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向日葵花是东北较为理想的秋季蜜源,蜜粉充沛,全天流蜜,花期可持续20多天,现在引种的白葵,花期晚(7~10天),流蜜多,高产群可超100公斤,一般年景每框蜂可取商品蜜5公斤,12框蜂的群势可取蜂王浆400克,所以南来的或从椴树场地转来的养蜂同志,多数认为向日葵蜜粉充足,是休养  相似文献   

2.
小兴安岭地区,有数十种蜜粉植物在夏末以后开花流蜜。主要有:苕条、落豆秧、白花地榆、升麻、大蓟等,花期7月25日~8月30日,盛花期8月5日~25日。该地秋蜜丰收年份,15框蜂的强群日进蜜量可达5公斤以上,群单产75公斤以上。但受生长地环境、气候的影响,流蜜不稳定,加上外来的蜂群强弱悬殊,丰歉差别有时很大。因此,必须掌握了高产要领,才能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3.
今年乌桕流蜜期,有蜂30群,116框,取蜜6次,总产蜜1,358斤,全场蜂群平均每群产蜜45.3斤,每框产蜜11.7斤。在流蜜期划分两组采蜜:一组处女王群,二组老王群或双王群。采蜜结果,处女王群比老王群的产蜜  相似文献   

4.
为夺得全年第一个大宗蜜源 (油菜、刺槐、狼牙刺 )丰收 ,就要在流蜜前60d(天)开始繁殖 ,使蜂群在流蜜期达到13框以上群势投入生产。早春提前繁殖 ,在气温较低 ,寒潮频繁 ,群势弱 ,蜂多于脾 ,外界尚无辅助蜜粉源 ,或辅助蜜粉源不足的情况下 ,为了确保蜂群繁殖的需要就必须不断饲喂蜜、粉和提供饮水 ,现将饲喂方法介绍如下 ,以供新养蜂的朋友们参考。一、补充饲喂和奖励饲喂补充饲喂和奖励饲喂不同 ,补充饲喂是在巢内饲料不足的情况下 ,用蜜汁或浓糖浆数次补充喂足。而奖励饲喂是在巢内不缺饲料 ,外界进蜜不够食用的情况下 ,为了刺激蜂…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20,(5):20-22
<正>生产群是指具有较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蜂产品生产能力的蜂群。要实现蜂产品的优质高效生产(如实现成熟蜂蜜高产),除了良好的蜜粉源条件外,生产群至少应拥有以下特征:适龄工作蜂个体数量达到高峰,各日龄工蜂比例合理,子脾、空脾、蜜粉脾排列结构和比例合理,工蜂健康状态良好。对于优质成熟蜂蜜生产而言,要求西方蜜蜂群势至少达到16足框4万只蜜蜂(条件允许,最好能达到20足框以上),中蜂达到8足框(2万只蜜蜂)以上。但在我国,受蜂种、蜜源条件、气候环境和药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自然蜂群的群势达不到以上要求,这就必须改变传统养蜂模式,在主要蜜源大流蜜期前,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把生产蜂群扶壮,使群势达到优质成熟蜂蜜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德江县是我省乌桕蜜重点产区,全县乌桕种植面积约5万亩,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开花流蜜,流蜜量大,收成较稳定。但由于当地蜂的饲养管理落后,群均产量较低,常年全县仅产蜜50吨左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1年春夏,我们在本县稳坪区木叶乡组织了王顺凤、王顺权两兄弟的蜂场,每场10群蜂进行试验。王顺凤场为试验群,在乌桕流蜜前50天,即从4  相似文献   

7.
1997年夏季乌柏花期,我们在贵州北部开展中蜂不同起步群势,不同箱型夏蜜生产试验。试验表明:4框左右足蜂的蜂群产蜜量,饲料报酬均显著高于3框以下的蜂媲,其培育乌柏适龄采集蜂的始繁日期,应在乌桕开始流蜜前40-45天。3框以下弱群则应较此提前15-20天。  相似文献   

8.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20,40(3):38-40
中蜂喜分蜂,难养成大群。若饲养在郎氏10框活动巢箱中,则空间过大、利用率不高。在流蜜期,弱小中蜂群难形成无子蜜脾,取蜜只能提出子脾摇蜜,损伤蜂、削弱群势,影响后期产蜜。若用框式隔王板,中蜂又难以养成10框蜂的群势。因此,有的地方把郎氏巢箱10框改成8框,用来饲养中蜂。现在赣、浙各地的中蜂场,用8框巢箱饲养中蜂的人较多。赣、浙两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蜜源情况有差别,分布在两地的中蜂,在油菜花期繁殖到4脾蜂以上后,大都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还会有2次之多。蜂群一分再分,群势将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三季都有蜜粉源植物开花吐粉、流蜜,蜂友们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大好的蜜源资源,每年春季都要将蜂群转地到山区,充分利用春季辅助蜜源柳树、色树等流蜜植物将蜂群繁殖起来,然后原地不动等待6月底或7月初大蜜源椴树流蜜的到来。椴树流蜜期的蜂群管理工作:前期主要是控制蜂群分蜂热、组织采蜜群等项工作;中期主要是抓好蜂产品质量;后期主要是搞好蜂群调整,准备转地到秋蜜场地。  相似文献   

