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蜂失王可采取的应急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费起充 《蜜蜂杂志》2001,(12):16-17
饲养中蜂 ,麻烦之一是容易失王。失去了蜂王 ,繁殖中断 ,还易发生工蜂产卵。可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下 :一、如巢内还有虫、卵 ,工蜂会筑造若干急造王台。此时要做的是 :在出现急造王台后的 10天左右查看 1次 ,选留 1个较粗壮的王台 ,毁除其余。二、如巢内无虫、卵 ,可从其它中蜂群中抽 1张虫卵脾 ,加入失王群 ,让工蜂筑急造王台。以后按“一”办。三、如失王群很弱 ,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则只有与有王群合并。为了避免合并引起斗咬 ,最好用纱隔板隔开 ,于傍晚合并。经过一夜气味的混合 ,第 2天抽去纱隔板 ,合并即成功。四、如已发生工蜂产卵 …  相似文献   

2.
延安中蜂不攻王我业余饲养中蜂22年,无论人工分蜂群、失王群、工蜂产卵群,都是将王台、处女王、产卵王直接放入,流蜜期、缺蜜期都不发生围王。人工分蜂群:白天分蜂、傍晚放入,失王群:工蜂产生失王征候时放入;工蜂产卵群随时都可。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峰如下生物学现...  相似文献   

3.
中蜂失王是常见的事,但若处理不当,则会使群势削弱、工蜂产卵,给蜂群饲养管理带来许多麻烦。我总结了一下,认为中蜂失王的原因如下:a. 与群势有关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强群分蜂,加速蜂群壮大,但中蜂则有所不同,有时新分群越强,蜂数越多,介入的王台越好或新王越大,则会适得其反。按广东蜂友的经验,分蜂群2~3框最为恰当,新王也容易交尾,交尾成功率高,产卵快;最好的做法是在新王产卵时不断抽调老熟蛹脾补入新群。b. 与子脾有关给中蜂分蜂,必须带子脾,因为无子必逃。分蜂时巢内只有蛹,没有幼虫和卵,显示着蜂群分蜂意念很强,雄蜂多,这种情况是新王易…  相似文献   

4.
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容易产卵。蜂群一旦失王,就应针对群势及时合并或诱入蜂王。中蜂嗅觉灵敏,合并或诱王时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围王,特别是失王已久或工蜂已产卵的群更是如此。我一般是这样合并中蜂群或诱王的:1合并蜂群傍晚,将被合并群巢脾移至蜂箱中央,无子脾群调入一两张子脾,使巢脾距箱壁5cm左右距离。天黑后,打开被合并群及合并群的覆布,让蜂群在露天下静置半小时左右(据温度的高低决定静置时间的长短),等到工蜂护脾结团不动后,将被合并群带蜂的巢脾一一提出,依次放在合并群隔板外侧,盖上覆布、大盖,第二天,蜂群秩序井然,开箱调整蜂群。…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滇南中蜂无王群的内部行为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经过3个月对中蜂无王群从失王到全群灭亡过程的内部行为观察并对其他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蜂群失王后2~5 d改造王台,当王台被清除后20~24 d工蜂开始产卵,3个月后蜂群全部死亡。对中蜂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后,蜂群发展良好,并可达到采集主要蜜源野藿香的理想群势。可对养蜂人员在失王时作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蜂群的正常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世俊  黄革 《蜜蜂杂志》2005,25(7):26-26
饲养中蜂,每年都要换王。换王,不管用什么方法,在新、老王交替之间,都会有十余天的停卵期。如果新王交尾不成功,停卵的时间还会更长,甚至导致工蜂产卵。这不仅影响蜂群的繁殖,而且还会使工蜂暴躁螫人,情绪不安,产蜜量几乎为零。我们想:要是能摸索出像母女同巢自然交替那样的换王法,对于中蜂的发展和生产都将有很大的意义。不料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想法得到了实现。1无意获得的成功2004年3月底,一个强群快要分蜂。按传统的做法,用隔王板把蜂箱分为两室,一室3脾蜂带老王,另一室留一个老熟王台加3脾蜂,朝另一方向开巢门组成交尾群。新王交尾成功后…  相似文献   

