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加快沼气建设步伐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祥云 《中国沼气》1992,10(1):44-46
至1990年底,我省使用的沼气池累计15.7万户。其中以沼气为纽带的综合利用农户3万4千多户,集中供气站44处,沼气发电站14座,沼气动力站20处,1990年沼液喂猪3.5万头,沼肥养鱼3万亩以上,1991年有8万多户用沼液浸早稻种。  相似文献   

2.
宜昌地区在发展沼气事业中,注意与大农业项目配套,开展“三沼”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发展,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1990年全地区“三沼”综合利用发展到5万户,占建池户的61%。宜昌县在鸦鹊岭镇粮食基地和三斗坪镇脐橙基地建设中,为了获得优质沼肥,提高地力,实行沼气池与基地建设同步进行。枝江县“三沼”综合利用被列入国家“丰收计划”。全县以推广沼液喂猪、沼肥养鱼、沼气小庭院、沼肥种水果和沼液叶面喷肥、沼液浸种六种模式为重点,办培训班,已培  相似文献   

3.
湖北宜昌地区狠抓“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全区的沼气建设得到了稳步发展。通过沼液喂猪养鱼、沼渣肥田,使1.6万农户开辟了小桔园、小鱼池、小型家禽养殖、小苗圃、小菜园,开始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年增收3000多万元、户平增收2000多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袁朝金是地区农村能源办公室的10个“三沼”综合利用示范户之一,他通过沼液喂猪-猪粪入池-沼气孵鸡-沼渣养鱼、培育果树不仅增收节支近万元,而且还带动了其它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西藏农村沼气建设与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农村沼气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保温措施不到位、发酵原料不足、后续服务跟不上等。为进一步发挥沼气在解决西藏农村生活用能、消纳畜禽粪便污染的作用,根据西藏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笔者提出西藏农村沼气应将现有户用沼气池管护好,新建项目应以大中型沼气工程为主,同时要注重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沼液对玉米防虫及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拓宽沼气综合利用领域,探索沼气发酵液对玉米螟幼虫防治作用及其增产效果,在两年之内用沼液浸玉米种及沼液农药混合浇玉米心叶进行对出试验,取得明显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龙南县党委、县政府从1995年开始规划,发展沼气生态农业。通过3a的努力,全县共兴建沼气池近1万个,果园983.3hm~2,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3.5万户。1998年15个“百池村”工程全面启动,初步建成5个沼气生态农业示范基地,1200多户沼气生态农业示范户。1~6月份完成建池任务2373个,是1997年同期的2倍。同时并广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沼液喂猪2.5万头,  相似文献   

7.
一翻开农村能源的各种资料,沼气综合利用几乎成了描述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利用沼气、沼渣、沼液,作为下一级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添加剂和能源等,是一整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致富农民的系列化实用技术,现已成为沼气建设持续发展的新起点。自从沼气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后,综合利用的形式、内容与日俱增,已成为目前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能源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1.沼气综合利用是围绕厌氧发酵的产  相似文献   

8.
魏宗旺 《农业工程》2014,4(4):62-65
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发酵产沼气,既能缓解甘肃省秦安县户用沼气池粪便原料短缺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和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为了探索出秸秆类原料与粪便混合进行发酵产沼气的有关规律,项目组在剪湾村开展单因素试验研究,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综合对比试验数据,掌握秸秆类原料与粪便混合发酵产沼气的最佳比例,为秦安县沼气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沼液沼渣对改善农村土壤质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评估了沼液沼渣对农村土壤质量改善效果,可为农村沼液沼渣综合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沼气户和非沼气户土壤中速效钾、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含量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沼气户土壤中的速效钾、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平均含量均高于非沼气户,且"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户土壤中四种营养成分含量高于"三位一体"生态模式。可见,沼液沼渣对于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沼气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对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近年来,安徽、辽宁、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群众用沼液拌料喂猪获得了可喜的苗头。为了深入探讨沼液喂猪的实际效果,开辟新的廉价饲料资源,并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用沼液拌料喂猪的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沼气》(季刊 )是由农业部主管 ,中国沼气学会和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技术性期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沼气与环保科研新成果 ,实用新技术 ,介绍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利用的新方法 ,探讨沼气建设中的新问题。辟有实验与研究、户用沼气池、池气工程、生活污水净化池、综合利用 (沼气与环保、生态)、管理经验、问题探讨、知识讲座、其他可再生能源等 10多个栏目。读者主要为从事沼气、农村能源、环保、卫生、土肥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人员、管理干部和沼气技术人员等。本刊还承办广告业务 ,为用户提供商品信息。…  相似文献   

12.
黄州市利用沼液浸种的经验和方法,已引起了湖北省农业专家及沼气界的极大兴趣。经专家审定,黄州市被列为沼液浸种重点市。去年全市利用沼液浸种农户达1.2万余户,浸种量达到20余万公斤,品种已由稻种扩大到麦种、棉种、豆种和瓜果蔬菜等。全市每年仅节省种子和农药化肥开支就达4万余元,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规模化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言河北省农村沼气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从2003年开始,按照省政府部署,大力实施"百万农户沼气建设行动计划",截至2015年底,全省发展户用沼气267.62万户,建成农村沼气物业服务网点6302处,年产沼气65640.88万立方米,各类沼气工程2922处,总池容51.3万立方米,年产沼气9888万立方米,沼气主要用于为农户供气或企业自用、发电等,沼渣、沼液用作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现  相似文献   

14.
张国强 《中国沼气》1994,12(1):40-41
几种沼气综合利用模式的特点及效益张国强(河南省农村能源环保管理总站)发展沼气是科学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沼气综合利用是沼气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只有充分合理地把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起来,提高新的技术水平,发挥沼气在农业生态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中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沼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沼气已不仅仅是为解决用户的生活用能,更主要的是搞好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近几年来,新余市从实际出发,不断开发沼气、沼液、沼渣“三沼”的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综合利用沼气技术生产果蔬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室大棚内油桃、番茄进行沼气灯、沼气炉、沼液叶面喷施技术的综合利用,分析验证沼气技术利用在日光温室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沼气灯、炉和喷施沼液后,能改善温室中的营养环境,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了温室温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低温冻害;增加了产量,提升了品质,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麦秸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不同地区秸秆用于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最佳途径,本文采用5种处理方案进行了麦秸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结果表明,没有养殖业的地区采用秸秆粉碎并添加发酵菌剂作堆沤处理较好,或者多加正常发酵的老沼液;养殖业欠发达地区采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各占一定比例的办法较好;养殖业发达地区仍提倡采用纯粪便发酵产沼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沼气》2009,27(4):56-56
●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指的是什么? 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是指将沼气、沼液、沼渣(简称三沼)运用到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技术措施.目前已开展的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仓储等多个行业.对促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添喂沼液对猪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沼液喂猪试验,观察了猪的生长情况和猪肉质量,探索沼液在养猪上应用效果,从而拓展沼气建设的综合利用管道。  相似文献   

20.
浅议池州市沼液沼渣用途及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池州市农村户用沼气后续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的沼渣沼液随意排放问题,作者从沼液沼渣的成分入手,浅显分析了沼液沼渣的用途。通过沼液沼渣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池州市沼液沼渣的合理利用模式,为进一步缓解农村环境污染提供了可靠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