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者对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近40年来育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等不同育种方法及在梨果实性状遗传规律方面取得的成就等。并对未来的育种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60年梨育种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培育的梨品种及矮化砧木代表品种主要特性进行了简介,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9— 12月笔者在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所进行梨杂交育种的合作研究 ,因而对新西兰果树育种过程中采用的手段、方法 ,以及育种方向和现状等进行了一些了解。新西兰在猕猴桃育种和生产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在梨的育种和生产方面鲜为人知 ,主要原因是新西兰的梨栽培面积小 ,缺乏品种资源和育种材料。新西兰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广泛收集梨的品种资源和育种材料 ,并积极开展育种工作 ,力图利用新西兰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短期内培育出世界一流的梨品种供商业化开发。1 育种历史  新西兰的梨育种计划主要是由新西兰最大的一家园…  相似文献   

4.
简要论述了梨的生长特性以及国内外梨的遗传变异、育种目标、遗传规律及先进的育种技术,其中包括杂交育种、芽变选育、辐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并提出了我国梨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梨抗寒品种的选育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梨源产于我国 ,英文名称Pear,学名Pyrusspp .(梨属 ) ,是主要的温带果树。目前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的有东方梨和西方梨两类 ,其营养价值高 ,耐贮运 ,具有良好的鲜食、加工性能 ,受到人们欢迎。我国梨树栽培面积 1 998年统计为92 .4万hm2 (公顷 ) ,产量 641 .5万t(吨 ) ,居世界之  相似文献   

6.
DNA分子标记在梨育种上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DNA分子标记概念及种类;综述其在梨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鉴定、指纹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等方面的应用;展示其在梨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邓秀新 《园艺学报》2022,(10):2063-2074
过去的60年,中国柑橘遗传改良与品种选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据统计,在中国重庆、武汉等地建立的柑橘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圃、愈伤组织库分别保存了1 700多份芸香科材料和100多个柑橘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调查,发掘到道县野橘、莽山野柑、红河大翼橙等多个野生种及迷你野生柑橘——单胚山金柑;发掘的‘资阳香橙’已作为砧木应用于产业。累计选育柑橘新品种122个,包含121个接穗品种和1个砧木品种,涉及宽皮橘、橙、柚等主要柑橘类型。上述接穗品种88.5%来自芽变和实生选种,余下的11.5%来自人工创制的变异,包括杂交、诱变和细胞融合等途径产生的变异;改良的性状主要是无籽、熟期和色泽等。在育种技术方面,组学技术全面应用于柑橘遗传改良,完成了甜橙等柑橘主要类型的基因组测序,发掘到柑橘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基因,如控制多胚的基因CitRWP等;建立起柑橘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体系,为柑橘基因组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基于单株二维码标签的梨育种数据管理与采集系统,提高梨育种田间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对标签的制作材质、封装方法、悬挂方式等在田间适用性的观察试验,筛选出适宜梨育种群体使用的二维码标签;结合条码识别与移动终端App技术,开发出基于梨属植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的梨育种信息管理与采集系统,并与传统人工记录方式对比数据采集效率。【结果】适宜梨育种群体使用的单株二维码标签制作与悬挂方式为:红色覆膜铜版纸热转印树脂碳带条码,热塑封后用U型钉以统一方向固定;梨育种数据管理与采集系统实现了梨种质资源与杂交群体的基础数据存储、田间数据采集,以及文档、图片等档案的集中管理等功能;与手工采集数据方式相比,系统手持终端采集效率提高了约25%。【结论】设计的二维码标签成本低廉、经久耐用、田间辨识度高,可同时兼容常规编码体系和手持终端的扫码识别,适宜用作梨种质资源及杂交育种群体的身份标识;研制的系统实现了梨育种信息的田间快速采集与传输,确保育种数据的统一和完整性,提高数据采集记载效率。该系统也适用于苹果、桃、柑橘等其它木本果树。  相似文献   

