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乔良 《云南农业》2005,(11):21-22
秋茧生产是蚕茧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生产环节,是蚕农增收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养秋蚕与春蚕大不同,受气候、桑树生长管理、病害发生重等的制约,尤其是秋蚕易感染蚕病,秋蚕较春蚕难饲养。本文从布局、培管、控病、饲育等方面,全面阐述养秋蚕提质增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汉友 《新农业》2001,(7):46-46
辽宁省属二化性蚕区。春蚕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秋蚕的放养,因此,养灯春蚕不但可以增加放养春蚕的收入.同时也给秋蚕放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近几年由于干旱,给春蚕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致使春蚕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给广大蚕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在春蚕已上山.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今年又是一个春旱的年份、在干旱的条件下,如何养好春蚕是广大蚕农所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干旱的条件下养好春柞蚕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桑蚕生产上常见的蚕病主要有脓病、软化病、僵病等。春蚕期一般发病较少,秋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蚕病的发生较春期多。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凤城市春蚕生产的重灾之年。严重的干旱和蚕寄蝇爆发,使春蚕大面积减产,全市春蚕平均单产仅18千粒,比正常年景减产40%,导致秋蚕种茧不足,千粒种茧价格暴涨到700元的空前高度。弟兄山镇放养春蚕63把,尽管受灾严重,但平均单产仍达到21.6千粒,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20%,每把产值平均达0.97万元,实现了灾年减产不减收的效果。镇蚕业站通过以下几项工作,为蚕农增收奠定了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根据各地历年养蚕的经验,饲养春蚕,气候条件好,叶质好,并且饲养间隔时间长,每年春蚕的单张产量都比其它季高,质量比其它季好.20世纪80年代以前,多数地区采用冬修养春蚕,春蚕大眠起开始边采叶边伐条,夏伐的桑园一般不养夏蚕,养正秋蚕、晚秋蚕和晚晚秋蚕.  相似文献   

6.
柞蚕饰腹寄蝇俗称蚕寄蝇、蝇蛆等,是为害柞蚕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宽甸县多年来一般发生年份寄生率在30%以下,严重发生年份在30%-80%,大发生的年份寄生率达100%。如不用药防治,不仅影响春蚕产量,而且会导致秋蚕用种严重短缺,影响全年柞蚕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 家蚕以桑叶为食料,从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建造蚕体,维持生命和生产丝物质。因此,桑叶的营养价值和实用价值,势必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为了明确不同桑品种的叶丝转化率,即茧层生产效率状况,曾选用湖桑32、湖桑7、湖桑199、湖选四个品种,于1986年秋蚕期进行了饲料效率比较试验,初步探明了桑品种间饲料率的差异程度。为了进一步明确上述四个桑品种春蚕期的饲料效率状况,又于1987年春蚕期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趋势与1986年秋蚕期基本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秋蚕比春蚕难养。要养好秋蚕,必须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认真消毒,预防蚕病。养蚕前蚕室周围打扫干净,清除垃圾、杂草。蚕室用清水洗刷,蚕具在河塘中清洗后暴晒。蚕室要刮去一层土,填上新土。  相似文献   

9.
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的连续饲养,养蚕环境中病原体增多,秋蚕极易发生各种疾病.秋季蚕病防治应把好以下三关: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09,26(4):116-116
1孵卵 时间与柞叶萌发生长情况相适应,一般春蚕在放养前15d左右,蛹经感温后于茧内羽化成蛾,秋蚕在放养前8~11d进行。孵卵温度,由头、胸、腹3部分组成。春蚕(包括一化性品种)适温为20~22℃;秋蚕适温为22—26℃。宽1.8~2.2cm,相对湿度,长3~4cm,春蚕为70%-75%;秋蚕为75%~90%。孵卵前或孵卵中用药液进行卵面消毒。孵卵后期卵鸣结束第4天,蚁蚕即破壳而出。  相似文献   

