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90年代以来,广东的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猛,1999年海水鱼类养殖面积达4.3万公顷,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18万t,占全国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45%,年养殖增值40多亿元,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病害开始发生并蔓延,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迄今为止,广东放养的石斑鱼类、笛鲷科鱼类、石鲈科鱼类等苗种,40%来自捕捞的野生鱼苗,50%依靠从台湾、泰国等地进口人工鱼苗,不仅耗费大量外汇,质量也不保证,而且带来病害,而大量捕捞天然鱼苗,对自然资源将不断造成破坏。这种状况与海水鱼类养…  相似文献   

2.
20O8年,世界一半的鱼类消费是来自养殖水产,而水产养殖的成本仅为海洋捕捞的1/3。近年来,希腊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根据欧盟渔业委员会统计,希腊每年海洋捕捞鱼类20万吨,养殖10万吨,养殖鱼类占总产量的33%。希腊养殖鱼类的70%出口欧洲,市场主要为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最近开始出口阿尔巴尼亚。  相似文献   

3.
目前正值高温季节,也是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但池塘、网箱养殖的草鱼、罗非鱼、鲤鲫鱼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天气又突降大雨后发生爆发性鱼病,造成养殖鱼类的爆发性死亡.建议渔农们采取下列综合防范措施,以达到防止养殖鱼类发生爆发性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产量在所有淡水养殖鱼类中居首位,每年因疾病造成的病害减产要占年度草鱼总养殖量的30%以上。草鱼为安徽东至县淡水渔业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面积2.51万亩,其中池塘1.31万亩,湖泊1.2万亩(面积在100~2000亩),养殖农户352户,年产量  相似文献   

5.
鱼类脂肪肝的形成原因及抗脂肪肝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脂肪肝的形成主要是其所需的营养素不平衡和某些抗脂肪肝因子缺乏造成的。同时还受到鱼类的生理代谢特点、养殖环境的影响。集约化养殖,养殖密度加大,生产周期缩短,同时营养不平衡的人工饲料完全替代天然饵料,常常难以满足鱼体快速、健康生长的需要,造成养殖鱼类的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也是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但池塘、网箱养殖的草鱼、罗非鱼、鲤鲫鱼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天气又突降大雨后发生暴发性鱼病,造成养殖鱼类的暴发性死亡。建议渔农们采取下列综合防范措施,可  相似文献   

7.
一、鱼类是海洋水产的主体,养鱼的发展潜力很大 1.养殖数量 全世界目前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占水产养殖产量的2%,占海淡水鱼类养殖产量的4%,产值却占15%。我国海水鱼类养殖所占份额现在还较少,五十、六十年代长期处停滞状态,九十年代有较快发展。1999年海水鱼类产量30.67万吨,占海水养殖产量974.3万吨的3%,占海淡水养殖产量2396万吨的1.3%。 2.养殖种类全世界已养殖利用的鱼类种类为166种,仅占全世界鱼类种数的0.7%。相对于其他贝、藻等养殖来说,我国鱼类养殖种类较少。日本海水增养殖80…  相似文献   

8.
鱼类气泡病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地区,气泡病是池塘养殖鱼类的常见病,鱼苗养殖期、鱼种养殖期、成鱼养殖前期及鱼类越冬后期常有发生,发病后可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一、病因由于养殖水体过肥,水体溶解氧过饱和引起。当养殖水体溶解氧过饱和时,过饱和的氧气通过鳃经血液循环进入鱼体,血液  相似文献   