10.
<正>1 2014年椴树蜂蜜歉收原因黑吉两省是我国椴树蜜主产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差异、流蜜情况等因素,不同地区都形成了大小年现象,仅在双鸭山东部以宝清县为界,以东八五二、八五三、虎林、饶河近几年来单年为椴树流蜜大年,以西北五九七、集贤双年为椴树流蜜大年,因此,在我地春季出现买蜂热,群价位逐渐攀升,每箱(3~4脾蜂)高达800元。可是椴树流蜜结束,不算清框第一次蜜大部分蜂场只取了1~2次蜜,产量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6月 4日 ,我将 2群GN式蜂箱饲养的中蜂强群运往我省分宜县采乌桕蜜 ,共收蜜 4 1kg ;7月 10日再运往万载采边荷枫 ,共收蜜 30kg。去时 ,其中一群蜂有 15脾 ,另一群蜂有 14脾 ;一群继箱放 9脾 ,巢箱放 6脾 ,另一群继箱放 8脾 ,巢箱放 6脾。 6日蜜源植物泌蜜 ,2群蜂各放 1 3巢础的框 1个 ,2天就造好有少量雄蜂房的脾。 10日摇蜜 ,流蜜期天气比较好 ,共摇蜜 5次。我们在分宜县采乌桕蜜时认识了几位用标准蜂箱饲养中蜂的蜂友 ,他们的蜂每箱 3脾的最多 ,4~ 6脾的甚少。经主人同意 ,我们开箱提脾检查了几群蜂发现 :那些每箱有 6脾…  相似文献   

12.
徐祖荫  孙启跃 《中国蜂业》1992,(6):15-17,43
在贵阳地区组织9群意蜂按L_9(3~4)正交表进行早春繁殖试验,对不同始繁日期、始繁群势和单、双王群的繁殖效果进行考察。试验表明,1月上旬开始早春繁殖为好,4框以上群势双王繁殖,流蜜盛期可达12~16框的群势投入采集,单群春蜜产量达50公斤;如以单王繁殖,则起繁群势至少应达4.8框足蜂以上,单群春蜜产量可达24.6公斤以上。文中还探讨了始繁日期、始繁群势、蜂王数等3因素对群势增长、取蜜数量的主次效应和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翻开所有的养蜂科技书刊,几乎都强调强群分蜂、强群取蜜、强群越冬、长年饲养强群、及时合并弱群等饲养管理技术.笔者在养蜂实践中观察,强群并不是"十全十美",在某些时候对养蜂生产是不利的,主要归纳有以下2点. 1 强群在流蜜期常有分蜂情绪,导致蜂蜜减产 从理论上来讲,群势越强,产量越高,可我在实践中发现并非如此.有些强群按产量来计不比中等群高,甚至不如中等群.其主要原因就是强群产生"分蜂热",导致产量锐减.笔者蜂场在2010年曾做一试验:按照某养蜂书介绍采用主副群饲养法,到了山乌桕流蜜初期,将主群两旁的副群移走,使主群成为一个采蜜强群.该群群势有中标框11框,巢门外到了夜晚形成一块"蜂帘",蜜蜂扇风之声昼夜不息.不到3天,该群出现分蜂,但并未结团,在蜂场周围飞行一段时间后,又陆续回到箱中.我提脾检查,没有发现王台.后来,我查阅了龚凫羌、宁守容二位先生合著的《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 (第2版)才知,这就是"假分蜂".其实,该群蜂王是当年新王,为了降温通风,还把活动巢门全部打开,箱盖留缝,可是还是产生了分蜂情绪,过了几天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分蜂了(取蜜之后发生的),分蜂团也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14.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11):42-43
(上接2006年第8期)1.5精心挑选组织好育王群1.5.1定向选群大场3~5群,小场2群以上。基本条件是生产力强,生活能力旺盛,繁殖发展复壮快,抗病害能力强,性情温驯方便管理,高产性能稳定等。定向条件还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尽量满足和服务于社会。如产蜜性、蜜浆并重性、快速发展种蜂种王的能力等。一句话,定向选群就是在集团群中挑选育王群,做到优中选优,并灵活掌握。1.5.2群强蜜粉充足预定在一个主要蜜粉源盛花期实施人工育王,必须在移虫前1个月挑选好育王群,并精心饲养成强群,移虫前3~5日组成育王群,其群势应有15框足蜂,其中应有8框以上封盖子…  相似文献   

