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松嫩平原假苇拂子茅无性系种群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假苇拂子茅是典型的无性系禾草,分蘖节存活时间最多为4年,根茎存活的时间最多为3年;1龄级分蘖株生产力最高,1龄级 物质贮存能力最大,放牧场和割草场假苇拂子茅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均为增长型的年龄级蘖的物质生产;放牧扰动对假苇拂子茅无性系种群各龄级要茎的养分贮藏均有不利影响。割草场和放牧场假苇拂子茅潜在无性系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硬拂子茅无性系种群营养繁殖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硬拂子茅是典型的无性系禾草,分蘖节存活时间最多为4年。割草场和放牧场硬拂子茅无性系种群分蘖株均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家畜采食能促进2、3龄分蘖株的形成与存活。1龄级分蘖株的生产力明显高于2龄级。根茎的存活时间最多为3年。根茎的物质贮存能力以1龄级最大,随着龄级的增加不断减小。放牧扰动对硬拂子茅无性系种群各龄根茎的养分贮藏均有不利影响。割草场和放牧场硬拂子茅潜在无性系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群生殖特性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杨允菲  祝玲 《草地学报》1995,3(1):35-41
通过对朝鲜碱茅单化群落独立株丛的大样本取样和对正常花序随机取样的调查与测定,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群的生殖特性。朝鲜碱茅种群话营养繁殖数量性状之间有较强的规律性。丛分蘖数、丛地上生物量、丛生殖枝数和丛生殖技重分别与丛径之间,以及丛生殖枝重与丛生殖枝数之间均为线性正相关,丛生物量随着丛分蘖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朝鲜碱茅种群在整个生殖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有序性。圆锥花序各节位上的小穗数量呈伽玛分布。各节位上的小花数量随着节位的增高呈Logistic曲线形式减少。小穗数和小花数均随着节位的增加呈y=ae(-b/x)饱和型指数曲线形式累积增长。  相似文献   

4.
新疆伊犁2种生境大拂子茅种群年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测定分析了新疆伊犁2种生境下大拂子茅(Calamagrostis macrolepis)种群分蘖株、根茎和潜在种群的年龄结构,旨在探索大拂子茅种群对不同生境条件的响应策略,揭示大拂子茅种群的繁殖潜力.结果表明:大拂子茅种群分蘖株在2种生境下均由营养分蘖株和生殖分蘖株组成;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均有4个龄级;根茎分蘖节最多繁殖4个世代,最多可存活5个生长季;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为1龄>2龄>3龄>4龄;芽数量为0龄>1龄>2龄>3龄,以0龄芽占绝对优势;根茎生物量、冬性苗数量在2种生境样地也具有低龄级相对占优势的结构特征.2种生境下大拂子茅种群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等构件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5.
赵玉  刘影  张相锋 《草地学报》2012,20(6):1059-1064
为探讨伊犁河谷地内分布的天然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无性系种群的冬眠构件结构,分析冬眠构件对其种群大小、动态以及种群维持和更新的影响,按无性系植物的构件理论及根茎型无性系禾草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地3个不同生境中假苇拂子茅的冬眠构件结构以及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伊犁河谷地,假苇拂子茅无性系的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芽和冬眠苗组成;在生长季末期,3个生境的冬性苗种群均属于趋于稳定型的年龄结构,且苗库最高由5个龄级组成,冬眠苗与冬眠芽总数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3个生境的分蘖节芽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最高达5个龄级。在假苇拂子茅的冬眠构件中,由根茎顶芽和分蘖节芽构成了本地区具有实际生态意义的潜在种群,其中又以分蘖节芽种群对翌年种群更新速率的影响最大,从而保障了其在不同生境上的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是实现其在伊犁河谷地区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谷不同生境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组成及其年龄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假苇拂子茅是根茎禾草,属典型的无性系植物。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生境的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的组成及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样地的假苇拂子茅种群仅有样地H3是由生殖和营养分蘖株组成,其他3个样地均由营养分蘖株组成。4个样地的分蘖株均由3个龄级组成,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4个样地的根茎均为2个龄级,其中又以2龄根茎占绝对优势。在生长季末期,4个样地的假苇拂子茅潜在种群均由冬性分蘖苗、根茎顶芽和各龄分蘖节向上生长的芽组成,分蘖节芽占优势地位,各龄级芽又以1龄级的占显著优势,均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牲畜啃食和淹水扰动对分蘖株物质生产和根茎的物质储存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单优种群落斑块拂子茅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拂子茅是根茎型无性系禾草,在松嫩平原常形成单优种群落斑块。以拂子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繁殖世代数划分构件龄级的方法,研究分析了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末期,种群分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的年龄结构与营养繁殖力。