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不同种源/家系的细叶桉苗期叶脉密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3个种源、14个家系的细叶桉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种源、家系叶脉密度的差异以及各级叶脉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源间总叶脉密度和次级叶脉密度的差异极显著,2°主叶脉密度差异不显著,次级叶脉密度与总叶脉密度的比值在88.07%以上;种源地 China Dongmen 家系间的总叶脉密度、次级叶脉密度、2°主叶脉密度之间差异极显著,2°主叶脉密度与次级叶脉密度和总叶脉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次级叶脉密度与总叶脉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种源内家系间叶脉密度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
细叶桉不同立地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叶桉25个地理种源进行了2批不同立地种源试验,对4-6年生幼林生长表现和适应性,运用指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强轩桉种源间各怀状差异,山地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地片除第2批材积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探索短周期工业用材林造林树种,我们于1988年在湖南株洲开始对细叶棕13547,15370,14115,10186,13399和13303等6个种源进行引种试验,根据近7年立木蓄积生长和抗寒性等情况统计分析和评定,结论为:细叶桉6个种源的立木蓄积生长有极显著差异,13547和15370G两种源的种子原产地与试验地气候条件相似,是适应性强、立木蓄积生长量高的抗寒优良种源,可在与株洲气候相近的中亚 相似文献
6.
细叶桉家系选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年生细叶桉10个种源112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树皮厚度、PIL值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种源为评价单位时,在树高及胸径的表现上呈现出NSW种源总体表现较优,QLD次之,PNG较差的趋势。以家系作为评价单位时,具有显著差异。树皮厚度和PIL值在所有参试的家系中无显著差异,在今后的选育研究中可以不作为主要测定育种指标。综合筛选获得优良家系7个,分别为21、82、5、49、68、83、107号家系。在PNG种源中选择具有优良表现的家系作为主要育种群体材料,开展杂交选育等研究加以改良,将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与细叶桉8个种源生长性状与保存率的差异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除高径比外各性状的差异极显著,种源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43.25%~88.14%,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16.00%~65.01%;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间呈紧密的正相关,保存率与生长性状的相关不显著。3、5年生时尾叶桉14532种源和细叶桉13541种源在各自的树种中生长最优,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这0.09636m^2时0.04516m^3。经综合评价,细叶桉13541、13544和尾叶桉14532、14531为优良种源。估算了参试种源各个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8.
9.
10.
收集邓恩桉全天然分布区种源及其家系进行引种试验,以酷热严寒等极端天气的抗逆性表现,评估其对气候的适应性;采取多点试验联合分析法,回归分析各处理所有地区的生长信息,评估其对不同立地环境的适应性,建立起各种源、家系的生长模型。各种源性状优良,种源间差异不显著,整个天然分布区均为优良种源区;选出最佳种源地12个;优良家系46个,平均34.16 m3·hm-2·yr-1,径高比≥1:90、个体变异≤15%,木材材质好、造纸得浆率49%;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显著大于最佳种源;选优良单株250株,其中68株3年生时始花。区组间差异极显著,大多数种源、家系与地区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回归系数大,对生长环境敏感,要有好的立地条件才能发挥其速生特性。 相似文献
11.
对尾叶桉36个家系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相互间表型及遗传相关紧密,但与形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而形质性状相互间表型相关紧密。3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11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604m^3,是最差子代No.12号的2.68倍,是群体均值的1.52倍。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并估算了家系子代各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采自滇西南的13个西南桦种源的79个家系在瑞丽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在苗高和根长上差异显著(Pr0.01),同一种源家系间在苗高和根长上差异不显著(Pr0.05).经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LSD法),根据苗期表现初步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7个种源,分别为JC-1、JC-2、RL、CN、GM-1、GM-2和ZY-1;第二类为LC种源;第三类为LX种源;第四类包括4个种源,分别为JH、XM-1、XM-2和ZY-2.XM-1和ZY-2种源为优良种源,可在当地造林中使用,但需对造林后的生长表现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1986~1992年由澳大利亚提供史密斯桉种源12个,亮果桉种源17个,分别在保山、昆明、楚雄进行史密斯桉、亮果桉的种源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史密斯桉、亮果桉存在种源差异;从生长量、生长稳定性、抗逆性、桉油含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认为,史密斯桉15544、15092、12131种源,亮果桉12401、13281、14449、16636、16750种源是表现较好的种源,4~6年生史密斯桉优良种源,与直干桉对照相比,蓄积量的平均实际增益为58%;而3~4年生亮果桉蓄积量的平均实际增益为73%。史密斯桉含油量增益为57.4%。试验选择出以上述两树种种源可在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