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以对春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3项主要因素为决策变量,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甘肃春小麦生产区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频数寻优,定量化选出了灌区春小麦实现高产的综合农艺栽培措施优化组合方案,分析讨论了各因子及其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了产量≥8 000 kg/hm~2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2.
汕优晚3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杂交稻汕优晚3在安顺地区中早熟杂交稻区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主要农艺措施的产量效应及交互作用。通过模拟寻优频数分析得出了与这一新组合特性相宜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三因子回归最优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控制水分条件下棉花高产优质的施纯氮量、密度、灌溉定额等三项农艺措施间的关系,建立了总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与三项主要农艺措施的函数模型;通过数学模拟筛选出了每公顷产皮棉1875公斤,霜前皮棉1650公斤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地膜棉花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施氮肥量、化控量及果枝数等5项关键性的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通过3年的研究和多点信息反馈示范试验,建立了地膜棉花产量形成的农艺措施反应模型.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响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信息反馈示范试验表明,运用优化栽培组合方案其增产幅度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黑龙港区旱薄地小麦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归旋转通用组合设计,以田间试验测定的参数,建立黑龙港区旱薄地小麦产量对综合农艺措施反应的五元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借助电子计算机,解析栽培因子的产量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统计各项农艺措施取值的概率分布,优选出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该区旱薄地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施转回归设计,对陕西水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密度、肥料、缩节胺等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密度>缩节胺>尿素>硫酸钾>二铵。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效应,获得了≥1875kg/hm2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通过反馈示范,提高了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施转回归设计,对陕西水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密度、肥料、缩节胺等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密度>缩节胺>尿素>硫酸钾>二铵。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效应,获得了≥1875kg/hm2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通过反馈示范,提高了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最佳模拟配合法的要求,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起杂交晚稻汕优产量与诸多农业措施的数学模型,经电子计算机仿真试验、寻优,决策出适宜本地生态条件的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实施本方案指导大田生产取得了高度吻合的效果,与常规栽培相比,亩产量高,而且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1987年试验基础上,1988年继续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密度、氮素、单株果枝数及缩节安化控四项农艺措施进行综合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产量、成铃分布、亩果节回归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筛选出亩产子棉225kg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给出了该优化组合最佳的成铃模式和分布特点。此外,还给出了该优化组合的亩果节数、蕾铃脱落率的动态变化曲线,为该优化方案实施时提供诊断指标和参数。  相似文献   

10.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措施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1988年在山西省屯留试点进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谷子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氮、磷和农家肥五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优化方案经1988和1989年的示范对比和小面积推广,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原理,对玉米新品种兴农5号在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表现进行研究,从而选择出田间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最佳组合,并制定出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该品种在推广中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西地膜棉花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山西不同生态棉区皮棉产量与密度、氮、磷、钾施肥量及化控次数(用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应,明确了各栽培措施的主次。通过模拟进优待选了不同产量等级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不同生态棉区制定棉花高产优质决策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夏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优化决策及生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播期(x1)、密度(x2)、追纯氮(x3)打顶留果枝数(x4)、去蕾果枝数(x5)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夏棉农艺组合措施、群体动态、成铃分布及产量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建立起皮棉产量、霜前花两个目标性状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兼顾高产、优质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是合理的。同时研究了夏棉高产优质的群体生育动态,找出了看苗促控的管理指标及成铃分布状况和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影响彼此消长的互变关系, 进而模拟出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明确了夺取夏棉高产优质的主攻方向,实现夏棉高产优质。达到667m2产皮棉60 kg,霜前籽棉2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为5月20~23日播种,密度7.3~7.5千株,追纯氮11.04~12.0 kg,打顶留果枝数8.4~8.7个,去下部1个果枝的早蕾。  相似文献   

14.
草地早熟禾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与优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草地早熟禾高产数学模型,解析了试验因素的产量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并优选出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确定了置信区间,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油菜产量的高低是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使蜀杂1号油菜产量有一个新的突破。用系统工程原理,采用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目前我县大面积示范的早中熟优质油菜蜀杂1号进行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分析本试验栽培措施对其产量的影响,寻求措施的优化参数,以获得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该品种的规范化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在高肥地对优良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的主要栽培措施基施纯N量、追施纯N量、P2O5、K2O及基本苗等与小麦产量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建立的产量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高肥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为高肥地小麦丰产增收及农艺措施的合理运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对内香2550播期、栽培密度、秧龄和氮肥用量等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产量≥10.8t/hm2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即播期4月7~10日,密度(2.15~2.33)×106苗/hm2,秧龄15~18 d,施氮量181~206kg/hm2.  相似文献   

18.
临9303高产高效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优良小麦新品种系临9303的主要栽培措施基施纯N量、造施纯N量、P2O5、K2O、及基本苗等与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建立的单位面积产量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临9303小麦单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为良种良法配、丰产增收及农艺措施的合理运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密度和施氮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均匀设计,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密度和施氮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通过对皮棉产量模型的分拆,筛选出皮棉产量≥1350kg/hm^2的优化农艺组合;密度9.25-10.22万株/hm^2,施氮247.6-280.3kg/hm^2,同时提出不同肥力下密度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求丰抗十号小麦在冀东平原的优化栽培方案,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的原理,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把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的可控因子——播期、播量、灌水、施肥时期和施肥水平作为变量.选择产量、净产值等六项指标为目标函数,通过多点试验、微机运算,完成了数千个组合的动态仿真和统计分析.筛选出亩产200、300、400公斤左右净产值在80、100、120元以上的三个区组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同时,根据本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小麦生育要求,找出五个不同产量区间的优化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