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报道了福建省兰科植物一新记录属——毛鞘兰属(Trichotosia),即瓜子毛鞘兰T.dasyphylla(E.C.ParishH.G.Reichenbach)Kraenzlin和一新纪录种——密花石斛Dendrobium densiflorum Wallich,并提供了照片.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福建省兰科一新纪录种——齿爪齿唇兰(Odontochilus poilanei(Gagnep.) Ormerod),提供种的简要描述和照片;并分析了该植物分类学地位的变化情况,特别是与齿唇兰属(Odontochilus)和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的关系.基于Ormerod的观点,以福建省齿唇兰属的一新纪录种发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陕西兰科一新记录属——布袋兰属(Calypso Salisb.)及一新记录种——布袋兰(Calypso bulbosa(L.)Oakes).  相似文献   

4.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甚至整个生长阶段依赖于共生真菌。滇西槽舌兰(Holcoglossum rupestre)是我国特有极度濒危物种,为了更好地开展其种质资源保护,采集云南香格里拉、楚雄、昆明盘龙、昆明呈贡的滇西槽舌兰植株,基于ITS rDNA序列对其根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并研究这些内生真菌对叠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西槽舌兰4个分布地植株的根内共分离、鉴定出68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粪壳菌纲(Sordr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3个纲18个属。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间座壳属(Diaporthe)、胶膜菌属(Tulasnella)、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7.94%、10.29%、8.82%、8.82%,为主要优势内生真菌。胶膜菌属和角担菌属为滇西槽舌兰首次分离到的兰科共生菌,且胶膜菌属的P2和P47菌株可以显著促进叠鞘石斛种子萌发进程及萌发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浙江兰属植物分布新记录1 种, 即落叶兰(Cymbidium defoliatum Y .S .Wu et S .C .Chen)。所采植株移栽保存在浙江林业学校花圃。对落叶兰的科学价值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6.
浙江兰属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报道了浙江兰属植物分布新记录1种,即落叶兰。所采植物移栽保存在浙江林业学校花圃。对落叶兰的科学价值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7.
香荚兰属种质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荚兰属植物分布全球热带地区,南北纬27°以内,全世界有近110种。目前在我国发现有4种,即台湾香荚兰(Vanilla somai Hayata)、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S.C.Chen)、越南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Gagnep)和大香荚兰(Vanilla siamensis Rolfe ex Downie),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以及台湾等地潮湿的热带山沟谷林下。商业栽培的香荚兰主要是墨西哥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 Ames),以生产芳香的豆荚而著称。笔者结合研究工作,对国内外香荚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资源分布、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利用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香荚兰种质资源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报道亚洲兰科兰属植物5个新种,它们是显脉四季兰Cymbidium prompovenium Z.J.Liu et J.N.Zhang;长柄兰C.loongipes Z.J.Liu et J.N.Zhang;硬叶夏兰C.induratifolium Z.J.Liu et J.N.Zhang;线叶建兰C.yongfuense Z.J.Liu et J.N.Zhang;黑脉寒兰C.nigrovenium  相似文献   

9.
15份虾脊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虾脊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从100个随机RAPD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15份虾脊兰野生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25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43条,多态性比率为95.67%;15份虾脊兰野生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从0.258 8到0.684 8,平均值为0.471 8,表明虾脊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态性较丰富.按UPGMA法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将15份虾脊兰野生种分为三大类,这与其所生长的地理环境及海拔高度有较好的一致型.  相似文献   

10.
四川黄龙杓兰属植物资源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灵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68-5469
黄龙寺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区,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共有杓兰属植物10种,其中无苞杓兰、西藏杓兰、黄花杓兰和离萼杓兰的数量均大于1000株,但其他6种杓兰数量很少。因此,应根据不同杓兰属植物的现状制订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繁育系统试验表明,所有杓兰都是自交亲和物种,但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成功结实。这就启示在对杓兰本身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对其传粉系统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对策。结果表明,实施阳光工程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度、效益增高、分布区域集中、特色培训模式形成、特色劳务品牌效应明显。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缺乏、信息不畅、职业技术教育薄弱、适宜岗位选择面太窄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阳光工程质量、开辟就业途径,重点开发小城镇、中小企业、乡村旅游业、服务业、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提供适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更多岗位,是当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苹果属植物小孢子减数分裂染色体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中国苹果属3组5系18种22个类型不同倍性小孢子减数分裂染色体的系统研究表明,在14个二倍体中,隶属真苹果组的8个种:山荆子、丽江山荆子、锡金海棠、垂丝海棠、苹果、花红、西府海棠和楸子为单价体,二价体联合构型;隶属花楸苹果组陇东海棠系的3个种: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花叶海棠为单价体、二价体和四价体构型一;隶花楸苹果组滇池海棠系的2个种;河南海棠和沧江海棠与隶属海棠组的尖嘴林檎仅呈现二阶体构型。6个  相似文献   

