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6月27日将3 5万尾平均规格为2 2g 尾的金鱼放入0 267hm2试验稻田,放养密度为13 125万尾 hm2。经3个月的饲养,产金鱼3 3万尾,平均规格达20 5g 尾,成活率为94 3%,投饲料300kg,节肥860kg hm2,水稻增产600kg hm2,经济效益显著。实验证明稻田养殖金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徐亚超  翟林香 《水产科学》2004,23(11):33-34
河蟹(Eriocheirsinensis)可进行稻田养殖,既收获稻谷,又促进农业增效,是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笔者于2003年6月11日将4 5万尾平均规格5~6g/尾的河蟹放入3 73hm2的试验稻田中饲养,平均放养密度1 2万尾/hm2;经过3个多月的饲养,收获河蟹2015 7kg,平均规格达55~60g/尾,成活率8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6月,我们水产养殖试验组,在我校种植养殖综合试验场内0.487hm2的稻田中投放规格为3~5g的幼蟹6050只,经4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于10月底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结果,每667m2平均收成蟹37.4kg,产值5984元,每667m2平均产稻628.6kg,纯收入4992.7元,比对照田增收4112.7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养蟹试验相田的选择养蟹试验稻田选在我校种植养殖综合试验场内,面积0.487hm2,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且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适合养蟹。2养自试验相田的结构改造2.1加高加固田埂为了防止满水后逃蟹,…  相似文献   

4.
浅谈全州县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全州禾花鱼的历史渊源 全州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桂东北地区就有了稻田养鱼的记载,到唐末五代利用稻田进行稻鱼生产已较普遍,清代乾隆盛世时曾把全州县的“禾花鱼”列为贡品,之后家家户户都有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习惯。1954年,国家农业部、广西商业厅、桂林专区农林水利局及苏联专家就禾花鱼品种专程到全州进行了考察,认为禾花鱼肉质鲜美,全州稻田养鱼两全其美,宜大力发展,《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为此专作记载。19世纪60年代,全县稻田养鱼超过6666.7hm2。“文革”期间曾把稻田养鱼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批判,该品种几乎濒临灭绝。据统计,1977年,全县稻田养殖禾花鱼仅有96hm2,保留下来的禾花鱼亲本由于在群众中自繁自养,近亲繁殖严重,导致该品种优良性状退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稻田养鱼才再获“生机”。  相似文献   

5.
翟双且 《内陆水产》2006,31(8):14-14
稻田生态养殖是使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立体开发利用的养殖模式。2003年,笔者在一块0.8hm2稻田进行罗氏沼虾稻田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稻田选择本次试验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  相似文献   

6.
针对盘锦地区稻田扣蟹养殖存在产量低、规格小(200~360只/kg)、严重制约成蟹养殖健康发展的实际问题,经过多年的不断试验、示范,连续三年实现水稻不减产,稻田扣蟹养殖产量1 125 kg/hm2,养成规格120~160只/kg的好成绩,提出了蟹苗选择、放养密度、饵料投喂及稻蟹病害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凌继忠 《内陆水产》1997,22(2):24-24
泥鳅又名鳅鱼,是一种分布广、耐低氧,适应强、食性杂的小型鱼类,常见于底泥较厚的湖汉、池塘、沟渠、稻田等浅水水域,喜栖于静水水域的底层,适合稻田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殖泥鳅,每667m2稻田可产泥鳅75kg左右。1稻田选修凡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一般能旱涝保收的稻田,面积为667—1333m2都可以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稻田还要加工整理,一要加固和筑高田埂,设置水泥防逃板,水泥防逃板高度为70cm,其中要埋入田泥15-20cm,各水泥板相接处用水泥勾缝;二要在稻田内开挖鱼沟和鱼溜,鱼沟的形式有“目、田、井”等类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北地区稻田养殖的模式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达5 600 000 hm~2,但稻田养殖面积利用率仅为2%,主要为稻田养鱼和稻田养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近年来,辽宁省的稻田养殖80 000hm~2,发展较快。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引进了稻田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发展具有特色的稻田养殖模式。当前,东北地区稻田养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进一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殖,又称稻田养鱼,是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我国水稻田约有2500多万公顷,其中在目前条件下可养殖面积约1000万公顷,但至2000年全国已养殖的稻田面积仅占养殖稻田面积的1/7,其进一步开发的稻田养殖潜力还十分诱人。现将我国稻田养殖的现状分析如下: 1.历史沿革 我国稻田养殖历史有2000年以上。据考古新发现,早在公元前100年以前,陕西勉县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发现有稻田养鱼模型。稻田养殖的明确记载,始于北魏贾思勰的《魏武四时食制》:“郫县子鱼  相似文献   

