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铝毒与钙镁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报导国外对土壤铝毒与钙镁营养的研究结果,综述子土壤中水溶性铝的形态及土壤土壤铝毒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作物耐铝性、铝毒与钙镁营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论述,而对二者的作用机理特别是钙镁营养减轻铝的毒害的机理也简要加以叙述,最后对土壤铝毒的诊断作了报导。  相似文献   

2.
硫镁钙营养不同配比量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8 年进行的早晚稻各两个品种(组合)、硫镁钙各3 个施用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硫缺乏,有效钙镁较丰富的土壤中(早稻),于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中量硫肥、镁肥和中低量的钙肥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和产量提高;在有效硫丰富,镁钙较缺的土壤中(晚稻),配施中水平的硫,中上水平的镁、钙有利于提高米质,并增加稻谷产量。在有效硫、镁、钙含量一般的稻田中,建议于常规施用氮、磷、钾的基础上,每公顷施用硫45 kg,镁225 kg,钙450 kg,有较好的高产优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叶面喷施钙镁肥对‘妃子笑’荔枝果肉柠檬酸积累的影响,分别以树冠喷布0.3%氯化钙(Ca)、0.3%氯化镁(Mg)水溶液和0.3%氯化钙、0.3%氯化镁(Ca+Mg)混合水溶液为不同处理,以树冠喷布清水为对照(CK),测定不同发育期果肉水溶性钙、水溶性镁、柠檬酸等含量变化及柠檬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作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含量呈“M”型动态变化趋势,Ca和Ca+Mg处理呈促进柠檬酸积累的趋势,而Mg处理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CK的ICL和Ca+Mg处理的CS酶活性分别与柠檬酸含量呈正相关;Ca+Mg处理的IDH活性与柠檬酸含量则呈负相关。果肉水溶性钙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水溶性镁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水溶性钙会抑制PEPC、ACO、CS这些酶的活性,仅CK的水溶性钙能提高PEPC的酶活性;水溶性镁能提高ICL和PEPC活性,对ACO、CS、IDH活性呈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喷施钙、镁叶面肥会影响果肉水溶性钙、镁含量,改变水溶性钙、镁等含量与柠檬酸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同处理通过影响果肉柠檬酸积累而引起果肉总酸含量变化;Ca和Ca+Mg处理可能通过积累更多的柠檬酸而抑制果肉呼吸作用,进而使果肉减少糖分损失。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需钾镁肥较多的作物。由于红壤中矿物质的分解淋溶强烈,加之多年来习惯于偏施氮磷肥料,致使土壤对钾镁元素的供给能力下降,影响了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此,近几年在缺乏镁的红壤土壤上进行了施用钾镁肥料试验,以探索不同施钾水平及其与镁肥的搭配,和施用钾镁肥对棉花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钙、镁是茶树重要营养元素,茶树对钙的反应较敏感,土壤钙含量超过1g/kg土时,茶树出现不良症状,而茶园土壤中钙不足,将阻碍茶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镁是茶树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镁会导致分解加速,降低同化能力,适量的镁可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茶树内在品质的提高.阮建云等对我国茶园土壤镁供应状况进行统计,交换性镁低于40mg/kg的茶园(0 ~20cm土层)达57.9%,张亚莲等统计湖南茶区土壤(0~15cm土层)交换性镁含量低于30mg/kg的茶园达58.6%.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的分析和评价,了解茶园土壤中钙、镁、钾的平衡情况,研究茶园土壤钙、镁和钾的关系,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钙、镁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发生的原因与矫正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病发生严重的蔗区的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探讨了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发生的原因;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进行了甘蔗黄化苗矫正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病主要发生在酸性较强的土壤上,pH值4.50,土壤有效铁、钙、镁元素含量较低。(2)甘蔗体内的活性铁含量低、活性锰含量过高,导致植株体内铁锰营养不平衡,是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病发生的主要原因。(3)叶面喷施铁、镁、硼、钙、钾、锌、氮等营养元素均能提高黄化苗的转绿率,其中,以喷施铁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镁、硼。  相似文献   