13.
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品质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5种谷物杂粮粉的混合比例并添加蛹虫草制成蛹虫草复配谷物杂粮粉,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制成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并研究蛹虫草对膨化产品品质特性的影响,为开发营养全面和功能互补型的食用菌复合谷物杂粮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线性规划功能优化5种谷物杂粮的营养配方,对比分析谷物杂粮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硬度、色差和氨基酸含量等品质特性的变化,利用电子鼻从宏观角度检测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气味差异,并在宏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GC-MS对两种产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具体分析鉴定。【结果】蛹虫草粉和谷物杂粮粉按照1﹕10的质量比混合,其中谷物杂粮粉的配比为:大米粉60%、黄豆粉5%、薏米粉10%、红豆粉10%、糯米粉15%,添加蛹虫草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热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灰分、钾、钙、钠等矿物质含量显著上升。与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相比,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硬度显著上升,脆度显著下降,粘度、弹性和咀嚼性没有显著性差异,而L*值显著降低,a*值、b*值、△E值和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显著升高;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比值(TEAA/TAA)、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TEAA/NEAA)、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达到40%、60%、0.54、1.08,符合FAO/WHO标准模式,表明添加蛹虫草不仅对膨化产品的感官特性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能改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营养价值。电子鼻对谷物杂粮膨化产品和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气味有较好的响应,可以显著区分两种产品的气味特征;GC-MS结果表明添加蛹虫草前后的谷物杂粮膨化产品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27种和31种,其中酯类、咔唑类、醚类、炔烃类、吡咯类和帕罗昔丁这六类物质是蛹虫草复合谷物杂粮膨化产品中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异氰酸丙酯,1,2:7,8-二苯并咔唑,二乙二醇乙醚,5-甲基-1-己炔和N-甲基吡咯;对蛹虫草挥发性气味贡献最大的是2-戊基呋喃、3-辛烯-2-酮、十二烷和十三烷。【结论】挤压蛹虫草复配谷物杂粮粉而获得的膨化产品较传统粮食加工制品在质构、营养和风味等品质特性方面有了显著地改善,以谷物杂粮为载体的新型复合产品可弥补传统膨化食品在口感、保健功能、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花纹肉剪切力值与胶原蛋白吡啶交联含量的对比研究,发掘脂肪沉积改善牛肉嫩度的内在原因。【方法】以秦川公牛花纹肉为试验材料,研究相同年龄不同花纹等级、相同花纹等级不同年龄的牛肉样品剪切力值、胶原蛋白热溶解性以及吡啶交联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对花纹等级相同(B级)的西冷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羟赖氨酰吡啶嗡(HP)交联逐渐增加,赖氨酰吡啶嗡(LP)交联先增加后减少,胶原蛋白热溶解性下降,牛肉剪切力值增加;对相同年龄的西冷来说(4对永久齿),随着花纹等级的提高,HP交联含量逐渐减少,胶原蛋白热溶解性升高,牛肉剪切力值下降。【结论】脂肪沉积过程中,胶原蛋白中HP交联受抑,胶原蛋白未能形成丰富的成熟交联,加热时更容易形成明胶,使牛肉剪切力值下降,嫩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光山县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与评价。2007年,光山县茶园面积达8333.3 hm2,现有无性系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白毫早、迎霜、安吉白茶、劲峰、碧云、浙农12号、茂绿、福鼎大毫等12个,栽培面积2100.0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25.2%;有性系茶树品种有:本地群体种、信阳群体种、祁门槠叶群体种、福鼎大白、龙井43、鸠坑、湘波绿等7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233.3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74.8%。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 2022 年广东荔枝生产情况,为指导广东荔枝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方法】结 合荔枝产业联盟、各试验站、荔枝种植大户提供的荔枝种植品种、面积、物候期、成花率、座果率和预期产量 等数据,预测 2022 年广东荔枝产量。【结果】5 月底 6 月初,粤西各大产区部分早熟荔枝品种已开始成熟,中 迟熟荔枝品种度过第 3 次生理落果期、产量基本稳定。预计 2022 年广东荔枝产量约 119.00 万 t,比 2021 年减产 18.6%。其中,早熟品种妃子笑、白糖罂分别减产 21.11% 和 15.52%;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减产幅度较大, 分别为 39.72% 和 34.57%;怀枝则增产 9.61%。近年来主推新品种仙进奉、井岗红糯、凤山红灯笼、岭丰糯、 观音绿和御金球等由于投产面积增加,预计比 2021 年增产 10.00% 以上。粤西早熟产区荔枝产量下降明显,较 2021 年约减产 30.25%;粤东晚熟产区荔枝产量稳定,与 2021 年基本持平;粤中中晚熟产区产量减产 8.35%。【结 论】2022 年广东荔枝成花较好,但受低温阴雨气候影响座果率低,导致产量降低,为近 5 年的中等偏低年份, 仅高于 2019 年的 109.00 万 t。荔枝花期比常年推迟 10 d 以上,预计成熟上市期相应推迟 10~15 d。  相似文献   