9.
该文综述了我国梨的生产概况和品种结构,按照系统、果实性状、果肉属性、果皮色泽和果实成熟期对品种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国内外梨主要育种国家的育种目标和育种技术;对适宜辽宁省栽培的11种自育梨品种和2种梨砧木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新品种权的保护愈来愈受到重视、品种需求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专用品种的培育亟待加强,有色梨发展将继续提速,以及品种的综合特性迫切需要提高,将成为梨品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红皮梨育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以红皮梨“火把梨”为杂交亲本之一的5个组合637株杂种后代的观察研究看出:果实大小的遗传倾向与作者及其他一些研究者过去提出的“梨杂种后代果实平均大小大多小于亲中值”的结论不相一致;果形的遗传倾向表现为卵形对扁圆和长圆形为显性,雪花梨的纺锤形果形遗传力很强;果实色泽的遗传倾向表现为褐、黄、黄绿对红色均为显性,红色出现的比例为9.2%(廿世纪×火把梨)和33.3%〔鸭梨×火把梨);果实风味的遗传表现为甜对酸为明显显性,但在廿世纪x火把梨的后代中则酸占优势。根据杂种综合性状选出的92-2和59-49(均为幸水x火把梨的后代)两个优系果实品质优于与其同期成热的新水和幸水;红色优系74-32、74-35和68-40(幸水x火把梨)果大、色泽鲜艳、品质优、耐贮。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我国梨品种资源的创新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近十年来,国内通过育、选及地方品种的挖掘选优等手段和途径获得了100多个优良的梨品种,也引入了50多个优良梨品种。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一些代表性优良品种的性状和特点;在对这些品种资源进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总结了某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某些种(品种)独特的育种利用价值,对创新的特点和手段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今后梨品种资源创新的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梨矮化砧木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梨矮化砧木的选育及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国内外梨矮化砧木的选育研究进展、梨矮化砧木在生产中的应用、梨矮化砧木嫁接亲和性及矮化机制研究、梨矮化砧木组培扩繁技术研究等方面内容。列举了一些应用实例,对矮化砧木的选育、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导法测定龙香×早酥等三个杂交组合杂种后代的抗寒性,通过生物统计学方法研究杂种后代电解质渗出率综合平均值R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梨抗寒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种后代趋中变异,平均抗寒水平介于双亲之间,但有超亲植株出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长豇豆新品种的研究现状,同时对长豇豆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性、早熟性、抗虫等与育种相关的遗传规律和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杂交优势和灰色系统理论在育种中的运用作了介绍,并对今后育种科研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针菇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针菇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马士和(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武汉430070)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是目前世界上产量居第六位的食用真菌(1994年世界总产22.98万吨,张树庭,1995)。促进我国金针菇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梨果实部分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梨12个杂交组合、342株实生树为试材,进行了各组合亲本和后代的性状分析,探讨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梨果实大小为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个趋于变小,分离广泛,各组合杂种后代果个的传递力平均为75.2%,平均变异系数为37.5%,果个与亲中值、母本和父本的相关程度相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数量性状遗传,杂种后代分离较广,其组合传递力平均为100%。以浓香型大南果梨为父本的两个组合后代中分别出现15%和38.1%的浓香型品系。果形指数的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8.1%,遗传力为0.446。果心总体呈增大趋势;石细胞数量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7.
梨叶片培养与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刘翠琼  汤浩茹 《果树学报》2003,20(5):374-378
建立稳定、高效的叶片不定梢再生体系,是梨转基因成功的关键环节。影响叶片不定芽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基因型、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和氮源等。而基因型、抗菌肽的活性、稳定性、农杆菌的侵染力、抗生素的种类、浓度及标记基因的选择等则影响基因的转化。目前已有多种目的基因转入梨中,但受体再生率较低,转化方法单一,转化品种有限。综合有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梨叶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癌农杆菌介导Cry1Ac基因转化‘雪青’梨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雪青’梨叶片愈伤组织为外植体, 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Cry1Ac基因导入‘雪青’梨。698块愈伤组织和231个Kanr芽与携带表达载体质粒pBX203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共培养3 d后, 转入含50 mg·L-1 Kan的筛选培养基培养30 d, 15 d转接1次。结果表明,在MS + 5 mg·L -1 6-BA + 0.1 mg·L-1 IAA筛选培养基中, Kanr芽率为34.24% , 在1/2MS + 2 mg·L-1 IBA+ 0.5 mg·L-1 6-BA + 500 mg·L-1AC筛选培养基中, 15.58% Kanr芽生根。共获得再生植株32株, 经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 其中4株的基因组已成功导入和整合Cry1Ac基因。  相似文献   

19.
枸杞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枸杞种质资源研究、自然选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对枸杞育种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指出目前枸杞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枸杞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现阶段枸杞育种工作的原则和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