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动物王国”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州府景洪坐车到昆明出差,路过关平时,听到客车驾驶员说,你们看山上有两只大象。顿时,全车人象触电似的,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到不远处大象的身上。此时,客车还慢慢停了下来,让两只大象从山坡走到公路对面的河  相似文献   

2.
趣谈泰国大象丁建民泰国在亚洲被称为“大象之国”。这不仅是因为泰国大象多,更为主要的是,泰国人把象视为“益友”及生活中的好帮手。在泰国,到处都可以看到大象的形象(包括活的象及其各种工艺品、印刷品、雕塑等);人们培驯和使用大象更为普遍。这里仅举二三例:驯...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南亮村公所,到处都是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水源丰富。碱水塘也很多,是野象栖息的最理想场所。多年来,我一直注意观察这里的大象,发现它们的主食是:野芭蕉、(木董)棕、象耳多果、三丫果、竹笋、砂仁嫩叶等。这些植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乡德宏,曾经是野象出没的地方,史籍上有“古乘象国”之称。虽说今天这里已很难找到野象的踪迹,但一个个与象有关的地名,仍然保留了下来,离我们寨子不远的象滚塘,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象滚塘,顾名思义,即象打滚嬉戏的地方,直到二十多年前,那里都还有象群出没。我们寨子,三四十岁的人,大都见过野象,而我,直到长大后,离开我们的寨子,到外面上学工作后,才在北京昆明的动物园里见到了大象。同时也只能靠动物园里见过的大象,来想象当年象滚塘的野景,这对我来说不能不带点悲哀的色彩。象,在我们景颇族的心目中,是幸福、吉祥的象征,特别是白象,更是神圣之物。直到今天,景颇人家每盖起新竹楼,都要用金黄色的茅草扎成金链扣和金象牙,装饰在新竹楼的两端,以示生活的  相似文献   

5.
廖涛 《绿色科技》2013,(10):18-20
指出了人象冲突问题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和生境的破坏,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对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参考文献等方法,认为人象冲突形成的实质原因是:生境的破坏、取食物种的减少和习性的变化、现代交通的切割、人为的主动侵犯和亚洲象的报复行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完全解决人象冲突的问题是不可能达到的,人象冲突在有大象的国家普遍存在,这不仅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大象的长期保护也是不利。对人象冲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对一些相关的部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位神奇的女士,能够解读不同环境下大象叫声的含义,是非洲草原上聆听大象心声的"象语者",草原上1500多头大象是她的亲密朋友;她是全球最权威的大象行为研究专家,为了近距离地接触大象,她每天与象群相随记录它们的行为,三十余年久居非洲从未间断,已将肯尼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如今,同样为了大象,  相似文献   

7.
悠然下山     
<正>森林里的动物举办比"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高呼: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声。  相似文献   

8.
李永杰 《森林与人类》2003,23(10):16-19
佤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敬象的习俗。佤族的历史与大象有着渊源关系,传说在遥远的年代,佤族先民就是以大象为向导开辟家园的。  相似文献   

9.
林区公路选线的优劣直接影响投资和开发效率,既往选线是先作踏查,大致确定线位后再作实测。这次是在象片上选线再到现地定测。为此,在新泻县利用放大象片和1:50000地形图进行900m林区公路象片选线勘察试  相似文献   

10.
大象是陆栖动物中最大的哺乳动物.从外表看,大象有点笨头笨脑,实际上,却非常聪明能干. 大象有一种神秘的语言——叫声。象专家们已记录了二十五种叫声,并破译了十五种,从嬉戏或招呼朋友时喇叭似的高吭叫声直到小象发出的尖锐呼喊声.此外,大象还能发出一种低频率的隆隆  相似文献   

11.
她是一位神奇的女士,能够解读不同环境下大象叫声的含义,是非洲草原上聆听大象心声的“象语者”,草原上1500多头大象是她的亲密朋友;她是全球最权威的大象行为研究专家,为了近距离地接触大象,她每天与象群相随记录它们的行为,三十余年久居非洲从未间断,已将肯尼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如今,同样为了大象,她离开了恋恋不舍的草原,这位纤弱的学者为了阻止血腥的象牙贸易给大象种群带来的灾难单枪匹马地奔走四方,不遗余力地拯救她的“巨型”朋友们。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多年对小猫、老鼠和雀鸟动物进行研究,发现动物也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例 如,小猫会偏向用某边掌来拍打在眼前摇晃的东西。大象也有左右撇子之分——这个有趣的发现是英国动物学家马丁对亚洲象做行为研究的结果。原来,每头大象在日常生活时都会个别地倾向把鼻子摆向左或右,即每头象都会较喜  相似文献   

