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韵生动,这一画法原则,在中国传统画论及盆景理论中,意义重大,为历代画家和盆景家所推崇。它既稍带神秘色彩,又较难以理解。它是盆景创作的首要目的,同时,又是对作品评价的标准。但这一法要较抽象,难以言传。五代杰出山水画家荆浩,对于“气韵”解释道:“图画之要,与子备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这几句话简洁地阐述了自己的情感、气  相似文献   

2.
景、盆、几、题咏被人们列为盆景四味。这四者相互补充,紧密结合,形成了盆景极富魅力的美。但归根到底,盆景之所以成为盆景,主要在于由树木、山石组成的“景”。这个“景”也就是美学上的“形”。盆景的“形”,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界中的景致,而是盆景创作者对众多造型优美、气势磅礴的树木、山川经过多次观察、分析,去粗取精后在心灵深处闪  相似文献   

3.
“水梅”(Wrightia Raligiosa)系夹竹桃科倒吊笔属植物。“水梅”盆景树干苍老,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生长旺盛。开花时串串白花,花香扑鼻,是新加坡及东南亚一带主要的树桩盆景材料,深受人们喜爱。这次展出的水梅盆景是新加坡盆景协会的创始人、原新加坡盆景协会会长莫泽熙先生于2002年赠送给上海植物园的,全部是他亲自培育了40多年的盆景精品,具有观赏和研究价值。“水梅”是热带植物,上  相似文献   

4.
盆景的表现力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课题。认为“以往(的盆景)只能表现秀山丽水,花香果艳”,主张盆景与“微雕”结盟,更有主张与戏剧的道具、人物结盟者。据说,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自己的表现力。”讨论这个问题,只能从盆景的本质特征说起。盆景是以盆为“纸”、以树石为“绘”,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以自然风貌集中而典型地表现生活的艺术。特定的盆、自然的石、有生命的树是盆景的主要物化手段,也是盆景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自八六年以来,开展了“象形盆景”的讨论。在讨论中,对“象形盆景”这个不科学的概念本身,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我认为,从古至今,所有的盆景几乎都是“象形”的,无论什么“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也无论什么“风格”,什么“形式”的盆景,都是具体地象某种自  相似文献   

6.
刘俊夫先生在《中国花卉盆景》91年第2期发表的《盆景摆件的应用》一文中说:“摆件,顾名思义是摆设点缀品,它是以植物和山石为主要材料构成的盆景的配景,衬景或补景。”我以为这定义并没有揭露所谓“摆件”的本质属性。以某一种类传统素材为主要材料构成的盆景,还有可能表达不了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为完善其创  相似文献   

7.
今人在盆景的制作和鉴赏标准中引入了“自然黄”(生境)、“艺术美”(画境)、“意境美”几个概念,这未尝不可。但有的同志说“意境”是盆景的生命,“意境美”是盆景鉴赏最重要的标准。对这种观点,本人不甚赞同。纵观近几年国内各名家的所谓具有“意境”的盆景,其中树木盆景的所谓“意境”,说穿了只不过以题名取胜而已。  相似文献   

8.
在盆展中,动物形象的盆景作品往往围观者众。然而不屑一瞥,主张“戒”之者亦不少:有的把它看作“趣味低级”,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歪魔邪道”;有的说它是“机械模仿”,有“小手工艺气习”;有的认为意境不深,不能称之为艺术。  相似文献   

9.
成都山水盆景是四川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艺术再现。“蜀国多仙山”,千岩万壑、秀丽多姿、雄奇险峻、清雅秀美的自然风貌,成为成都山水盆景的主要题材;历代文人吟诵四川山水的诗词歌赋,为成都山水盆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诗意画境。为了内容表现的需要,成都山水盆景在创作手法上逐渐形成“高、悬、陡、深、浑”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盆景界有人对一种“树冠丰满、不露树枝”的树木盆景形态,称之为“远树景象”,这是不对的。道理十分明显:一、“远树景象”之说,不符合树木盆景的概念。盆景是表现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的有生命的艺术。大体分为三类:山水盆景表现树木景象“远景”;水旱盆景表现树木景象“中景”;树木盆景则是表现树木景象“近景”,甚至可以说是对大自然景观中的局部景象之一的树木景象的“特写式”表现。由此可知“远树景象”之说,不符合树木盆景概念的规定性,故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1.
近读《中国花卉盆景》(2005.6期)刊载“刘传刚盆景艺术展受宠椰城”的报导,一种不是意外的惊喜老是“扑闪扑闪”地在心口上跃动。刘传刚“下海”12年来举办了12次个人盆景展览,“全面展示了由他开创的海南博兰盆景为特色的树木盆景、树石盆景等系列作品”,为我国盆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确实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盆景生涯”一路坎坷、艰辛。他的获奖作品博兰盆  相似文献   

12.
湖北盆景近年来在发展“动势盆景”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今年6月在湖北荆州展出的“第五届盆景评比展览”盆景作品中展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盆景是以“缩龙成寸”的手法,将自然山水搬入庭院,又从庭院转入室内,置之几案,产生一种景小如盆、胸怀如海的“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由此,现代人们创作、鉴赏盆景艺术作品的基本原则是:“自然”(高于自然)、“写意”。这是当今盆景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离开了这一基本原则而制作的,拿今天的眼光来看,只  相似文献   

14.
读冯、夏先生的文章后,又仔细欣赏了原作《榆树》(见今年一期插6),首先使我感到疑惑的是,明明是“直干式”桩景冯先生却说成是“一件典型的组合式盆景”.这是一个明显的概念错误。直干树下植以一丛兰草,盆内点上几块小石,成为“典型的组合式”。照此说来,那水旱盆景应改名为组合盆景,因为水旱盆景比冯先生所说的那件“典型的组合式盆景”更为“典型”。翻一下当今已出版的盆景专著,在树木盆景造型  相似文献   

15.
附石盆景是中国盆景中的一门传统技艺,它通过树与石的互相依附,紧密配合,去开拓盆景艺术的表现范围,增强盆景的表现力。柽柳作为河南盆景的地方树种之一,在历次盆景展出中受到盆景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张瑞堂先生的《丰收在望》开创了柽柳“垂枝式”盆景的先河,王选民大师又进一步深化,细作了柽柳的“垂枝式”,使柽柳得到了升华。除做“垂枝式”外,柽柳还可作“仿松式”、“朵云式”、“自然式”等等。  相似文献   

16.
鉴赏和评比树桩盆景,应以“形神兼备”为主要条件。树桩盆景有单株、双株、多株,有悬崖式、丛林式、合栽式、附石式等。不论哪种形式,人们在评比鉴赏时,总是首先注意观察它的姿态是否奇特,神韵造型是否优美,长势丰茂如何……。因此,姿态是树桩盆景的主要条件,没有美好的姿态,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树桩盆景。所谓“形神兼备”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有实际内容来体现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18.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9.
盆景,顾名思义就是“盆中之景”。它可以表现树木景观,也可以表现山水景观,还可以表现树木、山水兼而有之景观。因此,在中国盆景中,既有树木盆景、山水盆景,也有水旱盆景。树木盆景是最常见的一类。它以木本植物为主要材料,采用攀扎、修剪、雕刻等造型手段,并通过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自然界的树木景观。以自然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选择和切截、雕凿、拼接等造型加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盆景分类,让盆景爱好者走出思想误区,实践误区,很有必要。由于中国水旱盆景和山石盆景普及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传统盆景的概念,通常是指单一的树木造型,俗称“盆栽”“树木造型”“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