7.
3种辣木中氮、磷、钾、钙和镁元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双版纳不同树龄的多油辣木、狭瓣辣木和‘PKM1’辣木,在不同采收时期采收部位中的氮、磷、钾、钙和镁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辣木氮、磷、钾、钙和镁元素的含量总体呈现出氮钾钙磷和镁的趋势;叶中氮、磷、钙和镁含量高于茎,钾含量低于茎。氮和磷含量夏季低于冬季,镁含量夏季高于冬季;多油辣木和‘PKM1’辣木中钾和钙含量夏季高于冬季,狭瓣辣木钙含量夏季低于冬季;嫩梢中氮和镁含量低于老梢(除狭瓣辣木外),但磷、钾和钙含量高于老梢(除多油辣木外);1年生树龄嫩梢氮、磷、钾和镁含量为狭瓣辣木多油辣木和‘PKM1’辣木,12年生树龄氮含量为狭瓣辣木多油辣木和‘PKM1’辣木;氮、磷和钙含量为1年生树龄12年生树龄,钾和镁含量为1年生树龄12年生树龄。  相似文献   

8.
研究施用酸性土壤改良营养液后大棚酸性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态铜、锰、锌、铁含量的变化趋势。依照有关标准和土壤农化分析方法,测试了不同月份土壤pH值、交换性钙、镁和有效态铜、锰、锌、铁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酸性土壤改良营养液能有效提高试验区土壤pH值;随着改良液施用时间延长,试验区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铁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区土壤有效锌、铜、锰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46份芦笋种质资源各器官中氮、磷、钾、钙、镁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笋各器官中氮、磷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根叶母茎;钾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母茎叶根;钙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根母茎叶;镁元素平均含量由为根≈嫩茎母茎叶。芦笋的嫩茎中5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较高,嫩茎中氮的含量范围是40.68~87.85 g/kg,磷的含量范围是2.33~15.24 g/kg,钾的含量范围是36.15~76.97 g/kg,钙的含量范围是4.45~27.61 g/kg,镁的含量范围是1.08~6.08 g/kg。其中对人体有益的钙、镁元素含量变异程度较大,钙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Purple Passion’,镁元素含量大于5 g/kg的品种有2个,分别是‘UC157’、‘JK107’。由此可见,芦笋中的氮、磷、钾、钙、镁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器官差异性和品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茶树的钙镁营养及土壤调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吴洵 《茶叶科学》1994,14(2):115-121
通过多年的大量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的茶树各器官中的钙、镁保持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钙随组织老化而积累,而镁总是趋向新生的幼嫩组织,Ca/Mg值则随组织老化而急速增大。叶中的Ca/Mg值>l,根中的Ca/Mg值<1。茶叶品级随Ca/Mg值升高而降低。茶树对土壤钙、镁的吸收,不仅取决于土壤活性钙、镁的绝对含量,同时也取决于钙镁的比例平衡。缺钙、缺镁或两者比例失调,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文中还对钙、镁的土壤调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个用花岗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进行的番荔枝盆栽肥料试验,设有氮、磷、钾、钙、镁5种肥料和土壤PH5.5、6.5、7.53种酸度,共8种处理,历时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番荔枝的生长和结实有较好的肥效,钾、钙肥次之,镁肥的效应欠佳。氮、钾、镁、钙肥的施入,对叶片养分的含量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昌图县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在昌图县采集土壤样品238个,对其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效镁、有效硅、有效钙、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等14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昌图县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氟素含量较高,磷素和钾素含量中等,中量元素钙素和镁素含量较低,微量营养元素硼缺乏,其它元素很丰富。菜田和果园的土壤肥力较高,旱田次之,水田土壤肥力最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室接种培养方法,研究了施用石灰对水溶性磷、无机磷组分的转化和酸性土中Bray-1有效磷的影响。结果看出:施用石灰能显著地增加未施磷土壤的水溶性磷或速效磷,以增加未施磷和施用磷肥土壤的铝磷盐组分( fraction)。但对土壤中铁和钙磷盐组分的影响,则相对地少得多。酸性土壤施用石  相似文献   

