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正>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Erschoff)主要为害杨、柳、榆、槐、桑和沙枣等多种树种,发生面积大且易暴发成灾,是“三北”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此虫也是我县的杨树主要害虫,1987年暴发成灾,2000亩杨树防护林叶片全被吃光,每株有虫近万头,发生后经连年除治,虫口密度虽有所降低,但耗资巨大,控制十分困难,年年向四周扩展,现在发生面积近万亩,且为害严重,为了进一步搞好该虫的防治,1991年春我们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引进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简称Aci N PV),首次在燕山南麓进行防治杨树春尺蠖试验,效果良好,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对杨尺蠖连年爆发成灾,用化学药物防治虽对减轻害虫当年危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却引发了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杀害天敌等不利局面,采取了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措施,使杨尺蠖的成灾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作者对杨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iNPV进行理化特性研究和将其应用于AciNPV杀虫剂研制中的结果。通过对AciNPV进行分离提纯,血清学特性,蛋白质结构组成和病毒基因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理化特性详细资料。文中还就昆虫病毒的同源性关系,感染病毒后的早期检测,以及对在我国发展昆虫病毒杀虫剂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有效的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1990年,在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菊酯类农药防治杨尺蠖成虫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雌成虫死亡率73.1%~96.2%,有效地控制了杨尺蠖幼虫的危害,为今后防治杨尺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 试验内容和方法 1.1 农用薄膜阻隔雌成虫上树产卵试验 其方法是:分别用8、10、12cm宽的农用薄膜带在树干1m处绑扎,共处理30株树,并对其中15株扎双带(规格同上),即在树干1.5m处再扎一道农用薄膜带,观察成虫越过阻隔带的能力。 1.2 菊酯类农药触杀杨尺蠖成虫试验 1.2.1 室内试验:将从林地挖来的杨尺蠖蛹,放入15℃的温箱内,使之羽化成成虫,然后将成虫置于经2.%溴氢菊酯和氯氰菊  相似文献   

7.
昆虫病毒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异性强,致病力高,安全、不污染环境。目前国外已有3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进行了登记、注册、生产和应用[1]。然而如何解决病毒的增殖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是病毒商品化生产的重要问题。虽然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病毒杀虫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尺蠖 (Apocheima cinerarins Erschoff )俗称“吊死鬼儿”,是我国北部地区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 ,它不但危害杨、柳和榆树 ,而且也是果树的一大害虫。近年来 ,杨尺蠖在永清县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 ,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严重的春季杨树新叶全部吃光 ,杨树生长停滞 ,甚至引起大面积死亡。为了有效的防治杨尺蠖 ,永清县森防站进行了连续 5年的预测预报 ,掌握了该虫发生为害的规律及防治该虫的最佳时期及防治方法。1 喷洒农药除治初孵幼虫杨尺蠖 3龄幼虫始盛期为防治适期 ,一般于 4月 10日至 2 0日左右。药剂种类有高效氯氰菊酯15 0 0倍、灭…  相似文献   

9.
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的贮藏效果试验证明,在4℃冰箱或-20℃低温冰箱内贮藏,多角体制备物及其配制的AciNPV杀虫剂,其活性至少可保持两年;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多角体制备物的活性仅能保持一年,而加工制剂则可保持近两年。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物制剂防治杨尺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制剂,探索不污染环境的、经济、高效、易于操作的杨尺蠖综合治理手段。结果表明,利用1:20的阿维菌素加机油涂环防治杨尺蠖雌成虫上树,阻杀效果100%,残效期可达60天以上;利用1:20的职权维菌素加机油或柴油涂抹杨尺蠖卵块,分别于第3和第7天全部干瘪;利用阿维菌素、Bt1000倍液喷雾除治各龄幼虫,分别于第2和第5天死亡率达100%;利用绿色威雷Ⅱ号、阿维菌素于老熟幼虫下树入土期喷布地面,防治效果可达76.9%。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剂量分别为150、250和400g·hm-2的0.12%的藻酸丙二醇酯可溶液剂防治春尺蠖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春尺蠖的防治效果显著,施药后5d对1~3龄虫组春尺蠖的防效全部是100%;施药后6d各剂量溶液对4~5龄虫组防效分别是98.9%、96.9%和100%。  相似文献   