7.
蜂群失王以后,往往会出现工蜂产卵。尤其是中蜂,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一般在气候和蜜源好,失王后二、三天就会产生,气候和蜜源不好,出现工蜂产卵的时同就会相对延长。当工蜂产卵的失王群,经过诱入蜂王或合并后,巢脾上存有大量工蜂产的卵、虫时,为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1,62(8)
想夺高产当然是养双王群比较好,蜜浆型的蜂群适合养双王群,蜜王易起分蜂热,浆王没有必要养双王群。但是双王群不能上下调脾,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如容易失王等缺点,所以应同时饲养交尾群,数量占全场蜂群数的十分之一,就能做到有效补王。如果两边各有4张脾不便于喂糖。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5,(7):30-31
<正>一、工蜂产卵的发生机理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过着群体生活。蜂群内由三型蜂组成,即蜂王、雄蜂、工蜂(卵巢未发育的雌性蜂);蜂王专司产卵,由工蜂哺育成不同型的个体蜂;雄蜂属于季节性蜂,专门负责和蜂王交尾;蜂王通过一次或多次与雄蜂交尾后,终生履行产卵的职责,并由它在巢内的存在所传递的生物、化学信息,维系和抑制工蜂出现产卵(未受精卵)。无论是中蜂还是意蜂,蜂群失王后都很容易出现工蜂产卵。意蜂由于人工训化的时间长,对人工饲养依  相似文献   

10.
中蜂人工分蜂或换王,采用人为交替的方法,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在人工王台成熟之前,将产卵力衰退的老王,剪去一边的翅膀或者一条足,然后将王台介入剪去翅或足的老王群中。处女王出房后,会新老王同巢;如天气晴好,6~8天即可交尾产卵。采用人为交替的方法进行换王或分蜂有几个好处:①不会造成失王后工蜂  相似文献   

11.
正张老师:我养中蜂两年多,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蜂群经常出现失王现象,有时一不注意,就出现工蜂产卵,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也问过几个师傅处理工蜂产卵的方法,但说法不一,是重新诱王好,还是合并好,怎样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工蜂产卵群?请张老师指点。读者:黄秀峰黄师傅您好:中蜂相对于西蜂来说容易失王,而且失王后很容易产卵,有的3天就可出现工蜂产卵。工蜂所产的卵都是未受精卵,只能长成个体  相似文献   

12.
交尾群连续使用是指,提走新产卵王后经过技术处理跟着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继续培养新王。根据需要可多次使用甚至保留全年。交尾群连续使用好处很多:避免组织时老蜂回飞引起盗蜂,早春晚秋冻伤子脾,幼蜂乱爬造成的损失;因老交尾群具备各日龄蜂,有一定采集能力,因此新王交尾快,新王质量好;老交尾群中有一定数量老蜂,有防卫能力,缺蜜期也不易发生盗蜂事故;根据情况,可用于贮存蜂王,也可发展为生产群。  相似文献   

13.
小经验     
发展蜂群要做到无空脾无闲蜂中蜂在自然分蜂、人工分蜂、失王或新王换老王期间,都要无王产卵(包括新王未产卵)10天以上,有时长达一个月。这样一来,空脾增多,没有大小幼虫,抚育群处于空闲状态,蜂群容易飞逃,工蜂易代产卵,采集积极性下降,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蜂群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有王群提取有大片幼虫、或者产满卵的子脾和无王产卵群的空脾对调。如果无王产卵群是强群,也可以把封盖子脾抽去补充弱群,再调进幼虫脾。弱群也不要等子脾上的新蜂全部出房才对调,只要大部分新蜂出房就可以调进幼虫脾,等这些脾全部封盖后再调进老熟子脾,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一般大群交尾慢,小群交尾快。根据这一情况,我采用了无脾交尾法繁育蜂王。方法是把成熟王台粘到空框下,抖进一脾蜂,老蜂返回后剩半脾幼蜂就足够了。巢框下用小塑料盒放些糖粉以备食用,不会挨饿,也不会被盗。我用此法多年,成功率极高。在没有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处女王出房后10天内必定交尾成功。交尾成功后,巢框下工蜂开始造脾。蜂王很快产卵,蜂王产卵后介入大群,交尾群再放入成熟王台。  相似文献   