10.
李志忠 《淡水渔业》2000,30(9):20-20
青虾学名为日本沼虾 ,是淡水虾类重要养殖品种之一 ,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养殖周期短、市场价格高等特点 ,稻田养殖青虾是充分利用稻田资源 ,提高稻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系统工程 ,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特点。是振兴农村经济 ,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稻田工程建设1 1 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 ,面积可大可小 ,一般以 2 0 0 0 - 70 0 0m2 为宜 ,底质要求是肥沃 ,保水性能好的粘壤土。1 2 田间工程建设。包括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环…  相似文献   

11.
黄鳝Monopterus alba (Zuiew)稻田养殖(Rice Field Culture)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富荣 《现代渔业信息》2001,16(7):22-24,21
2000年,在3户农民的8671m^2稻田中进行了黄鳝稻田养殖试验。结果:第667m^2黄鲜产量,产值分别为93.2-129.7kg,3075-5188元、1380-2718元。本文探讨了黄鲜稻田养殖的稻田工程、苗种、放养、耕作方式、饲料开发、病害防治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沛县稻田养殖自1994年起步,至今已发展稻田养蟹6400hm~2(9.6万亩),虽然近年河蟹价格一直下滑,但运用了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河蟹的出池规格和产量,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做法是:1加强水质管理首先对稻田养蟹工程作了高标准的规划、开挖,要求养殖田1~1.33 hm~2(15~20亩)1方。太大,不便于管理;太小,水质不稳定,底栖生物数量少,水温变化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方式有池塘、河沟、入水面围网和稻田,稻田养殖在水产养殖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近年来,稻田养殖面临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稻田养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袁志明 《内陆水产》1997,22(2):10-10
为了建设好宁乡稻田养鱼基地县,进一步探索传统稻田养鱼改进方向,我们承担了省水产局下达的《稻田养殖南方大口鲂试验》项目,1996年6月5日至11月7日,在本县回龙铺乡白云村立新组0.36hm2稻田中实施。经过省、市、县专家现场验收,每667m2产大口鲶24.6kg,其中最大个体0.9kg,尾均重0.45kg;每667m2产水稻986kg,鱼种74.5kg,瓜菜382kg,产值3059.4元,获利2012元。现将主要过程和技术措施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稻田选择及整理1.1.1地点和条件:稻田临近住房,管理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壤PH值为6.8,有效采含量大于75…  相似文献   

15.
北方稻田系列化养殖河蟹高产试验报告李晓晴,王运来(营口市老边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关键词:稻田,系列化养殖,河蟹,高产为了扩大河蟹养殖水域,挖掘稻田的生产潜力,探索稻田系列化养殖河蟹的路子,我们从1993年5月到1994年10月在老边乡东台村金作奇承包的...  相似文献   

16.
蔡九锡 《水产科学》1994,13(2):30-31
北方地区稻田蟹种养殖技术蔡九锡(盘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近年来北方地区大力开发稻田种植面积,这给农村发展蟹种养殖提供了方便条件。稻田养殖蟹种优于坑塘养殖.稻田定期上水,水质新鲜,溶氧充足,稻秧均匀的布满田间,给蟹种生长和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稻田通...  相似文献   

17.
赵林斌 《齐鲁渔业》2007,24(11):29-29
稻田养殖泥鳅投资少,管理方便,既增产水稻又增加水产品,并且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泥鳅的身价越来越高,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在我县利用稻田养殖泥鳅热潮已悄然掀起。2006年我县孔津湖稻田生态养殖示范区养殖泥鳅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10 kg,渔业产值3 800多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择在5块总面积1.44 hm2的连片单季稻生产田中,放养7~9 g/只和13~15 g/只不同规格的杂交虎纹蛙种,经过90天左右的养殖,每公顷单产稻谷5 939.25 kg,蛙7 539.45 kg。结果表明,投放杂交虎纹蛙在稻田养殖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虎纹蛙能有效地控制水稻虫病害,稻谷种植完全不喷施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19.
钱续 《淡水渔业》2002,32(4):26-27
稻田养鱼有许多成功的养殖模式 ,其中以草鱼为主的放养模式最为常见。然而 ,由于各地气候环境以及养殖习惯的不同 ,在草鱼的放养量、搭配品种的选择及其比例上不尽相同 ,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养殖效果。为了探讨适合我省稻田养殖的最佳放养模式 ,作者在榆中县青城乡进行了主养草鱼与各搭配品种间不同比例对稻田养鱼增产效果的试验研究 ,以期为推动全省稻田养鱼大面积实施提供参考。1 试验材料和方法1 1 稻田 :选择该乡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保水性能好的四块 (编号Ⅰ—Ⅳ )稻田 ,面积 2~ 5亩 ,按稻田养殖工程建设要求开挖鱼溜、鱼沟 ,加高田埂…  相似文献   

20.
刘善成 《水产科学》1996,15(4):23-23
泥鳅的稻田养殖刘善成(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沈阳110031)关键词:泥鳅,稻田,养殖泥鳅俗称“水中人参”。泥鳅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的养殖品种。一、稻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