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湖南省主要类型水稻土有机磷形态分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 Bowm an- Cole有机磷分级体系 ,以湖南省几种主要母质发育的稻田土壤为材料 ,对供试耕层土壤不同形态有机磷的含量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各形态有机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构成水稻土的有机磷主要是中活性有机磷 ,有机磷组成随水稻土母质、肥力的不同而不同 .就同一耕层土壤而言 ,各形态有机磷的绝对含量及其占有机磷总量的比例从大到小顺序为 :中活性有机磷 [(10 2 .4± 48.7) mg/ kg,47.5 5 % ],中稳性有机磷 [(6 8.0± 2 7.5 ) m g/ kg,32 .17% ],高稳性有机磷 [(30 .8± 16 .3) mg/ kg,15 .5 7% ],活性有机磷 [(9.4±6 .6 ) mg/ kg,4.71% ].供试耕层土壤的有机磷总量及其中活性有机磷和中稳性有机磷均与土壤有效磷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供试剖面土壤的有机磷总量及其占全磷的比例和各形态有机磷绝对含量一般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2.
镉污染水稻土防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以湖北省大冶县罗桥与辽宁省沈阳张士灌区镉污染区为研究对象,进行镉污染现状调查、水稻盆栽模拟试验和田间现场试验,探讨土壤含镉量状况与水稻吸镉量的相关关系,适宜的耕作栽培措施和改良剂和制水稻吸镉的作用,镉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等,以提出镉污染水稻田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宣州区低产水稻土的主要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技术,分析了改良技术实施后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天然沸石改良冷浆型水稻土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冷浆型水稻土上施用天然沸石,能够增强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使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增加,并能提高水稻对氮磷养分的吸收量和水稻对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天然沸石的施用还改善了冷浆型水稻土的质地组成,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土壤中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同时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大。但沸石的施用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加快吉林省蛟河市水稻低产田开发、改造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水稻单产,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试验,探索出一条适合蛟河市冷浆型水稻土的综合改良栽培技术。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水稻低产田面貌,平均增产幅度达20%~25%,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6.
水稻土镉污染与水稻镉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2个品种水稻都是根累积的Cd含量要高于茎叶和稻壳、糙米,即根>茎叶>稻壳>糙米;在水稻的茎叶细胞中,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细胞可溶性成分,细胞器Cd的分布量较少,即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及膜部分;随Cd浓度增加,茎叶中的Cd积累量极显著增加,各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均显著增加;根据国标GB 2762-2005对大米中Cd的限最标准(≤0.2 mg·kg~(-1)),水稻土土壤总Cd临界值分别为2.0mg·kg~(-1)(博优225)、3.1 mg·kg~(-1)(矮糯).因此,在污染土壤上宜选种食用部位重金属积累低的水稻品种,以减少人类吸收重金属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南方低产水稻土约占常年种稻面积1/3的实际,以黄泥田、白土、潜育化水稻土、反酸田/酸性田、冷泥田5类典型低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阐明障碍因素—创新改良技术—研创改良产品—集成改良模式”为研究主线,历时10余年,完成了“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5年,在宁远县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稻田VIP镉污染控制技术的小区和大田示范试验,分析农艺性状,对试验区域的土壤pH值和糙米镉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IP控制技术对水稻田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土壤pH值较试验前有明显提高,土壤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采用低镉品种加施用生石灰的效果极显著优于施用生物菌肥,早稻稻米含镉量明显低于晚稻稻米含镉量,实现了镉污染农田土壤中生产的稻米镉含量降低61%,达到国家稻米安全生产的目标(镉含量0.2 mg/kg),但对生育期、产量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标准农田水稻土有机质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浙江省87.5万hm-2标准农田水稻土耕层有机质含量的调查发现,全省标准农田水稻土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1 g/kg,与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时水稻土有机质含量相比,有机质平均含量略有下降,同时变异系数增大.从不同区域看,无论是平原区还是丘陵地区有机质含量10~20 g/kg和≤10 g/kg的农田所占比例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浙江省标准农田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存在降低趋势.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农田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因素,提出今后土壤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剂在镉污染稻田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典型的镉污染稻区长沙县江背镇、北山镇开展了重金属修复剂“镉康”的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修复剂“镉康”对水稻增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施用修复剂能够降低水稻各部位对镉(Cd)的积累,降低土壤有效Cd的含量,且随着修复剂用量的增加,降镉的效果越明显.江背镇、北山镇施用量分别达450 kg/hm2、600 kg/hm2时,降镉效果达显著水平.施用修复剂1 500 kg/hm2可使糙米镉含量降低约0.05 mg/kg,同时,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0.17 mg/kg(江背镇)和0.64 mg/kg(北山镇).  相似文献   

12.
