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张卓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101-106
被王德威先生评为“有别于‘感时忧国’的文学正统”的胡兰成于五四之后形成了对于“中国文学的作者”独到的诠释。他将中国文学作者划分为士与民两类,并分别论述士与民的文学及文学精神。将士的文学精神概括为“礼乐文章的自觉”,把民的文学精神刻画为“好玩”与“喜反”。同时,胡兰成对士与民的文学之关系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发现了民的文学与士的文学兴盛期交替出现,阐释了士与民的文学之间教化与被教化的关系。同时将士与民一同安放在中国千百年来深邃而现实的人世礼乐风景里,认为他们同是人世礼乐风景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2.
欧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1949-1955年的<人民文学>呈现出主流叙事与另类话语两种话语形态并存的局面,另类话语的特异存在显示了其与主流叙事偏离的同时,又有着对主流意识做出妥协与让步的精神态势.站在创作主体和编辑主体的双重视域下,从创作主体的边缘文本向主旋律妥协、编者主体于矛盾中的顺势而变以及双重视域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从而见出<人民文学>在主流意识影响下的基本特色与潜在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初,靳占忠教授出任原张家口高等农业专科学校校长并兼任《高等农业教育》杂志编委。从那时起因为工作关系与其相识,并有较多接触,直到他调任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至今仍与我保持联系。通过十年来的交往和编审他向《高等农业教育》杂志投来的多篇稿件,使我逐步发现他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与管理系统涌现出的又一位颇有造诣的新秀。其研究论文有深度,有亮点,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其对农业和农业教育的浓重情感。他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儿子,有着深厚的"三农"情结;他在大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年民族精神包括自强精神、贵和尚中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精神,它同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成长主题是文学界普遍关注的文学现象之一,早在五四时期就受到了以鲁迅和冰心为代表的文学界的关注,抗战爆发后社会的动荡使得这一主题又转化成对"反抗"的宣传,十七年文学中"成长"被打上了集体的烙印,80年代后,文学现象中的成长主题得以突破,作家的写作维度不断开拓,主体意识的建立,使得文学开始从身体发现和梦想追逐等方面关注个体成长,体现了作家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刘曙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研究人的实践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改变。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质 ;在马克思看来 ,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性 ,要消除“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实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陈晓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文学翻译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对翻译结果静态的、微观的文本分析,还要展开对翻译全过程和翻译主体、接受主体的动态、宏观的文学和文化研究.文章结合文学、文化和翻译主体分析的方法,解析"杨宪益现象",兼论文学翻译者主体性要素的构成. 相似文献
8.
岑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2):112-115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艺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集中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文艺生态思想, 以及古代文人关于生命理念的内在察觉。本文力图从《文心雕龙》中的生物学暗喻、文学本体论中的生态学含义以及美学理念中的生命意识等角度探询其丰富的生态和谐观念。 相似文献
9.
张国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4):13-16
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的关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在80年党的建设历程中,对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的关系问题不断探索,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次的理论创新。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江泽民飞”讲话对党建理论的发展,增进党的建设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典范--竺可桢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向科学人文阶段转变,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竺可桢在浙江大学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可堪称"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典范"。本文从自身素质、人才目标和办学实践三方面,具体阐述竺可桢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及现实意义,希望对深化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12.
唐代诗歌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永恒的艺术越力和审美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高峰。产生这一特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唐代综合国力的强盛,古今中外同类例证不胜枚举。唐代诗歌的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表现了唐代士人渴望展示才华和人生价值,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②多层次多侧面地描写大自然的优美壮丽,折射出时代的繁荣和鼎盛;③在爱情诗领域里,也同样挥洒得感天动地,美艳雄奇,酣畅淋漓而不失温柔缠绵之致;④即使是表现离情别绪、家国之痛这类感伤题材,唐人也涂抹得气势磅碑、深沉博大、豪情浪漫,表现出坚挺、达现的唐人民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