入钙镁磷肥4.5~5公斤。然后把母竹栽入穴中央,将鞭根和竹蒲头轻埋入泥浆中,上面用1/3松土盖住,成馒头状。移笋栽竹法即只挖掘鞭笋栽竹,当年栽竹当年出笋。方法是:每年2~3月,挖取2~3年生长健壮的母竹竹鞭附近的笋芽,留鞭长0.3~0.4米,去鞭长1~1.2米。挖掘时注意不损伤笋芽与鞭的连接处(螺丝顶),挖取后用稻草包扎。栽植方法与水湿栽竹法相同,但竹鞭入土深度要控制在25厘米以内,太深对竹笋生长发育不利。埋鞭栽竹法埋鞭栽竹主要是依靠竹鞭上的芽发育成…  相似文献   

10.
丛生竹的引种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0余年来的丛生竹引种、育苗和造林试验得出:丛生竹走母竹育苗,以苗繁苗、竹苗造林来扩大和发展江西省丛生竹之路是行之有效的。并筛选出了适合江西省东西部栽植的丛生竹优良品种有黄竹、坭竹,青皮竹、绿竹、梁山慈竹。赣南地区除上述竹种外,还适合栽植的有粉单竹、大头典竹、吊丝单竹、吊丝球竹、吊丝竹、撑绿竹等10多个丛生竹种。  相似文献   

11.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科技救灾减灾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林业》2008,(3):16-22
竹林 1.受害类型 弯曲。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而致冠梢下垂甚至着地,单株竹竿弯曲成弓形。冰雪融化后弯曲竹会自然恢复,对竹林影响较小。 折断。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折断,且撕裂长度常不足1米。  相似文献   

12.
友谊公路位于南宁市南面,是通往吴圩机场的主干道,全长三十二公里,六十年代中期绿化,树种结构为:柠檬桉纯林(下称柠纯)、柠檬桉×台湾相思×粉单竹(下称混Ⅰ);柠檬桉×台湾相思×广宁竹(下称混Ⅱ)等。树高15—25米,林带宽度平均40米左右。郁闭度0.5—0.9。研究目的是探讨公路不同树种,不同结  相似文献   

13.
河南博爱竹林是中原地区宝贵的竹资源。近年来,博爱县优良乡土竹种——甜竹受到了竹竿锈病的严重危害。文章调查了竹竿锈病的分布状况,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方法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鄂南赤壁市对优良纸浆竹种粉单竹Bambusa chungii McClure.、花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绿竿花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Striatus’进行了造林、育苗试验以及受冻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竹种的产材量均高于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且表现出粉单竹>花竹>绿竿花慈竹。粉单竹和花竹2a生竹秆、绿竿花慈竹1a生竹秆成苗数最多,结合911生根粉处理取得的效果更佳。3个竹种均具有抗低温冻害的能力,适应鄂南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证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厦门著名的“筼筜湖”、“筼筜渔火”、“筼筜夜色”等之“筼筜”竹名进行考证,认为筼筜竹是一种厦门地区广为分布的禾本科竹亚科竹属单竹类大型丛生竹类植物粉单竹。  相似文献   

16.
在广东竹区,主要有两种竹大象虫为害。 1.竹直锥大象虫Cyrtotrachelus loneimanus Fabricius俗称直锥、直咀、笋尾蠄。已知为害青皮竹、粉单竹、水竹、崖州竹、绿竹等丛生竹。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湖南、台湾等省。 2.竹横锥大象虫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f俗称横锥、横咀、流尿虫、夜锥虫。已知为害粉单竹等丛生竹的粗笋。分布于广东、广西。此两种大象虫均属鞘翅目象虫科,其成虫的外部形态很相似,常被误为同种。为此,我们于1971年,在广东西江林场对两种竹大象虫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给单枝竹属Bonia Balansa种质资源的保育和开发提供依据,对广西单枝竹属资源及其分布开展调查,并进行了秆型、秆高、叶长、叶宽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单枝竹属竹种资源丰富,在25个天然居群共收集单枝竹B.saxatilis、芸香竹B.amplexicaulis和箭秆竹B.saxatilis var.solida等2个种、1个变种的106份种质;单枝竹属竹种在广西集中分布在21°57′~25°57′N,111°06′~106°29′E,海拔100~800 m之间的岩溶地貌区,呈现箭秆竹、单枝竹、芸香竹自北向南天然分布规律,单枝竹、芸香竹分布存在重合现象。秆型存在4种类型:1直立且秆梢挺直型;2直立但秆梢钓丝状下垂型;3攀援型;4匍匐型。秆高、叶长、叶宽形态差异显著,单枝竹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宽、秆高、叶长;芸香竹和箭秆竹依次均为秆高、叶宽、叶长。单枝竹属资源及其表型变异丰富,具有种质挖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红壳竹(Pnyllostachys iridescens)又名红竹、红哺鸡竹、菜竹、衣竿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为中乔木状竹类,竿高达8—12m,径可达8cm,笋箨紫红色。红壳竹集笋用、材用和观赏于一体,其竹笋粗壮产量高,笋肉肥厚质细味鲜美,非常适合鲜食,用它制作的笋干色泽和柔软性好、口感极佳、且产量高;其竹竿通直,壁厚,性坚硬,韧性好,竹材经晒耐用。可用作建筑支架、蔬菜大棚支架,船篙、农具柄、晒衣竿等,也可由机器加工成篾,供编织高级凉席和坐垫;其竹竿刚劲挺拔,枝叶翠绿,竹笋红色鲜艳,箨叶长而红黄绿色相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观赏园艺竹种,非常适宜城镇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19.
在绵延起伏的群山中,越城岭修篁茂竹,拥翠泻青,散生竹、丛生竹、混生竹,似层层叠放的绿毯,翠秀无边。越城岭堪称广西竹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你游走在越城岭中,可以看到毛竹、风尾竹、方竹、箸竹、摆竹、粉单竹、吊竹、刚竹、紫竹、淡竹、观音竹、金竹、苦竹、箭竹、绿竹、慈竹、筱竹、吊丝珠竹、撑篙竹、  相似文献   

20.
沿海地区具有经济发达、生产技术先进等优势,该地区拥有竹类植物25属250多种,约占全国的一半。竹林面积约170万hm~2,占全国竹林面积(334万hm~2)的50.9%。从中亚热带往北是散生竹分布区,其中毛竹约有120万hm~2,从南亚热带往南,以撑篙竹、粉单竹、青皮竹、麻竹、绿竹、吊丝竹等丛生竹较普遍,约有29万hm~2。当前开发的项目有:造纸、人造板、竹笋制品;竹制品和竹建筑;竹饮料;观赏竹种等。发展沿海地区竹业经济应注重保护和发展现有资源,提高其利用率,还须加强横向联系和合理布局竹业加工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