结果表明,拂子茅种群的分株由2个龄级组成,1 a分株在数量和生物量上所占比例均大于80%,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由3个龄级组成,其累积长度和生物量以2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以上,呈稳定型年龄结构;1龄分株有较高的生产力,对种群贡献最大;1龄根茎贮藏力最高,是地下营养物质的主要贮藏部位;潜在种群由冬性苗、分蘖节芽、根茎顶端芽和根茎节芽组成,其中1龄分蘖节芽均超过500个/m2,占优势地位,呈稳定型年龄结构;分株的营养繁殖力高于根茎10倍以上,对于潜在种群贡献最大;干旱导致2014年2龄构件的生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霍城县沟谷中不同生境的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s)种群构件的组成及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生境的假苇拂子茅分蘖节的存活年限最长为6 a,分蘖株在数量上均由5个龄级组成,属稳定型年龄结构。就单株生产力的整体水平而言,3个生境的生产力水平表现为生境H2>生境H3>生境H1,且各生境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反映了单株生产力在不同生境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根茎的存活年限最长为5 a,根茎的生产力则以1 a或2 a龄级最高,各生境根茎长与根茎生物量均以1 a或2 a龄级所占比例最高,且随龄级的增加而递减,反映出潮湿、疏松的沙质土壤有利于假苇拂子茅根茎的生长和物质储存。  相似文献   

9.
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对于分析种群的动态和预测群落演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通辽火电厂储灰池植被恢复过程中硬拂子茅种群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根茎长度和生物量的年龄结构以及分蘖株生产力和根茎贮藏力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恢复年限和家畜干扰条件下两个恢复区内(第1次取样,1区和2区恢复12和8年;第2次取样,1区和2区恢复16和12年)硬拂子茅种群构件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恢复年限至12和8年,两个恢复区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长度和生物量分别为增长型和稳定型;恢复至16和12年,两区分蘖株和根茎均为增长型,但龄级构成趋于复杂。两次取样中,两恢复区分蘖株物质生产力随龄级增加不断减少。同一恢复区第2次取样各龄级分蘖株生产力均显著低于第1次;除1龄根茎外,第2次取样各龄级根茎贮藏力均低于第1次。对于尚处于植被恢复演替初期的群落而言,继续围栏禁牧排除家畜啃食等干扰是确保植被恢复进程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为禾本科多年生根茎禾草,在饲料、园林景观和人工湿地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为了解该物种的抗逆性,采用不同的盐溶液进行胁迫处理,探讨不同盐胁迫处理对假苇拂子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中性盐Na Cl,碱性盐Na2CO3和Na HCO3胁迫显著降低了假苇拂子茅种子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长伸长所受胁迫更强。  相似文献   

11.
双辽市草场的蒺藜草及其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波  姜正春 《草业科学》1999,16(6):69-70
介绍了蒺藜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双辽市草场上的分布和对畜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青燕1号’燕麦对不同干旱胁迫方式的响应变化,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和胁迫次数处理,研究燕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和产量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燕麦穗长、小穗粒数、单序籽粒重、百粒重和产量下降明显,小穗数、穗粒数有增有减,而空铃数无明显变化;干旱胁迫抑制了器官干物质积累,其中分配比例以茎和根部转移相对较多,穗部较少。从整体水平来看,不同胁迫程度和胁迫次数影响大小表现为:3次、中度和重度胁迫影响较大;不同胁迫时期变化下以苗期-拔节期、孕穗-抽穗期、开花-乳熟期干旱(SM)时期和苗期-拔节期、孕穗-抽穗期干旱(SH)影响最大。不同干旱胁迫下各指标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得出,燕麦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粒数、单序籽粒重、百粒重、穗长、穗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干重、穗分配指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368~0.922,而茎分配指数、根分配指数、叶分配指数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673~-0.299,空铃数与产量为负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为-0.021;通径分析发现,单序籽粒重、百粒重、穗粒数对燕麦产量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方法对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和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es)的鉴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parvum BOCC2、C.andesoni BOCC2和C.meleagrides CHCC1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830bp、828bp和828bp,扩增产物分别经VspI酶切后形成3种不同的RFLP图谱,根据RFLP图谱可鉴别C.parvum、C.andersoni和C.meleagrides。本研究为我国隐孢子虫的分类和隐孢子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恽锐  李建东 《草地学报》1994,2(2):20-26
