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综合信息     
《林产工业》2009,36(4)
国家林业局规范人工商品林采伐国家林业局发出的《关于完善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的意见》,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人工商品林采伐的经营管理,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省天保工程区进行人工商品林合理采伐是实现森林三大效益和合理经营的需要,是解决还贷和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需要,其实施要点包括伐区调查、伐区作业设计、伐区施工。通过2003年的采伐试点,分析了人工商品林采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人工商品林采伐的基本情况和采伐必要性分析,总结了人工商品林采伐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此项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2001年在珙县开展的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显示了林农获益500万元以上、上缴各种规费300万元以上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阐述了人工商品林采伐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的体会和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预下达全国2006年木材生产计划的通知》精神,我省在安宁、双柏等51个县市和局、场开展了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2006年,全省共下达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量56.256万立方米,出材量43.095万立方米。为搞好这一试点,省林业厅制定了《云南省天保工程区2006年度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方案》。现将此方案的工作要点摘登于下。一、制定分解下达木材生产计划(一)试点县市、局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人工商品林资源状况,制定人工商品林采伐分解计划(包括采伐地点、采伐对象、采伐类型、采伐方式、采伐量、出材量等),报县市局领导小组同…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盐亭县根据绵阳市林业局下达的开展伐区调查和作业设计工作的任务进行了人工商品林采伐项目的设计工作。阐述了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盐亭县人工商品林采伐项目社会风险很小,已采取和计划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或消除社会风险,建议可以实施该项目,提出了其社会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内禁止对天然林进行商品性采伐,但如何对区内人工林施行商品性采伐,需要一个探索过程,原有的林木采伐管理办法已与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文中提出了改进人工商品林采伐的政策措施,并对完善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工商品林的合理采伐是实现森林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合理经营森林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贵州省2003—2004年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的必要性和实施情况,总结了采伐试点取得的成效,对采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9日国家林业局以林函资字[2004]99号《关于同意内蒙古自治区在天保工程区内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试点的函》批准我区2004年在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四市的13个单位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试点工作。采伐商品林蓄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制人工商品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林农的视角,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探讨非公有制商品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创新。提出以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型政府新视角及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采取不同的采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公益林,遵循林农意愿编制人工商品林经营方案,简化非公有制人工商品林的审批手续,取消育林基金改征环境绿化税,严格实行凭证运输制度,建立林地档案,公开林业生产要素信息等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外人工用材林经营方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国内外人工用材林经营方式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通过林工贸一体化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 实现人工用材林由分户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的转变, 将成为我国人工用材林经营方式的发展趋势; 其次, 对我国人工用材林规模化经营的现实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 在探讨林工贸一体化实现规模化经营内在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林工贸一体化经营是我国人工用材林规模化经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现行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资源采伐制度对于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经营者利益,以及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以森林限额采伐管理为核心的木材采伐许可证制度,尽管对于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曾经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森林采伐管理在目标、手段不一致,采伐管理政策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与制约中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为此,以森林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为基础,提出对于公益林和商品林、人工林和天然林、国有林和私有林等,必须实施森林分类采伐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3.
玉溪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营造了华山松人工林2万hm^2,并还以每年1333hm^2的造林速度递增,到2001年底,全市开展过抚育间伐的林地只占全市应抚育间伐林地面积的5.3%,在分析了未能全面开展抚育间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埔上林场杉木大径材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顺昌埔上国有林场33 a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设置标准地。分径阶选取解析木,以解析木的资料为基础,结合数学方法,对其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进行分析,研究林分各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并提出各因子的生长模型,确定了林分的主伐年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工程区内人工林资源和现行采伐管理政策的分析,探讨了对人工林实施商品性采伐的必要性、政策建议和有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商品人工林的环境管理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我国林业而言,大力发展人工林尤其是大力发展商品人工林,是保护稀缺的天然林资源和满足社会日益增大的林产品及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商品人工林作为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其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不完整,使商品人工林的经营具有病虫害多发、地力维持困难、生物多样性欠缺、生态系统不稳定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并对其预期经济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树立商品人工林环境管理的思想,制定符合我国国情、林情的商品人工林环境管理策略,是实现商品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新世纪我国生态良好文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后人工用材林的经营特点,提出在南方集体林区实施按面积限额进行林木采伐控制管理,并在分析按面积限额进行采伐管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按面积限额进行采伐管理的实施办法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依据相同立地条件下同龄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比较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实生苗造林保存率比扦插苗高,但两者均高于90%;2)扦插苗的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实生苗大;3)扦插苗及实生苗高生长和径生长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扦插苗表现出“高胖”的形态特征,而实生苗倾向于“矮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