9.
鱼类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环境的恶化,等等,导致养殖鱼类的病害问题日渐突出,但是,人们在鱼病防治上存在许多误区,防治措施不利,加重了养殖鱼类疾病所造成的危害。本文就鱼类集约化养殖中的病害防治和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鱼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鲑科鱼类及其养殖状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介绍鲑科鱼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点、鲑科鱼类在世界渔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养殖产业技术发展现况。鲑科鱼类属典型的冷水性鱼类,高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可食部分大、无肌间刺、易加工,是欧美人民的传统水产食品和重要养殖鱼类。鲑鱼是世界三大养殖鱼类之一,其养殖产量仅在鲤鱼和罗非鱼之后,海水鱼类养殖中,半数以上(54.3%)来自鲑鱼产量。2005年,世界鲑鱼产量280万吨,其中195万吨(69.6%)来自人工养殖。本文也简要叙述了我国鲑鱼养殖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在鲑鳟鱼类遗传育种、养殖新品种开发、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繁殖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鲑鳟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据最新统计分析 ,世界水产养殖生产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 91 3%来自亚洲(4172万吨 ) ,其次是欧洲 (2 0 3万吨 )、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87万吨 )、北美洲 (5 5万吨 )、非洲 (40万吨 )和大洋洲 (14万吨 )。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 5 4 9%来自海水养殖(包括半咸水养殖 ) ,4 5 1%来自淡水养殖。淡水水产养殖主要以鱼类为主 ,占 97 7% ;半咸水养殖以贝壳类和鱼类为主 ,分别为5 0 5 %、4 2 7% ,而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是软体动物和水产植物 ,分别占海水养殖的 4 6 1%和4 4%。鲤科鱼类养殖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 ,海水…  相似文献   

12.
溶解氧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水质指标之一,对鱼类生长、水质条件稳定、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养殖生产者更多的关注缺氧死鱼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对溶解氧不足所造成的潜在危害认识不够,在鱼类出现疾病、生长慢、产量低和养殖成本高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小瓜虫病是全球性淡水鱼类普遍流行的一种水产养殖疾病,在我国传统养殖鱼类和名优养殖鱼类中每年都有大批发病死亡的实例,造成惨重经济损失,是当今水产鱼类病害中危害最大、治愈率最低的体外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4.
正秋季是鱼类养殖生产的关键"冲刺"阶段,此时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季,也是鱼类浮头、疾病的多发时期,一旦技术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轻则造成养殖鱼类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给养殖生产造成前功尽弃、"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因此,养殖者绝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而是要全神贯注、精准发力,全力打好"终点冲刺"之"决战",确保全年养殖的  相似文献   

15.
鳗鲡养殖病害、用药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鳗鲡养殖疾病种类及危害程度 鳗鲡养殖疾病种类主要有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不同疾病种类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不同。根据2002年养殖病害监测,鳗鲡因病害造成7575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占鱼类总损失的1%。虽然鳗鲡在我国养殖产量中的比重较小,但所处的地位较特  相似文献   

16.
张宏则 《内陆水产》1999,24(2):25-25
1998年,淮南市鱼蟹病大面积流行,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危害之烈,前所未有。据统计,全市养殖水面发病率达到90%以上,由于病害造成较大损失的有0.87万hm2,占到养殖总水面的60%。其中湖泊0.6万hm2,池塘0.27万hm2。死亡鱼类50万...  相似文献   

17.
正秋季是鱼类养殖生产的关键"冲刺"阶段,此时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季,也是鱼类浮头、疾病的多发时期,一旦技术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轻则造成养殖鱼类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给养殖生产造成前功尽弃、"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因此,养殖者绝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全年养殖的丰产丰收。现将相关技术简介如下,供养殖者借鉴参考。1技术管理措施1.1投喂管理1.1.1吃食性鱼类的投喂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球水产养殖为9043万吨,其中6663万吨为食用鱼类,2378万吨为水生藻类(主要是大型海藻/海草),2.24万吨非食用产品(珍珠和贝类等)。联合国粮农组织经常使用的术语"食用鱼类"包括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两栖动物、淡水龟和其他水生动物(如海参、海胆、海鞘和海蜇等)预期作为人类食物进行消费的产品。2012年,水产养殖为世界人口提供了人均9.41kg的食用鱼类量。然而,由于发展不平衡,水产养殖在全球以及各大洲内部各地区的产量分布极其不均。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欧洲水产养殖产量为130万吨,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12%,其中贝类占46%,鱼类占54%。养殖鱼类的产量中,东欧占3/4,主要养鲤鱼。西欧的主要养殖鱼类是虹鳟。目前欧洲正在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和海洋贝类养殖。在海水鱼虾类养殖中,苗种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在未来的五年中,鲆鲽、贝类、牡枥、鲤鱼、  相似文献   

20.
邱政 《水产养殖》2010,31(4):38-39
<正>2007年10月,福建省连江县岗屿海水网箱养殖区大规模暴发鱼类"白点病",导致岗屿养殖区4.3万箱各种规格的养殖鱼类均受到不同程度感染、50多吨养殖鱼类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亿余元。事件的发生给当地的经济社会稳定、养殖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