17.
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正在国际上成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研究的趋势性的方法或分析路径.本文从CBNRM的含义、产生背景、实施优势、分析的概念框架、实施的主要经验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总结了主要的研究和实践进展.文章特别概括了CBRNM中资源权属和获得途径、社区集体行动能力、生计空间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伙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文章综述了CBNRM在中国实践中的挑战,包括政府分权、对社区的财政支持、资源的权属安排、社区能力建设以及促进参与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谷子杂交种与亲本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为筛选亲本材料、组配优异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6个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和10个抗拿捕净除草剂恢复系组配60个组合,2017年种植6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通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初步鉴定和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出用4个母本(谷3A、晋29A、51A和910A)、7个父本(K34、M22、K650、K154、K410、K391和K47)组配的7个优势组合。2018年种植7个优势组合及其亲本,测定其10个农艺和产量性状(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长、穗粗、穗重、粒重、千粒重、出苗至抽穗的天数和小区产量),对杂交种与亲本在相同性状上进行遗传相关分析,并对父母本各性状与杂交种产量性状(穗重、穗粒重)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杂交种在穗茎长、抽穗期上有超亲优势,在穗长上超亲优势明显;杂交种与亲本的相关分析表明,杂交种与母本在株高、抽穗期、穗长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2018年分析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1、0.9117和0.8263,前两项达极显著水平;杂交种与父本在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2018年分析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7、0.9618、0.8234、0.7770和0.8404,其中在株高上达极显著水平;母本的分蘖数、株高、抽穗期与杂交种的单株穗重、穗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7、0.5439和0.4436,与单株穗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38、0.4642和0.3487,母本的穗长与杂交种的单株穗粒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98;父本的分蘖数、株高、抽穗期和穗粗与杂交种的单株穗重、穗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6、0.4598、0.3367和0.5348,与单株穗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8、0.4253、0.3659和0.4236,父本分蘖数与杂交种单株穗重、穗粒重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父母本与杂交种在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上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对亲本这些性状的选择来间接选择杂交组合的优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从而选育出优异高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生物炭施用量对烤烟N和K积累的影响,在贵州省毕节市何田科技园进行了盆栽试验。采用2因素(3种土壤×5种生物炭用量)全因子组合设计,完全随机排列。土壤为采自烟田0~20 cm的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生物炭用量为0%、0.1%、1%、2.5%、5%(w/w,相当于0、1.25、12.5、31.3、62.5 t/hm2大田用量)。结果表明:黄壤、石灰土、黄棕壤上施用5.0%生物炭的处理比不施生物炭的处理,烤烟每株侧根数分别增加17.0、30.7、20.3个,增加幅度分别为150.0%、137.4%、67.1%。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根、茎、叶、整株氮(N)积累量增加,但达到N积累量最高点所需的生物炭施用量,各土壤间存在差异;根系和叶片钾(K)含量不断增加,最高增加量分别为47.8%和32.3%,根系增加最明显;烤烟根系、烟茎、叶片K积累量不断增加,最高分别为311.8%、87.9%、144.7%。总之,烟田土壤施用生物炭后,侧根数量显著增加,N和K的积累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