赤泥对Cd污染稻田水稻生长及吸收累积Cd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1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赤泥施用量对酸性Cd污染稻田(潮泥田)水稻生长及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施用量为4948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高,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了水稻有效穗的形成。同时施用赤泥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减少水稻Cd累积。与不施赤泥的对照相比,施用赤泥3000kg·hm-2的处理水稻增产12.4%(P<0.05),水稻根Cd降低22.0%(P<0.05),糙米Cd(0.14mg·kg-1)降低40.8%(P<0.01),并达到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当赤泥施用量增至9000kg·hm-2时,土壤pH提高12.0%(P<0.01),有效态Cd含量降低24.9%(P<0.05),水稻根系、茎叶和糙米Cd分别降低55.7%(P<0.01)、54.5%(P<0.01)和69.9%(P<0.01)。表明利用赤泥修复中轻度酸性Cd污染土壤是可行的,并能起到改良土壤和促进水稻增产的效果。试验所用赤泥重金属含量很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将赤泥大面积应用于酸性Cd污染稻田还需要系统研究应用参数,并采取农机配套和激励机制来鼓励农民自发行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2种典型水稻土(潜育型、潴育型)为试材,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铜、镉在水稻土中的单一和竞争吸附-解吸情况,并利用吸附分配系数对铜和镉在水稻土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等比例条件下水稻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亲和力为铜大于镉,吸附能力潴育型水稻土明显大于潜育型;与单一体系相比,竞争条件下水稻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均明显降低,但解吸率则明显升高;铜和镉的环境风险随p H升高而减小,且铜和镉共存时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连续两年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水分管理(淹水灌溉、干湿交替灌溉和湿润灌溉)条件下,生物炭和鸡粪复配对红壤镉污染钝化修复效应和稳定性及其土壤氮磷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经过连续两年钝化修复处理,与第一年实验各相应处理相比,第二年的稻谷产量增加幅度为2.7%~5.1%(P>0.05).长期淹水灌溉、干湿交替灌溉和湿润灌溉下,钝化处理后土壤交换态镉含量显著降低,连续两年钝化修复土壤有效镉含量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钝化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稻米中Cd含量,第一年降低率为34.5%~44.4%,第二年降低率为31.7%~45.0%,水稻根镉含量最大分别降低了33.6%和25.1%(P<0.05).钝化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长期淹水处理、干湿灌溉和湿润灌溉下水稻根表Fe(Ⅱ)含量分别增加27.3%、59.1%和65.0%(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根表Fe(Ⅱ)含量和根表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r=0.61),糙米中Cd含量和根表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56),与根表Fe(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r=0.51).连续两年钝化修复,各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间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施用钝化剂对镉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镉污染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主要酶活性及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种群结构为指标,采用熏蒸提取法、常规酶学分析和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等方法,研究石灰(L)、钙镁磷肥(P)、海泡石(S)和腐植酸矿粉(H)4种钝化剂储备性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稻田储备性施用钝化剂对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及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但施用石灰和海泡石可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分别降低33.0%和33.8%,施用钙镁磷肥使Nmic增加44.9%;施用钝化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限,仅海泡石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增幅达19.0%)。T-RFLP的结果表明,施用海泡石和腐植酸矿粉可使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且4种钝化剂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导致原有T-RF片段缺失和新的T-RF片段产生,表明施用钝化剂在镉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使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3种理化性质不同的水稻土上添加不同浓度的镉,盆栽玉米,研究了镉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浓度为0.05—30.0mg·kg-1土添加范围内,当外源镉大于2.0mg·kg-1土时,玉米明显表现出叶片失绿,植株矮化,根短小稀疏,生育期推迟,严重者减产甚至无产量,玉米籽实的含镉量随镉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种水稻土中,外源镉对河沙泥田的污染影响最大,灰泥田最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自1980年调查以来冀东滨海稻区耕地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分析了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原因,提出了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镉、铅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金属在土壤中大部分具有稳定、积累和不易消除等特点,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人类产生危害.由于镉的毒性最强,铅的分布最广,所以成为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重点与热点.针对目前发现的修复植物多存在生物量过低、修复种类单一等缺陷,对镉、铅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原理、特点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了论述与比较,并提出...  相似文献   

19.
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冲洗油污土壤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冲洗流速及运行方式为影响因素,以冲洗有效孔隙体积数相同时累积冲出油量为考核目标,进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冲洗油污土柱正交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冲洗试验条件下,LAS的冲洗流速明显小于TritonX-100;在同样的冲洗有效孔隙体积下,LAS冲出油的总量相对较多,但冲洗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影响LAS冲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运行方式,影响TritonX-100冲洗效果的主要因素则是冲洗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