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相锋 《中国沼气》2006,24(3):24-26
垃圾填埋场是重要的甲烷气体排放源,生物氧化是全球甲烷循环的重要机制。垃圾填埋场覆盖层土壤具有一定的甲烷氧化功能,土壤特性、环境条件影响甲烷氧化能力。堆肥物覆盖层较传统土壤覆盖层有更大的甲烷氧化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填埋场甲烷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2.
垃圾填埋场的厌氧降解作用及其微生物类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琦  张亚雷 《中国沼气》1997,15(3):7-10
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与垃圾的降解有密切关系。本文综述了填埋场内垃圾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甲烷细菌的活性指标,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填埋场内,甲烷八叠球菌是优势菌种,辅酶F420可以作为甲烷细菌的活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厌氧消化中甲烷产量及沼气中甲烷含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厌氧消化中实测甲烷产量及沼气中甲烷含量两个问题从理论角度作了分析探讨。给出了甲烷的氧当量或理论COD值计算理论甲烷产量的方法;并给出了考虑合成因素时COD去除量与甲烷产量的关系式;举例分析了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对不同的COD浓度的废水甲烷产量的影响。对实测沼气中甲烷含量与理论计算结果不符的现象分别从CO2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及COD去除率等方面举例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对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一些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种植每年产生近两亿t二氧化碳当量的稻田甲烷排放。针对稻秸直接还田、稻秸离田进入沼气工程厌氧消化去除产甲烷潜力后沼渣还田(简称“稻秸沼渣还田”)以及稻秸沼渣还田耦合稻田水分管理等3种情景,核算了稻田甲烷减排潜力。结果表明,与稻秸直接还田相比,稻秸沼渣还田不减少稻秸还田对稻田有机质和养分的贡献,但可减少我国南方一年多熟稻田甲烷排放40%以上,可减少北方一年一熟稻田甲烷排放15%以上。稻秸沼渣还田与稻田水分管理耦合,有望在未来实现全国范围内稻田甲烷减半目标。  相似文献   

5.
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菌的无机营养需求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厌氧消化过程缺乏无机营养元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比对好氧处理过程要大。厌氧发酵的甲烷发酵阶段对无机营养的缺乏更为敏感。一般说缺乏无机营养元素主要指微量金属元素。本文综述迄今有关甲烷菌无机营养需求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强调发现Ni是甲烷菌必要的营养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甲烷菌对S和Fe的需要量也比过去所认为的要多。补充甲烷菌所需的必要无机营养元素,主要是微量金属元素,是提高厌氧消化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填埋气甲烷含量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军 《中国沼气》2001,19(3):27-30
对影响填埋气甲烷含量的因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成分对填埋气甲烷含量有显著影响;对渗滤液回灌无显著影响。调节填埋物含水率在50%-60%,pH6.8-7.2,同时注意保温,提高填埋场的作业水平,有利于填埋气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脉冲式沼气灶点火装置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磊  钟振华 《中国沼气》2006,24(1):38-39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约占50~70%)和二氧化碳(约占30~40%),其中二氧化碳是一种阻燃气体,加之甲烷的燃点较高,燃烧速度慢,因此相对其它燃气灶具来说,沼气的特性就决定了沼气灶具的点火装置必须具有较高的点火率。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一氧化碳(CO)生物甲烷化技术研究进展概况,重点介绍了CO生物甲烷化原理,甲烷化微生物,生物甲烷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甲烷厌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静平  孙丽 《中国沼气》2010,28(2):30-33,37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甲烷厌氧氧化可有效地减少甲烷排放量,减缓因温室效应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本文在阐述甲烷厌氧氧化反应机理、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产甲烷菌的一般特征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专家对甲烷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甲烷菌分离等研究成果,概括地阐述了甲烷菌与其它细菌相区别的十大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简明地分析了甲烷菌的起源及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土酸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氮素盈余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土酸化造成作物减产和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收集了1979—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和2015—2017年水稻土质量等级调查成果,结合2005—2015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79—2017年,39年间中国水稻土pH值空间分布的变化;计算了39年间不同水稻土pH值分级和区域的水稻土酸化速率,探讨了39年间氮肥投入变化量和土壤理化性质与水稻土酸化速率的关系;估算了2015—2017年水稻土单位面积氮素盈余量,并进一步量化了氮素盈余量与水稻土pH值变化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9年间水稻土受土壤酸胁迫程度加剧,特别是水稻土由酸性(pH值为5.5~6.5)转变成强酸性(pH值小于等于5.5)的面积比例增加,这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中部、南部和华南区中部、南部。39年间水稻土平均pH值下降了0.26,其中,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平均pH值分别下降了0.34、0.29和0.58,西南区平均上升了0.14。39年间水稻土酸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碱性水稻土、中性水稻土、酸性水稻土、强酸性水稻土,区域上水稻土酸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北区、华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39年间,氮肥投入量和土壤容重变化量与水稻土酸化速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和耕层厚度变化量与水稻土酸化速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15—2017年,氮素盈余量与水稻土pH值变化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氮素盈余量增加会造成水稻土酸化加剧。划定了3类水稻土治理分区,提出“治酸、防酸、控酸”的总体策略,并分区域制定了治理措施,可为水稻土酸化阻控和地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列出了我国南方水稻产区16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田土壤及其特征参数,探讨了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由土壤含水量和机械组成来预测任一种水田水壤强度(内聚力系数和内摩擦因数)的可能性,得出了预测公式并给出了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及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标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198 9~ 199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灌溉试验场通过盆载、蒸渗仪、小区及大田进行试验研究 ,分析了水稻的需水规律及稻田土壤水分能量的变化特点 ,论述了土壤水分状况与水稻腾发强度之间的关系、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腾发量的调控作用以及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提出了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和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标准。  相似文献   