11.
秋蚕比春蚕难养。要养好秋蚕,必须做好以下七项工作。一、认真消毒,预防蚕病。养蚕前蚕室周围打扫干净,清除垃圾、杂草。蚕室用清水洗刷,蚕具在河塘中清洗后暴晒。蚕室要刮去一层土,填上新土。蚕室四周  相似文献   

12.
“三水”养蚕新技术1.喂清水给秋蚕添喂清水,可提高桑叶湿度及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其效果以早秋蚕最好,中秋蚕次之,春蚕和夏蚕效果不明显。给早秋蚕添喂清水,3回育与鲜叶4回育相比,全茧量提高13%,茧层量提高16%,茧层率提高26%。给中秋蚕添喂清水,2回...  相似文献   

13.
"春蚕靠火,夏、秋蚕靠风".夏秋季气温30℃以上,会对蚕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对此必须做好人工调节环境温度工作.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春蚕靠火,夏、秋蚕靠风"。夏秋季气温超过30℃,会对蚕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要保持蚕儿适宜生长、发育温度,必须做好人工调节工作。具体方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气候条件比较好,每年可多批次养蚕,夏秋蚕的饲养在全年养蚕中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正秋蚕,其发种量基本上与春蚕持平。但因夏秋蚕期气候条件恶劣,叶质较春季差,病原累积多,夏秋蚕易暴发蚕病。  相似文献   

16.
楚雄市每年饲养春、夏、秋、晚秋4期蚕,其中以春蚕为蚕茧生产的重点,但夏、秋2期由于气温高,桑叶生长发育快,可以多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是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夏秋蚕的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60%.但从楚雄市夏秋蚕的单产看,各乡(镇)、村之间高低相差悬殊.究其原因,认为夏秋期蚕病多损失大,是影响夏秋蚕单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要取得夏秋蚕的稳产、高产,关键是要控制蚕病危害.  相似文献   

17.
李明堂 《新农业》2011,(3):39-39
螽斯是柞蚕主要害虫,种类多、分布广、为害重,全国各柞蚕区均有发生。螽斯若虫、成虫均能为害柞蚕,成虫对秋蚕为害严重,为害率20%~30%,发生重的年份为害率可达80%,有的甚至蚕期就被"吃下山"。大部分种类只为害1~3龄秋蚕,优势种亦能为害秋期壮蚕。老龄若虫可为害4~5龄春蚕。成虫还能食害春蚕茧及秋蚕种卵。  相似文献   

18.
小蚕炕床育养蚕从温度、湿度、空气、营养等方面,都为小蚕的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炕床的加温、补温、保湿装置较为完善,即使在外温较低,气候干燥的春蚕期,也能保持蚕儿最适的温湿度。在外温较高的夏、秋蚕期,也能起到隔热、防止高温侵袭的作用。炕床育采取密闭方法.不仅能经常保持桑叶新鲜、充分满足蚕儿食桑要求,而且也促进了蚕的新陈代谢。小蚕炕床育采用间接加温。  相似文献   

19.
皖北蚕区一般1年养春、秋两季蚕(夏蚕饲养量很少),自10月上旬秋茧结束到来年5月上旬春蚕开始,约半年时间,蚕室基本闲置,如充分加以利用,可养3~4批肉用仔鸡。另外,由于肉鸡饲养和养蚕一样,要求防病消毒、加温保湿,因此许多养蚕设备也可通用,如加温保湿用的薄膜、地火龙、火炉及保湿棉布、干湿计等,在消毒设备方面,如喷雾器及消毒药品等。对蚕室具的充分利用,可大大节约饲养肉鸡设备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在楚雄市苍岭镇的晚秋蚕生产中,每年都有蚕病不同程度发生,甚至一些常年生产较稳的专业村也多有发生,致使蚕农经济效益较低,养蚕积极性遭受打击。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蚕病的发生与蔓延。1发病原因1.1蚕农防病意识差,造成环境污染春蚕、夏蚕、正秋蚕的饲养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蚕室、蚕具内的病菌,加之经过前三季蚕的饲养产生大量的蚕沙到处堆放,或直接倒在桑园里,使病原到处滋生蔓延,污染了蚕室、用具及桑叶,给晚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