15.
孙哲贤 《蜜蜂杂志》2005,25(6):29-29
2004年秋,辽宁省法库县、康平县、调兵山市、彰武县等地益母草蜜大丰收,群单产30 ̄50kg,个别高产群达70kg,使益母草进入主要蜜源的行列。法库县丁家房乡、大孤家子镇、秀水河子镇等数十户蜂农都采到大量益母草蜜和益母草蜂花粉。由于益母草蜜丰收,激发了蜂农发展养蜂的积极性,今春不少蜂农都扩大饲养规模,购买蜂群和蜂具。由于养蜂收入高,不少农户也买蜂买蜂具开始养蜂。群单产益母草蜜50kg,这个数字使人难以相信,但辽北益母草多次流蜜中证实了这个事实。例如:2002年辽北铁岭县益母草蜜大丰收,其中镇西堡镇、平顶堡镇等地养蜂户都达到群单产…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中下旬,鲁西地区久旱无雨,41℃高温天气长达1周之久,这百年不遇的异常气候,使众多蜜粉源植物被烘烤得萎蔫干枯,无蜜无粉,往年不到6月10日就能取荆条蜜,可今年6月26日了,仍不见荆条流蜜,蜂群处在饥饿、干热、高温等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再加上管理失误,出现大量"爬蜂",幼蜂大量夭折,许多蜂场被迫停产王浆;更有甚者,损蜂过半,群势急骤下降,蜂王停产卵,生产群变成了弱群.  相似文献   

17.
7月汉水流域地区的7月份,正常年景下蜜粉源较为充足:丘陵和山区荆条花流蜜,平原、湖区是黄豆、玉米,早芝麻的蜜粉期。因地域和生产方式不同,蜂群盛衰也有较大的差距:在山区和大丘陵地区主要生产荆条蜜的蜂场,强大的群势在流蜜过后垮蜂;在平原、湖区的蜂场,7月初有玉米花粉、黄豆蜜,蜂群繁殖迅速,蜜蜂体耗低、寿命长,若不加以调控,将在后期产生严重“分蜂热”。有经验的养蜂者把7月称为“黄金月”,因该月既是当年的丰收月,又是第二年蜂群的“奠基月”。荆条花流蜜盛期25天,流蜜尾期可延续35天,前后长达两月之久,大多数荆条场地优质粉源较少,…  相似文献   

18.
<正>蜂产业是高原特色农业、山地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山区面积占到全部土地资源面积93%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来说,发展蜂业十分适合。大理州山区最大的特征是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多样使得植物繁多,四季都有鲜花盛开,因而蜜粉源丰富,流蜜量大,加上野生山花不受农药的污染,产出的蜂蜜味美香醇,质量好价值高。大理州是"云南硬蜜"和"药蜜"的蜜中极品——野坝花蜜的主要产区之一。蜂王浆、蜂花粉、蜂毒、蜂胶等蜜蜂系列产品不仅对人体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素以流蜜量大、产量比较稳定而著称,是嫩江及以北地区的主要蜜粉源。美中不足的是向日葵花期容易垮蜂,无论是丰收年还是歉收年,垮蜂现象都会发生。丰收年垮蜂情有可原,可蜜源不好的年份垮蜂会更加严重。造成蜜、蜂双损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绝不是一二种因素造成的,而是存在多种不良因素。为此,笔者于2003年去阿荣旗大有庄,2004年去黑龙江省甘南县兴隆乡采葵花时,从进场到出场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现对向日葵花期蜂群的垮蜂现象分析整理如下,供广大蜂友探讨与参考。1葵花花期垮蜂的因素1.1蜜粉挤压巢房向日葵全天流蜜,在蜜源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弄清不同性状蜂群群势的增殖效果和蜂蜜产量。从2014年2月14日到5月21日用测子框对美意为父本与蜜浆高产为母本F1代蜂群和蜜粉高产F1代蜂群、东北黑蜂F1代蜂群测定群势,比较蜂蜜产量。结果表明:3个不同性状蜂群在卵虫、蛹和成蜂脾数上增殖明显,但三者之间增殖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东北黑蜂F1代蜂群产量较高,显著高于蜜粉高产F1代蜂群(P=0.039),但美意为父本与蜜浆高产为母本F1代蜂群和蜜粉高产F1代蜂群之间差异不显著(P=0.460)。由此可知3种不同性状的蜂群增殖较明显,但东北黑蜂在生产蜂蜜时有着不对称优势,结果可为蜜蜂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