15.
刘树峰 《中国蜂业》2003,54(4):32-32
把工蜂产卵群加上继箱 ,巢、继箱之间加上纱盖 ,继箱开后巢门。之后从蜂场提一群有 4~ 5框蜂的新王群放在继箱内。此后每隔 3~ 4天从继箱新王群提 1张产满卵的巢脾 (不带蜂 )到巢箱 ,换出 1张有工蜂卵的巢脾 ,同时在继箱补入 1张产卵空脾。如此换脾 ,直到将工蜂产卵群原有卵虫都换出后 ,即可抽出纱盖 ,换上隔王板 ,关闭后巢门 ,工蜂产卵即可停止。工蜂产卵群中提出的卵虫脾放入冰箱内冻死卵虫蛹后 ,还可加在正常蜂群中利用。工蜂产卵群处理的又一方法!河北平山县胡镇转嘴村,050403@刘树峰  相似文献   

16.
对无王状态下蜂群的研究表明:无王蜂群烦躁不安,易螫人,出勤率下降36.5—48.3%,采集力降低。成员组配正常蜂群失王后,工蜂改造王台培育新蜂王,与有王群相比群势增长低10.7%。成员组配不正常蜂群失王后16一18天出现工蜂产卵。介绍成熟王台或诱入产卵王后,工蜂产卵即被控制;工蜂产卵时间越长,介绍成熟王台或诱入产卵王越难成功,蜂群群势下降越快。养蜂生产上宜在失王后尽快诱入优质产卵王。  相似文献   

17.
在养蜂过程中,如果发生失王的情况,就要补给一只产卵王。因此,蜂场平时必须贮备一部份优质的蜂王。这样,年年都必须大量育王,因而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在育王过程中需要用一大批交尾箱,还要从繁殖群里抽调不少封盖子脾来组织交尾群。如果要早育王、早分蜂,在早春气温低,巢内子脾不多的情况下,要组织大量的交尾群,就更加困难了。我发觉在以往蜂群发生自然交替时,有母女二王能够同在一巢中交尾、产卵的情况,因而受到启发。可以利用中蜂的这一  相似文献   

18.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1工蜂围王原因a.外界蜜源突然中断;b.处女王交尾回巢惊恐不安或误入巢门;c.原有蜂王衰老或残废;d.流蜜期前雨水太多;e.盗蜂入侵,被盗群失去自卫能力;f.冲巢的蜜蜂(天然合并)发生咬杀现象;g…  相似文献   

19.
中蜂群势小,养蜂效益低.要想饲养强群,取得高效益,必须根据"母女同巢"特性饲养双王群,群势可达12 ~ 16框.当蜜粉源植物吐粉泌蜜期到来,可选单王带大群采集蜜粉,产量可增长1倍以上. 中蜂蜂王衰老或因其围王等原因致使蜂王伤残,产卵力衰退,蜂群就要进行交替换王.此时,工蜂便在中间子脾下缘造2~3个自然王台.当王台成熟,第1只处女王出台,工蜂便将其他王台咬毁.处女王出巢交尾回巢,可和老蜂共居一巢,和睦相处,同脾产卵,这种现象叫做"母女同巢".  相似文献   

20.
姜云光 《中国蜂业》2021,(3):24-24,36
浙西周边地区油菜花中期,中蜂进入全年大规模的分蜂高潮,几乎所有蜂群都会在油菜花结束前进行自然分蜂,管理不善损失之大让人难以预料。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形:一是强群和分蜂性强或老王中等群,在惊蛰前后遇上高温晴热天气,不少蜂群在王台未封盖时,老王携大批工蜂飞出,相当一部分因收捕不及时而损失;二是遇数天阴雨,无法及时检查和处理蜂群,天气突然放晴,多个中蜂群在差不多时间飞出,甚至无台群也跟着飞出结成一个特大蜂团。处理不恰当,多只老王被杀,形成无王群和工蜂产卵群;三是因天气因素,处女王无法外出交尾或交尾失败,检查处理不及时会形成工蜂产卵群。新王群长时间无新蜂出房,新老交替失调,群势不增反降,严重影响油菜蜜产量。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应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