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光行  邓景扬 《作物学报》1987,13(3):229-234
本文首先利用太谷小麦可育株证实了同一朵小花里的大孢子母细胞(EMC)和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节律基本同步的现象。随后,以这种可育株作标准,与含 Tal 基因的孪生不育株比较,初步证实:该基因的存在对 EMC 的减数分裂节律和分裂相表征无明显影响;但对 PMCs 的减数分裂早在造孢细胞期或PMCs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便显出它的阻遏  相似文献   

2.
利用Tal基因创造小麦育种基础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986年统计,我国小麦亩产已从建国初期的50公斤增加到203公斤,并出现一些稳产400公斤的地块,小麦总产居世界首位。但这些年来大部分高产麦田一直徘徊在这个产量水平上,未出现更大的飞跃。究其原因,除了育种方法和育种理论研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外,更重要的是育种基础材料贫乏。 国内外种质资源虽多,但又具不同的缺点,用起来不很得心应手,仅有少量优良亲本供各家利用,严重影响育种水平的提高。我们分析1983~1987年参加北方冬麦区高肥区域试验的79个品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不育株与常规亲本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混合选择、集团选择多种选育方法综合利用,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豫麦31号。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小麦品质改良的紧迫性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构成与加工品质的关系;利用小麦Tal基因建立轮回选择集团改良品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70年代初,我国首次发现了小麦的天然突变体一由显性雄性不育单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为小麦育种开拓了新的领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遗传改良工具。由于其后代按照1∶1方式分离可育株和不育株,因此,可以利用其雄花不育特点,杂交时不用人工去雄,从而可以成倍地增加配制组合数,减少杂  相似文献   

6.
采用Tal小麦轮回选择集团4个不同的可育株和Tal、矮败小麦多父本复合杂交3个世代的可育株,分别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1.Tal小麦高世代具有较高的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但与常规品种间杂交一样,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有随世代提高而降低的趋势。2.不同交配方式花培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以轮选群体的出愈率最高,其次是多父本复合杂交后代;回交转育稳定的Tal小麦的单交出愈率最低。3.基因型对出愈率、绿苗分化率  相似文献   

7.
樊路  韩敬花 《作物学报》1993,19(6):558-561
本文对中国春Tal kr phlb基因综合体,Tal中国春与Ag.intermedium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证明phlb基因可以诱导普通小麦与Ag.intermedium间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交换,从而有可能以染色体易位的方式把Ag.intermedium中的有益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在Ag.intermedium(葡萄牙),Ag.intermedium(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春Tal kr phlb基因综合体,Tal中国春与Ag.intermedium杂种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 证明phlb基因可以诱导普通小麦与Ag.intermdium间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交换,从而有可能以染色体易位的方式把Ag.intermedium中的有益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在Ag.intermedium(葡萄牙),Ag.intermedtam(伊朗)中都不含有Ph1基因。但在Ag.intermedium(伊朗)中可能存在Ph-like基因,其作用比Ph1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太谷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Tal选育小麦新品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国梁  吴兆苏 《种子》1991,(3):10-15
太谷雄性不育基因Tal,是小麦遗传改良极为有用的工具,利用它特别适于多亲本聚合杂交和轮回选择育种。经过几年的研究,已初步育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优良新品种和新种质。通过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育成了长江8809、长江8863、TFSL037、长江8807、长江8810、长江8862等,产量比对照扬麦5号增产或相当,抗赤、抗锈性明显优于扬麦5号,对赤霉病抗扩展性达抗病(R)级,大多对白粉病、纹枯病及湿害还兼具较好抗耐性,株高80~90cm,抗性与丰产,矮秆结合较好。经复合杂交育成的长江8877(红壳)和长江8877(白壳)平均亩产400公斤左右,比扬麦5号增产100公斤左右,籽粒白皮,容重较高。通过简单杂交育成的长江8802、长江8853和长江8897,各具特异优良性状。长江8802白皮抗穗发芽,长江8853早熟优质,长江8897特早熟大穗大粒,品质好。  相似文献   

10.
孙芳华  陈新民 《作物学报》1994,20(3):282-289
利用太谷核显性核不育基因,开展小麦株粒重、株穗数和株高三个性状的轮回选择,研究群体改良的效果。经四轮选择看出:(1)株粒重增加8.25g,平均每轮增加2.06g;株穗数增加5.25个,平均每轮增加1.31个;株高降低8.82cm,平均每轮降低2.21cm。三个性状态参数的论间差异显著。(2)随轮选次数的递增,群体平均值朝着附合育种  相似文献   

