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南晚籼夜公细胞质(Y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华南晚籼迟熟品种夜公细胞质育成了Y型不育系,证明华南晚籼迟熟品种中存在着雄性不育细胞质。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优于野败,其不育系表现全不育,不育性稳定,恢保关系与野败相似,生育期遗传多样化,配合力强,已由其育成一批强优组合。由Y华农A育成的华优86和华优桂99 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强,表明Y型不育系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2.
大豆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是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本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在细胞核雄性不育系中,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系育性较稳定,个别不育系ms8、ms9育性受光周期、温度影响;核基因控制的部分雄性不育或不完全不育系的育性不稳定,如p2、msp、Arkansas突变体等,在光周期和温度发生变化时,育性也会随之变化;大豆光(温)敏雄性不育系88-428BY-827的育性主要受日照长度控制:在短日照(13.5~14.0 h·d-1)下雄性不育;在长日照(14.5~15.2 h·d-1)下雄性可育。在细胞质雄性不育中,RN型细胞质不育多数不育系育性稳定,个别不育系受光温影响育性不稳定;N8855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JCMS1A育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较稳定;M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育性也较稳定,后两种类型雄性不育仅对个别不育系做了相关报道,没有针对细胞质来源相同但细胞核来源不同的大量不育系做更深入研究。本文还阐述了大豆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性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玉米雄花不育材料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遂生 《玉米科学》1997,5(1):022-023
现有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C,T,S型不育型均为母性遗传。作者从1992年发现父、母本均完全可育,而其特定组合的F1完全不育的新一类玉米雄性不育材料。经几年观察此类材料后代,多数植株不育性状较为稳定。为此将此类父、母本可育,F1选择性不育的雄花不育材料定义力“特殊雄性不育型”,简称““特型”,以示区别。  相似文献   

4.
以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中S群的S、M、R与21A及C群的Rb、Es等多种细胞质为背景,采用回交转育的方式,完成了6048雄性不育自交系的选育,不育株率与单株不育率均达100%,不育性稳定。6048可作为在玉米雄性不育育种和生产应用的雄性不育细胞质资源,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对T-、M-和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反应克拉斯诺达尔农业科学研究所在M-型和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础上进行选育杂交种的良种繁育。把有前途的杂交种转为不育基质的第一阶段必须检验自交系对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反应。这就有可能定向利用自交系(作为父...  相似文献   

6.
白菜型油菜品种、自交系与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回交至BC2F1,再用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系与BC2F1测交,花期研究测交后代育性变化规律及定株定时观察白菜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与29A、广丰A、阿油A三种白菜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育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26个测交后代中,雄性不育的占23.1%,恢复可育的占7.7%,介于两者之间或育性分离的占69.2%.在南方白莱型油菜中发现能完全恢复育性的自交系。白菜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性较其他三种不育材料稳定.可为油蔬两用的南方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的不育源。  相似文献   

7.
获得玉米杂交种的新途径Φ.H.等玉米良种繁育机械化是以利用不育的细胞质为基础的。但是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不稳定,并且性状表现与不育类型的栽培条件有关。在杂交田的不育母本植株中出现可育的杂株会造成杂交种含有非杂交母本种子的其它杂种。在械机化播种中批量使用这...  相似文献   

8.
关于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研究及其在杂交玉米良种繁育中的应用已进行了20多年。例如研究了C型细胞质对杂交种及其相似系的不育性和可育性表现的影响,揭示了育性恢复的多基因性(Rf4Rf5Rf6),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许多不育性保持系的基因型并根据Rf基因...  相似文献   