12.
调整松林密度控制清源山松突圆蚧危害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发生区内松林进行间伐、修枝等营林措施将郁闭度调整至0 5左右,松林中松突圆蚧的虫口密度从调整松林密度前的每束2 61头下降至0 63头,虫口密度下降75 86%,表明调整松林密度能有效地控制松突圆蚧对松林的危害;同时发现,阳坡上松林的虫口密度较阴坡上松林的虫口密度大,从阳坡向阴坡逐步过渡,松突圆蚧的虫口密度也随之下降,表明松突圆蚧的虫口密度与坡向有关,在景区绿化规划设计上应针对不同的坡向营造不同的树种,以防止松突圆蚧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3.
经过2 a用3种病毒野外接种褐顶毒蛾Lymantria apicebrunnea幼虫试验,表明不同病毒接种褐顶毒蛾的感病死亡率差异极显著,文山松毛虫CPV对褐顶毒蛾效果较好,20 d野外接种感染死亡率为78%;云南松毛虫NPV次之,20 d野外接种感染死亡率为56.5%;从美国引进的舞毒蛾NPV对褐顶毒蛾没有明显作用。经室内检测,接种CPV和NPV的褐顶毒蛾感病死虫单虫病毒多角体含量较高,分别为1.77亿PIB/头和0.97亿PIB/头;褐顶毒蛾感染松毛虫CPV和松毛虫NPV死亡虫pH值分别为7.556和7.554。  相似文献   

14.
经2004~2005年的田间试验,所采用的选择抗病品种、壮苗定植、彻底清园、酵素菌肥、合理种植密度、合理间作、清除病株、设置粘虫板、蚜虫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使试验区2.02hm2番木瓜花叶病毒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3.0%;其中香妃、香蜜品种表现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中间锦鸡儿嫩枝扦插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试验表明,使用激素可提高中间锦鸡儿嫩枝扦插生根率,且ABT1#和IBA较为理想,平均生根率较其他激素提高10%~16%,处理浓度以100 ppm和500 ppm为佳,处理方法宜选择药剂直接浸泡,扦插基质使用珍珠岩。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生长差异显著,容县松、上思松、尤溪松三者之间幼林生长表现最好的是容县松,其次是上思松,造林3年后容县松树高、胸径分别达到3.07m、3.51cm,比尤溪松树高、胸径生长分别增加了15.0%、25.8%,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2.5%、31.1%、40.4%;造林2年的宁明松和尤溪松相比,宁明松生长明显优于尤溪松,树高生长增加了16.4%,胸径生长增加了10.1%,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3.4%、40.2%、60.7%;马尾松虽然耐瘠薄,但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林分生长影响比较明显,高标准、高质量的马尾松林分需要立地条件的保证;造林密度和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无显著影响,考虑到生产实际,马尾松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0m×2.0m,马尾松容器苗造林整地规格可以适当降低,穴的规格可以采用25cn×20cn×20cn中穴造林或15cn×15cn×10cm的小穴造林。  相似文献   

17.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生态防除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在受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在人工除草(包括全部薇甘菊)后搭配种植9个树种、1种灌木和1种草本,并设置固定样方调查薇甘菊的生物量、盖度、密度及其周围人工种植的、野生的乔灌草植物生长量、盖度。初步研究表明:(1)深圳试验地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和东莞试验地米老排、樟树的冠幅增长最快,宜作为防除薇甘菊的造林树种;蟛蜞菊生长迅速,可在短期内有效抵御薇甘菊侵害;(2)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3)薇甘菊盖度、密度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能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4)据(2)、(3),其它植物总盖度以及包括其内的林木冠幅(或郁闭度)、草本层盖度,可作为评价一个植物群落抵御薇甘菊为害的能力或一种生态防除措施的效能的实用而方便的指标。种植当地适生乔灌草植物或促进野生植物生长,建立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可持续有效地抵御薇甘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8.
从青海引种四翅滨藜进行造林试验。通过4年的试验观测,取得以下结论:①宁夏南部山区特别年降水量300 mm以上的地方是四翅滨藜生长适宜的生态区域,而中北部年降水量200 mm以下的干旱区,发展四翅滨藜需要有补水条件;②容器苗造林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③与豆科植物混交造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赤峰市松山区老府林场的一年生油松播种苗越冬时 ,历年都是采取覆土防寒的方法。 1 999年 1 0月苗木越冬前、翌春两次向苗木地上部分喷射不同浓度的自备药物越冬保苗 ,预期达到出圃标准 ,每公顷节省苗木防寒费 45 0元 ,苗木死亡率、损伤率分别降低 3 %、2 %。  相似文献   

20.
对黑荆树1-5年生人工林分在2.0×2.0m(A),2.0m×1.5m(B),2.0×1.0m(C),1.5m×2.0m(D)和1.0m×1.0m(E)5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生长及其经济效益,随密度增大递减;单位面积树皮和木材产量随密度增大递增,但增幅随林龄增大减小;林分的数量成熟期随密度增大缩短,间代期也随之提早,A、B密度为皮材兼用林最佳的造林密度;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