11.
减数分裂期高温对水稻颖花结实率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华粳1号和特优559为材料, 于减数分裂期, 设置高温(31℃、33℃、35℃、37℃、39℃、41℃)及历期(1 d、3 d、5 d)处理, 每日高温持续时间5 h (8:40—13:40), 另设自然环境对照, 分析了高温及其持续期对水稻颖花相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33℃以下的温度对两供试材料的结实率无明显影响, 此后随温度及持续天数的增加结实率将逐步降低; 高温下日相对颖花结实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二次方程描述, 而减数分裂期高温对颖花结实率的总影响为逐日相对颖花结实率的乘积。进一步结合温度日变化规律, 讨论了温度日变化下日相对颖花结实率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繁殖的基础,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体和合子体世代交替,并维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因此发现和克隆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可为进一步理解减数分裂调控过程提供研究基础。通过正向遗传学方法,筛选一个水稻减数分裂相关突变体并将其命名为osmd(Oryza sativa meiosis defect)。对其生长过程、花器官、花粉育性进行观察分析;通过DAPI,FISH染色对其进行染色体行为分析;并对该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osmd突变体营养生长过程正常,花器官以及雌蕊形态正常,但是成熟期花药不饱满,花粉粒不能被I2-KI染色。对突变体osmd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观察发现,在粗线期染色体不能完全配对、终变期出现单价体、二分体时出现滞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出现多个微核。通过FISH试验确定osmd突变体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遗传学分析表明,osmd突变体不育表型由一个单核隐性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将osmd的突变位点定位到10号染色体上的2个Indel分子标记Chr10-312和Chr10-1003-3之间,该区间共有900 kb,有133个开放阅读框。该区间内一个已知水稻减数分裂相关基因OsPAIR3编码区序列无变化。由此推测Os MD是一个未报道的参与水稻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过程的蛋白。  相似文献   

13.
对转双价基因(Cry1Ac CpTI)、转单价基因(Cry1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分配规律研究表明,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降低是生物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提高是转基因棉花维持产量的主要因素。转基因棉花大量花后光合产物束缚在铃壳中导致转基因棉花铃重较低。在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加强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棉铃有效利用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回交方法,探讨了Tal小麦细胞质对F2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Tal小麦细胞质对其F2坟要农艺性状无不良的遗传效应,对粒色的遗传亦无影响。与普通小麦细胞质相比在遗传上基本上是同质的。  相似文献   

15.
张月乔  葛洁  甘露  田树娟  袁黎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4):4665-4671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关键过程.Ⅱ型拓扑异构酶SPO11是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酶,然而,该类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具体分子作用机制目前尚有待鉴定.本研究以西瓜花蕾cDNA为模板,首次克隆获得西瓜拓扑异构酶基因ClSPO11-1的CDS全长1 095 bp,编码394个氨基酸.为了进一步研究ClSPO11-1...  相似文献   

16.
陆地棉有色纤维基因遗传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5个不同来源的有色纤维陆地棉材料(3个棕色棉、2个绿色棉)与2个白色棉配制10个杂交组合,分析其后代的纤维颜色遗传情况。试验表明,陆地棉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同时采用经测验具有良好等基因性的两对近等基因系,研究有色纤维基因对产量、品质等共15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色纤维基因对皮棉产量、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抗病性有负效应,对子指有正效应,影响程度与遗传背景有关,对子棉产量、铃重、单株成铃、株高、果枝数等性状无明显不良反映。但结合有效选择,通过杂交、回交等方法对原有色棉亲本的产量、品质性状可有一定程度的改良  相似文献   

17.
EPSPS外源基因对陆地棉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学报》2015,27(5):489-493
以G6-1至G6-19等19个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种质为材料,以其非转基因背景亲本中棉所49为对照,研究EPSPS外源基因导入对陆地棉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对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断裂伸长率和断裂比强度等品质性状有显著影响;对于棉花衣分和铃重等农艺性状亦有显著的影响,衣分变异范围为30.5%~42.7%,T1和T2相关性分析表明衣分的变异为可遗传性变异,铃重最高为6.5 g,最低为4.6 g,两者相差40%。因此,转基因棉花育种研究不仅要注重目标性状的转育,还要注重非目标性状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导入LPAAT和KCS基因对油菜种子芥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下胚轴为转化受体,将溶血性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和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KCS)基因导入2种不同基因型(“Drakkar”和“Maplus”)的甘蓝型油菜,共获得247株再生植株,其再生频率分别为15.1%和2.0%。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转化频率分别为3.6%和0.7%。种子中芥酸含量因外源基因的导入使零芥酸油菜“Drakkar”提高到10.5%,高芥酸品种“Maplus”提高了5.0%,最高达62.8%。  相似文献   

19.
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在减数分裂期进行高温(白天温度>35℃)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白天温度<33℃)为对照,研究减数分裂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热敏感品种双桂1号的花药开裂率及花粉育性,对耐热品种黄华占影响较小;明显降低了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耐热品种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热敏感品种粒宽显著缩短,长宽比显著增大,而对耐热型品种影响不大;明显降低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和幼穗的核糖核酸(RNA)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幼穗的乙烯释放速率,热敏感品种变化幅度大于耐热品种;显著增加了耐热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对热敏感品种无显著影响。总之,根系活力和抗氧化保护系统能力强、RNA含量高、MDA含量低及乙烯合成少是耐热性品种在高温胁迫下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