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城市近郊小城镇旅游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青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23-10424
按照旅游吸引要素的不同,将城市近郊小城镇划分为三大类型,并对其旅游动力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都市近郊地带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活跃区.都市近郊地带由于受到城市经济的拖动和都市文化的影响,使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参与要素多元共生、城市推动性大、旅游需求多元并具有城市休闲空间功能等特点,还具有消费低、经营成本低、产业融合空间大和产业带动性大等比较优势.在这些特点和优势研究基础上,探讨都市近郊地带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获得有效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都市近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内涵及都市近郊对休闲农业旅游活动的需求价值;从都市近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相关法律政策环境问题、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运营问题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问题等角度揭示都市近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在发展历程中所遭遇的战略困境;给出都市近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配套政策与规划,运营战略和都市近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近郊型乡村旅游是我国起步较早,也是最主要的乡村旅游形式,但乡村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以天津蓟县常州村为例,针对该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品单一、缺少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统一规划、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从深度开发特色产品,加强规划、引导农户选择适合的组织模式,注重硬件开发的同时注意软环境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天津市城市近郊型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农村居民旅游动机与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居民增收、农闲时间增加以及消费观念转变,农民旅游市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文章以湖北省农村居民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农村居民的旅游认知、旅游动机、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农村居民旅游认知不足,旅游动机以休闲和增长见识为主,消费特征多样化,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旅游观念和旅游需求也待培育,未来市场潜力有待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6.
了解和分析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可以反映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完善和制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多元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对农村居民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有负向显著影响,而文化程度、贫困特征、农村居民的政策了解程度以及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认知对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据此,提出要加强政策宣传、切实保障失地移民的生计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河南省464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调查数据,选取最高学历、性别、年龄、外出务工经历、家庭人均收入、上网频次、参保状况作为自变量,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作为因变量,构建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个人特征对农村居民旅游意愿的影响及作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最高学历、外出务工经历、家庭人均收入、上网频次、参保状况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年龄无明显影响,据此提出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打造成都乡村旅游升级版——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重大工程项目,将通过大规模的国土整理,规模化、产业化、景观化地发展具有成都特色的农林产业景观、生态保育项目、都市近郊休闲旅游及相关高端服务业。本文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发展乡村旅游为例,从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出发,结合区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乡村旅游升级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乡村最根本的属性之一,也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灵魂。首先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业与文创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其次以河北省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优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旅游+”的核心概念,提出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体验为方式、以文创产业为载体、以艺术设计为提升手段的近郊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最后,通过河北省仝家窑村的设计实践,论证河北省近郊乡村旅游与文创产业艺术化融合发展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0.
金志庚  阳树英  欧阳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29-1531,1746
回顾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历史,指出国内外学者对其内涵、价值、发展方式、规划的方法与技术,及其生态过程和机理都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却罕见关于近郊与远郊生态农业之间差异的研究。有鉴于此,通过分析近郊和远郊的社会与经济基础、景观与生态系统结构的差异,指出具体旅游发展规划中,近郊与远郊生态农业旅游在整体发展思路、优先发展模式、配套建设、景观优化内容与方法上的区别,并以景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就两者的具体区别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笪玲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20-123
[目的]完善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为相似区域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以重庆市璧山县为研究对象,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并通过该类区域PSR模型的分析,探讨不同游憩带适宜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结果]通过充分考虑PSR模型下的区域特点,分别总结出城市游憩圈带、近程游憩带和远程游憩带的游憩地配置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及社区发展核心.[结论]乡村旅游社区开发模式的选择应当依托区域要素,构建合理发展机制,避免各种经济、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2.
郑文俊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606-1610
[目的]分析柳州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动机的“推力-拉力”因子,为柳州市及广西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柳州市为实证案例区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从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定量分析乡村旅游动机的潜在特征.[结果]柳州城市居民赴乡村旅游的主要推力因素为“乡村休闲放松”、“怀旧与新鲜感”和“商务需要”等旅游需求;主要拉力因素为“乡村自然与生活”、“乡村人文景观”和“农事活动体验”等旅游吸引力.[建议]加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促推城市居民出游;营造乡村休闲氛围,增强乡村旅游拉力;保护乡土景观资源,促进柳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城镇化是以旅游业为主要推动力的城镇化类型,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其过程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在旅游城镇化的进程中,当地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影响感知强烈并有其独特性。笔者以旅游业快速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武汉市黄陂区为案例,通过对黄陂区居民旅游城镇化感知的调查实证分析旅游城镇化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其经济发展;提升当地的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强化城镇辐射功能,推动村落变化。而其消极影响则体现在不同区位条件的居民从旅游业发展中获益不均且居民的部分旅游收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缺乏长期稳定收入;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加速乡村环境及景观的破碎化以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文磊  黄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51-6553
利用2006年9月~2007年1月对都匀市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都匀市居民的旅游偏好,并得出了都匀市居民旅游偏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首先重新审视了农业旅游和居民幸福感的定义,接着分析了农业旅游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旅游的综合效应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农业旅游的侧重点逐步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转变到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上来。最后从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的视角,提出了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强调发展农业旅游不仅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更要关注乡村居民的幸福诉求。  相似文献   

16.
绵阳市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结合四川省绵阳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了绵阳市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绵阳市在开发乡村旅游中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并提出了以城乡道路为骨架,依托“北部自然生态和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中部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区、南部生态观光旅游区”,构建绵阳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提高和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加快促进绵阳市乡村旅游价值的提升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国内外已展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有关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和妇女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基于前人研究和实地问卷调查的资料,论证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意义和模式,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妇女的作用及其影响,并以关中地区若干乡村旅游点为例,对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作实证分析,进一步探索和揭示了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参与的模式和妇女的作用,并对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琼海市乡村旅游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琼海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建立SWOT分析矩阵。在乡村旅游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现状下,从4个维度理清琼海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并针对各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雷怡  崔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90-5092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北京郊区蓬勃发展,为了接待游客而产生的"游客+农户"居住形式在京郊农村处处可见。以乡村旅游影响下京郊农村形成的"游客+农户"居住形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状、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得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各类景观进行生态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条件分析研究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景观生态综合指数(Ei)的范围为2.10~4.48,四级生态分区和五级生态分区比重占到一半以上,三级生态分区约为整个区域的1/5,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上较好;热带荒草地景观、热带灌丛景观、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水体景观生态质量相对较差,滨海红树林景观和热带农田景观生态质量一般,热带田园景观和热带疏林景观生态质量较好甚至优异;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背景提出4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观光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康乐型乡村旅游和人文型乡村旅游,并建议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