14.
贮藏稻谷霉菌菌落总数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贮藏稻谷常受到霉菌和毒素的侵染会引起稻谷品质下降,严重危害稻谷贮藏安全。近红外光谱技术具备非破坏性、分析速度快、成本低、稳定性好及污染小等优点,适合于稻谷中霉菌菌落总数快速检测。为此,构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稻谷霉菌和毒素检测数学模型。通过模拟稻谷贮藏试验,建立了贮藏环境温度和含水率对稻谷表面霉菌菌落总数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描述和预测稻谷表面霉菌菌落总数在贮藏仓内的变化规律,以指导稻谷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联合收获机稻谷含水率实时检测过程中因样本含杂率高而导致精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搭建了兼具二次筛分除杂功能的稻谷实时采样台架,基于采样台架采用电容法设计了联合收获机稻谷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设计了检测系统硬件电路,开发了上位机监控界面,实现了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分析了温度和含杂率变化对电容差值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采样...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在东北地区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此,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现状出发,分析了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对水稻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措施,旨在为东北地区水稻机械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季节性干旱丘区的麦秸还田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2004年在季节性干旱的丘陵地区进行了麦秸还田种植水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中,麦秸的节水效果最好,但还田方式与节水效果直接相关。翻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可以减少田间蒸发耗水,节水41.84%;稻谷水份生产率为1.55 kg/m3比CK高0.51 kg/m3,灌溉水的稻谷生产率比CK高1.22 kg/m3;与此同时水稻增效1860元/hm2。免耕、水稻栽后麦秸覆盖还田的水份生产率为1.26 kg/m3,比CK高0.22 kg/m3,灌溉水的稻谷生产率比CK高0.47 kg/m3。免耕、覆盖、水稻抛栽不节水,但省工节本,增效840~1110元/hm2。  相似文献   

18.
以四元件Burgers模型作为水田土壤的通用流变模型,通过将随时间随机增长的压力简化为时间的阶梯函数导出了动载条件下水田土壤的压力一下陷量一时间曲线,并提出了据此曲线用最优化理论计算土壤流变参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原理的动载式水田土壤流变仪。该种仪器可自动完成测量数据的采集、贮存及流变参数的计算。试验表明,该仪器所测的土壤流变参数与据静载下土壤的蠕变曲线计算的流变参数数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广东省水稻生产主要环节机械装备保有量的历史数据,建立了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2006-2020年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装备水平进行了预测,并参考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值,对其预测结果进行了修正,以便能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提高水稻生产机械装备水平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算分析高关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决策。【方法】以高关灌区中稻试验田为样本,采用平均法、实测法、对比实测法分别测算了高关灌区中稻田间水利用系数。【结果】3种方法测算所得系数分别为0.903、0.941和0.921,相差不大,误差在5%以内,其中,实测法所得系数最大,平均法所得系数最小。高关灌区中稻田间水利用系数随灌水定额增大而减小,呈负相关关系;对比实测法与实测法相比,认为田面渗漏是稻田的有效耗水,田埂渗漏则是稻田的无效耗水,避免了中间测定造成的累积误差,适用于稻作区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测定。【结论】对比实测法测算的高关灌区中稻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21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