9.
8 5EA是通过电子束辐照获得的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89AR是通过辐射结合远缘杂交获得的新疆小麦亚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T型不育系 (Tcms)是采用核质互换获得的具有提莫菲维小麦 (T .timopheevi)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 1993~ 1998年连续 5年恢保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85EA和 89AR不育性容易稳定保持 ,育性又较易被恢复 ,恢复源较宽 ,除T型不育系的恢复系对其有较好的恢复性外 ,普通小麦品种 (BPM15,农大 8812 2等 )对其也有较高的恢复力。对同核异质的 3类不育系 (85EA、89AR、Tcms)与优良恢复系杂交的杂种F1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 :三类不育系杂种的产量优势存在显著差异 ,它们依次为 89AR >85EA >Tcms,85EA和 89AR的杂种优势大于Tcms,而 89AR的杂种优势最高。以上结果表明 ,85EA和 89AR在生产上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育性恢复的遗传机制尚未查清。玉米雄性不育的所有3个主要cms类型.即cms-C、cms-S和cms-T,都是由核不育恢复基因(Rf)来恢复。在cms-T的情况下,Rf1和Rf2两个显性基因,是育性恢复所需要的(Duvick等,1961;Snyder  相似文献   

11.
授粉控制系统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关键一环。其中,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CMS)是目前较理想的授粉控制系统之一,创制新型的授粉系统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芥菜型油菜莫利(M. arvensis)CMS是印度Prakash等人于1998年创造的一个新型油菜细胞质系统,该系统不育系育性彻底稳定,无不良胞质副效应,目前在印度已应用于芥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本文综述了该不育系统的创制、雄性不育基因研究、恢复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以及该系统在芥菜型油菜育种上的应用,旨在为油菜杂交种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具T、M、C和N(正常)型细胞质的玉米杂交种,以确定雄性不育细胞质对产量和植株形态性状的影响。着重弄清基因型×细胞质互作的特殊性,以选择杂交种基因型和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的最佳搭配。方法对T、M、C和N型细胞质玉米单交种的产量及形态性状进行了研究。为组成杂交种  相似文献   

13.
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支撑体系是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高粱杂交种单产的大幅提升与核质型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改良密不可分。迄今,已育成A1、A2、A3、A4、A5、A6和9E 7种不同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的细胞质因子已标记在线粒体DNA(m tDNA)上,采用线粒体基因组RFLP技术能区分不同的雄性不育细胞质。用高粱材料测定不同高粱细胞质不育性的育性反应,形成了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籼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3个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7个籼型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配组,观察了51个组合的F1、19个F2及6个BC1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培矮64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对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强恢复基因;6311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时具有1对弱恢复基因;360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但没有恢复基因。进一步利用4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311S组合F2群体中4个温敏核不育株与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配组,研究了杂交F1的育性,表明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对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在不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是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的关键。由此提出了选育不育细胞质背景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温敏核不育背景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测恢研究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F型雄性不育系是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本研究利用364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与F型雄性不育系FA杂交配制F1,测定其育性恢复性。结果表明,49个小麦品种(系)对F型不育系具有完全恢复性,其F1的自交结实率(国际法)达到甚至超过对照(黄淮冬麦区主栽品种周麦18),这些材料可作为FA的恢复系供进一步研究利用。这一结果说明,小麦F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较易恢复。另外,7个小麦品种(系)对不育系FA不具有恢复力,可用于转育新不育系。从364个组合初选出15个组合,经超标杂种优势分析,7个组合表现更优,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潜力,需进一步升级试验、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16.
徐一兰  唐海明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06,20(Z1):446-452
综述了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类型、不育特征、遗传特性及其近年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类型、不育特征、遗传特性及其近年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高粱异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近几年来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反应、育性遗传、生理生化、胞质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育种和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开辟A3型细胞质源以及A4、9E、A5、A6型等不育细胞质源,选育异胞质雄性不育系,将会在育种与生产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合型恢复株作母本,纯合型显性核不育临保系作父本去雄杂交,经过自交和测交筛选,转育了一份对细胞质不育和对显性核不育均为恢复的广恢品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育性分离世代中,利用不育细胞质和显性核不育双重不育性对恢复基因传递的鉴别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目标基因型的选择机率.是转育广恢品系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粱非迈罗细胞质A3TX398为不育源,以铁恢180为基础材料经连续6代回交转育,于2004年育成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180A,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具有育性稳定,配合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为高粱杂交种的选育开辟了新途径,对A1、A2型保持系的提前测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