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桑树转基因植株的叶片蛋白质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蛋白质全自动测定仪,对桑树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不同株系间粗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差异。已确认的两个转基因株系(230和410)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品种,而其它株系则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2.
T3代抗菌肽转基因辣椒的PCR检测及青枯病抗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T3代抗菌肽转基因辣椒的11个株系进行了PCR分子生物学检测,证明T3代抗菌肽转基因辣椒仍保持外源抗菌肽基因;对T3代转基因辣椒群体进行了抗枯病测定试验。转基因辣椒群体抗病力提高,表明在转基因辣椒中蚕抗菌肽D、B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从而缓减了青枯病症状。  相似文献   

3.
闭立辉 《广西蚕业》2005,42(1):18-24
桑细菌性青枯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蚕业生产。而目前尚未培育出高产的抗病性强的桑树品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植物品种育成并投入生产,为桑树抗病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体外实验表明。抗菌肽对细菌性青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抗性。应用抗菌肽基因培育马铃薯和番茄抗病品种上也已取得明显进展。因此,将抗菌肽基因导入桑树。培育抗青枯病的桑树品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一旦获得表达稳定的抗病植株,即可通过无性繁殖如组培的方式,批量生产出抗青枯病桑苗投入生产。满足生产中对抗青枯病桑苗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因枪法将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OC)导入桑树组织 ,经抗性筛选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PCR Southern杂交及RNA点杂交等检测 ,证实OC基因转化桑树成功 ,为选育抗虫性桑树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吴成仓  曹勇伟 《蚕业科学》1992,18(2):124-126
<正> 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转化系统。根据其Ti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转移整合的分子机制,已构建了一系列外源基因的嵌合表达载体,并在一些植物中表达这些外源基因。 谢毅等按照植物偏爱的遗传密码子编码,已人工合成了天蚕抗菌肽B基因。此抗菌肽B是一种具有广谱性很强的体内外杀菌作用的昆虫免疫多肽。可广泛用于各种经济作物的抗细菌病  相似文献   

6.
农杆菌携带柞蚕抗菌肽基因转入桑树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载体转入桑树叶盘,获得基因转化工程苗。柞蚕抗菌肽对桑树青枯病假单孢菌有明显杀菌作用。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基因导入农杆菌感染桑树叶盘并诱导成苗。经卡那霉素筛选,胭脂碱电泳检测及抗菌肽基因探针进行印迹点杂交,确认抗菌肽基因转化桑苗成功,为培育抗青枯病品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桑树四倍体植株的育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国内外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较多,日本通过人工诱变已育成了四倍体品种(改良鼠返、剑持等),三倍体品种(青叶鼠、新剑持等),日本、苏联等国家除了人工诱变多倍体外,还利用多倍体桑树资源,进行不同种间[22倍体黑桑(Mo-rus nigra Linn.)×2倍体白桑(Morus albaLinn.)]杂交,获得不同倍数体的杂种(17倍体,12倍体等)。我国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近几年来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展。1981年,浙江省王侠剑和杨今后等用秋水仙素、辐射等方法已诱导出四倍体植株,西南农业大学李存礼等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一株三倍体植株,作者等利用二倍体与六倍体桑杂交,获得若干四倍体植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植物基因工程是近30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现代生物技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植物基因工程发展日新月异,主要形成抗虫、抗病、抗逆、品质改良、控制发育和利用植物生产药物等6大类,并在农业、医药、食品和环保等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桑树优良性状进行基因分析、定位、克隆和转化,有利于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桑树的抗病性及抗逆性,还可将桑树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的特殊蛋白质以及药物或食品。  相似文献   

9.
10.
桑树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爱玉  王勇 《蚕业科学》1995,21(3):154-157
以桑籽经无菌继代培养的无性繁殖系叶片为材料,酶解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K8p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黑暗、静止、浅层培养,第4天细胞开始分裂,10天以后形成细胞团;转移到弱光下培养,每隔10天添加K8p新鲜低渗培养液,经5-6周培养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转到含6-BA、NAA的MSB固体培养基上增殖培养,选取其中结构紧密、呈米黄色的愈伤组织在附加6-BA和NAA的MSB培养基上进行器管分化;在1/2MS附加IBA的培养基上进行根的诱导,获得桑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56份,诱导率为4.28%。试验结果表明,浓度0.2%的药液,处理2天即可;处理时期以5月和10月效果较优,经处理后的幼苗,一个半月后,苗株生长出现四个形态类型:(1)生长点分裂,出现顶端两枝同步生长。(2)叶片仍绉缩变型。(3)茎粗、节密或侧枝早发。(4)枝叶正形生长。从四个形态类型中选择叶肉厚、手感粗糙、生长势强的单株。经培育后抽样镜检,于处理当代选株中获得四倍体株达68—85%。其中出现于第一类型占33.73%,第二类型占41.07%,第三类型占1.79%,第四类型占23.21%,我们重视从四个类型中选择,对提高诱导率是有实用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桑种质资源对黄化型萎缩病抗性鉴定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病穗套接接种的方法,对252份桑种质进行抗黄化型萎缩病鉴定。结果,高抗19份,中抗106份,感病50份,易感77份。不同地区桑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存在差异,长江以南地区桑种质抗病性比长江以北桑种质强,桑种之间的抗病性亦不同,广东桑和蒙桑的抗病性强于其他桑种。初步筛选出高抗种质,可作桑育种材料,并可在生产上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