13.
最大的陆生动物──珍稀的象沈钧远在五万年前,在葱绿的黄河两岸遍布着大象的足迹,到距今三千多年前,在河南地区还群居着大量野象。但由于人类大面积毁林,黄河两岸失去植被,大象的分布区大为缩减,大象被迫越过黄河,跨过长江。一直到明末,在湖南、两广和云南一带,...  相似文献   

14.
命债     
我欠下了一笔为数不小的命债 ,是对蜻蜓。回想起来 ,我曾经那样地无视蜻蜓的生命 ,那样暴虐、残忍地对待这些娇小、柔弱的精灵。这种负疚 ,将使我抱愧终生。人类骨子里面可能潴留有“新生纪”哺乳动物贪婪、嗜杀的本性 ,现代人的狩猎就是一例 ,人在狩猎中甚至比狼吃小羊、狐狸吃鸡还要凶狠得多、狡诈得多。比如 ,人疯狂地射杀大象 ,只是为了得到象的牙齿 ,残忍地生擒雪豹 ,只是为了剥去豹的皮毛。童年时代的我 ,当然没有捕猎大象雪豹的能耐 ,甚至连打下一只飞鸟的装备也不齐全 ,于是便把全部力量和智慧用来对付那弱小的蜻蜓。那时开封城里水…  相似文献   

15.
大象复仇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地中海英国舰队的三个水手来到伦敦动物园的象馆前。在那里 ,象有一个自由活动的场所 ,它让孩子们骑在自己的身上 ,或者用鼻子拾起地上的食物 ,所以特别招孩子们喜爱。突然 ,大象看见了这三个水兵 ,它勃然大怒 ,喘着粗气向水兵跑来。还没等水兵们明白过来 ,大象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卷起了一个水兵。然后把这个水兵狠狠地朝地下一摔 ,可怜的水兵呜呼哀哉了。剩下的两个水兵狼狈逃窜 ,但是发狂的大象紧紧追赶他们 ,又用鼻子卷起一个水兵。就在发出恐怖的叫喊声的同时 ,四周的人又听到闷重的肉体撞击地面的声音。剩下的…  相似文献   

16.
密林中的哨兵与大象肖文华西双版纳,全国独一无二的亚洲象故乡,素有“大象王国”之美称。这里大象多,关于大象的奇闻趣事也多。边防军人屡屡与大象遭遇,真是险境四伏。野趣横生。大象洗车去年秋季的一天。我和小王同驾驶员老张一行三人,乘北京吉普沿着密林掩盖的简易...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竹区,主要有两种竹大象虫为害。 1.竹直锥大象虫Cyrtotrachelus loneimanus Fabricius俗称直锥、直咀、笋尾蠄。已知为害青皮竹、粉单竹、水竹、崖州竹、绿竹等丛生竹。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湖南、台湾等省。 2.竹横锥大象虫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f俗称横锥、横咀、流尿虫、夜锥虫。已知为害粉单竹等丛生竹的粗笋。分布于广东、广西。此两种大象虫均属鞘翅目象虫科,其成虫的外部形态很相似,常被误为同种。为此,我们于1971年,在广东西江林场对两种竹大象虫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柳赞     
故乡如金似玉的黄柳啊!我如此痴爱你,胜过挺拔的白杨、多姿的垂柳……我参军离家后,转战南北,每打一次胜仗,那黄柳的影子就象母亲微笑的面容一样,走进我甜蜜的梦乡。我的故乡尽是起伏连绵的沙坨。有人问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开玩笑地说:“沙  相似文献   

19.
新林 《新疆林业》2002,(2):34-34
千百年来,人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为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世界各地的人们规定了形形色色的动物节。 大象节 泰国首都曼谷以东450公里,有个小城素辇,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象节。素辇曾是古 罗的中心,素有“大象之帮”的美称。大象节于每年11月的第3个周末举行,人们挑选出长相“漂亮”,身材“健美”的大象,给他们披上彩带、盖布,挂上小铃铛,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参加节日庆典。庆祝活动由检阅战象开始,头戴古式盔甲,手持矛剑,威风凛禀的武士骑在战象背上,重现了13世纪泰国人民争取独立时的威武场面。节日的主要活动是训象表…  相似文献   

20.
大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我去云南西双版纳,意外地听到一个关于大象用猴子捞月的办法救援同类的事。一头大象不慎掉进深沟,几经周折还是无法上来,于是一头母象就用强有力的长鼻钩住一棵大树,另一头大象用鼻卷在了这头大象的后腿上,第三头照此办理,并逐个将身体探到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