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隔1年不制种,2年也用不完中国玉米杂交种生产经营在2006年形成积压顶峰,其标志是积压量最多,生产面积历史最大。是一个历史分界岭。从2003年,全国玉米制种面积快速地向西北地区转移,到2006年达到顶峰。据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杂  相似文献   

2.
师祎 《甘肃农业》2002,(6):25-26
种子是农业科技和各种生产资料发挥作用不可替代的载体,是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根本要素,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只有建立稳定的良种生产基地,才能保质保量地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我省有着20年的玉米制种历史,生产的种子商品性好,是玉米制种的理想基地.近年来,玉米杂交制种规模发展迅速,2001年全省玉米制种面积达到40万亩,2002年达到80万亩,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玉米杂交种子调出省,已成为我省河西地区带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泽县是河西地区乃至全省的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基地之一,年繁育玉米面积2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6%。近年来,随着玉米种子生产企业的增加和玉米制种面积的扩大,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呈蔓延态势。据2007—2008年调查,制种玉米瘤黑粉病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62%,平均发病率达27%,平均减产幅度达8%;个别组合(品种)发病率达45%,减产幅度达20%以上。对种子生产企业和制种农户均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扎实做好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控,对保护该县玉米制种生态环境,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赤峰地区为内蒙古杂交玉米的主产区,具备玉米生产和制种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较成熟的基层制种经验,2006年赤峰地区的制种面积约1.6万hm^2。制种的成败取决于种子质量的好坏,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笔者结合多年玉米繁种的教学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提高玉米杂交制种质量的关键性措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2005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2400万hm^2,全国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26.7万hm^2.生产玉米杂交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然而,在玉米杂交种制种过程中,常出现结实率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河西地区制种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西地区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玉米杂交种生产基地,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hm2左右,产量达3.0亿kg,占全国玉米制种总产量的60%以上。但长期以来受粗放耕作、重茬种植、施肥单一等不良耕作方式的影响,制种玉米产量逐年下  相似文献   

7.
<正> 且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绝大部分是单交种,由于单交种制种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种子生产数量。河南省1984年风调雨顺,制种产量高,全省却积压了玉米单交种子3500万公斤,造成种子部门严重亏损。1986年天气干旱,制种产量低,形成1987缺种,供不应求,给玉米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怎样解决我省玉米种子余缺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几年研究,我们认为玉米单交、三交、双交种综合利用是解决玉米种子余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屯留县地处上党盆地,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无霜期长达160天,种植玉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屯留县玉米种植面积为2.6万公顷,玉米制种面积达1.1万公顷。玉米生产对全县的农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屯留县玉米制种中纹枯病日趋严重,已发展到大田玉米。  相似文献   

9.
邓澍 《现代农业》2006,(3):12-13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玉米优势主产区,也是我国的杂交玉米种子主要生产区之一,具备了玉米生产和杂交玉米制种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近几年来,我区的玉米制种业有了较大的发展,2004年我区的玉米种子生产面积达50万亩,2005年更是突破了60万亩,我区生产的杂交玉米种子除满足区内生产用种外,一大部分种子还销往其他省、市、区,也有区外的种子企业直接到我区预约制种、繁种。玉米制种业已成为一些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疆地区的气候在种植的商品种子从颜色、光泽度及发芽率上都有着非常巨大的优势,且种子收获后具有脱水快、产量高的特点,因此对于玉米规模化制种有良好的培育优势。当前新疆玉米制种面积占到了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的20%左右。基于此,重点以新疆地区的玉米生产制种技术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这种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农业》2015,(4):5
<正>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甘肃省去年加快推进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了海南南繁科研和鉴定基地建设,不仅使甘肃省制种基地在全国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而且为玉米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玉米制种已带动农民增收30亿元,成为河西走廊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去年,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23万亩,产种量4.78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2%和48%。为加快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甘肃省出台了2014~2020年种业  相似文献   

12.
1我国玉米杂交制种的现状 我国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大约34 500万亩,每亩若按3公斤用种计算,每年需种量在8~10亿公斤,如果制种产量按每亩200公斤计算,全国玉米制种每年都有上百个品种,面积大约在400万~450万亩,大部分集中在我国北方几省,如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等春玉米区,近年又向新疆拓展,由于制种基地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受天气等自然条件所制约,种子年际间总产量变幅较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机制又不健全,对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都存在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昌吉市制种玉米生产发展很快,推动制种玉米生产规模快速发展原因:一是昌吉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种子生产;二是昌吉市通过多年的制种玉米生产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三是农民看到了制种玉米的生产效益,积极性高;四是昌吉市具备了完整的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  相似文献   

14.
民和县地处湟水灌区,光源充足,自然隔离条件好,非常适合杂交玉米制种,特别是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潜力较大。从2006年开始,地膜玉米杂交制种平均每666.7m^2产量由248kg提高到320kg,创造了民和县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最高水平,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我国制种玉米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的15%,在制种玉米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抽雄作为玉米制种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种子的质量,是保证种子质量最关键的一环。近几年由于人工费上涨给玉米去雄工作造成很大压力。新疆博州地区从2011年引进美国彼格约翰农业机械公司PDF752D型八行玉米去雄机,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该机的性能特点及在田间的作业效果、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上升,对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我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主要在甘肃和新疆,面积集中、风险较大。本文作者对川南丘区杂交玉米的高产优质制种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2010,(9):52-52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杂交玉米制种产业,打造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品牌基地,4万多公顷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1/5,产量占全国1/4,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县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种子工程实施以来,我省种子产业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发展。其中:以玉米杂交制种为代表的制种业发展较快,我省已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玉米杂交种子第一调出大省,成为名副其实的种子生产大省,仅2003年全省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就达到108万亩,生产种子4.2亿kg,占全国年玉米种子需种量的50%以上,为全国的玉米生产做出了贡献。如何进一步提高玉米杂交种的质量.生产精品种子是做大做强甘肃种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提高王米杂交仲子制件质量主要措施谈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甘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制种产业的迅速壮大,加工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再加上市场价格的拉动,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水  相似文献   

20.
<正>乌苏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全年≥10℃积温3 600℃;年日照时数4 400小时,无霜期175天。乌苏市拥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在玉米制种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乌苏市每年玉米制种面积均在5.3~6.7千米2。但繁育基地制种玉米产量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制种玉米在生产上结实性差是主要的原因。玉米结实性差主要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玉米果穗秃尖、秃尾;二是果穗缺行少粒,穗轴弯曲;三是整穗结籽很少,呈"花棒"甚至呈空棒。通过几年实践摸索,现分析总结出制种玉米结实性差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