14.
土壤钙素水平对花生施钙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7个点次的田间试验表明,土壤钙素水平与花生施钙增产效果关系密切。土壤钙素水平越低,增产效果越显著。在土壤水溶性钙39~162mg/kg范围内,每公斤CaO可增收花生果-0.75~28.2kg,其增产幅度为-3.5%~82.7%。同时,施钙对改善花生品质有一定作用,可明显增加饱果、减少秕果,提高出米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叶面喷施和土施的方法,研究了茶树对铜及铜对其他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CuSO4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铜含量,茶树主根和吸收根对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反应较敏感,可作为茶园缺乏或污染诊断时植物分析的适宜部位,施铜能明显提高茶树体内的铜含量,但铜的移动性较差,叶面喷施主要积累于成熟叶,生产枝和新梢中,土施则集中于吸收根和主极中,施铜对茶树磷,锌的吸收有不利影响,但能提高锰的含量,铜对钾,镁,钙,  相似文献   

16.
硫酸铝和硫酸酸化拟建茶园土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德贤  袁芳亭 《茶叶科学》1996,16(2):111-114
用Al2(SO4)3和H2SO4作为酸化剂对拟植茶园的中偏碱性土壤进行土壤酸化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酸化剂均能迅速酸化土壤,Al2(SO4)3的酸化效果高于H2SO4,前者能使土壤pH值明显下降,交换性酸总量显著上升。经淋洗后,交换性钙、镁含量明显下降,交换性钾、锰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拔600-1200m相对集中成片茶园取土样进行分析测定p 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有效硼含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山茶园土壤p H值极低,酸化严重,土壤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锰含量高,有机质和全氮接近指标要求,而有效钾、钙、镁等都极低,达不到指标要求。因此,高山茶园施肥应采取增施有机肥、减氮、控磷、适钾、调酸,补钙、镁、锌等措施。土壤养分含量变幅较大,高山红壤茶园土壤普遍缺乏有效镁和有效锌,多数茶农又缺少施用钙、镁、锌肥的习惯,因此,要引导高山茶园施钙、镁、锌现肥,增加茶叶产量提高品质。土壤酸化严重的茶园,建议施用白云石粉或生石粉来改良土壤,将p H值提高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海南琼中县什运乡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南琼中县什运乡采集土壤样品276个,系统测定pH值及氮、磷、钾、钙、镁、锌、硼等含量,按第2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要求,对其进行养分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什运乡土壤酸性强;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但土壤碱解氮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无论是全量水平,还是有效态水平,土壤磷、钾含量均处于低至极低水平;中、微量营养元素分布不一,交换性钙含量高而交换性镁含量低,有效锌含量丰富而有效硼含量缺乏。鉴于海南中部山区退化较为严重的土壤养分状况,在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种植过  相似文献   

19.
云南干热河谷区咖啡园咖啡植株发生黄化症,通过采集咖啡叶片和咖啡园土壤进行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发生黄化症的咖啡园土壤碳酸钙含量和土壤pH值分别比生长正常的咖啡园高70.89 g/kg和1.51。与正常植株相比,发病的咖啡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1.24 mg/g,钾含量增高12.16 g/kg,钙含量增高5.62 g/kg,镁含量降低1.40 g/kg。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土壤pH值、叶片钾含量、叶片钙含量达显著相关,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镁含量之间均达极显著负相关。由此表明,土壤碳酸钙含量过高是导致咖啡植株黄化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灌溉和增施有机肥是防治咖啡植株黄化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集华南荔枝主产区荔枝园土壤样本470个,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对土壤性质进行评价,并对各产区土壤性质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荔枝园土壤普遍酸性强,90%以上果园土壤为酸性和强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整体处于低水平,保水保肥能力弱。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及有效钼含量处于中低水平,交换性钙和镁及有效硼处于低水平,而有效磷、有效锌含量适中,有效硫和有效铜含量丰富。整体上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偏低且不均衡。不同产区土壤养分肥力差异较大。海南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锌含量最高;云南产区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区,而有机质、有效磷、有效硫、有效钼含量最低;广东产区则土壤有效硼含量最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多种性质之间关系密切。其中,pH和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之间,有效铜和有效锌之间,速效钾与交换性钙之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针对华南荔枝园土壤酸性强及养分不均衡的问题,建议重视土壤pH改良,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增加钙、镁、硼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