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文献数据统计的中国耕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耕地变化”为主题词,筛选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子数据库中884篇相关文献,采用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文献按时间发展、区域分布、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尺度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中国耕地变化研究发展与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密切相关,具体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以2006年“耕地红线”的提出为拐点。研究区域上,除新疆外,耕地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中部地区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研究绿洲地区耕地变化的典型区域;研究领域上,中国耕地变化的研究以“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为主,其次为“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数据处理与变化分析”;研究空间尺度上,以省、市级空间范围内耕地变化研究最多,其次为区、县一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耕地占3%)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的趋势近期难以逆转,“粮食安全”仍不容忽视。大力发展油橄榄这种产油量高的木本油料替代占用耕地较多的草本油料,应是解决耕地紧张的一条出路。油橄榄在我国的适生范围较广,主要集中于长江上游的云、贵高原,金沙江流域、三峡低山河谷和秦巴山地区,其中有近60%是贫瘠的丘陵山区,属国家和地方专项资金扶持的贫困县,也是“三峡”水利设施工程(航运、发电)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地区。在这一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油橄榄生产,具有开发山区,综合治理长江,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耕农荒加剧了抛荒现象,并使抛荒的治理更为艰巨,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没有制度性的改进,抛荒将会长期存在。治理抛荒大致有2种思路: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渐进的做法是降低耕作权交易成本,让愿意耕作者更快地与抛荒耕地相结合;局部突破的办法是抛荒耕地的竞拍试点,在抛荒严重及耕作权交易不顺畅的地区,根据政策规定,试点有权自行组织竞拍,从而让抛荒耕地的竞拍成功者获取耕地自有权,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类型划分结合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吕梁山生态功能区24县的耕地利用与抛荒情况.结果表明,在吕梁山南部,基本不存在耕地抛荒问题;在吕梁山中部,主要表现为红枣经济林的抛荒;在吕梁山北部,耕地抛荒比较普遍,耕地利用的限制因子主要为海拔高带来的热量资源不足和坡耕地带来的机械耕作困难;究其原因,耕地抛荒、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是边际耕地的3种可替代利用状态,物质服务成本实现、人工成本实现、平均利润实现是耕地抛荒、老年人自给农业、年轻人农场农业的决策临界点.在吕梁山中部和北部,在农业结构调整困难和农业结构调整后经济效益很低的区域,宜增加退耕还林指标,核减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把耕地抛荒发展为生态服务价值高的生态林地.  相似文献   

5.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国之一,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全球的食物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依靠占世界1/15的耕地,养活了全球1/4的人口,受到了世人的赞扬.面向21世纪,中国政府将加大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力度,努力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拥华  刘桂玉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124-127,158
后疫情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之弦需要绷得更紧,更加注重"逆境安全".目前,由于粮食种植比较收益低,耕地流转存在多重障碍以及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抽离等原因,我国耕地抛荒仍未得到根治.在复杂多变的后疫情时代,如果继续让大量耕地抛荒,将会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为此,要注重耕地抛荒的长效治理:一是"化零为整",强化抛荒耕地的统一经营;二是推进"一户一田"政策,突破耕地细碎化的权属障碍;三是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促进抛荒耕地进入流转;四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抛荒耕地的"接盘者";五是充实农业"工人"队伍,壮大耕地"守望者"力量.  相似文献   

7.
韩洪云  杨增旭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962-4970
 【目的】研究农户逐步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技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T检验和Bivariate Probit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样本地区农户“未采纳”、“部分采纳”和“完全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在技术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地块特征、技术指导对农户“部分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农户的年龄对农户“完全采纳”该技术呈显著负相关;而农业收入比重、农户的耕地面积、施肥观念、技术理解能力、技术指导、技术获得对农户“完全采纳”该技术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农户耕地采用平均分地的分配方式、与农技人员联系不方便会导致农户“未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农户的年龄偏高、农业收入比重相对较低、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具有传统施肥观念、未能全面理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缺失配方卡是农户“部分采纳”该技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耕地抛荒的现状和分布特征,剖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和后果,探讨了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关于耕地抛荒方面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耕地抛荒的现状和分布特征,剖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和后果,探讨了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关于耕地抛荒方面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松溪县耕地抛荒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耕地抛荒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