本文分析了松嫩平原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nse)群落、虎尾草(Chlorisvirgata)群落钠元素在植物体及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虎尾草体内钠含量明显高于羊草,两种植物地上部钠含量均高个地下部。两群落土壤水溶性、交换性钠含量均为春、秋季较高,夏季较低。表层土壤水溶性钠最高含量分别为5.09和7.61cmol·kg-1,交换性钠含量分别为7.33和13.21cmol·kg-1,垂直分布均为上高下低,虎尾草群落土壤各层的含量均高于羊草群落。羊草、虎尾草体内钠贮量变化均呈单峰型,与生物量呈极显著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选用华北地区两个主栽小麦品种济麦22和石麦15,在大田条件下,设置2个灌溉水平:春灌一水(W1)和春灌二水(W2);在每个灌溉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处理:192 kg/hm2(N1)和270 kg/hm2(N2)。研究并探讨了在水氮限量供给下高产高效群体强、弱势粒灌浆特性及其籽粒氮磷钾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期,两小麦品种强、弱势粒重均呈“S”型的变化趋势,而灌浆速率呈“抛物线”的变化趋势;且强势粒的粒重和灌浆速率显著高于弱势粒。在相同灌溉水平下,N1处理强、弱势粒灌浆持续天数均高于N2处理,而灌浆速率则低于N1处理;在相同施氮水平下,W2处理强、弱势粒灌浆持续天数高于W1处理。在不同水氮模式下,济麦22强、弱势粒重、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天数均高于石麦15。在籽粒灌浆期,两小麦品种籽粒氮磷钾积累量均呈“S”型变化趋势。在相同灌溉水平下,两小麦品种N2处理籽粒氮磷钾素积累量总体高于N1处理。在相同施氮水平下,W2处理籽粒氮磷钾素积累量均高于W1处理。在不同水氮模式下,济麦22籽粒氮磷钾素积累量高于石麦15。综合研究认为,适当水氮投入,提高了两小麦品种灌浆后期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延长了灌浆持续期,促进了强、弱势粒均衡灌浆和籽粒中营养元素均衡分配,最终实现高产高效,对提高粒重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草坪型高羊茅种子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1999年8月~2000年7月在宁夏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实验基地研究施肥对草坪型高羊茅种子产量及产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高羊茅种子产量,以施氮量90kg/hm2(秋季45kg/hm2+春季45kg/hm2)种子产量最高,达3533kg/hm2,与对照相比,生殖枝数/m2、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二重PCR方法鉴别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包含16S~23S rDNA间隔区和23S rDNA的部分序列作为气肿疽梭菌特异性标志,以α毒素部分序列作为腐败梭菌特异性标志,建立了鉴别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的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气肿疽梭菌C54-1株扩增出大小为509 bp的条带,腐败梭菌C55-1株、C55-16株均扩增出大小为148 bp的条带,均与预期吻合;而产气荚膜梭菌C57-1株、C59-37株,肉毒梭菌C62-4株,诺维梭菌C61-4株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方法的特异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也符合相应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的特点。本研究所建立的二重PCR方法可用于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8.
用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技术,以及G分带、C分带、银染带技术,对昆明种小鼠、BALB/C近交系小鼠、BALB/C近交系裸鼠的染色体组型、G分带带型、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18S+28S rDNA的定位和数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三种鼠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0,均为端着丝点;裸鼠的第3号染色体有明显的浅染色区,15号染色体也有浅染色区;各种小鼠的G带带型基本一致,与已报道的小鼠标准G带带型基本相符;C带分析结果,昆明种小鼠所有常染色体管丝点区包括X染色体均有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呈大小不等的浓染,而体臂着色浅淡,仅Y染色体的着丝点及体臂呈均一深染,极易辨认,需BALB/C近交系小鼠的第1、7,18号染色体浓染点缩小。裸鼠第3号染色体浓染点很大,而第1、7、11号染色体浓染点缩小。银染分析显示昆明种小鼠Ag-NOR数目众数为7条,分布范围为3~8条。BALB/C近交系小鼠、裸鼠的Ag一NOR众数均为5条,分布范围为2~7条。  相似文献   

1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离出豆状囊尾蚴囊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4~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1条酶带,蛋白质6~9条区带;豆状囊尾蚴囊壁和头节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4条酶带,酯酶同工酶无,蛋白质17条区带;细颈囊尾蚴囊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4条酶带,酯酶同工酶1~3条酶带,蛋白质7~10条区带;宿主——兔腹水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3~5条酶带,蛋白质13~16条区带。并作了豆状囊尾蚴与细颈囊尾蚴囊液同工酶、蛋白质和豆状囊尾蚴与宿主的同工酶、蛋白质相互关系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囊尾蚴与细颈囊尾蚴的同工酶和蛋白质具有差异和两者可能存在交叉免疫;豆状囊尾蚴的酶蛋白和蛋白质来源独立于宿主,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宿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